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地震地貌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地貌学是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平面及空间特征,结合地震地层学理论,来解读和还原古地貌、古沉积和其他地质信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技术是通过快速浏览三维地震资料主测线、联络测线及时间切片等来识别"特殊地质体"。该学科的建立,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地震解释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已在指导勘探和储层预测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层位解释、平行解释层位切片或地层切片、振幅属性提取和分析、地震信号体素追踪、特殊属性数据体分析以及多数据体属性叠加显示等六大方面介绍了地震地貌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实例。地震地貌学还处在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主要集中于:(1)海相和陆相背景下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研究;(2)基于地震资料的生储盖层及源岩岩性的精确预测,如深水沉积环境下河道砂体精细追踪及河道内部沉积结构划分等;(3)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模式的改进与发展;(4)储层物性定量化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及更加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等。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调整挖潜,需要精细精确刻画储层的要求,充分利用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及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处理-解释一体化高保真地震处理、大密度合成记录精细标定及地层切片优选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砂体分布特点,给出了利用地层切片采用"砂中找泥"和"泥中找砂"的单一河道识别分析方法,形成了"地震趋势为引导,井点相控"的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法;实际应用证明对剩余油的分析认识更具针对性,应用点坝识别成果指导了D区水平井方案设计,取得了较好的钻遇效果。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新肇地区G634-63井区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的基本任务是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与实钻结果进行交互分析验证,及时指导井位调整,提高钻遇储层的成功率。针对松辽盆地新肇地区G634—63井区开发地震地质任务要求,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区特点的技术组合,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在应用解释系统中放大地震剖面、时间切片、椅式切片和三维可视化等常规解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精细层位标定、层面解释分析技术、地震相干数据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技术开展小断层的研究,避免了1m~2m薄储层断失;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动态时深转换,提高密集井网区构造解释精度;进行全三维的层面和断面成图,指导复杂条件的井位调整;总结出构造发育特征与储层有效厚度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下储层构型表征: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储层构型表征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方向。与露头构型分析不同的是,地下储层构型表征主要依据地震信息和多井信息,相应地发展了两类方法,其一为地震沉积学(地貌学)方法,即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地层切片等方式,利用地震成像特征研究沉积单元的分布;其二为多井模式预测方法,即通过将不同级次的定量构型模式与地下井资料(包括动态监测资料)进行拟合,分级约束并预测不同级次的构型单元的井间分布。论述了这两类方法的起源、基本原理、应用范畴及存在问题,并根据油田生产要求与技术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三维定量构型模式的深化研究、储层构型地震响应及解释方法研究、多井模拟拟合方法的改进与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一体化研究方法在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地区现有三维地震资料覆盖面积4530km2以上,并已全部实现数据加载。为提高该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精度和效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塔中一体化研究平台,进行包括数据管理、地层对比、储层对比、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和储层综合评价在内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有效管理,实现地质、地震、测井的有机结合。数据整理和实现办法适合实际,能清晰直观地体现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6.
以地质统计学为基础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成为当今储层精细描述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但该项技术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限制就是对硬数据的密度要求十分苛刻,因而多用于井网密度大的已开发区的储层精细描述。而在勘探区块,多采用地震属性资料作为软约束,来弥补资料不足的缺陷。本文以我国海上某油田为例,探讨了应用地震反演资料约束三维储层建模的几种方法,并提出"多条件、多级约束"的建模策略。研究表明,有效地应用包括地震信息在内的多学科信息进行岩相随机建模,能有效地弥补井间信息不足的缺陷,降低地质模型的不确定性,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综合井资料的纵向高精度和地震资料的横向高精度信息,可以成功地应用三维随机建模技术解决勘探开发阶段的储层精细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以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为例,重点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该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实践表明,运用该技术能够在交互的状态下实时完成层位的全三维自动追踪解释,并通过体透视、子体检测、地质异常体雕刻和属性提取等技术,研究储层空间展布特征进而预测含气富集部位。这一新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应用结果显示,它可以减少地震资料解释的周期,增强三维解释的准确性,提高储层预测的效率,已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该技术在油气勘探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龙门山前陆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及龙门山前陆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储层地震预测的岩石物理学基础与有效的预测方法技术问题。龙门山前陆盆地深层震旦系至中三叠统海相沉积以碳酸盐岩为主,厚4000~7000m, 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巨大而探明率低, 油气勘探的关键在于寻找优质储层。基于对地震资料和井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区段的储层主要是生物礁滩相白云岩和发育构造裂缝的碳酸盐岩。依据井资料,总结介绍了该区三叠系马鞍塘组、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与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波速度、密度、电阻率等物性参数特征。在分析介绍储层地震预测原理方法与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作者研究提出的地震纹分析方法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含气储层检测中确定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胜利探区火成岩发育区包括阳1井三维、商店三维和尚店北三维三块地区。本次研究从胜利探区尚店北区火成岩地质特征入手,分析了火成岩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火成岩野外地震采集技术研究,改善了火成岩区的资料质量。然后利用采集资料开展火成岩下地震资料的成像处理技术和储层描述技术研究,形成了尚店北三维火成岩覆盖区有针对性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系列,进而解释下伏地层的油气成藏模式,并指导了其它类似的火成岩覆盖区的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10.
地震属性分析在块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伯林 《安徽地质》2007,17(1):40-45
通过对也门1区块地层特征及电测资料的分析,从目的层段精细层位标定入手,确定属性提取的时窗大小,沿层提取1区块西北部盐上、盐下两套碳酸盐岩储集层地震属性.综合应用地震属性技术研究碳酸盐储层的剖面和平面分布特征,预测碳酸盐储层"孔-洞-缝"发育区.  相似文献   

11.
沿层地震属性分析在川东北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取相关的地震属性,对这些地震属性进行聚类研究及分析归纳,找出针对储集体的敏感属性,建立起储集层的地震响应模式。这里对几种重要参数的计算原理、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做了正演模型研究,对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进行了参数提取与过井参数聚类。结果表明,对高品质的地震资料,使用属性分析进行储层的模式建立以及储层的横向变化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潜江凹陷潜江组隐蔽性油藏分布规律与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潜江凹陷潜江组隐蔽油藏形成的地质条件、油藏类型及隐蔽油藏的分布规律研究。根据江汉盐湖盆地特殊的地质地震特点,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建立盐湖储集层地质模型;以高分辨率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波阻抗和伽玛反演预测储层;采用MDI多元油气预测方法预测圈闭的含油气性;结合构造背景、油气水关系进行综合预测评价,提供可靠的钻探井位。  相似文献   

13.
时移地震油藏监测技术是直接确定剩余油分布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时移地震油藏监测在国内的需求及推广应用难点,研究了时移地震数据空间偏差校正处理方法。由于在观测系统、采集方向的处理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地下同一反射点在不同时移地震数据偏移后空间位置存在差异,产生与油藏变化无关的地震差异,增加数据解释的难度和风险。通过对参考数据与监测数据三维空间内的局部数据体的三维相关计算,确定监测数据体在x方向、y方向和时间方向上最佳移动量,从而实现两次地震数据空间位置差异校正。实际时移地震数据处理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空间偏差校正处理方法在消除时移地震数据三维空间非线性空间偏差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三维地震地质模型对地震数据进行模拟是从勘探到生产的周期内决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虽然对于在储层内的动力过程和地震地质的模型表述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如何从这些模型得到地震数据的精确模拟仍面临很多挑战。通常是在地球模型范围内根据物性用一维褶积方法来模拟地震数据。然而这个过程一般不考虑地震勘探布局和盖层对地震信号的影响。我们审视了为什么这些因素会制约三维地球模型的有效性,并考虑了为什么需要把盖层和地震勘探布局对三维覆盖和分辨率的影响加进模拟过程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把建立物性模型和一种新的地震模拟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个工作流程;利用这个流程,勘探工作者可以很快模拟出三维的PSDM数据,这些数据加进了盖层和地震勘探布局对覆盖及分辨率的影响。我们利用从远离挪威海岸的一个油田得到的数据,在考虑覆盖和分辨率效应的地震数据模拟之前,对岩石物性做了一些扰动,然后进行地震数据模拟,以此来说明如何可以用这种方法提高三维地球模型的精确性和增进我们对储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在层序地层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波阻抗反演以及常规地震属性预测储层时,在钻井资料较少、储层较薄的情况下多解性较强。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分析技术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某一层间的地震数据道进行逐道对比分类,细致刻画地震信号的横向变化,从而得到与地质相对应的地震相图,并以此用于储层砂体和地层岩性油藏的预测。以东营凹陷八面河地区滩坝砂体岩性油藏为例,说明应用该方法进行滩坝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ast ten years, time-lapse (4D) seismic has evolved as a standard way of monitoring reservoir performance. The method is now being used as good reservoir management practice to provide evidence of saturation changes within the reservoir at field scale. 4D provides a new piece of data describing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reservoir fluids between the wells, often limited to small scale monitoring at the borehole scale. Thus, it provides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for reservoi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rely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geological models, static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reservoir rock, and detailed production and pressure field data.While 4D seismic data has been very successful in monitoring hydrocarbon production from clastic reservoirs, this work has focused on implementing 4D time lapse to monitor saturation changes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and it’s capability to be used as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tool that can help in enhancing the recovery factor for the filed and help to locate new drilling to sweep more oil out of the reservoir and locate the by-pass oil.The principal goal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ct the maximum change in seismic attributes (amplitude, acoustic impedance, travel time) that could occur as a result of oil production, water and gas injection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by using time-lapse 4D seismic.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层系油气藏开发过程中时移地震时差、相位、频率和能量累积效应所导致的处理难题,文中提出了基于多标准层的时移地震分层匹配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选择多层系油气藏顶部、内部和底部稳定的非储层或未动用储层作为参考标准层,进行分层系匹配处理,能够有效消除多层系油气藏时移地震累积效应的影响。通过南海X油田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3D地震数据体为基础,使用相干分析技术和合成声波测井对发育在渤海湾盆地南部少浅海海域中的古生界碳酸盐岩和太古界花岗片麻岩中的潜山裂缝性储层进行了横向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有利部位。预测结果得到了实际钻探的证实。  相似文献   

19.
曲流河地层内部结构复杂,岩性界面具有穿时性,传统的地震相分析法不能满足油藏开发地质研究中对储层内部结构精细解释的需要,急需探索有效的地震解释方法。采用基于探地雷达的露头探测、点坝复合体三维正演模拟和实际地震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震资料频率和地层厚度对曲流河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研究了利用地层切片解释曲流河沉积结构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开发尺度的曲流河内部结构地震沉积学解释技术。研究发现:(1)高频地震资料中地震反射能够反映曲流河侧积复合体边界,而低频地震资料中反射同相轴与岩性界面一致;(2)不同厚度的点坝侧积单元地震反射特征存在差异,造成反射剖面的多解性。同时指出曲流河内部结构地震沉积学解释的技术关键:(1)发挥地震资料平面与剖面信息的相互约束和补充;(2)将地质体作为三维空间发育的成因体,利用其平面与剖面特征的成因联系指导解释;(3)级次化解释方法,在不同级次上采用针对性的解释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墨西哥湾新近系地震沉积学解释,实现了曲流河点坝复合体内部结构的三维刻画。  相似文献   

20.
林小兵  刘莉萍 《新疆地质》2007,25(2):183-186
充分利用能够反映储层及其含气特征的多种地震属性,结合已知钻井的测井、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神经网络技术和属性降维处理为技术手段,估算储层参数及预测储层含气性的方法就是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储层的精细标定、层位准确追踪,以及沿层提取属性所开时窗的合理性.对孝泉-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的应用实例证实,该技术是运用叠后地震数据对“暗点”型气藏进行储层及其含气性预测的又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