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00—3500aB.P.我国的环境突变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修琦 《地学前缘》1997,4(2):162-162
  相似文献   

2.
新疆楼兰佛塔剖面(40°30.980′N,89°54.849′E)深度6m,以5cm间距采样,共采121个样,进行了粒度、总碳、无机碳、有机碳、氮含量分析,根据光释光年龄结果内插得出剖面时间跨度为10.84~4.69kaB.P.,剖面气候环境可划分为3个阶段: 10.84~10.13kaB.P. 为高湖面湿润时期; 10.13~7.45kaB.P.沉积间断,气候干旱;7.45~4.69kaB.P.罗布泊气候相对湿润,其间湖泊存在多次的收缩与扩张,湖面扩张是短时间快速完成的,湖面衰退是逐渐变化的。楼兰佛塔剖面顶部年龄为469kaB.P.,此区发现的石器基本为地表采集,年代不会早于4.69kaB.P.。

  相似文献   

3.
桂林44kaB.P.石笋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解译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通过大气降水多种因素的相关性 ,以及平均温差较大的 2个时段生长的石笋C、O同位素的明显差异性 ,论证了本区石笋碳酸盐的C、O同位素与全球气温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Pl 1和X 1石笋高分辨率的同位素记录取得了完全一致的结果 ,C、O同位素确定了冰期旋回冰消期的终止点“I” ,其时限为 10 .7kaB .P .。自 4 4kaB .P .以来桂林地区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 3个阶段 :4 4~ 2 5.6kaB .P .的冰期 ,寒冷 ,但比盛冰期暖和 ;2 5.6~ 10 .7kaB .P .的盛冰期 ,气  相似文献   

4.
楼兰佛塔剖面10.84kaB.P.以来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楼兰佛塔剖面(40°30.980'N,89°54.849'E)深度6m,以5cm间距采样,共采121个样,进行了粒度、总碳、无机碳、有机碳、氮含量分析,根据光释光年龄结果内插得出剖面时间跨度为10.84~4.69kaB.P.,剖面气候环境可划分为3个阶段:10.84~10.13kaB.P.为高湖面湿润时期;10.13~7.45kaB.P.沉积间断,气候干旱;7.45~4.69kaB.P.罗布泊气候相对湿润,其间湖泊存在多次的收缩与扩张,湖面扩张是短时间快速完成的,湖面衰退是逐渐变化的.楼兰佛塔剖面顶部年龄为4.69kaB.P.,此区发现的石器基本为地表采集,年代不会早于4.69kaB.P..  相似文献   

5.
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贝壳堤剖面的沉积物进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这个地区植被与气候在晚更新世中晚期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36.2~31.2kaB.P.(未校正14C年代,下同)期间,以禾本科、藜科、蒿属、莎草科为主,发育草原-草甸植被,气候温和湿润,盘星藻出现较多,反映淡水湖泊,水深在10m左右;31.2~27.6kaB.P.期间,松属、云杉属、桦属等为主的木本植物的含量增加,周围山地森林发育,表明气候温暖,降水量增多。但由于蒸发量大,有效湿度下降,荒漠成分柽柳属等增加,盘星藻在30kaB.P.以后消失,反映湖泊盐度增大;27.6~23.3kaB.P.期间,植被中荒漠成分显著增加,周围山地森林萎缩,气候趋向相对寒冷干旱,湖面积缩小;23.3~18.0kaB.P.,孢粉浓度很低,蒺藜科、藜科等荒漠成分明显增加,植被稀疏,已趋向荒漠化草原,反映气候寒冷干旱。从整个剖面来看,主要的陆生植物孢粉类型为禾本科、柽柳属、蒺藜科、麻黄属、松属、云杉属、柏科、胡桃属和桦属等,藜科和蒿属含量很少,这与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表土分析结果完全不同,也与其他草原以及荒漠草原的表土花粉结果相异。这说明晚更新世中晚期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植被和现在无法进行比较,气候环境与现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6.
7.
承德坝上御道口地区是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认识本区气候变化对未来增温背景下采取应对措施有重要意义。粒度是气候环境变化敏感代用指标,粒度分析结果可推测沉积物形成条件和环境。文章对御道口地区YDK剖面沉积物进行粒度测试。通过对粒度数据进行组分分离和敏感粒级的提取,利用AMS14C测年结果建立年代框架,探讨了坝上御道口地区8000 a B.P.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结果显示气候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1)8 000~6 100 a B.P.,粒度指标指示此时段动力较大,粉尘距源区较近,风沙活动较强,携带较多粗颗粒物质造成粒径较粗,估计此时段气候干燥,区域植被较差。(2)6 100~1 700 a B.P.,此时段粒度指标指示动力较小,粉尘距源区较远,粗颗粒物质减少,估计此时段气候湿润,区域植被较好,风沙活动减弱。(3)1 700 a B.P.至今,动力较大,粉尘距源区较近,估计此时段气候变干,区域植被较差,风沙活动强。  相似文献   

8.
泸沽湖是云贵高原第二大深水湖.取自水深44.5m处长度880cm的连续岩芯显示,泸沽湖沉积岩芯物理特征变化不明显,色调单一、物质构成均匀、植物残体(古树叶)丰富.本文对该岩芯上部474cm进行了孢粉分析和TOC(总有机碳)、CaCO3(碳酸钙)百分含量的测定.在16个树叶残体AMS14C测年基础上建立了岩芯的年代序列.岩芯孢粉组合表明,在泸沽湖流域,15000~12300a B.P.植被以松林为主,伴有山地针叶阔叶混交林,指示温凉偏湿的气候条件;12300~10300a B.P.的植被以松林减少而落叶阔叶林扩张为特点,表明当时气候相对偏暖偏干;在早全新世(10300~7500a B.P.)和中全新世(7500~3800a B.P.),植被以松林占优势,伴有铁杉林和云冷杉林,植被盖度大,反映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中全新世常绿栎类偏多,表明有效湿度不如早全新世;在3800~3300a B.P.,松林明显减少而硬叶常绿栎林急剧扩张,指示了一次持续的冷干事件;在晚全新世(3300a B.P.至今),松林有所恢复但未达到早中全新世的水平,常绿青冈林增加并出现较多的铁杉林和云杉林,但植被盖度明显降低,表明晚全新世的气温和湿度比早中全新世均偏低.TOC和CaCO3含量反映的湖泊环境和湖面变化与孢粉分析结果有较好的对应,虽然彼此在年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碳酸盐含量变化显示在13600~3400a B.P.期间湖水整体较高并形成间断性外流湖.泸沽湖沉积记录不仅揭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升温-高温-降温的变化趋势,还记录了与Younger Dryas(YD)和约4000a B.P.的冷事件等相关的气候异常事件.因此,本研究对于认识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气候突变事件及植被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巢湖490cm湖泊沉积物柱样7个AMS14C年龄的测定以及98个孢粉样品的分析,植物种类分属于86个(科)属,可以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孢粉带Ⅰ(9870~6040cal.aB.P.)代表了末次冰期之后全新世温暖气候到来之前气候转暖的早全新世过渡时期,气候呈现温和略干的特点,其中亚带Ⅰ-1(9870~7700cal.aB.P.),Ⅰ-2(7700~6250cal.aB.P.)和Ⅰ-3(6250~6040cal.aB.P.)分别对应温暖湿润→温暖较湿→温和干燥的气候波动;孢粉带Ⅱ(6040~4860cal.aB.P.)代表中全新世温暖湿润期,水热配置条件最佳;孢粉带Ⅲ(4860~2170cal.aB.P.)体现中全新世后期温和干燥的气候,约2170cal.aB.P.干旱程度达到最高;孢粉带Ⅳ(2170~1040cal.aB.P.)反映巢湖流域由干燥向湿润气候的转型,气候总体上温和湿润;孢粉带Ⅴ(1040~200cal.aB.P.)反映了晚全新世巢湖流域温凉稍湿的气候;孢粉带Ⅵ(200cal.aB.P.至今)则体现巢湖流域处在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植被类型演替大体为:以壳斗科的落叶、常绿属种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栎类、栗属、青冈属和栲/石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落叶栎类占绝对优势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地→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  相似文献   

10.
蓝藻钙化普遍发生于淡水和盐水环境,对叠层石的形成和碳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模拟研究了pH值、光照强度、水动力、温度等环境因子对Synechocystis sp.藻类钙化动力学的影响。实验表明,pH值为7.5的弱碱环境和一定强度的水动力条件有利于Synechocystis sp.的钙化,过低或过高的水动力都不利于钙化;在5、15和25℃三个梯度范围内,温度为25℃时有利于钙化,且钙化速率与生物量密切相关;3000 lux的光照强度下,Synechocystis sp.钙化速率最大,更高的强度下钙化速率反而急剧下降,低浓度钙离子发生的钙化作用以生物钙化为主,高浓度下以生物引发的物理化学钙化为主。  相似文献   

11.
藏北申扎羊湖河谷140ka B.P.以来古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藏北羊湖河谷第四纪沉积成分、地貌、年龄值、孢粉和氧化物等的测试、研究,确定了本区140kaB.P.以来沉积序列和1个河流阶地、3个河湖积台地的地貌状况,并得到140kaB.P.以来本区至少经历了4个半干-湿气候旋回,目前正处于干旱期.同时通过不同时期的阶地、台地的不同高程使我们得以了解地壳相对抬升趋势,从98.5kaB.P.以来地壳抬升速率为2.21mm/a,总体显示抬升速率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对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罗北洼地的CK-2钻孔柱样,自距顶0.94 m到10.35 m部分,以5 cm间距采样,6个样的质谱,铀系法年龄为32~9 ka B.P.,用仪器-化学分析法得到了样品中Na、K、Ca、Mg、Fe、cu、Hg、Zn、Mn、Sr、As、Pb、P、Cl和TOC共15种元素的含量.通过对元素含量变化和主成分序列分析,探讨了罗布泊地区在32~9 ka B.P.期间,经历的从末次盛冰期(阶段Ⅰ)、暖干期(阶段Ⅱ)、末次冰期晚期(阶段Ⅲ),到全新世早期(阶段Ⅳ)的不同程度冷湿与暖干的变化阶段.与格陵兰冰芯(GISP2)和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序列对比结果表明,罗布泊地区经历了MIS3晚期、MIS2和早M1S1早期.在罗布泊环境演化序列中也出现了发生在北大西洋冰漂碎屑的Heinrich事件(H3、H2和H1)和新仙女木(YD)事件,以及快速回暖的D/O事件(IS4、IS3、IS2和IS1).这表明高纬度的大气环流影响到中纬度西风带的强度、相位和位移,制约了我国西北干旱化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格局.为此,罗布泊地区的湖相沉积环境不仅记录了受到西风带、青藏高原隆升以及远离东亚和南亚季风影响所具有区域性的冷湿与暖干的水热配置特点,并且还具有全球变化的印迹.  相似文献   

13.
14.
15.
C.I.P.W.标准矿物计算法,是岩浆岩化学成份计算方法中应用较广的一种。该方法计算的内容比较庞杂,在对大量岩石样品进行计算时,工作量很大,且容易出错。采用便于地质工作者随身携带的袖珍计算机处理,不仅迅速准确,而且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6.
17.
18.
R.J.E.布朗博士是加拿大著名的冻土学家,在国际冻土学界享有盛名,是我国冻土科学工作者的好朋友。两年前的1980年11月,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结识他的中国朋友无不感到悲痛,他的逝世对冻土科学的发展是莫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模型.拟合.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B noc涯e八Hlle ro八I’1扛He佩邢即aT邢BHcTyna兀B CCCPc双0从a仄aMn 0 Hay可R0益两e似e-JLHocT“B.A.06P卿eBa一呱Horo B3 RPyll日e益m肛邓eHI江x Hamero即eMeEn.Ha TeMy 0 eropa60Tax no re0JI0rHll Cn6即,,n城e卿a““no泛A3ll且MHoD ony6JIHRoBa叹反仄Be 6po皿mp址任B 1950n 1953r.,a B 1958r.BMeeTe e 3.MyPaaeB邸n B.B.O6Py互eB皿。从。邢Ha Bu蔚T一IK只xxra. reo朋r且可ecK“百nec江e仄oBa朋且B CHOnPn 3a no。涯e仄Hue从Ba八ee刀n涯eT服c6),zsnjn Me朋e oToMB命。RnMy互e~,即n3HaHH反Mr:aBo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