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琛 《探矿工程》1994,(2):33-34
钻孔灌注桩遇地下人防构筑物施工技术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上海分公司曾琛在城市建设中,特别是象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经常会遇到人防等地下构筑物,有的面积很大,地下埋藏较深,给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带来许多困难。本文介绍我公司在施工钻孔灌注桩基础工程中处理地...  相似文献   

2.
某单位在地基开挖时遇到一段地下人防工程坑道。为了保证大楼基础受力均匀、沉降一致,需将该段人防工程坑道拆除。由于该工程工期短,为实现快速拆除,我们决定用水压爆破技术拆除。此工程位于闹市区,正南为长途汽车站,距南面16.7m为交通干线,  相似文献   

3.
谢俊  彭桂玲 《探矿工程》1993,(3):26-27,32
1人防障碍物简介我队曾承担上海市安源教工高层住宅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任务,工程主建筑为3幢21—25层的高层住宅大楼。其中A楼设计灌注桩88根,桩径800mm,桩长28.5m。由于建设单位的招标书中曾言明“场地内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某人防工程加固工程的施工,介绍了地下对防空洞体注浆,喷射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南宁市新华街人防工程采用逆作法设计、施工情况,人防工程先施工钻孔排桩围护结构和中间工程桩柱,采用顶板作为支撑体系,恢复路面后,再一直开挖至基坑底,施工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大大缩短了占用路面的时间,减少了对周边商铺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防工程是城市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抗灾救灾不可缺少的生命线工程。通过对地下建筑工程的平战转换设计、施工、建筑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做到非人防工程在战时、自然灾害情况下能顺利、限时、安全地转换为地下掩护体。  相似文献   

7.
根据埋深为6~13 m的某浅埋人防隧洞的前期稳定性分析,提出了对该人防隧洞选取灌浆加固处理方法。在工程的具体实施中,进行了两种浆液的配比实验,并分别确定了该人防隧洞在积水段和无积水段的加固材料及其配比。依据工程实际制定了灌浆施工工序,确立了浆液扩散半径以及3套灌浆终止条件。由灌浆扩散半径及岩芯强度测试的工程灌浆效果检验得知,此次加固措施完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地下人防工程地面勘测定位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林  黄邦武 《河南地质》1996,14(3):219-224
重力勘探,空腔谐振法和主动源电磁信号寻踪法三种地下人防工程地面勘测测定位方法,对主动源电磁信号寻踪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用上述方法对城市地下人防工程进行地面勘测定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用实例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鲍新海  郭厚军 《探矿工程》2004,31(10):61-62
论述了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作用原理及在马鞍山采石翠螺山人防隧洞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于许多规模小,深度浅的地下人防工程,用地震反射波法查明它们的地下的分布和大小,在江西临川市某区,我们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根据当地的场地条件,物性差异和干扰情况等,合理布置测线,选择恰当的激发和接收方式,进行适当的资料处理,得到了清晰的地震时间剖面,根据时间剖面上反映出来的反向工白区,较好地推断出了该区地下人防工程的分布位置和防空洞的深度,宽度等,为该区一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个运用注浆技术,成功治理漂浮人防工事的工程实例,这项工程实践拓宽了注浆技术的应用领域,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几个电法勘查在寻找人防地道的应用实例.实践证明,中间梯度法在寻找人防地道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志飞 《城市地质》2015,(Z1):89-94
地道塌陷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地面塌陷灾害,它是先前开挖的人防工程年久失修之后塌陷至地表所致。为减小灾害损失,有效实施治理工程,需要开展详细的灾害勘查工作。本文以实际工作为例,在分析工作区内各类相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查明地道塌陷灾害的分布现状,然后利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探、钻探,钎探和槽探等方法,综合研究分析,准确查明地道的埋藏情况和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4.
李胜勇 《城市地质》2007,2(2):43-48
本文以北京市老城区一典型建设工程为例,介绍了复杂岩土工程条件下的地质勘察、基槽检验和地基处理等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埋深为6~13 m的某浅埋人防隧洞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程序(FLAC)对不同跨距、不同岩性的隧洞顶板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规律及破坏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隧洞围岩破坏域,并对拱顶敏感块体进行跟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洞跨距为2 m且顶板岩层为泥岩时,隧洞顶板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当上部荷载达到0.7 MPa时隧洞才破坏;隧洞跨距为3 m且顶板岩层为泥岩时,当上部荷载达到0.33 MPa时,隧洞就已经破坏;隧洞顶板为卵石层时,即使上部不施加荷载,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隧洞亦破坏。该研究对类似的浅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江武汉段位于长江中游 ,贯穿整个武汉市 ,其近年来的河道变化及来水、来沙情况不仅反映了长江自身的演化规律 ,而且对判断一些大型人为工程兴建以来的河流响应及环境变迁有重要意义。1 天兴洲变迁分析天兴洲是长江武汉段的一个江心洲。它的堆积成因使其对长江武汉段的来水、来沙变化特别敏感 ,因而天兴洲在形态和位置上的变化能较好的反映该段河道沉积特征。在纵向上 ,1970年与 195 9年相比 ,洲头、洲尾各淤长约 1.5m ;1980年与 1970年相比 ,洲头明显上提约 2km ,洲尾变动较小 ,同时洲身又略有加宽 ;1993年与 1980年相比 ,天兴洲整体…  相似文献   

17.
梁龙豹  梁爱英  王勉 《地下水》2008,30(6):34-36
洛阳玻璃厂人防工程属地道型,底面标高128.87—129.30m,所处地层为粉质粘土及粘土,底部埋藏有砂卵石层。洛河水面工程建设前,该地段地下水位高程低于126.8m,人防工程内未出现涌水现象。1999年,洛阳市在洛河建起四级水面工程,增大了地下水的补给能力,抬升了地下水位,使人防工程地段的地下水位上升2.3~2.5m,高出人防工程底面,由于人防工程表面没作专门的防渗处理,便出现了涌水现象。根据水位观测预测,水面工程连续运作9个月后,该地段地下水位将上升3.57以上,人防工程二分之一的部分将被淹没。治理的办法主要有四种:开采降水法,固边堵渗法(分地面、洞内两种)、排堵结合法,以第二种方法较优。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是利用宽带高频电磁波以脉冲形式来探测地表之下介质内部结构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它广泛用于灾害地质勘查、浅地表地下隐蔽物探测和工程质量检测等众多领域。本文用正演方法给出不同情形下的地下人防巷道上方探地雷达异常特征,并据此进行了实际应用。提出了利用探地雷达法进行地下人防巷道探测时,在异常识别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已知在已揭露的地下人防巷道上方高密度电阻率法中温纳装置、三极装置的试验以及异常特征分析,说明利用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差异,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地下人防巷道工作时,应选择好装置类型,且要正确地识别其异常标志。  相似文献   

20.
科学有效地对既有人防工程结构进行安全评估,已成为保证城市地下安全的关键。为了克服现有安全评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的安全评估方法。利用荷载结构法,将土体对人防工程衬砌的作用转化为荷载以及地基弹簧作用,采用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模拟衬砌结构损伤情况,通过荷载增大法和刚度折减法得到衬砌的安全系数值K1;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土体-衬砌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得到结构或围岩土体破坏时的安全系数值K2。结构的整体安全系数K为两者的较小值。利用上述方法分析了裂缝工况、水位变化等不同因素对结构安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结构法和强度折减法均可用于人防工程结构的安全评估;结构的安全系数主要受裂缝和水位的影响,裂缝越深,对结构的安全越不利,安全等级越低;当地下水位高于结构底部且内部渗水时,水位越高,结构越安全;结构内部不渗水时,水位越高,结构安全系数越小。人防工程结构安全的定量评估有利于工程后续处置,研究成果为地下结构安全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