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粤港两地要提高合作的层次,就要以服务业为重点,而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力量,两地加强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合作既十分必要,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粤港两地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以在东芜进行的问卷调查为例,来说明两地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对策,以推动粤港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的区域矛盾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丽丽  闫小培 《热带地理》2004,24(4):346-349,360
在分析粤港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特点基础上,剖析了新时期粤港经济合作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因素.指出制定统一的产业发展规划,展开全方位的产业经济合作,营造适宜的制度环境以及促进粤港文化整合等是新时期促进粤港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香港与珠三角产业优化合作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天祥  赵大英 《热带地理》1997,17(2):114-121
本文分析了香港和珠三角的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两地今后各自的产业发展路向,在此基础上,为发挥两地的整体优势,作者提出两地必须进行产业合作并得出结论:认为两地今后应发展结构性合作。香港当前应致力于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以此带动整个经济转型和多功能国际中心地位的强化;珠三角应适时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0年前应致力于工业化向成熟阶段的推进,建设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产品输出基地。在此基础上,两地采取不同策略以实  相似文献   

4.
樟木头镇模式:香港跨境人口流动与粤港澳区域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峥  阎小培 《热带地理》2002,22(4):289-293
概述近年来香港跨境人口流动状况,研究内地最大的香港移民城——东莞市樟木头镇自1992年发展以外销香港为主的房地产业以来,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具体分析了第三产业的行业特色,即以房地产业为龙头,商业、旅游业、服务业以及养老业共同发展的模式。研究在香港跨境人口流动影响下,城镇建设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总结了受港资和港人共同推动的樟木头镇发展模式,探讨了这种新模式揭示出的区域一体化的阶段性和多样性,以及一体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两岸地缘经济整合的 驱动机制与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樊杰  赵燕霞  田明  张文忠 《地理学报》2003,58(3):415-423
基于对地缘经济整合的理论思考和内、外部驱动机制的分析,论证了海峡两岸地缘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在全球经济区域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的观点。通过海峡两岸经济整合的内部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对大陆依赖性的解剖,反映了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的雏形。采取现状与前景预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两岸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整体竞争优势和地位,从而确定了经济整合的目标和战略重点。并着眼“海峡两岸经济整合促进统一大业实现”的立论,提出了若干政策层面的建议:立足两岸互补条件和各自的竞争潜力、加强经济合作;构筑垂直与水平分工并重的产业分工体系;建立两岸新的区域合作框架和经济合作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一体化及其互动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毅  王云  杨宇  马丽 《地理学报》2019,74(12):2455-2466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跨社会制度、跨法律体系、跨行政等级的复杂性,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的摩擦。发掘粤港澳之间合作与冲突的焦点与关键时间节点,是对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研究的重要补充。本文通过GDELT全球新闻事件数据库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粤港澳三地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 内地与香港关系呈现出“M”型波动,两者之间的冲突被新闻媒体有所强化。② 内地与澳门之间的政策与民意表现为较高的一致性,两者之间的言语合作是互动关系的主导因素。③ 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体上变得更加紧密,合作与冲突的频率都在上涨,内地—香港关系在粤港澳互动关系中的重要性不断被凸显。④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实际合作项目相对短缺,缺少多元化的抓手。粤港的经济和科技的竞合关系和香港局势的发展是粤港澳互动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关注区域政策在空间上的投影,更要关注其在社会舆论与新闻媒体上的投影,促进一体化建设从实体空间建设向虚拟、话语空间的综合引导转变,强化“硬联通”与“软联通”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粤港新经济合作格局演变及广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广东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广东经济层次的提高和对外经贸关系的升级,粤港、粤新之间传统的经济合作格局和经贸合作模式难以继续维系。为在三方利益博弈新格局中寻得发展先机.广东必须发挥其经济腹地及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善的优势,探索粤港、粤新经贸合作新模式,开拓广东对外经贸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澳门回归与粤澳经济和空间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1999,19(4):318-323
在澳门回归、广东与澳门之间政治关系转变的基础上, 结合改革开放后两地在经济与空间互补和紧密结合的历史事实, 指出澳门回归后, 在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作用和影响下, 粤澳经济和空间一体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应充分利用两地资源和空间优势互补关系, 推动两个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来,香港与内地,尤其与华南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日益紧密。无数事实说明,香港的繁荣离不开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内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香港的繁荣。随着香港的回归和两地合作的加强,将会使香港更加繁荣,并推动华南地区和整个内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工业合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国扬 《热带地理》1997,17(2):108-113
珠港两地工业合作使珠三角经济迅速发展,使香港增强了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实力。但是目前两地的合作只是“前店后厂”式的生产方式合作,层次低而不适合发展的需要。珠港两地工业合作应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升级为主要目标,以基础原材料工业合作发展为基础,以珠三角沿海港口重化工业区、中部城市轻型工业区、西部和北部内陆采伐工业区为布局手段,使两地目前的生产要素互补性合作发展成为经济循环全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赴香港上市内地企业的空间分布、时间格局、行业格局以及所有制结构特征,并采用计量模型对赴香港上市企业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赴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呈现波动式增长,总部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集聚特征明显;香港成为内地金融和房地产类企业海外上市的主要目的地;赴港上市的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民营企业逐步成为香港上市企业的主体。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赴香港上市企业总部分布受到集聚经济、距离、制度等因素影响,城市的经济规模、金融业发展水平、交通便捷性、信息化与通讯能力越强,到香港距离越近,城市行政级别越高,赴港上市企业则越多;此外,距离因素对民企的影响更为显著,国企的空间分布则主要受制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Despite being subtropical, Hong Kong, in both Hollywood and Hong Kong films of the 1950s and 1960s, is often filmically represented as tropical. This subtle climatic elision, I argue, holds a particular political valence that varies according to filmic tradition. In Hollywood narratives, Hong Kong's tropicality is a means to exoticize and, ultimately, marginalize the realities of the local. It is a way to turn Hong Kong's physical presence into an absence. In Hong Kong films in that same cold war environment, the relative blandness of the city is an attempt to realign its film industry with the free n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For Hong Kong films, the strategy of tropicalization was thus a means to turn away from China and redefine Hong Kong as part of a network of capitalist, modern, overseas Chinese cities located in the sunny tropics of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13.
考察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文章将其房地产业的发展划分为起步、升温、繁荣与低迷4个阶段;分析了香港房地产业在经济中占据的地位、房地产的重点开发地区、主要开发类型等特点;探讨了影响房地产发展的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并预测了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私人住宅和商业楼宇仍将是香港房地产业消费热点,环境优美的地区仍是投资热点地区,房产价格近期内难以上扬。  相似文献   

14.
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指导,分析顺德产业的现状特征,指出顺德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普遍处于附加值低的环节,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品牌等制约了顺德产业的升级。为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顺德产业升级必须坚持"优二进三"战略,坚持"增量调优、存量调强"以及"增量"与"存量"相结合的三条路径来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升级,同时实施技术化和服务化战略,加大顺德产业的整合以及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实现顺德产业的快速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香港与大京九带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入手,将香港和京九沿线地区纳入统一的协作框架内,提出了香港同大京九带横向联合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香港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极为迅速,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中遥居首位,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香港的对外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地域集中性,主要投资地为中国大陆。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香港对外直接投资总量变化、区域格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大陆直接投资给香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回顾总结了香港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和产业经济模式,并分析其形成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连要实现建设北方香港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