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实测值减自记值称为自记仪器的器差值。由湿球温度表测量查算求得的相对湿度与毛发湿度计自记值之差称为毛发湿度计的器差值。影响毛发湿度计的器差因素是很多的,它不仅要受仪器本身摩擦力(如机构传递摩擦记录笔与自记纸之间摩擦等)影响,还要受干湿球本身与测量查算值误差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发生变化而影响。本文在认定干湿球测量查算所得的实测相对湿度值为基准的基础上,仅对毛发湿度计的器差变化规律作一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2.
颜志龙 《气象》1990,16(9):33-33
1990年1—4日,我们发现本站气压自记的器差很不稳定。其主要表现是,08时与14时的器差值相差0.6hPa以上,最大的一天两时次的器差值相差1.2hPa,而且器差的代数值总是14时的大于08时的(见附表)。  相似文献   

3.
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三次观测站02时记录订正方法是:根据前一天20时和当日08时的时间记号,用内插法确定02时的正点位置,作记号读出自记值,其器差订正值为前一天20时和当日08时两个器差值的平均值。这是《规范》所规定,台站上也都是按照此规定执行的。但我们在预审、审核工作中发现,当温度自记仪器的感应部份被雨水打湿留有水珠或雨止后未及时清除,实测值与自记值值差就明显偏大。其原因是:温度计感应部份双金属片因雷雨大  相似文献   

4.
傅志伟 《气象》2004,30(3):52-52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对于正常的、固定的仪器而言实测记录与自记记录两者的差值(即器差 )总是在一定的区间内作小幅的变化 ,器差若超出正常范围 ,就应分析原因 ,排除疑问 ,确保记录正确。下面就地面气象观测中所出现的一次气压器差异常偏大记录的产生原因作一分析。1 实例2 0 0  相似文献   

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自记记录极值挑取方法已作了原则性说明,即从前一日20时到当日20时的自记迹线中挑出最高(低)值,根据相邻两定的观测记录所计算的仪器差,用内插法求出各正点的器差值,然后取该最高(低)点靠近的那个正点的器差值进行订正,即得该日的极值。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一些规范中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根据近年来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处理意见,以供参考。 一、一日中有两处或以上读数(自记迹线)相同,同是末经器养订正的最高(低),此时是挑取前一处还是挑取后一处?此种情况应分别对它们进行器差订正,根据订正后的结果,哪一处最高(低)则挑取哪一日处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出现浮尘、沙尘暴、扬沙天气及冬季溶冰期,有时出现相对湿度查算值与自记仪器值差值偏大现象.笔者认为,除了仪器差外,差值偏大的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7.
谢小康 《贵州气象》2003,27(5):43-43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 33页“日最高、最低值的挑选和订正”方法 ,从自记迹线中找出一日 ( 2 0~ 2 0时 )中最高 (最低 )处 ,标一箭头 ,读出自记数值并进行订正。订正方法 :根据自记迹线最高 (最低 )点两边相邻的定时观测记录所计算的仪器差 ,用内插法求出各正点的器差值 ,然后取该最高 (最低 )点靠近的那个正点的器差值进行订正 ,即得该日最大 (最低 )值。按上述订正后的最高 (最低 )值如果比同日定时观测实测值还低 (高 )时 ,则直接挑选该定时实测值作为最高 (低 )值。在实际工作中 ,当 1 4时换仪器或换纸后 ,有时自记记录跳跃比较…  相似文献   

8.
虞维钧 《气象》1976,2(2):23-23
各台站按照《规范》所述方法制作的本站气压订正简表,如果气压表器差变动了,就要重作简表或改动简表。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为了减少麻烦,又不影响工作质量,可以不动简表本身,只把器差的差值考虑到气压订正简表的小数订正表中去。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气象局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014—2015年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加密观测试验时次数据,采用GB/T 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的蒸散算法,详细计算自然沙地、人工绿地以时次为单位的蒸散值。计算过程中采用多种参数算法,增加了观测数据的利用率,提高了计算精度,并尝试通过影响因子的变量赋值研究,量化蒸散的计算增减。结果表明:(1)自然沙地与人工绿地蒸散计算值都较好地刻画出了蒸散的年内变化,自然沙地计算值量级更贴近实际观测值,这与蒸散计算方法适用性有关。(2)人工绿地蒸散计算值在植被生长季与观测值的差值较大,自然沙地与观测值的差值较小;冷季人工绿地蒸散计算值与观测值接近,自然沙地计算值与观测值的差相对较大。(3)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2 m平均气温、2 m平均风速、饱和水汽压的斜率是计算蒸散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和2 m平均风速随着赋值递增,蒸散差值时次百分比与年累计差值呈线性增长。2 m平均气温随着赋值递增,蒸散差值时次百分比与年累计差值表现比较稳定,饱和水汽压的斜率随着赋值递增,蒸散差值时次百分比与年累计差值略有递减。因此,GB/T 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的蒸散算法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适用性较好,人工绿地比自然沙地计算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在气象观测中,象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是有自记仪器的,借助与自记仪器记录的比较,能很快地判断实测要素是否正准无误,这也是老观测员减少错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在比较中,我们发现有时器差值为正,有时器差值为负,有时器差值大,有时器差值  相似文献   

11.
规范规定“自记值同实测值相差较大时,应进行器差调整”。通过测报互检发现,一些观测员在进行器差调整中往往忽视以下几个问题,直接影响气象资料内在质量。1仪器洁净状况仪器感应部分有灰尘,尤其是灰尘较多,会使仪器滞后性变大,使自记值与实测值变大,因此,在进行器差调整前应检查仪器洁净状况,进行清洗仪器,如清洗过后器差仍一直很大,再进行器差调整。2调整时间的选择据规范规定每日极值挑选应在一日(20~20时)自记迹线中最高(最低)处,标一箭头,读数并进行订正。因此,器差调整应在每日20时观测时进行,而在其它定时观测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阿勒泰、阿克苏、和田等8个台站L波段和59-701系统对比观测逐日07时和19时850hPa-100hPa十个位势等压面上的高度、气温、露点温度数据,进行差值、离散程度分析,对数据进行t检验,并给出订正方程。研究发现:(1)温度差值07时阿勒泰、库尔勒、民丰等五站为正,哈密、若羌、阿克苏三站为负,正值表明L波段雷达探测的温度值大于59型的温度值,大部分台站19时的差值比07时稳定。(2)高度差值07时和19时4站为正,250hPa以下差值在0~ -10之间,250hPa以上差值迅速增大,除个别台站外差值最大值均在100hPa处。(3)07、19时露点温度差值除个别等压面外均为负值,且07时的差值大于19时。(4)大部分台站的高度、温度能过信度α=0.05的检验,说明L波段与59-701雷达探空高度和气温观测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露点温度均未能通过T检验,通过计算给出订正方程。  相似文献   

13.
选取阿勒泰、阿克苏、和田等8个台站L波段和59-701系统对比观测逐日07时和19时850~100 hPa 10个位势等压面上的高度、气温、露点温度数据,进行差值、离散程度分析,对数据进行t检验,并给出订正方程.研究发现:(1)温度差值07时阿勒泰、库尔勒、民丰等5站为正,哈密、若羌、阿克苏三站为负,正值表明L波段雷达探测的温度值大于59型的温度值,大部分台站19时的差值比07时稳定.(2)高度差值07时和19时4站为正,250 hPa以下差值在0~-10之间,250 hPa以上差值迅速增大,除个别台站外差值最大值均在100 hPa处.(3)07、19时露点温度差值除个别等压面外均为负值,且07时的差值大于19时.(4)大部分台站的高度、温度能通过信度α=0.05的检验,说明L波段与59-701雷达探空高度和气温观测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露点温度均未能通过T检验,通过计算给出订正方程.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证明 :风速表的测量误差不是均等的 ,也不是分段所能表达的 ,而是随风速的增加呈几何递增趋势。风速越大 ,测量的差值也越大 ,所以用一个物理量或多个物理量来表达其修正值都不能正确反应其误差持性 ,只有寻找其相关直线 ,才能表达任意风速段的修正值。在检定风速表时 ,将风速表与标准器(皮托管)置于风洞的工作段内 ,然后将皮托管的动、静压口与风洞外的微压计的动、静压管相连。当风洞工作段在某一气流状态下 ,皮托管的动、静压差可通过微压计的液柱差测出 ,根据道尔顿定律和伯努利方程可导出 :式中 :V为所测风速 ,ρ为空气密度订正…  相似文献   

15.
造成地温误差的几种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面温度差值的特有属性,总结分析了造成14时0cm与20时地面最高温度值相关的3个原因是(1)观测时误读;(2)地温场板结;(3)温度表性能差。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索伦、锡林浩特、满洲里等9个气象观测站2011年12月—2012年4月人工观测和称重式降水量计观测数据,分析对比这两种观测方式所形成的差值和降水感应一致性等问题。结果表明:有85.0%的测量差值≤±0.2mm,有62.5%的称重测量值大于等于人工测量值,表明人工观测值一般比称重测量值小。总体上这两种观测方式所形成差值的平均标准差与平均值偏离不大,从目前技术和观测条件看,这种差值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仪器安装、仪器自身设计、风速、雨夹雪天气等是造成称重降水与人工定时降水测量差值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使用的地面气象观测程序中,570—584行为器差订正子程序,这段程序由各站根据本站各仪器的订正值自己编制,在编制此子程序时必须特别小心,如果器差订正出错,则往往引起几个要素值出错,现将我在编制此子程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以供广大测报人员借签,首先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邑、西岭雪山滑雪场及周边区域自动站2005~2017年每年10月~次年2月逐日最低温度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区域自动站与大邑站候平均最低温度差值,建立以大邑本站最低温度预报值为基础,加上逐候最低温度差值后得到区域各站的日最低温度预报的候最低温度差值订正方法;用距滑雪场最近的格点温度预报数据代替滑雪场站点温度预报,选出最低温度,以气温预报变化量,建立最低气温预报的模式温度订正方法;建立以候最低温度差值订正和模式温度订正进行加权平均的最低温度集成订正方法。通过对以上三种最低温度预报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最低温度集成订正方法预报准确率最高。基于最低温度集成订正方法预报西岭雪山滑雪场的最低温度,结合智能网格降水预报结果和降雪最低温度阈值判别,建立西岭雪山降雪的订正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青海省西宁市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和701雷达探空系统定时探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各标准等压面层的高度、温度、湿度、风进行差值对比分析,同时对500hPa高度、温度及其差值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L波段雷达探测系统感应灵敏,滞后误差小,所获资料离散性小,更加稳定可靠;L波段雷达系统高度、温度的测值比701雷达系统的测值偏高,湿度测值却偏低,07时偏高或偏低比19时明显,500hPa及其以下两者测值接近,差值较小,温度差值分布较高度差值分布集中;两种探空仪灵敏度的高低在对流层顶附近表现得更为突出,其差异更加明显;各层之间比较:高度平均绝对差值随着探测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平均绝对差值随高度的变化不尽相同,在温度突变的对流层顶附近差值幅度较大,同样当湿度变化剧烈时,其差值幅度也相应增大;风的变化随机性较大,总体上风向在对流层底部尤其在摩擦层内偏差相对较大,但随高度变化呈减小趋势,相反,风速平均绝对差值表现出随高度变化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汇编中规定 ,“在 1 4时换纸前后 ,两张自记纸接头处的读数差如达跳跃变化标准时 ,如何处理 ?”解答如下 :1 4时换纸后两张自记纸接头处的笔位差 ,因受外界影响 ,情况比较复杂 ,故不考虑是否≥ 0 .3 ,后一张自记纸 1 4时的器差均直接将换纸前 1 4时器差抄过来即可 ,不再区别对待。我认为此解答不妥 ,我们在下站业务检查时就发现了因更换气压纸影响笔位差改变 1 .0h Pa,例如某基准站某日 1 4时进行定时观测 ,1 3时 5 7分气压自记读数 91 6.9h Pa并换下自记纸 ,实测为 91 4.7h Pa,差值 -2 .2 h Pa,1 3时 5 8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