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网络RTK技术在高速公路登记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实例,阐述网络RTK技术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对常规RTK技术与网络RTK技术进行了比较;介绍网络RTK测量中三种几何精度检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在物探测量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在介绍物探测量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RTK技术原理及网络RTK技术原理进行了介绍,对应用网络RTK技术在物探测量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说明,分析了应用网络RTK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网络RTK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网络RTK技术已经全面应用于测绘工程的各领域。本文从网络RTK技术的原理入手,介绍了其在图根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影响网络RTK工作的因素,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网络RTK技术在外业生产中的优势,也提出了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网络RTK几种常用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目前的主要网络RTK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论述了应用网络RTK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乔天荣 《东北测绘》2012,(1):137-138,141
介绍了传统RTK与网络RTK的基本工作原理,对网络RTK测量精度的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同时总结了其相对于传统RTK,网络RTK有覆盖范围广、精度高、易于操作等优点,从而推动了网络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网络RTK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RTK技术的出现,大大扩展RTK的作业范围,使GPS的应用更广泛,精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差分数据传输是RTK技术实现的关键。介绍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基于GPRS的RTK差分数据传输技术系统构成,并对移动站软件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网络RTK技术在像控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规RTK在像控测量中的不足和网络RTK技术的优点,并在常州市航测项目中采用了网络RTK技术进行像控测量,实现了网络RTK技术在像控测量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GDCORS的网络RTK技术在海岸线修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网络RTK技术在海岸线修测中的应用,并以广东省海岸线修测为例,详细说明基于GDCORS的网络RTK技术在海岸线修测中的作业方法及所起的作用,与常规RTK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进一步对网络RTK技术误差源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网络RTK技术不受布网条件、通视条件等限制,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工作强度,缩短测量周期。介绍CORS系统和网络RTK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网络RTK技术的可能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技术在城市地震小区划项目的应用进行探讨,并对测量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ORS系统的网络RTK技术在低精度测量中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表明该技术在相关测绘生产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RTK技术在数字化测图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对地形复杂测区,普通RTK技术常遇到诸多问题,造成作业效率低下。而CORS系统中的网络RTK技术是GPS-RTK技术进一步延伸,采用网络通讯大大延伸了RTK的作业半径,提高了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以工程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网络RTK技术在数字化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海域使用的时态特性,扩展了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海域使用的宗海时空数据组织模式,实现了历史数据的恢复和海域使用实体的历史追踪。  相似文献   

12.
宋中华  田慧  王静 《测绘通报》2020,(11):120-123
为了解决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区测验中测船姿态对单波束数字测深数据的影响,本文利用姿态传感器对测船的姿态进行了有效改正。试验结果表明,姿态修正技术对数字测深仪瞬时水深进行改正后,其测深结果与传统的人工水深曲线改正后成果比较,中误差为0.089 m,试验段面0 m线以下面积相差不超过0.22%,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提高了海区测验中测深成果的精度,为数字技术在海区测量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3.
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址区域发现大面积天然气,采用地震方法探明该地区地层结构及油气分布状况是合理开发油气以及为保证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建设和运行安全的需要,杭州湾跨海大桥桥址水域宽20余km,条件十分困难,用常规定位测量方法作业困难是不可想象的。在实时导航定位中采用现代GPS-RTK技术,实现了水上远距离、大范围的地震勘测提供导航与实时精确定位。在该工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如GPS-RTK数据采集时间与地震勘测时间步调一致,为解决潮汐近10m高差影响采用了海边水准测量以检核GPS-RTK高程(因GPS-RTK高程测量误差较大)并采用事后差分技术来提供震源三维坐标等措施,为地震空间定位分析提供了保障。对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文中均有总结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建立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已成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数字城市建设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尤其在地形图测绘、海洋调查等方面,对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基于新理论计算方法、重力场模型和融合技术建立高精度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厘米级的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对沿海地区快速获取高程信息很有意义,弥补了海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论的指导下 ,以测量平差中一个浅显的例子作对比 ,巧妙地阐述了联合卫星测高和海洋物理数据计算近海稳态海面地形的可行性 ,进而将可行的计算方案归结为具有本质联系的三类。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和有关建立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基础上,就我国海军如何利用这一新技术打赢未来海上数字化战争进行了基础性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Google Earth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切入点,以广西北部湾沿海为例,利用RTK进行外业测量,探讨了GE遥感影像应用在海籍调查工作中的可行性,得出在GIS校正配准下的遥感影像是完全可以应用于北部湾海域的海籍调查与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测绘技术来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作业效率,从而顺利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系统介绍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一体化技术方案的重要流程和关键技术,突出表现了该方案在实际工作中的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19.
海域海况复杂多变 ,潮汐不但受外海能量输入的控制 ,而且在复杂的海岸线、浅海海底和内陆河流运输的作用下变得异常复杂。卫星测高由于受复杂的海洋动力环境和陆地反射的影响 ,数据质量普遍较深海差。将多种卫星测高数据联合处理 ,可以大大提高近海海域平均海面高的精度与分辨率 ,增强测高卫星监测近海复杂动力现象与反演近海复杂动力机制的能力。本文讨论近海多种卫星联合数据处理的技术与方法 ,分别从提取海平面稳态和时变信息的角度较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卫星测高联合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提取不同测高卫星海平面观测数据中与时间无关的系统偏差 ,建立多种卫星测高数据的海平面时变基准 ,从而将多种测高卫星海面监测数据融合到一个动力系统中。大大提高测高卫星海平面监测的时空分辨率 ,为联合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在大地测量与近海海洋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创造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渤海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利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渤海海岸带地区1995、2000、2005和2008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础, 分析了渤海海岸带地区近13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景观响应,得到以下结论:(1)渤海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 年动态变化率在2000年—2005年间最大,为0.40%;2005年—2008年段次之;1995年—2000年间最小;(2)下辽河平 原、海河平原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为土地利用动态发生的主要区域;(3)监测期内,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面积扩 展明显,且主要来源于其周边的优质耕地,但在耕地流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同时,有较大面积的林地和草地转 向耕地,因此监测期内耕地的总面积变化不大,海域向陆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即填海造陆)是该区域一种特殊的 土地利用动态类型,并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越来越快;(4)整个区域在监测期内表现出多种土地利用类型(未利用地、 水域等)的小型斑块被整合,而优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大型斑块则积极向外扩 展的发展态势,整个景观表现出多样性和均匀度减小而优势度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