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陵源峰林是一种新被认识的峰林地貌类型。出于它是以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的石峰石柱密集,幽峡深壑纵横交错,并衬托以密茂的植被和碧清的溪湖之胜驰名于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重点保护地区。因其所构成的岩石、成因和产生的大地构造历史背景和发育环境具有自己的特色,遂在地貎学上饶有研究价值。在亚洲大地构造图中,武陵源位于东亚壳体南段,云贵地洼区的湘西黔东地穹列的东北端。构成上述峰林的岩石为时代属于晚泥盆世的地台构造层的石英砂岩。这种砂岩为本区地台阶段和缓期的产物,由于它所具有的稳定区型沉积建造特征所决定,其物质组份单纯,粒度和园度也分选性好,质地致密坚硬;同时又因其所在的部位受中生代地洼阶段造山运动的褶皱作用影响较弱,且他于一个宽展型向斜层轴部的末端,岩层产状尚保持平缓,而垂直节理及断层却十分发育,遂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内上升过程中,在风化、水蚀及重力的综合作用配合下,形成了这样奇丽的峰林景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旅游地质学与美学角度,阐述了武陵源自然景观资源在地质、地理、气候诸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景条件,按照自然景观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把武陵源自然景观资源分为五大类:1.地貌景观类,2.水文景观类,3.生物景观类,4.气象景观类,5.科学考察类。然后,对构景因素、成景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是成景的主要的内力地质作用,流水侵蚀作用、生物作用和气象作用是成景的主要的外力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系统测算的基础上,剖析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环境容量的“瓶颈”因素,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利用、调控和建设措施,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管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湘西地区勘查金刚石矿的自然重砂和人工重砂样中,发现了较多的铂族矿物,且铂族矿物与金刚石及砂金紧密共生。湘西地区共发现铂族矿物出土点7个,为寻找潜在矿产资源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5.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之冷家溪群中,已发现12条,呈NNE向带状分布.金矿化主要富集于石英斑岩体内之石英脉、蚀变带及其接触破碎带中.金以细粒自然金为主,形成于浅成、低温环境.含金斑岩体的发现,不仅开辟了湘西钨锑砷金矿带找矿领域,而且也为金与岩浆岩有密切关系的认识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6.
天子山客运索道下站场地的处理措施关键词客运索道天子山工程概况武陵源天子山客运索道,建于天子山、索溪峪两大景区之间,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第1条空中客运索道。这条索道水平距高2084m,上、下站高差达692m。工程总投资8千多万元,由香港安达国际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欧阳昌泰 《地质论评》1960,20(5):218-218
据已往的资料,湘西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是没有火成岩的。 1958年5月湖南省地质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综合地质队古丈踏勘小组于古丈县龙鼻咀河沟中发现基性火成岩转石,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同年8月上述地质队派来该队实习之北京地质学院湖南实习大队湘西20分队同学到右鼻  相似文献   

8.
湘西洗溪磷矿区泥晶磷块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冬初 《地质与勘探》1999,35(1):30-31,46
通过较多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X光衍射分析,证实了湘西地区过去所谓的“胶磷矿”是由一定晶形的结晶磷灰石所组成,描述了这一类型泥晶磷块岩的矿物成分及结构特征,划分了矿石自然类型,分析了矿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
湘西地区岩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湘勤  刘学通 《湖南地质》1991,10(4):300-306
湘西地区的岩金矿,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和基性岩蚀变型三类。金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层控性、构控性和分带性等规律,形成官庄、黔阳、漠滨等三个金矿化集中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湘西地区找金的主攻方向,石英脉型金矿次之。两类金矿,均已建立找矿概念模式,并指出了找金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是湖南省版图最大的县。素有我国"西南重镇"、"湘西门户"和古代大都市之称,楚秦时代就设为"黔中郡"治所。也是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湘西黔东金矿概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德渊 《地质论评》1944,9(Z1):75-84
湘黔两省现今所察见之金脉均系出露於下震旦纪地层,考下震旦纪地层之见於中国南部局部虽有变迁,但大部属石英砂岩,变质页岩,千枚岩及板岩,湘西黔东一带之所见,底部犹未暴露,然就已察见部份论之,总厚已在八千公尺以上。在沅江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地质灾害防灾预警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地质灾害概况 湖南省由于地理、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和愈来愈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导致地质灾害高发.据1996~2001年的调查统计,6年间发生各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3800多起,致使681人死亡、1106人受伤,毁坏房屋59237间、农田15978.8hm2、山林105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97亿余元.这些突发性地质灾害95%以上发生在农村,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其中尤以湘西、湘西南、湘中及湘南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曾玉清  邱业惠 《湖南地质》2000,19(3):191-194,208
本文以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中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崩塌、滑坡体的成因及分布规律,以供旅游减灾防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湘西被誉为“醉乡”,湘西人爱酒,湘两更盛产美酒。湘西美酒众多,酒鬼酒最负盛名。 酒鬼酒在湘西名山、名水、名洞、名胜、名人、辑泉汇聚的地域环境下孕育而成,是湘两大地上独具特色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飘散着湘西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湖南慈利石门间泥盆纪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慈利、石门两县位于湖南省武陵山脉之西北部(即湘西北),与湖北西南部之鹤峰、五峰、宜都等县相邻接。在大地构造单位上,与川东南、黔东北、鄂西同属于华南地块上之川鄂台凹。湖南泥盆纪海浸,前所知者,仅限于雪峰山脉以南,而山脉之西北一向则未有发现。  相似文献   

16.
国内钾矿资源极缺,而湘西分布有丰富的钾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湘西钾矿资源制取钾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处在西部大开发范围内的湘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超纯自然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沃溪钨锑金矿床产有自然界中十分罕见的超纯自然金。超纯自然金的Au含量在99 %以上 ,Fisher成色接近1000。自然金中含有Ag、Pb、Zn、Cu、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与一般自然金相比 ,超纯自然金的Ag 含量显著偏低 ,而Pb、Zn、As、Sb、Hg、Bi等显微化学组分含量趋于偏高 ,且较稳定。理论分析表明 ,超纯自然金的形成与强氧化性的酸性成矿流体有关。流体中金、银主要以MeCl2-(Me=Au或Ag)的络合物形式迁移。推断矿床成矿可能与区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本文所指的湖南省西北部(简称湘西北),其地理范围是从西到东包括龙山、保靖、桑植、永顺和大庸等县,与湖北西部之鹤峰、宣恩、来凤及四川东南部之酉阳、秀山等县相邻接。在大地构造单位上,与川东南、鄂西、黔东北同属于华南地块上之川鄂台凹(见图1),  相似文献   

19.
这是“湖南观赏石系列”的开篇,选择大湘西,是因为她拥有无可挑剔的山水背景,石头是山的灵魂,也是镶嵌在广袤的大湘西土地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引言湘西黔東交境一帶,素爲我國產汞最富之區,久已著聞中外。今如欲擴大汞產,增強國力,對本帶汞鑛應首謀開發,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