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汶川Ms8.0地震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遥感精细解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汶川Ms8.0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 主要包括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等。在获取到全面的研究区震后多源遥感影像后, 采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 对14个重灾县(市)进行次生地质灾害解译工作, 共解译出约46560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灾害总面积约687.1km2。基于GIS平台获取到它们的位置、平面面积等基本信息, 绘制了研究区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图与点密度图。结果表明, 本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与龙门山3条主断裂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且主要分布在4个集中区域。最后, 分析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发生MS7.0级地震。为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救援及震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利用地震前后的多源遥感数据,基于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和野外现场考察,研究了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遥感调查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引发了1 678处次生地质灾害,覆盖地表面积约8.354 km2,具有规模小且以崩塌、落石为主要灾害类型的特点。基于地震前的地形数据,研究了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高程、坡度的关系。对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5%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在海拔750~1 850 m之间;82.5%的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在地形坡度15°~50°之间,但随着坡度的增加,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显著升高。在空间分布上,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呈现显著的线性排列:或沿NE向发震断裂线性排布,或沿山脊和河谷线性排列。研究结果为芦山地震应急决策、救援及震后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北川县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川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多源、多时相卫星数据判读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并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地层岩性、构造、水系、地形地貌等是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的主要影像因素.不同空间区域上各主要控制因素对次生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力不一样.北川县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沿北川-映秀断裂带密集分布,受岩石地层结构组分的影响,在志留纪地层中集中发育,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在地形坡度30°-70°区域内集中发育.这些分布规律的发现,可以及时为北川县防灾规划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岷江流域映秀—茂县段极为严重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利用震后多期高分辨率航空遥感数据并结合解译标志,快速、准确地分析研究区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对科学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次生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1滑坡、崩塌及其过渡类型——崩滑为主要的次生地质灾害类型(占90%以上);2次生地质灾害广泛分布在岷江两岸山坡,但在映秀—汶川段的发育程度和规模比汶川—茂县段大得多。研究区次生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形成的滑坡体趋于稳定,但解译的21个潜在滑坡体中部分已出现活动迹象,其中斗簇和沏底关2个潜在滑坡群更为明显,应对其进行遥感连续动态监测;2泥石流为研究区今后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其中映秀—汶川段为最主要的发生地段。  相似文献   

5.
《国土资源通讯》2008,(10):18-18
四川、甘肃、陕西、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四川汶川地震后,四川、甘肃、陕西灾区不少地方山体松散、岩体破碎,特别是当前余震不断、主汛期来临,强降雨增多,极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严密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为切实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芦山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迅速行动,制定并完善相关措施,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全力保证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土资源部快速行动,全力组织投入支持开展抗震救灾和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及时、有力、有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为弘扬抗震救灾工作中的好思想、好作风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作,部决定通报表扬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等27个青海玉树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参与单位、刘山青等794名青海玉树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参与个人。  相似文献   

8.
四川、陕西、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以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力抗震救灾的指示,运用遥感等高科技手段监测,调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专业队伍,深入灾区应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为抗震救灾抢险、防范和避让次生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近,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明确,地震灾区的恢复和重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抗震救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5月30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主汛期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强调,中央高度重视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国土资源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落实责任,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副部长、党组成员负小苏在会上进行了具体部署。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主持会议,党组成员王瑞生出席。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后陕西省略阳县地质灾害增加,为了评估震后略阳县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和范围,利用GIS、R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在ArcGIS中对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76.50%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坡度15°~40°范围内;从地质岩组的角度分析,松散岩组地区是灾害发生的集中地区,占比达33.03%;从地形起伏度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小起伏地区(20~75 m),占区内总灾害数量的79.4%;在距离水系、断层较近的地区次生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距离越远灾害发生概率越少;灾害点的空间分布和危险度分区有较强的相关性.信息量模型结合GIS技术评价地质灾害结果客观,研究成果可以为当地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利用农业系统地图直接对区域经济布局及发展作出规划与预测,并将分析和解译地图的结果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地图就是客观实际的科学模拟,可以揭示出自然与经济、经济系统内部的规律,是研究农业生产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发展区域经济和科学预测的极为有效的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12.
开展武汉地区第四纪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对于武汉的城市建设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对武汉地区第四纪与新构造的基本特征作了概括的论述。主要内容是:武汉地区青山沉积层的形成和构造及其地质特征,它不是河流沉积而是风成沉积;概述了武汉地区下更新世到现代地层的主要特征;研究了武汉地区第四纪断层及断层带的活动,初步分析了武汉地区地壳稳定性及新构造运动,探完了武汉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与地震活动,历史上武汉地区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是必须注意目前地震发展趋势和邻区地震对武汉的威胁性。 文章不但概述了武汉地区第四纪与新构造运动研究的现状,而且还涉及到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与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数码城市,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差分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科学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作了分析与讨论;分析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城镇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数字省市应是全国各省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各省市都应高高举起,以此推动数字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与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02,31(Z1):16-21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数码城市,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差分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科学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作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了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城镇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数字省、市应是全国各省、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各省、市都应高高举起,以此推动数字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省级土地调查数据库是对全省各县区土地调查数据的集中管理,数据量大、更新频繁。本文根据河南省省级数据库建设的实际工作流程,在实践基础上,对省级数据库的建设流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建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he authors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separating gravitation from inertia in the frame of general relativity. The Riemann tensor is intimately related with gravitational fields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nertial effects. One can judge the existence or nonexistence of a gravitational field according as the Riemann tensor does not vanish or vanishes. In the free fall case, by using a gradiometer on a satellite, gravitational effects can be separated from inertia completely. Furthermor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general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relativistic gravity field by using gradiometers mounted on satelli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lowing two statements are proved: in the case of using gradiometers on a satellite, with some kind of approximation the Riemann tensorR can be found; in the case of free motion, if the measured Riemannian componentsR (i0j0) are equal to zero, the Riemann tensorR equals zero.  相似文献   

17.
刘晓建  邹慧敏 《北京测绘》2018,32(5):590-593
ROMS与FVCOM是在美国东海地区应用较为普遍的两种海洋模型,常采用模拟粒子轨迹的手段解决沿海海洋问题。在实际应用前,对模型在洋流模拟上精度的验证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使用2004至2010年在美国东海岸部署的drifter,通过与模型模拟轨迹对比的方法对第三代FVCOM海洋模型(GOM3)与ROMS(GOMOFS)模型的表层洋流模拟能力进行评定,采用分离率与距离比两种精度指标,得出ROMS模型的表层洋流模拟能力优于FVCOM模型。  相似文献   

18.
地图学实习对理解和巩固地图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地图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兰州大学的地图学教学存在着重讲授、轻实习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实习课时未与讲授学时分离、实习场地简陋、实习设备不能满足现代制图的要求以及野外实习环节缺失等,对后续学习及择业造成一定影响。根据21世纪课程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及我校的具体实际,论述对实习环节进行加强和改革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建立和改善实习条件、制订实习大纲、优化实习内容、编写实习指导书、组织野外实习、严格实习过程、讲求实习效果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建立符合现代地图学特征的实习体系,对提高地图学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地理底图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系统,它具备了地图数据库的基本功能,适应同一底图服务多种专题图编制的要求,提供多种检索途径;运用大量的位操作,使得数据库结构具有动态性、灵活性。将频繁交换的数据纳入内存,加快了系统运进速度;通过多边形组织,可自行建立专题要素与底图要素的图形关系,建立区域间层次关系,减小数据采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饶洪全 《东北测绘》2014,(1):206-208,212
结合工作实践,主要探讨了一级检查在1:5000及1:10000航测外业调绘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做一定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