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概念农业气候区划与气候区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气候区划是以气候形成理论或气候发生学为基础的,而农业气候区划则以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 就农业气候区划来说,由于各家对农业气候区划的认识不一样,选用的区划指标也不同.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是根据与农业生产对象有密切关系的热量、水份资源和作物的越冬条件进行分区;有人认为应以对农业地理分布有决定意义的气候指标为基础,用绘图方法分区;还有人认为是根据农业生产的要求把气候大致相同的地区归并在一起,把气候不同的地区区别开;也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就是按照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气候要素,确定适宜或不适宜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并根据产量水平进行分区,等等.  相似文献   

2.
新疆气候变化特征及气候分区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炜峄  南庆红  史红政 《气象》2008,34(10):67-73
为了探讨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的气候区划方法,选用新疆88站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45年(1961-2005)平均值及其均方差为气候分区的4个基本因子,以各站之间的相似系数构建模糊矩阵,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按不同聚类水平,区划出北疆、南疆、天山山区等气候类型,还细致刻画出干寒山区、典型风区等特殊气候类别.区划结果与天气气候特征和地理景观吻合好,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新疆气候业务的3个区域及其代表站.区划结果也为其它专业区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丘宝剑 《气象》1980,6(9):6-8
我国进行气候区划已有50年的历史,自从1931年竺可桢发表的中国气候区域论以来,我国学者又先后多次做了全国气候区划。省、县也大都做了气候区划。特别是全国科技大会以后,中央气象局又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国的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但对气候区划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区划的界线、等级单位系统、指标、原则和方法等,还有些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对全国气候区划中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四川省197个台站(1951~1980)三十年整编资料,运用数值气候区划方法对四川气候进行了区划,其结果合理。数值气候区划作为一种新的区划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客观定量之优点,尤其是结果以数字表示,便于计算机处理;又引进了相似度概念,使得不同气候型之间可以进行定量比较。  相似文献   

5.
三明市水稻气候条件分析与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水稻生长对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的要求及其主要的不利气候因素———早春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和秋季寒害对晚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确定三明市水稻生长的气候指标为春季稳定通过 10℃初日至秋季稳定通过 2 0℃终日的积温。根据三明市各地活动积温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品种搭配的早稻播种至晚稻安全齐穗所需的总积温 ,划定了三明市水稻合理布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活动积温的 80 %保证率建立的区划模型和区划指标将三明市分为 7个水稻种植气候区 ,并提出了水稻生产趋利避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甘蓝型油菜的气候生态条件,建立了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根据临夏地区1971~2009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临夏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将临夏油菜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康乐、和政、积石山...  相似文献   

7.
基于决策树的香蕉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是华南重要出口水果,开展香蕉气候适宜性区划可为合理利用资源和优化香蕉布局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传统气候区划方法过于依赖知识经验、不具学习能力的不足,尝试使用ID3决策树方法进行广西香蕉气候适宜性区划。根据香蕉生长气候需求,选择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10℃活动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8℃连续天数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等6个气候因子,利用广西90个气象站1971—2000年观测资料,结合台站空间信息建立栅格推算模型,把各个因子推算为l km×l km栅格数据,并根据香蕉区划指标对各个因子进行离散化运算。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离散化后的因子栅格数据,获取香蕉气候适宜性样本点,并使用ID3算法建立决策树,结果总体精度达到92.5%。区划结果表明,ID3决策树算法适用于香蕉气候区划。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鄱阳湖区1961—2005年气象资料和1:50000地理数据,对影响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并建立鄱阳湖区棉花气候区划指标;通过GIS空间分析,将影响棉花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插值生成分布式数据,根据建立的棉花区划指标对鄱阳湖区棉花种植进行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鄱阳湖北部区域即九江市所辖的部分县域,气候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高品质的形成,是鄱阳湖区棉花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鄱阳湖区中部,气候条件基本能满足棉花生长发育的要求,为棉花种植的一般区;鄱阳湖区外围的东、南、西部,气候条件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属风险棉区。  相似文献   

9.
赣南脐橙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赣南气候与脐橙生长发育的关系,应用GIS技术对赣南脐橙种植进行气候区划,并根据区划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巴西陆稻IAPAR-9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巴西陆稻IAPAR-9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结合其在广西的多年引种试验结果, 分析确定了影响广西种植巴西陆稻的关键气候因子和气候区划指标, 采用GIS技术对区划指标进行小网格推算, 得出广西不同地理背景下1 km×1 km网格点上的有关气候要素值,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 对广西种植巴西陆稻进行气候区划, 并对区划结果评述和建议, 为广西发展巴西陆稻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亓来福 《气象》1979,5(6):35-38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展了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美国很早以前就完成了气候区划,苏联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做了全国的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农业气候区划。在《欧洲谷类作物生态图》中考虑了气候条件,并根据降水、温度等指标划分为76个农业气候副区。波兰用作物生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业气候区划》和《广西作物气候区划》两项成果,已于六月十六日在南宁通过技术鉴定和验收。参加鉴定会的有气候、气象、农业气象、农作栽培、林业、地理、农业经济等学科的专家技术人员,鉴定会由鉴定技术小组负责人广西师范学院院长莫大同教授、自治区农业区划办主任金光农业经济师主持。 广西农业气候区划和作物气候区划是根据自治区农业区划办和区气象局的计划安排,于1984年 8月,由业务处负责主持,八个地区气象局、区气象台农气站、隆林县气  相似文献   

13.
三明市茶树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三明市茶树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结果表明 ,降水、光照及平均温度、积温等条件基本能满足茶树生产的需要 ,制约茶树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冬季的极端最低气温 ,以此为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区划模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rcview软件制作分布图 ,并结合三明市茶树生产的实际情况 ,将茶树生产分为 3个生产区域 :乌龙茶为主绿茶为辅区、绿茶为主乌龙茶为辅区和绿茶与乌龙茶并重区 ,并提出茶树生产趋利避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气候数值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432个气象站的30年整编资料,运用数值方法对中国气候进行了区划,并与以往的中国气候区划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数值气候区划方法具有客观定量之优点,又因引进了相似度的概念,使得不同气候型之间可以进行定量比较。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范围的作物气候区划,一般是通过农业气候分析,找出有明确意义的区划指标,采用指标法或指标重迭法进行分区。近年来,Fuzzy 聚类分析己广泛应用到农业气候区划中,促使区划方法向多元化、客观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利用 Fuzzy图论中的最大树法,对甘肃省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区划处理,得出了与传统分类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GIS支持下的江西省冬季农业合理布局气候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历次亚热带山区气候考查资料的基础上 ,建立了冬季气候要素垂直变化分区模型。引入GIS中的数字高程模型 (DEM )为主要因子 ,推算了全省不同地理背景下500m×500m网格点上的气候要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工具 ,按照给定的指标和模型 ,通过图层间的逻缉运算 ,得到江西省冬季农业气候区划专题图和5种冬作物气候生产潜力专题图 ,为冬季农业的合理布局气候区划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草地类型与生物量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1961—2007年107个气象站资料,利用梯度距离平方反比法,推算出内蒙古自治区湿润度的千米网格数据图形。结合内蒙古实际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内蒙古5种草原类型和6个产草量等级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得到的气候区划指标,对湿润度栅格数据进行分级,绘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原草地类型和产草量地理分布的区划图。应用2007—2009年65个野外考察样点数据和2004—2008年49个生态观测站点的数据,对气候区划结果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分析表明:内蒙古草原类型区划结果和实际的草原类型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内蒙古草原气候区划。针对各分区进行评述,并提出了合理布局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结构调整及畜牧业生产优化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糜子生态气候研究及适生种植区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各地糜子生物特征与关键生长期生态气候适应性的探讨,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对糜子产量的影响,确定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作出种植适生生态气候区划,并提出提高生态气候资源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陕西省气候资源及专题气候区划图集》的编制 ,针对小网格资料推算和专题气候区划空间叠置分析所遇到的问题 ,提出实现分区区域小网格推算和根据区划模型评判打分 ,叠置分析的技术方法 ,该方法的应用为利用 GIS制作陕西省气候资源数字图像和专题气候区划数字图像 ,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东北春大豆为研究对象,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熟型构建东北春大豆气候区划指标。利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区划指标隶属度函数和作物反应函数两种气候适宜度评价方法,结合精细化插值(Anusplin插值)后的东北地区1990—2019年气象数据,从时间、空间(1 km×1 km农田)和熟型开展东北春大豆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表明:8月平均温度、5—9月累积降水量和7月累积日照时数是影响春大豆相对气象产量的主要气象要素。分熟型的气候区划结果在表达春大豆单产分布和产量稳定性方面优于不分熟型。根据气候适宜度和减产率的定量关系将适宜度评价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东北地区最适宜春大豆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的北部和三江平原中南部。随着气候变暖,适宜春大豆种植区域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