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利用2000—2015年10月至次年4月天津地区逐日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0.125°×0.125°),对天津地区发生的3种降水相态转换(雨转雨夹雪再转雪)的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降水相态转换过程中温度、湿度和不同等压面厚度特征,得到与降水相态转换关系密切的9种判别因子:850 hPa温度(T 850)、925 hPa温度(T 925)、1000 hPa温度(T 1000)、地面温度(T s)、1000~850 hPa位势厚度(H 1000-850)、850~700 hPa位势厚度(H 850-700)、0℃层高度、-4℃层高度和925 hPa相对湿度,给出每种因子对应不同降水相态的阈值,并通过3次天气个例进一步验证指标的可用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9个判别因子和阈值指标建立降水相态判别方程,经检验发现雨和雪回代检验判别准确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似预报技术,用500 hPa侯平均格点资料作为历史样本资料,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侯平均实况资料和侯平均预报资料以及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500 hPa格点资料得到的5d平均资料作为3种实时样本资料,通过相似比较得出相似历史个例,最后通过综合判别得出全省各片中期天气趋势预报结果.此方法在2000年汛期用于中期降水趋势预报,3个月的各片平均趋势预报准确率达67%,并且该方法对天气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认识东亚500hPa环流与盆东伏旱强度关系,我们利用1951 ~1980年500hPa的平均图资料,取110°E经向剖面,计算出各类旱年平均地转西风风速分量的时间演变图.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伏旱同期和前期东亚上空500hPa环流演变特征,并运用分析结果建立了判别预报指标,可为制作长期预告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传辉  姚叶青  时刚 《气象》2018,44(9):1220-1228
通过对比江淮地区1992-2016年08和20时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与观测资料的温度要素,发现它们在垂直方向上的偏差存在从低层到高层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对流层低层各站偏差的空间差异明显,到中高层各站偏差趋于一致。偏差存在明显年际变化,500 hPa及以上等压面在2000年前后再分析资料比观测资料存在由偏低向偏高的转折;除地面外,其他高度上两种资料的平均绝对偏差均呈显著减小趋势。在偏差的月际分布上,地面和500 hPa以上高度再分析资料普遍比观测资料偏高,各高度上平均绝对偏差在8-9月最小。进一步对各天气现象下两种资料比较发现,雪、雨夹雪、冰粒子和冻雨天气发生时,地面至1000 hPa和850 hPa上再分析资料比观测资料偏高;大雾天气发生时,再分析资料比观测资料在1000 hPa偏高幅度明显高于地面。可见,在江淮地区使用ERA-Interim再分析温度资料判别降水相态时,大气边界层和850 hPa温度需慎重使用,近地层虚假逆温对大雾判别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1957~1999年广东省19个代表站4~6月降水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着重分析和讨论了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年的同期和前期500hPa合成平均场的主要差异,以及前期关键月、关键区的特点,为广东省前汛期异常旱、涝的预测提供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相似预报技术,用500hPa侯平均格点资料作为历史样本资料,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候平均实产史资料和侯平均预报资料以及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500hPa格点资料得到的5d平均资料作为3种寮时样本资料,通过相似比较得出相似历史个例,最后通过综合判别得出全省各片中期天气趋势预报结果,此方法在2000年汛期用于中期降水趋势预报,3个月的各片平均趋势预报准确率达67%,并且该方法对天气过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认识东亚 50 0hPa环流与盆东伏旱强度关系 ,我们利用 1951~ 1980年 50 0hPa的平均图资料 ,取 110°E经向剖面 ,计算出各类旱年平均地转西风风速分量的时间演变图。采用对比分析方法 ,分析了伏旱同期和前期东亚上空 50 0hPa环流演变特征 ,并运用分析结果建立了判别预报指标 ,可为制作长期预告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广西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次资料,根据规定的指标,划分出广西冬季严重冻害年有12年,将12个严重冻害年的500hPa高度场进行合成,分析了广西冬季严重冻害当年和前一年的500hPa高度合成距平场特征以及前期主要影响月的500hPa高度合成距平场的主要特点,为广西冬季严重冻害的预测提供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廊坊市一次初冬雨转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新一代多普勒需达资料、自动站资料,对200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河北省廊坊市出现的一次雨转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和雷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西来低槽、700 hPa和850 hPa切变、地面倒槽等影响系统共同作用造成了廊坊市大到暴雪天气,此次降水过程是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探空资料因子组合分析方法的冰雹预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78—2007年四川省宜宾探空站200 km范围内共45例降雹事件与非降雹事件作为时间样本,将利用T-lnp探空资料计算表征热力、动力、水汽条件、温度、高度等物理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采用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对3244个预报因子进行筛选,找出影响宜宾探空站附近降雹的预报因子,并计算得到它们的阈值及组合关系,建立了冰雹预报指标判别式。两个主要因子为400 hPa饱和湿静力温度与850 hPa湿静力温度之差 (Tσ400*-Tσ850) 和400 hPa与地面垂直气压梯度之差 (Gz400-Gzsurface),两个条件因子为700 hPa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差 (e700-es700) 和700 hPa露点温度与饱和湿静力温度之差 (Td700-Tσ700*)。将2008年全年732例时次的T-lnp探空资料代入判别式进行试报,探测率为84%,空报率为67.7%,成功指数为30.4%,试报结果表明:基于探空资料因子组合分析方法得到的冰雹预报指标判别方法可行,具有一定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