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蔡依超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1):11-12,16
放顶煤开采是在开采过程中沿厚煤层的底部布置采煤工作面进行开采,并利用矿山压力及其他辅助措施将顶煤从工作面后方一起放落的一种采煤方法。该文从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稳定性入手,详细阐述了采矿活动中顶煤受力破坏情况,支架与围岩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控制顶煤的有效措施,对煤矿放顶煤工作的安全性、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 轻型支架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以下简称“轻放”)在我公司东荣三矿东八采区首次应用,如何做好“轻放”地质工作提高资源回收率是地质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和不规则回采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工作面切眼采取扇形布置能够回收三角区域煤炭资源,从而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通过改革现场设备安装,解决了前后部运输机和转载机的搭接问题,获得了开采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数据,从而保证了扇形区段的安全回采,可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对柴里煤矿374①综放工作面坚硬顶板初次放顶难的问题,采取了强制放顶措施,同时进行矿压观测,了解初次放顶过程中矿压显现规律,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减少初次放顶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四个月连续运转,陕西陕煤黄陵矿业公司1001综采工作面于近日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地面远程监控无人采煤。有专家表示,这一科技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创了国产装备工作面无人化的先河,在促进煤炭开采技术进步,探索工作面无人化、少人化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据了解,100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正式投运以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新槐矿采煤的改进方法 ,认为 :采用“分层放顶煤采煤法”替代现有的“巷道分层采煤方法”是一条投入少、产出大的技术途径 ,对于提高资源回采率 ,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矿区煤层灰岩顶板厚度大、致密坚硬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切眼放顶和顺槽预爆破拉槽的顶板控制措施,确定了放顶高度,并给出了具体的放顶、拉槽方案以及爆破工艺,对坚硬顶板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内瞭望     
我国最大海下采煤工作面投产近日,山东能源龙矿集团北皂煤矿海域H2303工作面开始回采,这标志着我国海下采煤的第七个工作面正式投产。截至目前,北皂煤矿已累计开采海下煤炭突破500万吨。由于海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情况复杂,为提高开采安全系数,杜绝水文地质灾害发生影响海下采煤工作进展,此次北皂煤矿加大海下水文地质探查力度,将工作面瞬变电磁水文地质条件探查由工作面形成后进行改为工作面掘进中进行,通过超前探放杜绝地质水文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济宁何岗煤矿一采区3煤在风化氧化带内,对其开采的防水防砂基本技术思路是:施工水文观测孔,观测回采后对第四系下组含水层的影响程度,为提高开采上限打好基础;并控制采高,加强顶板管理,控制顶板在工作面斜长方向上的不均匀冒落,以确保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0.
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四方台煤矿东西长7.35kin,南北宽5.5kin,年平均设计生产能力100万t。井田上方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矿区公路、铁路,该公路、铁路下共有7个可采煤层,累计煤厚9.56m,压煤地质量高达1565万t。从1979年至今,该矿共涉及6个煤层、60余个工作面,采出公路、铁路压煤煤柱量达936.9万t,积累了大量的矿区公路、铁路下采煤经验。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西海柴达尔井田因形成多个推覆体,提出造成煤层顶、底板及煤层厚度在局部范围内变化较大的原因是由于推覆体的作用,并提出采煤方法由原来的斜切分层改为水平分层采煤法。  相似文献   

12.
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东荣二矿南二上采区(以下简称南二上采区)有501钻孔,该钻孔因埋钻杆未封闭。南二上采区有可采煤层16、17、18、24四层。在回采此范围内的16层煤时,留设了钻孔保护煤柱,给工作面布置、回采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一个含金采样剖面,对旧房梁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旧房梁金矿床产于陕西勉略宁三角地区中新元古界碧口群,矿体的分布和产状受地层岩性和韧性剪切带的强烈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绿岩型金矿床。对矿石及其顶底板围岩的主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表明:与Au含量正相关性较好的元素有Ag、Hg、Bi、Mo;在成矿过程中,矿石和围岩的Al2O3、TFe2O3及高场强元素含量较稳定;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在矿石及矿体底板围岩中相对亏损,在矿体顶板围岩中富集;亲硫元素含量表现较为复杂,Pb含量在矿体顶板围岩及氧化矿石中富集,Mo、Hg含量在矿石中普遍升高;同时伴随岩石质量的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矿石及近矿围岩相对于远矿围岩具有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的特征。上述特征均表明成矿流体具有高温还原性的特点。结合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等特征,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碧口群地层有关,其成矿过程可能与澄江期在区内广泛形成的NNE向韧性剪切变形有关,构造矿化蚀变对围岩物质组分具一定继承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在分析江苏徐州王庄煤矿山西组7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煤层瓦斯含量与上覆基岩厚度、顶板20 m含泥率及煤厚的相关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又根据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计算公式,得到了该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并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玉山煤矿含煤地层为吴家坪组,可采煤层2层,具有中灰、中等挥发分、高硫分、低磷分、特低—低氯,低砷、高氟,中高发热量的煤质特征,煤类丰富,呈条带状分布。通过对区内沉积环境和煤的变质作用2个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形成煤层高硫、中灰特征的影响因素,解释了煤类分带现象,并指出了主要煤质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串草圪旦煤矿位于黄河中游上段,其全部垮落法采煤导致大面积塌陷,地表生态和环境问题频发。为研究采空区地表裂缝发育规律及塌陷应力与位移场演化特征以串草圪旦煤矿6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航测查清了地表裂缝分布范围及规律,构建了FLAC3D数值模型并计算分析了采空区围岩应力及位移变化,将分析结果与无人机航测结果进行了相互验证。结果表明:(1)塌陷主要以地裂缝为表现形式,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及中西部。工作面发育2类地裂缝,一类为弧形阶梯式裂缝群,呈平行分布且以间隔5~20 m出现,大部分形成阶梯式高度为15~130 cm的错台,裂缝以3°~5°的偏角垂直工作面推进方向发育;另一类为直线型边缘裂缝带,拉张破坏严重,平行工作面外围呈带状发育,少数可展布于工作面内部,最外围裂缝至工作面的距离分别为38,53 m。(2)由于地下煤层开挖,采空区顶板出现明显的“马鞍状”拉应力集中区,且随着开挖的推进地表集中区拉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为0.181 MPa;(3)采空区顶部完全垮塌,地表垂直位移最大值在采空区正中间,最大值约5.5 m;地表水平位移最大值位于采空区煤柱正...  相似文献   

17.
煤矿地质勘探工作与矿井开发、建设、安全生产等工作紧密相连,是煤矿生产技术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假如对开采地质条件的认识不足,在采区和工作面布置及生产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可能会损失一定的煤炭储量。只有科学准确地评价井下开采的地质条件,为综采工作面设计和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才能使综采发挥更大的效益。因此,如何实现对矿井地质准确、可靠地勘探,对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山西省三交煤矿地质特征,含煤地层主要为山西组、太原组,18层含煤岩系,可采煤层4层,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复杂类型,煤层顶底板为属松软-坚硬岩石,稳固性较差~好,地温较高,对开采有一定的影响。总体上开采技术条件中等,有利因素较多。主要用于动力用煤及化工用煤。  相似文献   

19.
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通过对地应力的分布、瓦斯的保存以及软分层的发育而表现出来。压性构造有利于高地应力的生成、瓦斯的保存以及软分层的发育,从而有利于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而张性构造则不利于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此外,煤层围岩性质、煤层厚度和倾角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煤炭开采沉陷造成大面积耕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总结采煤沉陷防治技术很有必要。该文介绍了常用的沉陷盆地修复技术和修复模式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消灾修复技术、工程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和成果。用"矿地一体化"理念统筹资源开发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地、环、景、城"四位一体的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模式,运用3S、大数据、云平台实现采煤塌陷地动态监测监管,是将来采煤塌陷防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