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陕西略阳煎茶岭镍矿位于勉略结合带上,成矿区带属勉略华力西—印支蛇绿杂岩Mn-P-Cr-Ni-Au成矿亚带之略阳金家河-汉中天台山锰磷镍远景区内;矿床成因为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赋矿岩体为元古代(Pt3)变质(蚀变)超基性岩,早期含镍超基性主岩体是成矿基本场所,后期中酸性岩对超基性主岩体进行改造,总体上为低品位硫化镍大型矿床,伴生低品位Co。通过对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岩体特征、矿体特征等分析,总结了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特征,认为该矿床成矿作用主要受镁质超基性岩、构造破碎带控制,中酸性侵入岩提供了镁质超基性岩再造成矿所需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系统地测定了墨江金镍矿床中的金镍矿和镍矿矿石中的PGE含量,结果均较低,∑PGE为(2.58~109.66)×10-9,与超基性岩的∑PGE〔(14.58~50.48)×10-9〕相差不大,且矿石与超基性围岩PGE Au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基本一致,均为Pt和Ir相对亏损和Ru及Rh相对富集的M型,显示墨江金镍矿PGE来源较为一致,主要来自超基性岩体;墨江金镍矿Pd/Ir比值为0.18~10.0,远低于典型热液型镍矿的Pd/Ir值(>100),而与岩浆型镍矿相近,说明其中的镍主要为岩浆成因,后期热液改造并不是Ni成矿的主导因素,因此墨江应为早期岩浆型Ni矿和晚期热液型Au(Ni)矿叠加形成的复合矿床。墨江金镍矿的超基性围岩直接来自地幔,是由经历了基性岩浆抽提和交代作用形成的亏损地幔发生程度不同的部分熔融形成的,其原始岩浆中硫已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3.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恩环 《地质论评》1986,32(3):2776-286
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矿床。它不但含有丰富的铜、镍主金属元素,而且含有大量的多种有用伴生元素。在矿床地质、成矿特征等方面,与国内外同类矿床对比,具有许多独特之处。矿床内的所有矿体,均与超基性岩体有关,各期成矿完全,主要的成矿期有三期,即:岩浆期、气化-热液期和热液期。矿体有五个主要类型。此外文章还概要介绍了本矿床的成矿特征,重点对成矿模式和成矿系列提出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带的钴矿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勉、略、阳三角地带的地质背景、钴矿类型、成矿规律。作者认为,依据赋矿岩石和成矿作用可把该区钴矿类型划分为产于超基性岩中的硫化钴镍矿床,产于基性岩中的硫化钴镍矿,产于闪长岩侵入体与变细碧岩接触带附近的铜钴矿,产于矽卡岩型磁铁矿体上盘和板岩烈隙中的钴矿脉。其中以第一种类型最主要,有望发展成大型钴矿床。在文章最后,作者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建议并提出了理想钴矿找矿区。  相似文献   

5.
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云南金厂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厂金矿是我省当前唯一的大型金矿床,也是国内已知由超基性岩提供金质、构成大型金矿床的唯一实例。本文介绍了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从矿源岩(含矿的超基性岩)属性、硫同位素组成、硅质来源、超基性岩含金丰度值及其风化壳和硅化岩的金富集、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温度、活化转移条件——超基性岩热液蚀变序列的存在等方面,对金(镍)矿床的形成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由超基性岩经酸性热液蚀变而形成的中温热液型(为主)金矿床。“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在岩金矿床中是新的类型,在矿床成因学上是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邓浩  刘晓霞  赵莹 《江苏地质》2016,40(3):395-402
金川铜镍矿床是世界第三大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现有研究表明其成矿模式为岩浆通道成矿,但是对于金川超基性岩体的侵位过程存在较大争议。为探索岩体的侵位过程,将岩浆侵位描述为马尔可夫(Markov)过程,提出一种基于Markov链的岩体侵位模拟算法,实现对金川超基性岩体侵位过程的模拟。以金川Ⅱ矿区为例,探讨了侵位过程与矿化的关联及岩浆通道骨架,为在矿床深部寻找第二成矿空间提供方向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岩浆岩型伴生金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松  丁俊华 《矿产与地质》1998,12(6):372-376
从伴生金的角度对岩浆岩型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区域控矿作用进行了总结:划分了吉中、北阴山、富蕴、金川、玛沁、略阳、康滇、哀牢山八个成矿带;指出岩浆岩型伴生金矿床最主要的成矿期为元古代和晚古生代;强调台褶过渡区及褶皱过渡区、深大断裂、基性超基性岩的区域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古鲁韦镍矿床位于津巴布韦大岩墙上,矿体严格受含镍的超基性岩——津巴布韦大岩墙控制,并与超基性岩体风化层深度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对古鲁韦风化壳镍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镍矿体地质特征的阐述,说明镍矿成因与超基性岩体、地形地貌、气候等关系,认为含镍的超基性岩经过化学风化作用以后,在风化带中经过富集形成了现在的矿床。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元石山铁镍矿床产于超基性岩体中,其成矿元素赋存状态与典型的岩浆型矿床有很大差别。成矿元素N i不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而是呈氧化态被铁吸附成凝胶状态存在。本文主要对矿床成矿元素及伴生有益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Kolonodale矿床是东南亚红土镍矿带上一处典型矿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部。矿床产自富镁超基性岩红土风化壳,矿化剖面自上而下出现红土层→腐岩层→基岩层垂向分带。红土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上部,载镍矿物是铁质氧化物。硅镁镍矿石产在红土剖面中下部,载镍矿物为镍蛇纹石、镍滑石等含水层状硅酸盐矿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沿矿化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异非常显著,Ni次生富集效应明显。超基性岩红土化过程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具有多样性,Fe、Al、Ti、Cr属残留富集组分,Si、Mg属淋滤缺失组分,Mn、Ca、Co、Ni属次生富集组分。通过典型矿床对比,Kolonodale矿床属原地自生硅酸盐型红土镍矿床,其发育受地质背景和地表环境条件的综合制约。富镁超基性岩、良好的构造组合、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湿热热带雨林气候、有利地形地貌等均是成矿有利条件。综合分析认为,Kolonodale矿床的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腐岩化、红土化和次生富集3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1.
采用ICP—MS方法分析了煎茶岭和金川硫化镍矿床岩石、矿石的铂族元素含量,煎茶岭岩体蛇纹岩的Cu/Pd比值低于原生地幔岩浆,说明岩浆熔离作用较弱,矿石的Pd/Ir比值较小,指示其多数矿石属于岩浆型,以岩浆成矿作用为主;而金川岩体的平均Cu/Pd比值远大于原生地幔岩浆,表明岩浆熔离作用强,矿石的Pd/Ir比值较大,体现了钯族元素矿化及成矿物质以幔源为主的特征。煎茶岭在成矿过程中有壳源物质的混染,整体上岩石、矿石铂族元素含量较低,这与岩浆熔离作用弱、铂族元素成矿作用不发育等因素有关;金川在成岩成矿过程中也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但岩石、矿石铂族元素含量较高,反映了以岩浆深部熔离成矿作用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超基性岩在煎茶岭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3.
陕西煎茶岭超基性岩与金矿床成因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煎茶岭金矿床属于与超基性岩有成因联系的微细浸染状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超基性岩沿超壳断裂侵位(927Ma),是金矿形成的矿源岩。含矿超在性岩在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下,发生彻底的退化蚀变(388.7Ma)。经滑石-蛇纹石化,进而碳酸盐化,导致微量金解离。在后期活动性断裂控制下,形成含金硫化物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蚀变岩体的就位。.含金蚀变岩与金矿体微量元素组合、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组成对超基岩有明显的继  相似文献   

14.
煎茶岭金矿床位于勉略宁三角区东北缘,矿体产于环绕超基性岩体分布的含金蚀变带中,属蚀变岩型矿床。由于对其成矿作用认识分歧较大,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找矿勘探工作。从矿床地质特征入手,通过矿区岩矿石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硫、氢、氧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探讨其控矿因素和成矿机理。结果表明,矿床受叠加于接触带部位的韧脆性剪切带控制,成矿不仅与超基性岩有关,而且与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花岗斑岩的侵入引起超基性岩的彻底蚀变,同时导致原岩中的金等成矿物质被释放出来。矿石、蚀变超基性岩、白云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与花岗斑岩中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说明花岗斑岩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硫;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介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之间,且多数样品聚集在雨水线附近,暗示花岗斑岩提供了初始热液,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大气降水不断加入,从而形成复合热液。鉴于矿床与花岗斑岩的密切关系以及铬云母化的产出特点,根据同位素年龄,认为矿床形成于印支中期—燕山中期。  相似文献   

15.
甘肃金川硫化铜镍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贾恩环 《矿床地质》1986,5(1):27-38
金川矿床是我国知名的硫化铜镍矿床。它由四个矿区组成(图1)。该矿床除含有丰富的镍、铜外,还含有一些贵金属及钴等,为一含多种金属元素的硫化物矿床。本文是笔者在对该区多年积累的大量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谬误之处,敬请指正。一、区域地质背景矿床位于阿拉善台块南西边缘,龙首山隆起东段北东侧深断裂的上盘(即南西侧)。龙首山基底为前长城系,盖层为长城—蓟县系和震旦系。前长城系内的八个伟晶花岗岩之云母样的同位素年龄为16.57—17.41亿年,一个片麻状花岗岩之白云母样的同位素年龄为17.86亿年。故这套深变质岩系的年龄应不小于18亿年。  相似文献   

16.
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通过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运用煎茶岭硫化镍矿床岩石及矿石的同位素资料对其成岩成矿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煎茶岭超基性岩体自变质热液和蚀变流体主要来源于由岩浆水和地表水组成的混合水;其成岩物质来源于比较亏损的上地幔,但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硫的明显混染,岩浆同化混染富含硫、铁的围岩发生硫化作用,导致局部硫饱和发生硫化萃取作用而成矿,这是其成矿的重要机制。煎茶岭硫化镍矿床成矿过程中有含高放射性成因锇的壳源物质混染。多数矿石的锇同位素组成较接近富硫沉积物范围,反映地壳富硫围岩混染的效应;仅有一件矿石样品与地幔包体、球粒陨石地幔或科马提岩接近,暗示其深部地幔源区的性质。新元古代为煎茶岭镍矿床的主成矿期,形成大多数岩浆型矿石,但并不排除有一少部分矿石为后期热液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7.
Most of the sulfide nickel deposits in China occur on the margins of platforms and their outer mobilebelts. The ore-bearing basic-ultrabasic rock bodies were formed in the Proterozoic and Variscan. The types ofmetallogenic rock bodies include ultrahasic-basic complexes related to volcanism in eugeosynclines andultrabasic rock bodies, ultrabasic-basic complexes and basic rock bodies related to deep fractures. On the basisof ore-forming processes and modes, nickel sulfide deposits of China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types:in-situ magmatic liquid unmixing deposits and deep-seated magmatic liquid unmixing injection deposits. Thelatter may by subdivided into four types: single injection deposits, multiple injection deposits, and pulsatory in-jection depositis, and late injection deposits which may inject into either comagmatic rocks or other kinds ofcountry rocks. Two metallogenic models for nickel sulfide deposit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煎茶岭大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构造-流体-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在综合分析煎茶岭大型金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作用特征及成矿时代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其成矿机理,认为该金矿术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超基性岩,在中低温碱性还原环境中成矿,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燕山期,成矿作用长期,多期性。其成矿机理复杂,主要以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构造流体改造成矿作用为主,通过充填交代蚀变方式而表成该微细浸染状构  相似文献   

19.
陕西煎茶岭金矿区的岩石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婉康  甘先平 《地球化学》1996,25(2):150-156
陕西煎茶岭矿区的超基性岩体侵位后,在后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及富CO2流体作用下,超基性岩蚀变为纤胶蛇纹岩。后来在绿片岩一低角闪岩相的条件下发生了叶蛇纹石化的进变质作用,与此同时,基性基蚀变为异剥钙榴岩。钠长斑岩中钠长石的K-Ar年龄为372Ma。它表明矿区内酸性岩浆主要时期是在337-400Ma之间。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铬水云母K-Ar年龄是144Ma。它暗示本矿区的金矿化有可能形成于中-晚燕山期  相似文献   

20.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墨江金厂是一个类型比较特殊的大型金矿床,与超基性蛇绿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其成岩成矿时代问题尚有不同认识,通过同位素年龄资料对比,认为金矿成矿母岩-蛇绿岩体是加里东晚期的产物;通过^40Ar-^39Ar法和其他方法的年龄测定以及野外对各类金矿化石英脉的对比研究,认为从海西至喜马拉雅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该矿床为多期次、多阶段叠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