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队针对起拔套管困难,采用了水压割管器,经多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果好,解决了起拔套管的困难。例如一九七三年在××勘探区,9~1钻孔终孔深度500.13米,下有四种规格套管护孔;φ168~22米、φ146~70米、φ127~180米、φ108~35米为飞管,总计长度307米,曾先后分段采用水压割管器割取,仅用五天时间就全部把套管起拔上来。有的工人同志赞扬说:“割管器,真是好,割的快,效率高,分段割,很省劲,野外队,好制造”。由于水压割管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我队所有的机班长一般都会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鑽探工作中,尤其是水文地质勘探鑽孔经常使用水泥封孔。由于水泥凝固后与孔壁结合非常坚固,在起拨套管时就特别困难。一般用吊锤冲击或用千斤顶和起重机起拨不动时,就用割管器切掉下部管子。因此不仅需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也浪费了钢材。为此,介绍一种较为简便的起拔水泥封闭套管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起拔钻孔内的套管有时是要个别地割断而起拔的。由于水压割管器构造比较复杂,所以目前应用不广泛。建议用如图所示的、以废钻杆制成的“自磨式割管器”。它的结构是由直径为42毫米的钻杆(3),中间焊上割刀环(2),环上具有四组割刀(1)构成。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钻探施工地区,地表为第四系复盖层或砾石层,深部的矿体部位岩石破碎,遇砂状矿时,坍塌掉块严重,必须下套管护孔.有些钻孔,要下套管150米以上,又都是斜孔,起拔套管就更加困难了.起初,我们起拔套管用50吨油压千斤顶顶拔,常发生套管被顶断或被顶脱扣的现  相似文献   

5.
以丝锥打捞井内套管,往往捞不上.且套管母扣部份呈喇叭形,如将小一级钻具下入被打捞套管内,外面加入钢砂进行打捞,铜砂不易控制会掉入套管外面,使打捞工作更加复杂化.为此,可采用下述方法,如图所示.即在此被打捞工具小一级的三用接头(異径接头)上,对称钻四个1/2时的斜孔,在三用接头下端打入木塞,并连接钻具,以防钢砂从此掉入孔内,然后从钻杆内加入直径为2.5~4.0公厘的钢砂,井轻轻击打钻杆,使钢砂从三用接头的斜孔进入被打捞套  相似文献   

6.
偏心割管器     
偏心割管器是604队在1958年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创造并坚持下来的成果之一,几年来已在我公司各队推广使用。实践证明,它是切割套管的有效工具。它与水压割管器、齿轮割管器比较,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等优点,适用于70°—90°之间的钻孔。结构如图1。偏心割管器是利用一端丝扣完好的旧钻杆接手与扇形钢板焊接而成。扇形的半径等于所割套管内径之半径,弧面上镶焊5×5×10或5×5×13的方片合金8—10颗。接手上钻一通水孔,便于冷却。  相似文献   

7.
在钻探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套管起拔不出和粗径钻具取不上来的情况是不少的.于是,产生了各种割管器来割断处理.目前现场常用的割管器有液压式、离心式和偏心式的三类.离心式割管器,其割刀盘外径必须比被割套管(或岩心管)的内径小3~4毫米,否则难于通过套管下到预定深度,刀刃在下入过程中也容易被碰坏.割管时,刀刃甩出  相似文献   

8.
钻井中所下的套管在发生卡钻事故时,常因挤夹过紧而无法起出,必须用分段取拔法来处理。在分段切刮被挤夹之岩心管和套管的方法上,通常都采用二把或三把锋钢刀片的水压切管器来进行。就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这种切管器还不能令人完全满意,因为它的构造复杂,制作困难,并且在使用时常发生掉刀子、  相似文献   

9.
API圆螺纹连接上卸扣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玺  夏柏如  王青华 《现代地质》2004,18(4):591-594
粘扣是油套管接头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直接影响油套管的密封性能和连接强度。以J55Φ73.03mm×5.51mmAPI不加厚圆螺纹油管为实验样本,利用TH7102型热像仪对在不同上卸扣速度和扭矩作用下螺纹连接部位温度场的分布进行了动态测试。根据摩擦磨损理论对影响螺纹连接部位温度场的分布和粘扣失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实验表明螺纹连接部位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当接箍螺纹外表面温度超过60℃时,油管啮合螺纹一般会出现粘扣失效现象。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抽水试验钻孔还是水文地质长期观测孔,都必须将抽水层段或观测段以上的含水层进行封闭隔离。隔离的方法很多,50年代主要采用多层套管隔离,套管用量大,施工复杂。60年代后改用胶圈止水。简化了钻孔结构,节约了大量管材,但操作麻烦,要加工一套止水工具,成本高,效果还没把握。遇孔径大、孔壁破碎时,胶圈压缩后不能达到止水目的;又如起拔套管时要将胶圈松开,在倒扣时,往往将止水接头倒开掉入孔内;或因胶圈压缩后的劲头很大,松不开,在起拔套管时胶圈掉入孔内,下钻具冲扫时,钻具被卡造成孔内事故。为此,我们改进了封闭止水的方法,采用同径钻进、超早强水泥造壁缩径止水法,通过10多个钻孔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我队在大坪矿区施工,地层复杂,炭质页岩较厚,套管下不到底,且经常套管下不到硬层而反脱扣.四分队钻探和机修人员,根据水压割管器的原理,研制成跟管扩孔器,经在三个矿区使用中不断改进,现已大体定型.用它解决了在缩径地层下套管的难题,加快了钻探施工进度.跟管器的结构(如附图):其连接顺序是:先把两个扩瓦(2)装  相似文献   

12.
我隊所勘探地區的表土層很厚,一般都在30~50公尺左右,最厚者達140多公尺。土層中多數含有礫石、流砂、和風化的鐵帽,在這樣複雜地層中鑽進,常發生井堅坍塌造成埋鑽事故,所以多數都採用跟管鑽進。每個鑽孔都要下二三套套管保持井壁,而鑽過的土層遇水後易澎漲和坍塌,因而使孔徑縮小,再加上鑽進過程中由於鑽粉沉積,而使套管埋塞和膠結的非常緊滞,因而在鑽孔竣工後,給起拔套管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難,我隊很多機台常因起拔套管工作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岩心钻探用管材包括钻杆、岩心管、钻铤、取粉管、套管及各种连接接头。我国目前用的管材规格标准,是解放后仿效国外标准而采用的。根据现场长期以来的使用经验表明,目前岩心钻探用管材,不仅在材质上迫切需要改善,而且规格尺寸以及连接型式方面,亦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这里就有关改进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强化钻杆的螺纹连接,对提高机械岩心钻进的劳动生产率有很大潜力.勘探队广泛使用金刚石钻进对钻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探寻最合适的钻杆结构,已制造出带有圆柱颈和圆锥螺纹(原文为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校者)的联合式钻杆锁接头.以前用1K62型万能螺纹车床和9K14型管子车床加工螺纹需走刀5~6次.这项工作很复杂,要求车工特别细心.加工出的螺纹不是经常能达到高质量,有时有毛刺,裂纹和起鳞.由于在转数低的情况下使用硬质合金片的复杂性,车刀的寿命仍然短.这就需要创造一种能提高工件质量、减少劳动量的车螺纹新工艺.用这种方法加工螺纹不需特  相似文献   

15.
我支队从1981年开始进行砂钻施工。钻孔一般较浅,使用冲击钻进法,几小时便可钻完一个孔。但起拔套管却是一大难题,如用升降机直接拉起,常由于管子被夹得过紧而起拉不动。许多现场不得不用手压泵驱动千斤顶顶活套管后,再用升降机将其拉到地面。但顶活套管的工序,约需3~4人,几小时才能完成,如用增压器代替手压泵工作,情况虽有改善,但操作仍比较麻烦,效率也不高。为此,许多使用汽车钻的现场,只好钻完一个孔  相似文献   

16.
在岩心钻探工程施工中,发生孔内事故在所难免,钻杆、钻具、套管被抱死或卡死的情况时有发生。通常用反丝钻杆进行处理,但无法保证在理想的位置脱开。为了继续施上的需要或从减少经济损失的角度,要使管材在需要的位置断开,使用割管器足常见的处理方法。通过工程实践,设计了一种新型割管器,不仅工作性能可靠,而且与以往使用过的其它类型割管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范围广(最小可割内径为φ60mm的管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其结构和原理具有通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钻机立轴的制造,多是使用实心棒料来加工的.一般是先用钻头钻内孔,然后再用车刀加工.这样既浪费材料和劳力,效率也不高.最近我厂翟炳坤同志和大家研究试验了一种套料刀,使用它加工立轴,可以提高效率,减轻体力劳动,并能从立轴棒料中加工套出一根棒料,用于加工其他另件.套料刀的结构如图所示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刀头,刀头上镶有四个白钢或锋钢刀片.刀片应热处理与刃磨.刀头前半部要淬火,其硬度为Rc50~54;第二部份是刀桿,它是用45号钢制成的.刀头与  相似文献   

18.
我队矿区地层破碎,钻孔内都下有套管,由于有些钻孔施工时间长或封闭套管不严密,以及地层破碎易塌,套管难于起拔,用千斤顶、反、打、割都无效,后来推广试用孔底放炮起拔套管的先进经验,经过一些曲折,终于试用成功,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金堆城地质队在起拔套管中,采用下小一径岩心管接头,投石子卡取的方法,效果普遍良好。在4~9孔中,共下127公厘套管116公尺,因该孔钻进时间较长(孔深426公尺、孔斜10°、钻进两个月)套管磨破,起先用丝锥捞取,始终捞不上扣,用升降机一拉就脱了,后来改用此法,降下一个108公厘的岩心管接头,下至套管内80公尺处,投入石子3公尺多,用升降机将钻具提上约20公尺就提不动了,套上起重机后,只顶了两小时,就将套管顶活,一个小班将全部套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钻探施工中,由于没有生产φ220毫米公锥的厂家,起拔φ220毫米大口径套管非常困难,有时会因此而报废套管.有的工程孔要求孔内不能遗留套管,给施工带来的困难就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