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宋传春 《地层学杂志》1998,22(4):315-320
山东车西地区沙河街组沙三、沙四段之间发育一套油泥岩“尾巴”段地层,其中沙三、沙四段的标志化石混生,在层位归属上一直存在分歧。通过标志化石组合特征的分析对比,并综合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以及岩电组合特征的研究,认为沙四段化石的延续是早期古生物分子的孑遗,沙三段标志性化石的产生是古生物新成员的先驱,以生物地层学进行层位划分应以标志化石新成分的出现作为一个新的时代阶段的开始,而油泥岩“尾巴”段的层序地层特征、岩石地层和岩电特征等均趋向于沙三段,所以将其划归为沙三段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山东东营凹陷东部浊积扇油藏成藏条件与模式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岩性油气藏已成为东营凹陷油气勘探重点。东营凹陷东部在沙三、沙四段沉积时期发育了大量厚层烃源岩, 为圈闭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油气资源。勘探证实, 东营凹陷东部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深水浊积扇等砂体类型, 同时发育断裂型、砂体型、不整合面型等多种输导体系和良好的泥岩盖层。生、储、盖条件在时间、空间上具有良好的组合关系, 为形成砂岩透镜体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东营凹陷王庄地区沙河街组砂砾岩扇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王庄一宁海地区亿吨级稠油藏的发现,稠油成藏类型的砂砾岩扇体隐蔽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和储量增长点之一。利用现代沉积学、测井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通过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特征研究后认为:王庄地区在早第三纪以形成沙三、沙四段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主,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砂砾岩扇体类型,并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沉积,强烈地受制于边界构造条件;本区的砂砾岩扇体沉积及其形态均受沉积相的控制,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从而直接导致了本区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沙四段为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深层的主要产油层,目前关于沙四段原油的油源问题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研究区部分原油、含油砂岩和烃源岩样品抽提物中饱和烃和芳香烃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讨论了沙三段、沙四段烃源岩对沙四段油层的油源贡献问题。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深层沙四段原油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原油与第二类原油在地球化学 特征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其中第一类原油来源于沙四段膏盐层段的暗色泥岩夹层,第二类原油来源于沙四段盐层下部或沙三段的暗色泥岩,第三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二者之间,推测为沙三段与沙四段烃源岩的混合来源。3类原油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砂砾岩体沉积相模式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几年的勘探实例,结合储层和构造的研究,将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砂砾岩体分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滩坝等四种沉积相模式。基底古地形、凹陷北带发育的盆倾同生断裂带及其与凸起之间的二台阶,控制了各沉积相的发育。沙四段主要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储集层主要由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近岸水下扇、滩坝相砂体构成,而形成岩性油藏的储集层多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各沉积相砂砾岩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在对地震、测井、录井及岩心沉积特征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石村断层的发育特征及其对博东潜山演化的控制作用,系统研究了沙河街组时期沉积相的演化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石村断层控制了博东潜山的演化,沙四段—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博东潜山快速隆升,对山体两侧沉积面貌影响较大,而对沙二段上部及其上覆地层的影响不明显。研究区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到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滨浅湖亚相的滩坝、生物滩沉积,以及半深湖—深湖沉积;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到沙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亚相以及滨浅湖亚相的生物滩等沉积。受石村断层和博东潜山的共同影响,早期(沙四上亚段—沙三上亚段)南北两翼相分异,晚期(沙二下亚段—沙一段)南北两翼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该文建立了济阳坳陷深层烃源岩评价方法。根据地震反射TR、T7、T6标准层,结合钻井分层数据,首次以3500m为界线,圈定了该坳陷深层下第三系孔店组至沙四段下部、沙四段上部和沙三段三个层系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8.
辽河西部凹陷雷家地区古近系沙四段中广泛发育湖相白云岩,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段。白云岩主要形成于滨浅湖环境中,垂向上与泥岩、油页岩及生物灰岩共生。通过对雷家地区沙四段白云岩沉积学理论上的成因分析,认为白云岩主要属于成岩埋藏白云岩和准同生白云岩,且古气候条件和海侵作用为湖相白云岩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渤海始新统沙四段层序地层特征及与周边油区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始新统沙四段(沙河街组四段)形成时的构造背景特点决定了它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多样性。沙四段在其建组剖面分为沙四上、中和下三个亚段。随着新钻井的增多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渤海沙四段层序地层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渤海以前的沙四段基本没有分出亚段,只是分出了南北两种类型。现在认为渤海发育完整的沙四段,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下部为蒸发盐湖相沉积,上部为正常的砂泥岩沉积。南部发育完整的沙四段,北部只钻遇了沙四上亚段,可能缺失沙四下亚段;上下亚段以假整合接触,南北地层是统一的,而不是两种类型。沙四下亚段相当于济阳坳陷典型沙四段中、下两个亚段。沙四段分为继承和残留两种类型,二者有很大的差别。沙四段下亚段不具备生油能力,上亚段发育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可以形成自生自储的油气田,是深层勘探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63  
朱光有  金强 《沉积学报》2003,21(3):506-512
通过对东营凹陷烃源岩及原油的研究,发现东营凹陷主要油田的原油来自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 (Es3下)和沙四段上部 (Es4上)的烃源岩。作者利用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深入分析了这两套优质烃源岩在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其中沙三段下部烃源岩是在咸水-半咸水深湖-半深湖环境下沉积形成的,沙四段上部是在盐水-咸水浅湖-半深湖环境下形成的。同时还讨论了这两套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的富集与保存特征,揭示了两套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条件---高的古生产力和缺氧环境,其中咸水沉积环境是沙四段上部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藻类勃发控制了沙四段上部和沙三段下部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高密度采集技术在西部煤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承担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依托工程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概念、技术特点和优势。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与常规三维地震技术相比,具有高覆盖次数、小空间采样间隔、宽(全)方位角、均匀炮检距道集等特点,在资料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容易接收并保护宽频数据,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实例说明小网格和高覆盖次数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地震反射波的连续性,提高小构造的检测能力。根据多个依托工程的实施情况,提出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对设备及野外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凤麟  赵霞 《现代地质》1990,4(3):44-50,T002
袁氏剑齿象(新种)(Stegodon yuani sp.nov.)是根据发现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东山脚村附近的两颗上第三臼齿建立的。 化石产于早更新世湖泊和滨湖河流相的东山组上部粉砂质粘土层中。它稍原始于东方剑齿象(S.orientalis),而在进化水平上又稍晚于先东方剑齿象(S.praeorintalis)。  相似文献   

13.
与常规三维地震勘探相比,全数字高密度地震勘探采用高横纵比、宽方位观测系统,使用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宽方位地震勘探有利于高陡构造和复杂断块成像,但存在各向异性问题,而单点数字检波器地震信号频带宽、保幅性好、噪声强。为了充分发挥全数字高密度地震资料优势,克服其缺点,必须将宽频、宽方位处理技术运用到煤炭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处理中,以提升数据处理效果。以淮北矿区全数字高密度地震资料为基础,针对淮北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特点,以叠前保幅去噪、振幅补偿、OVT处理技术以及全方位角偏移成像技术为重点,开展了煤炭全数字高密度地震资料的宽频、宽方位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保幅去噪在几乎不损伤有效信号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噪声的有效压制,振幅补偿恢复了地震信号高低频能量的损失,宽方位处理不仅消除了各向异性影响,改善了成像效果,还获得了丰富的叠前数据。宽频宽方位处理技术是全数字高密度地震资料处理的必要手段,其处理成果比常规处理成果频带更宽,对复杂构造成像更好,分辨率更高,能够实现煤田复杂地质条件地震资料精细成像。   相似文献   

14.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林修锬 《福建地质》2006,25(2):97-101
阐述了GPS、GIS、RS(简称“3S)的基本内容,总结“3S”技术在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3S”集成技术的方法。设计出“3S”集成技术在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16.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贯穿于野外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解释各个环节。文章从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角度出发,探讨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和高保真度处理的关键技术措施,即波场净化处理,振幅、频率和相位补偿,叠前反褶积,静校正和动校正及叠后频谱整形。最后以实际资料说明经高分辨率处理后,频宽达到350Hz,给解释人员提供优质剖面,为分辨小间距薄煤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煤田地质勘探的主流技术,随着煤矿采掘现代化及安全保障系统对勘探精度要求的提高,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也须与之相适应,不断地探索与发展。参考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与勘探实例,对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高密度空间采样、数字检波器、高精度静校正技术、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技术、分频解释技术、波阻抗反演技术、相干体技术,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在煤田勘探方面有发展前景的多分量及各向异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利用时频转换后地震资料完成高速围岩屏蔽薄层定量评价,应用广义S变换对目标地震开展解释性处理,落实薄层时频域地震可识别程度。结合实钻砂体发育数据、频谱分析、薄层时频特征等,开展时频转换数据优选,提取频率梯度属性定性分析目标区沉积储层平面展布特征。构建实钻数据与频率梯度数学关系,完成薄层定量评价。对中东地区实际资料处理解释表明,基于广义S变换的多频解释技术对于高速围岩屏蔽的薄层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为利用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定量评价提供了一套技术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吴家祥  苏传福 《安徽地质》2002,12(4):323-326
通过介绍冲击压实机基本原理,分析冲击压实技术特点,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作用效果显著,同时填石路堤施工工艺的改进和压实标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区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是近两年用于煤矿达产采区,查清细微地质构造的新技术。数据处理是该项技术能否成功运用的重要环节。其技术关键是DMO叠加代替常规共中心点叠加、叠前部分偏移加上叠后偏移代替叠前偏移、精细静校正与两步法子波反褶积、叠后高频补偿。结果表明:运用以上技术是获得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三维数据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