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荷花坪地区锡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和本区的成矿控制条件,认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对矿床的形成起了不同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整装勘查的思路进一步分析了荷花坪地区找矿前景,并指出了荷花坪-良田、龙形寨和观音山-珍珠岭等矿区找矿工作部署重点位置。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广西富贺钟地区的地质背景及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初步分析和探讨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认为该区钨锡金属矿赋矿层位主要为泥盆系,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岩,矿床成矿主要受断裂构造和岩浆控制,通过总结找矿标志,提出该地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老君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活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成矿地质条件及物化探异常、遥感信息的综合分析,认为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并总结了该区锡钨矿找矿标志,为锡钨多金属矿的寻找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赣南九龙脑矿田位于南岭构造-岩浆成矿带东段诸广山崇(义)—(大)余—(上)犹钨锡多金属矿集区,其最大特色以九龙脑成矿岩体为中心,产出一系列钨锡银铅锌铌钽多金属矿床(化),矿化类型包括内带-外带热液石英脉型、矽卡岩型、破碎蚀变带型、云英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成矿时代始于印支期,燕山早期大爆发,成矿母岩为富含W、Sn等成矿元素的重熔“S”型花岗岩。本文在系统研究以往地质、地化和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九龙脑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和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作用,以及围绕九龙脑成矿岩体内外接触带由内到外发育高温钨锡矿床—中高温钨铅锌银矿床—中低温金银铅锌矿床的成矿与地球化学分带,总结了该区钨锡多金属矿床受构造-岩浆岩联合控制呈现出“东西成行、北北东—北东成列”的等距性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九龙脑矿田具成因联系的“多位一体”成矿模式。根据上述研究进行了成矿预测,优选九龙脑地区钨锡矿A类预测区4个,钨铅锌银矿、锡矿B类预测区各1个,金银铅锌矿C类预测区1个。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三合圩锡矿区位于香花岭矿田北侧,为全隐伏锡铅锌多金属矿。通过找矿实践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三合圩矿床主要控矿条件是隐伏侵岩体及断裂扩容构造,总结了矿区找矿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6.
湖南香花岭矿区是南岭地区东西向构造-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区内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以矿床类型多、矿产种类复杂而著称,其中锡铅锌矿床是该矿区南岭成矿带非常重要的多金属矿床,赋存的矿石类型主要以锡石-硫化物型锡矿石、锡铅锌矿石、硫化物型铅锌矿石为主,为了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元素赋存状态及有色金属矿产综合利用,准确测定锡、铅、锌有色金属元素的含量非常必要。湖南香花岭矿区锡铅锌矿床中锡、铅、锌元素的平均品位都为百分含量,且锡本身是一种难分解元素,因此,常规的酸溶很难将高含量的锡、铅、锌元素分解完全。针对香花岭矿区锡铅锌矿床样品的特殊性,本文建立了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同时测定湖南香花岭矿区锡铅锌矿床中锡铅锌的分析方法:(1)优化了碱熔试剂选择、试剂用量、碱熔温度、碱熔时间等实验前处理及等离子体激发条件、元素谱线、扣背景位置等仪器测定条件,在比较氢氧化钠、无水碳酸钠和过氧化钠3种熔剂对分析结果影响的基础上,选择以4.0g过氧化钠作为熔剂,在750℃下恒温熔融试样20min,约30mL沸水浸提后加入20mL浓盐酸酸化,保证样品分解完全;(2)以空白碱熔酸化溶液为...  相似文献   

7.
广西博白县松旺钨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旺钨锡钼矿区位于下水—东桃铅锌钨锡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西南段,通过对松旺钨锡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登锡锌矿位于内蒙古兴安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铜、铅、锌、金、银、锡、铬(钼)成矿区大兴安岭中南部成矿带,哲斯乌兰浩特成矿亚带之黄岗梁甘珠尔庙突泉乌兰浩特铁、锡、钨多金属成矿带上,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好。在对该矿床开展详查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指出矿区发育有利于多金属成矿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条件,分析了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标志,对该区远景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盐源盆地中的铜铅锌矿体受地层、构造控制。本文对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地层、控矿构造、含矿岩浆岩、矿化带特征、矿体特征、矿物组合、找矿标志、找矿前景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认为盐源盆地铜铅锌成矿地质条件很好,通过进一步工作找到大型铜铅锌矿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10.
黄昌旗 《福建地质》2009,28(4):289-295
福安赤路-宁德九曲岭地区处于闽东火山活动亚带,属闽粤沿海中生代锡钨铅锌银及非金属成矿区(带),为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带的陆相火山气液型成矿构造环境。综合分析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和已知矿床(点),认为福安赤路钼矿外围,周宁县咸格、汤夏,宁德九曲岭等地具有良好的钼铜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孙增战  何强民 《陕西地质》2011,29(1):98-104
蒙古国巴颜乌列盖多兰哈达位于世界著名的铜—金—铅锌—钨金属成矿区—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北西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地球化学异常呈环带状分布,与岩体关系密切,该区铅锌矿为受火山通道控制的火山热液型金—铅锌矿床。矿区西部有寻找深部富矿体的前景,矿区南部及矿区东部次火山斑岩体附近,有寻找深部盲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安徽庐枞地区铁-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永宏 《世界地质》2010,29(3):372-382
构建庐枞地区燕山期Fe、Cu、Au成矿系列,根据成矿构造背景和含矿岩浆岩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成矿亚系列:以矽卡岩型Cu、Mo、Au矿为主的亚系列,以矽卡岩型Fe及Fe、Cu矿为主的亚系列和以玢岩铁矿为主的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亚系列。该区具较大找矿远景的靶区有:①沙溪铜(金)找矿靶区;②清水塘—岳山铁、锌找矿靶区;③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其中,井边—巴家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深部存在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较大,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应对该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普查评价工作,以实现庐枞盆地内部铜矿找矿的突破。经预测,应对泥河、罗河和龙桥等大型超亿吨铁矿外围进行勘探,以达到建立20~25亿吨大型钢铁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降坪黄铁矿区铅锌银多金属矿体赋存于震旦系大绀山组b段(Zdb)。本文综合研究了该矿体的地质特征,并指出黄铁矿底板的黑色岩系是矿区铅、锌、银、锡等金属的矿源层和矿体赋矿层位,旨在外围及深部找矿,以实现扩大矿产资源量。  相似文献   

14.
侯满堂 《陕西地质》2011,29(2):1-10
秦岭造山带经过多期构造活动、壳一幔物质交换、地质流体和成矿物质汇聚集,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目前秦岭造山带(陕西)地质找矿存在若干问题。本文从矿产的分布、地球化学、板块构造成矿理论等,对铜、钼、铁、金、银、铅、锌、钨、锡、汞、锑等元素的成矿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探讨秦岭造山带(陕西)矿产中某些矿种为优势矿种,某些矿种为劣势矿种的原因。从金属来源和元素的浓集系数分析,秦岭整个区域都是寻找金、银、钼、铅、锌矿最有潜力的地区;从金属来源、元素的浓集系数及板块构造成矿理论分析,秦岭寻找具有较大规模的铜、铁族元素矿产仅限制在部分地区,即主要为两条缝合带靠近活动大陆一侧的边缘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基性度较高的勉略宁和北秦岭地区,其次是紫阳一镇坪地区;汞锑元素成矿必须具有很特殊的成矿地质物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小卧龙锡铁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下古生界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与酸性侵入岩之间的矽卡岩接触带中,含矿矽卡岩带总体呈NE向展布。矿床由38条铁矿体和29条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锡铁钨多金属矿可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和表生期三个成矿期。矿体具有上铁下锡,东铁西锡的分布特征。根据矿床特征和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预测深部岩体锡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良好,围岩中注意寻找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锡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6.
刘家山地区是以寒武-奥陶系为赋矿层位的有色金属矿集区。通过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该区W,Sn,Pb,Zn等元素在粤北属低背景区。1:5万化探圈定的沟子坑异常属低背景高富集异常,为W,Sn,Bi,Cu,Pb,Zn,Ag,As异常组合;经化探详查和相关的地质工作发现了鱼岔坑锡(多金属)矿,矿化受层间破碎带控制,赋矿层位为奥陶系。该锡矿的化探找矿标志是低背景高富集异常,其组份复杂,浓集中心明显,且具分带性。  相似文献   

17.
刘雄 《矿产与地质》2005,19(1):48-51
湖南走马坪矿区是以钨、锡、铅、锌、银矿化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区,文章对其矿化特征作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该地区已知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及详细的地质工作,共圈出金化探异常4个,钼化探异常带2条,其它多金属异常多条。认为近EW向构造(F4、F5)与NE向构造(F9、F13)交汇部位是今后找矿工作重点,寻找碎裂蚀变岩型隐伏金矿是今后找矿主要方向;钼矿找矿应以隐爆角砾岩型和斑岩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orefield in Hunan Province, southern China, is a large-size tin orefield. Although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on this orefield, its genesis, mineralization age, and tectonic setting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main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reliable geochronological data on tin mineralization. The 40Ar/39Ar stepwise heating dating method was first employed on muscovite from different deposits in this orefield. The muscovite sample from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deposit defines a plateau age of 154.4±1.1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51.9±3.0 Ma; muscovite from the Xianghuapu W-polymetallic deposit yields a plateau age of 161.3±1.1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60.0±3.2 Ma; muscovite from the Jianfengling greisen-type Sn-polymetallic deposit gives a plateau age of 158.7±1.2 Ma and an isochron age of 160.3±3.2 Ma. The tungsten-tin mineralization ages in the Xianghualing area are therefore restricted within 150-160 Ma. The tungsten -tin mineralization in Xianghualing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regional tin-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cluding the Furong tin orefield, Shizhuyuan tungsten-tin polymetallic deposit and Yaogangxian tungsten-polymetallic deposit. Thus, the large-scale tungsten-tin metallogenesis in South China occurring at 160-150 Ma. probably is closely related to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and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under a geodynamic setting of crustal extension and lithosphere thinning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tonic regimes during the Mid-Late Jurass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