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羊角脑地区位于诸广山岩体中段鹿井铀矿田南部,也是重要的铀成矿区。通过对区内控矿构造基本特征、构造岩及蚀变分带特征、构造控矿及铀矿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构造-岩浆活动与铀成矿成因关系,认为羊角脑铀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矿床,提出了本区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华南某隐伏铀矿床以其矿化垂幅大于1000多米和原生垂直分带保存完整而在华南铀成矿区具有典型意义。我们对该矿床的垂直分带现象、原因作了详细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热液的混合和沸腾垂直分带模式。这一地球化学模式对于指导寻找隐伏铀矿床大有裨益。 1、矿床垂直分带所研究的隐伏铀矿床属花岗岩型铀矿床。引起该矿床垂直分带的主要因素首推热液活动。因此,作者从热液的成分和性质、热液活动的产物(热液脉体和矿石)、热液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影响(围岩蚀变)等方面入手,研究了该矿床的原生垂直分带。  相似文献   

3.
诸广山岩体南部铀矿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广山岩体南部是我国铀矿产的重要聚集地,文章从阐明决定该区铀矿床形成的有关地质因素入手,对诸广山岩体南部的四个铀矿田的矿床、矿体、矿点进行对比,分析其同位素年龄、矿体标高、物质成分、平均品位等方面的异同,找出不同地段的矿床特征差异和变化规律,总结铀成矿特征。研究认为诸广山岩体南部具有较好的成矿、控矿条件,是较好的产铀岩体。通过研究铀成矿单元、铀成矿条件的差异,综合物化探成果和以往工作程度,并进一步查明地质背景和加强对深部信息的分析、研究,可为下一步针对不同成矿前景的有利地区进行分类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俄罗斯最大的铀矿床安泰-斯特列措夫矿床近矿热液交代的垂直分带性及不同深度水平上的地球化学组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三高”复合晕圈找铀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训才  张彦春 《铀矿地质》1999,15(3):172-176,190
本文概述了“三高”复合晕圈找铀模式的建立,以及在粤北诸广山岩体南部塘洞地区应用“三高”复合晕圈找铀模式预测找矿靶区的经验。闽西南红山岩体东部有良好的地质环境和极佳的“三高”复合晕圈,推断该地区是找大型超大型铀矿床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裂隙强度、蒸发晕和原生晕的系统研究,作者提出了长营岭和八步岭均存在隐伏岩体。成矿早期以岩体的热力场作用为主,形成矿区的水平倾向分带;中晚期以构造应力场作用为主,形成矿床的垂直逆向分带。根据矿液流向等方面资料分析,长营岭岩体的高点应位于矿床中北部,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南部。本区深部找矿的重点也应放在矿床的中北部。  相似文献   

7.
302铀矿床热液脉体的垂直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302铀矿床是一个垂幅大、垂直分带较完整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研究结果表明,热液脉体在垂向上表现出“上酸下碱、上氧化下还原”的分带性。这一垂直分带的主要原因是热液的混合和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8.
钱建平 《矿物学报》1998,18(4):514-524
通过对裂隙强度,蒸发晕和原生晕的系统研究,作者提出了长营岭和八步岭均存在隐伏岩体,成矿早期以岩体的热力场作用为主,形成矿区的水平顺向分带;中晚期以构造应力场作用为主,形成矿床的垂直逆向分带。根据矿液流向等方面资料分析,长营岭岩体的高点应位于矿床中北部,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南部。本区深部找矿的重点也应放在矿床的中北部。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纳岭沟铀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砂岩型铀矿床。矿床黏土蚀变强烈,与铀成矿关系密切。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测试,重点研究了纳岭沟铀矿床不同地球化学分带砂岩中的黏土矿物含量、类型及黏土矿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探讨了各地球化学分带的黏土矿物特征。研究发现,纳岭沟铀矿床各地球化学分带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高岭石次之,其次为绿泥石和伊利石;各地球化学分带的黏土矿物在总量上虽然相差不大,但是对具体黏土矿物的含量而言却差异明显;纳岭沟铀矿床黏土矿物对铀的吸附能力主要体现在蒙脱石,高岭石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流体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水热蚀变过程中不活动元素确定蚀变岩质量变化的方法,对6122铀矿床不同标高蚀变岩的物质组分迁移变化进行了定量计算,探讨了围岩蚀变垂直分带性和成矿流体性质。研究表明,6122铀矿床矿化围岩蚀变过程中TiO2为不活动组分;围岩蚀变垂直分带上存在“土酸下碱”的特征;成矿流体为富含Na^ 、P的碱性流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查明古宁浑迪地区砂岩型铀矿的有利成矿地段,并为钻探验证工程的部署提供依据,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铀及伴生元素活动态分量探测地球化学勘查方法。通过系统采集样品和铀、钼、硒分量提取及测试,认为吸附态铀及伴生元素分量探测更适用于本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有利地段的筛选。经钻探工程验证,绝大部分地表铀分量异常均与深部成矿目的层中的铀矿化或铀异常相对应,证实了铀及伴生元素活动态分量探测是适用于寻找隐伏砂岩型铀矿床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古河道型砂岩铀矿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2.
华南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与铀成矿热液的初步对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戚华文  胡瑞忠 《矿物学报》2000,20(4):401-405
以华南两个复式岩体中的中生代(主要是燕山期)花岗岩为例,通过对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类型、分布特征、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形成深度的确定,结构包裹体成分分析,并与华南部分铀矿床成矿流体进行对比,认为高温高压、低CO2和HCO3^-,低fo2,是制约华南含铀花岗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分异出的岩浆流体不能活化自身携带的铀,而形成与花岗岩侵入同期铀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地球化学原生晕理论为指导,对孟公界铀矿床1号矿体按不同标高进行了采样分析,并对分析数据进行多重数理统计;应用叠加原生晕模型对该矿床的指示性元素的轴向分带规律进行研究,建立了指示性元素自上而下的理想分带序列:Hg-As-Sb-Mo-Ag-Cu-U-W-Cd-Bi-Pb-Sr;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蚀变矿物组合,构建了孟公界地区热液型铀矿的矿物-蚀变-元素组合原生叠加晕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原生晕预测技术指标,用于指导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砂岩型铀矿分带特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勇  魏帅超  金若时  李建国  奥琮 《地质学报》2016,90(12):3519-3544
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砂岩型铀矿床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铀矿床类型之一。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砂岩型铀矿在国内外的分布特征及占比情况,并对外生地质作用矿床类型中表生流体作用形成的层间渗透砂岩型和潜水渗透砂岩型铀矿床进行了讨论,发现层间渗透砂岩型铀矿床在外表颜色、矿物组合以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氧化-还原分带现象,此外,矿床内部还具有细菌分带现象。颜色分带在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以及还原带之间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矿物组合在不同分带之间各不相同;地球化学分带表现为U、TOC含量以及Fe~(2+)/Fe~(3+)、Th/U比值在各分带之间差异较大。此外,硫酸盐还原菌、硫杆菌、铁细菌及硝化菌等细菌在不同分带之间的数量相差悬殊,而且硫酸盐还原菌数量与TOC呈明显正相关性。通过矿化带内的碳、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硫酸盐还原菌参与了成矿过程,推测其可能是导致碳、硫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颜色分带、矿物分带、地球化学分带以及细菌分带均与氧化-还原分带呈耦合关系。本文通过总结层间渗透砂岩型和潜水渗透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和当前分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细菌、地球化学反应参与的砂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以及未来亟需解决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典型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带现象在物、化、探、遥等领域的异常响应对寻找砂岩型铀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生晕垂向分带模型找矿法及其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模型找矿法是通过发现、研究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规律、建立指示元素垂向分带模型进行找矿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找矿实践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攻深找盲、推断矿体剥蚀程度、追踪矿体延伸方向,其找矿效果明显。有关该方法分带序列计算方法、分带模型以及在铀矿床(体)预测应用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分带序列计算方法方面,我国化探工作者提出的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计算过程简单,值得推广。近年来该方法的重要研发成果——构造地球化学原生叠加晕评价技术在铀矿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大大减小工作程度较高地区的化探工作量、降低勘查费用、缩短勘查周期,从而有效提升铀矿资源勘查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该方法应用于铀矿勘查,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水系沉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上游汇水盆地物质的天然组合,在化学成分上与上游汇水盆地岩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成晕元素含量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基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特点,采用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发现,利用常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压抑高背景区非矿异常,并强化低背景区矿致异常,突出了找矿信息。以成矿成晕元素标准化数据的因子得分圈定矿化类型综合异常,集中体现了矿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金属矿床在盆地内部及其边缘被发现。传统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对盆地及盆山边缘覆盖区无能为力,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为解决盆地及其边缘覆盖区找矿难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文章通过对沉积砂岩盆地铀矿、火山岩盆地银多金属矿、变质岩盖层铜镍矿和沉积盖层金矿开展探测试验,得出:(1)砂岩型铀矿中活动性铀主要以铀酰络阳离子的形式存在,铀酰络阳离子很容易受地下水运动及蒸发蒸腾作用而发生迁移,迁移通道包括砂岩的孔隙、构造裂隙等,到达地表后,铀酰络阳离子易与土壤中带负电的黏土矿物结合而赋存其中,使用微细粒分离和活动态提取两种方法均能圈定矿致异常;(2)火山岩盆地中,与火山岩近乎同期形成的矿床,矿床形成过程中含矿流体携带成矿元素银、金、铜等沿构造裂隙运移,迁移到地表后被土壤中的黏土矿物所吸附,使用土壤活动态测量和微细粒分离测量均能有效圈定已知矿体,异常直接位于矿体上方;(3)变质岩盆地超基性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岩体与变质岩接触带将产生大量的构造裂隙,因此当流体通过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时,将携带矿体中铜、镍向上迁移至地表,形成环状异常;(4)洛宁盆地金矿成矿过程中,成矿元素金、银等以络合物、纳米级单质或合金等形式通过流体携带顺着构造破碎带向上迁移,地表岩石风化发生成矿元素解离,后期被黄土覆盖,矿体或岩石解离的化合物或纳米颗粒可以穿过黄土孔隙向上迁移至地表,并赋存于表层黄土的细粒级黏土中,因此采用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可圈出矿致异常。本文根据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效果,异常的形态,并结合盖层的特点,成矿元素的存在形式、迁移方式以及在地表的赋存状态,初步建立了盆地金属矿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模型,为盆地盖层区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对黔西南卡林型金矿集区开展矿田、矿床 (点) 剥蚀程度研究,能为新一轮找矿勘查布局提供有力支撑.以热液渗滤晕分带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内金矿床原生晕在空间中存在分带性以及次生异常与金矿床在地表呈现总体无偏特征,构建了大区域尺度量纲中能总体反映成矿元素分散流与原生晕共性特征的元素分带序列,计算了基于序列中元素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多重分形奇异性分析的前缘元素与尾部元素地球化学强度“对比值”,研制了矿田及其附近以“对比值”数据结构为主体的“低-浅-中-高”4个级别剥蚀程度定量评价指标,并结合实地地质特征开展综合评价工作.给出区内10个矿田和15个主要金矿床 (点) 的剥蚀程度评价结果,总体显示出右江区矿田剥蚀程度低于扬子区,泥堡、紫木凼、水银洞、丫他、烂泥沟等中-特大型金矿床剥蚀程度皆为低-浅剥蚀,而资源量相对较小的板其、戈塘、老万场等金矿床剥蚀程度普遍偏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戈塘与水银洞金矿的进一步地质比对,论证了评价结果逼进了勘查事实并可以扩展到区内有一定勘查程度的地区.此外,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对比值”异常是寻求找矿突破和现有矿床 (点) 深部成矿预测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对找矿勘查有重要指示作用.据此初步提出水银洞金矿床及其以东的深部、戈塘金矿床北西二叠系与三叠系接触带附近、上大观矿点深部等14处深部找矿潜力较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黄铁矿、闪锌矿的成因地球化学标志;阐明了黄铁矿中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带规律和在成矿过程中时间上的演化规律;建立了反映上述分带规律的回归方程组;论证了本矿床矿石中黄铁矿与磁黄铁矿间、矿石矿物与花岗岩副矿物磁铁矿间的成因联系;类比了国内外铅锌矿床上述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由此得出结论:放牛沟硫铁多金属矿床系岩浆热液成因,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后庙岭花岗岩深部岩浆源。铅锌矿主要在中温条件下形成,接触带矿体与外接触带矿体属同一成矿系列。放牛沟矿床与后庙岭花岗岩系同一岩浆—热液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In regional exploration programs, th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in known mineral deposits can be used as a guid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s, search for new prospects and modeling ore deposit patterns. The Sanandaj–Sirjan Zone (SSZ) is a major metallogenic zone in Iran, containing lead and zinc, iron, gold, copper deposi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SZ, lead and zinc mineralization is widespread and hitherto exploration has been based on geological criteria. In this study, we used clustering techniques applied to element distribution for classification lead and zinc deposi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SZ.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elemental pattern.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lead and zinc deposits were separated into four clusters, encompassing both ore elements and their host rock-forming elements. It is shown that lead and zinc deposits in the central SSZ belong to two genetic groups: a MVT type hosted by limestone and dolomites and a SEDEX type hosted by shale, volcanic rocks and sandstone. The results of elemental clustering were used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by the K-means method and the respective deposi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distinct categories. K-means clustering also reveals that the elemental association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ead and zinc deposits exhibit zoning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SSZ. The ratios of ore-forming elements (Sb, Cd, and Zn) vs. (Pb and Ag) show zoning along an E–W trend, while host rock-forming elements (Mn, Ca, and Mg) vs. (Ba and Sr) show a zoning along a SE–NW trend. Large and medium deposits occur mainly in the center of the studied area, which justify further exploration around occurrences and abandoned mines in this area. The application of a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geochemical data from known mineralization in the central SSZ, and the classification derived from it, uncover elemental zoning, identify key elemental associations for further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potential to discover possible target areas for large to medium size ore deposits. This methodology can be applied in a similar way to search for new ore deposits in a wide range of known metallogenic z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