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截至2022年1月,日本共有9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其“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笔者等梳理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基本情况、管理体系;从经费来源、基础设施建设、地质遗迹保护角度概述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情况;以科普、旅游和社区发展的视角,探索了日本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活动的开展。了解日本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增强社区参与、推动地质公园产品开发、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对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目前促进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进行阐述,包括面向社区开展科普教育、开展宣传推广、构建和社区发展的平台等,并分析了公园目前存在的地质公园规模小且发展不平衡、遗迹保护利用程度不够、政府主导模式下社区参与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公园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提高社区资本参与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强国内外火山地质公园在管理、建设、科普科研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建立有利于各方的长远发展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地质公园的显示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联合五大连池、宁德、雷琼、镜泊湖等世界地质公园于2015年8月24~28日在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共同举办了2015中国火山地质公园论坛。论坛以"合作、交流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为国内外火山地质公园在管理、建设、科研、科普等各领域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来共同促进地质公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婷婷  张建平 《地球学报》2011,32(2):241-250
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地方而言,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应置于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规划中,从而可以发挥地质公园对区域旅游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同时区域旅游的发展也为地质公园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通过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以及游客量预测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中并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为实现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用SWOT方法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胡炜霞  吴成基 《地质论评》2007,53(1):98-10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已近5年,总数也达到138家。中国在推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的经验对推动全球地质公园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国家地质公园在促进地质遗迹保护、经济发展和科普教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数量增长相对过快、类型和地区分布还有待平衡和谐、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的旅游品牌效应尚需提高、科普与旅游参与尚待有机和谐等方面。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试探讨了现象背后的原因所在,并尝试对中国今后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张家界市世界地质公园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测算该公园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个时段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大小,通过生态盈余指数以及生态压力指数对张家界市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科学测度,并预测其2020年可持续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张家界市世界地质公园的生态承载力从2000年至2015年一直处于盈余状态,生态压力指数也处于较安全区间,表明该公园的现状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至2020年该公园虽然生态承载力仍然存在盈余,但生态压力指数将接近不安全区间,生态压力将会加大,其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形势。论文研究结果将为张家界市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并为类似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疲软, 与黄土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不匹配等问题, 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 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系统诊断, 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普效应、整合资源、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产权分离、广泛融资等发展战略, 以期为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深度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由国土资源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将于2004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宗旨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的是交流各国地质遗产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经验,推动世界地质公园健康发展,更好地保护地质遗产;促进地质遗产为科学普及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地质论评》2006,52(2):288-288
赵汀、赵逊著.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6开,256页,彩色图版12版。本书系统总结了全球自然遗产保护活动,包括国家公园、世界湿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称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这些活动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开展情况,总结了它们在地质遗迹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本书还着重对地质遗迹学科分类进行了探索,就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管理是在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实现动态平衡的一种管理方式。本文从资源保护、公益性建设、社区居民参与三个角度构建了地质公园可持续管理的框架体系,并以黎坪地质公园为例进行探讨,对我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兼顾的新型自然资源管理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12日,为期16天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非洲培训班"在完成所有授课内容后圆满闭幕,来自坦桑利亚、摩洛哥、肯尼亚等12个非洲国家的15名学员顺利结业。此次培训班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非洲内罗毕办公室联合主办,分别在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开展系列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地质科普和发展旅游经济是地质公园的两大主要任务,本文在分析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现状、科普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公园在资源潜力挖掘、创新科普宣传、品牌运营管理、园企合作模式、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对推动地质科普旅游和促进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质公园规划功能分区相关问题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规划对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发展建设好地质公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也是保障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基本要求。本文从规划技术层面探讨适合我国地质公园特点的现实可行的功能分区和发展建设的协调关系,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功能分区由来,指出目前地质公园规划实际中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保护分区以及总体布局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地质公园规划工作经验,提出了地质公园规划功能分区的优化对策,为地质公园规划功能分区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近况和东南亚地质遗迹 的保护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汀  赵逊 《地质通报》2008,27(3):414-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地球科学家致力于世界地质遗产的保护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的领导下,历时4年开展了2轮地质公园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7年正式获得教科文组织大会批准,推动了地质公园的建立。在1996年北京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欧洲地质学家酝酿了欧洲地质公园网络的组建,取得了欧盟的支持。2000年,欧洲地质公园网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建立,2004年首批25家世界地质公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正式通过评审并批准.经4批评审现已有52家世界地质公园正式建立。10余年的发展为地质公园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中国和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不仅具有丰富的地质遗产,而且在推动地质公园建设方面也发挥着榜样的作用,但各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16.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06-67020006
地质公园作为21世纪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把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一项创举,在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知识传播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地质公园有三个类型: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各具特征,在理念、管理、标准、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过去20年的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出发,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和观念上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议论地质公园的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公园建设在蓬勃发展之中,全国已有100多个国家地质公园,20个世界地质公园,还有一批省级地质公园。地质公园建设对地质遗迹保护、科普教育、发展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或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地质公园发展过程有些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地质公园解说就是其中一点。  相似文献   

18.
张建平 《地质论评》2021,67(2):459-466
地质公园作为21世纪兴起的新生事物,它把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是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一项创举,在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知识传播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地质公园有三个类型: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关联,又各具特征,在理念、管理、标准、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异同点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在过去20年的地质公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异同点出发,指出其产生的历史和观念上原因,并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拥有板块缝合带、地震遗迹、冰川地貌等丰富的世界级地质遗迹资源。目前该地质公园仍为开放式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滞后,客源市场局限,这与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极不相匹配。结合该公园实际,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公园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整合与宣传,拓展客源市场;加强科普转化方法研究和建立科普基地;加快地质公园数字化;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等开发战略,以期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外,还包括属于中部的内蒙古和广西。本文首先论述了西部大开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然后列出了该区的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地质公园;并按照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将上述12个省市区分为三类。最后提出7项开发及保护建议:搞好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交通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多种形式旅游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抓好旅游各个环节,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