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收集了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序列固定台站和震后6个流动台站震相观测报告,提取了P波、S波走时信息,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该地震序列波速比,发现震后较强余震发生前波速比趋势性下降的特征。这对后续震情跟踪和趋势判定过程中强余震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葆庆  李国佑  孟鑫 《高原地震》2010,22(4):35-37,29
利用大柴旦地区的5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研究了大柴旦序列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分析发现:2009年8月28日大柴旦6.4级地震前,5个台站的波速比都出现了低值异常;该地震后的几次5级以上余震前,部分台的波速比对这些余震有异常反应。大柴旦地震台的波速比值对5级以上地震映震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发  戚浩  郁见芳 《山西地震》2012,(3):4-6,12
利用安徽数字地震台网安庆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单台法,计算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4.8级地震余震的波速比及利用Matlap程序计算其卓越频率,得出以下分析结果:1)波速比存在高低值异常分布,低值地震沿断裂带分布,对应地震的高频度、高强度阶段,表明该地震序列是在波速比低值异常状态下发生;处于序列后半段的余震,波速比则呈现整体高值状态,并沿区域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分布,可能是受到震源区应力调整的影响。而整个序列波速比的平均值为1.740与该区域背景值1.730基本一致,可能反映了该区域基本处于较稳定状态,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2)主震后,波速比开始上升,几次较大余震前,均呈下降的趋势,震后开始回升。3)主震后,纵横波卓越频率比迅速下降,几次较大余震前均呈现异常低值(<1.0)的状态,之后上升的过程中发生较大余震。这些结果可为较大余震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冯锐 《地球物理学报》1977,20(3):211-221
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区于1962年3月19日发生6.1级地震。本文分析了1961年以来十四年间,特别是主震前后纵、横波速比Vp/Vs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波速比Vp/Vs在主震前出现了明显的负异常,总异常时间约为十一个月,于震前一个半月返回正常值,在主震震源附近的深水峡谷区异常幅度最大,异常时间和空间范围比一般构造地震的要小.后期几次强余震前也有异常变化。虚波速度在主震前存在某些异常特征。上述波速比的变化可以用扩容模式较好地解释。 波速比值是由两个台站的记录得到的。对虚波速度的计算采用了联合地震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和达法测定福建古田水口水库ML4.8级地震序列的波速比,其计算的相关系数较高,测得的波速比值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通过分析ML4.8级主震前后的波速比发现,在前震期经历了相对稳定—低异常值—回升—加速上升—高异常值—主震发生的过程;余震期波速比高、低异常值增多,且差异有逐渐加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岫岩地震序列的平均波速比前兆异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主要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并补充部分模拟台网的资料,得到岫岩地震序列1999年11月~2000年5月2级以上地震的P、S波到时,共计包含302个事件接近12000个到时数据,纵、横波到时差约4~32s,选取同时被5个或5个以上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平均波速比.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计算每次地震的平均波速比所使用台站的数目在20个左右;全部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超过0.99,标准误差s小于1,s的均值为0.48.全部地震波速比的平均值是1.71,稍低于线弹性体的比值1.73.分析认为:事件通过相对定位法修订震源位置,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10~12km.那么地震波射线经过的路径是从此深度到地表台站,平均波速比所反映的是地壳上层的状态.波速比的滑动平均值在1999年11月29日的5.4级主震和2000年1月12日的5.0级强余震前出现连续低值的异常现象.讨论认为5级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
吉林地区平均波速比的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取2001~2009年吉林省地震观测报告记录的地震事件,根据断裂构造特征和地震的空间分布情况,将研究区域分为四个地区,即西部、中部、东部、长白山火山区。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波速比方法研究了吉林地区的波速比分布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吉林省西部、中部、东部及长白山火山地区的波速比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即西低、东高、长白山火山区最高,这对吉林地区的地震趋势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文中讨论了2006年吉林乾安-前郭M5.0级地震前后的波速比变化特征,发现该震前出现波速比趋势下降的特征,这对中强地震的短临预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辽宁数字台网2001年以来的观测报告,采用单台和达法计算辽宁测震台网34个台站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辽宁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的波速比空间分布呈横向不均匀性,下辽河盆地的波速比平均值低于整个辽宁地区波速比的均值,而辽西隆起和辽东隆起区的波速比却明显高于下辽河盆地的波速比和辽宁地区的均值。研究也发现,辽宁地区5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波速比低值区或高低值过渡区。计算所得的各区平均波速比对以后辽宁地区波速比值的变化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河北数字地震遥测台网2008年1月至2018年4月产出的唐山震区范围内地震观测报告数据,利用单台和多台和达法对2012年5月河北唐山4.8级地震前后波速比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单台和达法波速比计算得出陡河台等7个台站在唐山4.8级地震前存在低值异常;多台和达法计算波速比在ML≥1.0、ML≥1.5,ML≥2.0不同震级的波速比变化曲线与唐山4.8级地震对应较好,震前存在近一年的波速比低值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地区4个地震序列,分别为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1年施甸5级震群、2001年永胜6.0级地震和2003年大姚6.2、6.1级震群,利用垂直向数字地震尾波分别计算地震序列周边台站3个频率段的Qc-1值,分析对比其时间演化趋势。发现对于主-余震型序列,主震后Qc-1值整体上变化幅度不大,趋于稳定。而对于震群(或双震)型序列,在第一个主震后,Qc-1值表现出上升-下降趋势,持续一段时间后强震发生。这些变化在序列周围的台站和三个频率段的变化整体趋势是一致的,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可能与孕震区的位置和孕震应力的演变过程有关。上述研究为强余震的预报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Kirchhoff-Helmholtz积分方法应用于横向非均匀介质的合成地震图计算.与反射率方法及二维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KH积分方法能很好的模拟反射波震相,且精度较高.KH 积分方法能够计算复杂界面的反射波,且其计算效率明显大于有限差分.  相似文献   

12.
Rotational compon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ural earthquake research, engineer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 building monitoring,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other fields. Traditional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three translational components, but less on rotational ones. As the precision of rotational sensing techniques has increased, many scholar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ismic rotational motions. Because the rotational observations are not very popular before and now, approximately converting the translational components into rotational components is utilized in rotation analysis. Based on numerical six-component seismic data with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we compare three different conversion methods, the travelling-wave, frequency-domain and the difference method, to analyze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feasibilities when they are applied to estimate rotational components with translation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3.
全波形反演方法是一个有效求解参数重建问题的方法,其本质是一个寻找最优解的优化问题,目前多用局部最优方法求解,如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高斯-牛顿法、拟牛顿法等.文中给出了常用的优化方法,基于二雏声波方程,将这些方法应用于部分overthrust模型的反演,通过对各方法所得反演模型的精度和计算时间的对比分析,对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为后续多参数反演或高维方程参数反演提供方法选择上的参考;针对所要求解的反问题,选用的优化方法需要在收敛速率、计算存储量和算法的稳定性之间进行权衡,以得到一个最优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4.
徐道尊  顾军 《内陆地震》1995,9(2):126-131
分析了新疆和田地区1992年4月5日发生的Ms5.9地震和同年9月2日、12月25日发生的Ms4.6级地震的震前地倾斜异常情况。利用迭代法对地震平静年份的资料进行处理,做出正常背景曲线并与异常图象比较,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还各单位介绍了田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历史地震活动,并对常用处理资料方法的预报效能以及异常量大小和震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多次波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4,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当前多次波问题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对多次波问题,有两种主要的处理思路:(1)因为后续偏移成像的需要,把多次波看成相干噪声,根据多次波特性设计衰减方法将其消除掉,将其称之为多次波衰减方法.多次波衰减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基于信号分析的滤波方法和基于波动方程的预测相减法.预测相减法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有关地下的先验或后验信息,能适应复杂地下构造.本文对预测相减法中的波场延拓法、反馈迭代法、逆散射级数法和恒定内插法等三种主要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和介绍.(2)将多次波看成有效信号,对其成像,将其称之为多次波成像方法.这种方法提取了多次波中包含的地下界面信息,可改善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e depth determination from the gravity data in frequency domain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classical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method utilizing scaling properties of ensemble of anomalous source. The problem of calculating power spectrum from the FFT is well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Here, the application of other high-resolution methods of power spectrum calculation, such as maximum entropy method (MEM) and multi-taper method (MTM) are explored to estimate depth to anomalous sources. At the outset, the FFT, the MEM and the MTM are tested on synthetic gravity data, generated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ynthetic models and then all these methods are applied to the field gravity data of the Bengal basin. The MTM with scaling is found to be superior for providing the detailed subsurfac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the MEM and the FFT methods in the case of synthetic as well as field examples.  相似文献   

17.
将CR方法运用到振动台子结构混合试验中,并结合作动器的时滞和外插时滞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将改造的中心差分法、改造的算子分解法、改造的Chang方法、改造的显式Newmark方法均与CR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造的算子分解法的稳定性最差,当不考虑阻尼影响时改造的显式Newmark方法的稳定界限为2,改造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大步长单程波算子相位积分实现方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步长单程波算子是穿过厚层的单程波算子的积分,在理论上它可以通过频率波数域表达式和波数域到空间域变换来实现,目前,通过李代数积分和指数映射的研究,已经导出频率波数域表达式,需要研究波数域到空间域变换的实现方式,波数域到空间域的变换可以通过鞍点法和相位积分来实现,本文研究了相位积分的三种实现途径:分裂方法、相移加插值方法和佳格点方法,在相移加插值方法中提出一种波场"角度域插值"的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震台阵(网)近震定位的翻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快速而精确地确定震源位置,尽可能减少定位所产生的误差,引入了求解准则函数极小值的“POWELL”方法、“模拟退火法”、求解震源深度的“PTD方法”和“翻台法”用于近震定位。本文利用上述方法编制了近震定位程序,经过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严格考察,已在全国部分数字化地震台网中推广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The Beerkan method based on in situ single‐ring water infiltration experiments along with the relevant specific Beerkan estimation of soil transfer parameters (BEST) algorithm is attractive for simple soil hydraulic characterization. However, the BEST algorithm may lead to erroneous or null values for the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sorptivity especially when there are only few infiltration data points under the transient flow state, either for sandy soil or soils in wet conditions. This study developed an alternative algorithm for analysis of the Beerkan infiltration experiment referred to as BEST‐generalized likelihood uncertainty estimation (GLUE). The proposed method estimates the scale parameters of van Genuchten water retention and Brooks–Corey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unctions through the GLUE methodology. The GLUE method is a Bayesian Monte Carlo parameter estimation technique that makes use of a likelihood function to measure the goodness‐of‐fit between modelled and observed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likelihood measurements based on observed transient flow, steady‐state flow and experimental steady‐state infiltration rate made the BEST‐GLUE procedure capable of performing an efficient inverse analysis of Beerkan infiltration experiments. Therefore, it is more applicable for a wider range of soils with contrasting texture, structure, and initial and saturated water content.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