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汶川巨震、印尼巨震及其与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依据中国大陆巨震的总体变化,提出中国大陆8级巨震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信息有序性(徐道一,2005).李四光(1973)提出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西岸歹字型构造体系.这类构造体系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定向性,由北往南大致可分为头部、中部、尾部3个部分.与汶川巨震密切有关的是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在昆仑山以南,包括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唐古拉等山脉,这一头部影响青海、西藏东部、川藏间"横断山脉"地区,云南西北部以及缅甸北部和印度接壤地带.  相似文献   

2.
石绍先  曹刻 《高原地震》2002,14(1):32-40
分析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巨震对欧亚地震带、中国大陆及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指出巨震后10-20年欧亚带可能处于巨震活跃时段,其间可能发生多次巨震;同期中国大陆相应处于地震活跃期,大陆西部有发生多次7.0级以上大震的可能;受欧亚带大震活动过程及巨震调整影响,未来1-3年云南省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期,6-7级强震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8级地震的有序性——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道一  黄建发 《地震地质》1991,13(3):229-240
通过对中国大陆已发生的20个8级地震的研究,发现8级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表现在一些8级地震的发生有252年,94年,48年及25年的时间间隔,应用这种有序性可用来对中国大陆8级地震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4.
沈宗丕  徐道一 《地震工程学报》2005,27(3):282-283,286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地区发生了8.7级特人巨震。作者在2004年10月对这一巨震做过预测:发震时间为2004年12月20日±5天(或±10天),预测震级为MS=7.5~8.5,与实际发震时间和震级符合较好,预测地区(在日本南部)与实际相差较大。印尼特大巨震的发生具有53~54年的信息有序性,因此特大巨震的发生是有可能预测的。  相似文献   

5.
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巨震后中国大陆、云南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石绍先  曹刻 《地震研究》2002,25(3):220-226
分析研究了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8.1级巨震对中国大陆云南未来几年地震趋势的影响,指出巨震后6年大陆可能仍然处于地震活跃期,其间大陆西部发生7.0级以上大震可能性较大;受2000-2001年欧亚带东南段大震活动过程及巨震调整影响,未来1-3年云南省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期,6.5级以上强震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与沙罗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作者在1997年提出的“信息有序系列”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一些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本文列举1934-1970年期间亚洲M≥8级大地震,中国历史M≥8级大地震,兴都库什地区中深震(Ms≥7),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一些时间有序性与反映日食序列变化的沙罗周期关系较密切。亚洲6个8级大地震时间间隔的数值在2130-2210d的范围内,这是地震时间有序性的一个好例子。这表明,时间有序性具有周期性不能描述的特性,它和新兴的复杂性科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石绍先 《地震研究》2002,25(1):93-93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 1 7时 2 6分 1 3秒 ,在 3 6 2°N ,90 9°E的新疆与青海交界一带发生了Ms=8 1级巨震 ,震源深度 1 5km。该巨震是 1 95 1年 1 1月 1 8日西藏当雄 (3 1 1°N ,91 4°E) 8 0级巨震后 5 0年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第一次巨震 ,同时也是欧亚带近 5 0年来发生的第一次巨震 ;此次大震后的短时间在其东北部约 40 0km的青海格尔木相继发生了 2次 5 0~ 5 7级地震 ;3年前即 1 997年 1 1月在其西部西藏玛尼 (3 5 2°N ,87 3°E)发生了 7 5级大震。此次地震发生在东西向东昆仑构造带上 ,该构造…  相似文献   

8.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一度出现了少有的平静态势,2003年中强地震出现了明显的增强过程,尤其是6级以上强震活跃。从8.1级巨震的孕育背景、历史巨震震例及现今地震活动分布格局对中国大陆的强震形势及青海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未来数年中国大陆西部存在发生7级地震的背景,青海地区强震危险区可能仍以东昆仑断裂带及邻近的唐古拉地震带为主。  相似文献   

9.
徐道一 《中国地震》2004,20(4):341-346
2003年9月27日在俄罗斯(靠近蒙古、中国边界)发生了7.9级地震。作者在两年前对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作过中期预测,预测意见和这一巨震的比较表明:这一预测是成功的,预测的依据是清楚和明了的。这显示了12个8级左右巨震的空间有序图象。6对对应地震的迁移速度(v)的平均值为14.50km/a,6个v值的变化范围在10—22km/a之内。从而提出:在地壳深处(甚至上地幔上部)可能存在一种巨型结构,它在控制着这些巨震的有序和重复迁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历史地震活动资料 ,分析研究了中国东北深震区的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相关特征 .结果表明 ,中国大陆地震活动高潮期的地震活动水平和6 .5级以上深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深震发生后 3年以内 ,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明显增强 .这些强震沿北纬 40°线和南北地震带呈优势分布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