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闽赣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是中国东部构造火山带重要组成部分。由晚侏罗世—白垩纪火山杂岩系组成。火山岩系分三个旋回。各类岩石及不同岩相在火山构造和旋回中按一定相序和组合产出,构成一套具有成因与时空联系的火山杂岩序列,该区发育有各种级别和类型的火山构造,本文将所研究的火山构造分为5个级别及14种基本类型,其中对各类型及亚类的特征、鉴别方法、实例及其时空分布、发育状况等,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新疆南天山奥图拉托格拉克一带前震旦系基底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4年在新疆南天山地区奥图拉托格拉克一带 ,首次发现了晚太古代、元古宙结晶基底。晚太古代变质岩主要由变质深成岩组成 ,表壳岩组合为沙窝大沟岩组 ,岩性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阜平期变侵入岩为巴什托格拉克片麻杂岩 ,为一套无序的 TTG岩系。五台期变侵入岩为沙窝布拉克片麻岩套。为一套基本有序的变侵入岩系列 ,包括 TTG和二长花岗岩两个岩系。三者组成太古宙古陆核。下元古界奥图拉托格拉克岩群为一套无序变质火山—沉积岩系 ,具有古老沟弧盆体系特征 ,阿牙克托格拉克岩组原岩为古蛇绿岩组合 ,具洋脊玄武岩特征 ;克孜拉格岩组原岩为杂砂岩 ,属盆地沉积 ;卡拉格兹岩组原岩为岛弧火山岩。长城系乱滩布拉克组由一套变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成 ,属岛弧或活动陆缘沉积 ;卫东庄组为一变质碎屑岩建造 ,具弧盆碎屑岩沉积特征。长城纪末侵入了多岛滩超单元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江西南部余田群火山地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南部余田群包括水头迳组和菖蒲组。其中菖蒲组是一套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主要见于龙南盆地,菖蒲盆地、白面石盆地和河岭盆地。本文主权地余田群菖蒲组火山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火山杂岩可形成的构造环境、成因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江西南部余田群火山杂岩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南部余田群包括水头迳组和菖蒲组。其中菖蒲组是一套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夹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组合,主要见于龙南盆地、菖蒲盆地、白面石盆地和河岭盆地。本文主要对余田群菖蒲组火山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火山杂岩可能形成的构造环境、成因机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嵩箕地区登封群变质杂岩,原岩为一套造山带和岛弧的中基性,少部分为酸性的火山岩组合,其中郭家窑组为基性,常窑组、石牌河组逐渐向酸性火山夺过滤,石梯沟组属正常沉积岩系列。  相似文献   

6.
赣南—粤北版石群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存在上、中、下3个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系,其中上火山岩系称为版石群。根据岩性岩相特征,版石群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岩组:下岩组称为合水组,以砾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为主、夹火山岩,代表火山活动初始期的产物;上岩组称为优胜组,岩性为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代表火山活动喷发期的产物。长塘盆地优胜组熔结凝灰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89.5Ma;仁差盆地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1.9~94Ma,熔结凝灰岩锆石UPb法年龄为86.5Ma,次流纹斑岩锆石UPb法年龄为93.5Ma;菖蒲盆地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4Ma;版石盆地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72.2Ma,全岩KAr法年龄为77.6Ma,可见版石群优胜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另外,合水组的生物化石反映出早白垩世的特征,因此,将版石群置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粤东北大坪地区白垩纪火山岩划分为早白垩世官草湖组、大固村组和晚白垩世优胜组,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其火山机构表现为复合型破火山或侵出岩穹,主要由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构成.优胜组的年龄值为(88±2.1)×106a,同位素和岩石特征表明其岩浆可能由幔壳混熔或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它们形成于大陆边缘活动带由区域性挤压型向区域性拉张转换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
赣南——粤北白垩纪火山杂岩微量元素特征及源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赣南-粤北白垩纪火山杂岩来自两个不同的岩浆源区,中、基性岩类源自幔源区,酸性岩类源自壳源区,两者互有影响,组成过渡性岩浆杂岩建造,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微量元素特征。本文在讨论两个不同岩浆源区火山杂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的基础上,对它们的岩浆源区性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西菖蒲盆地中生代火山系划分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江西寻乌菖蒲盆地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不整合面为界,将火岩岩纱刑 分为上、下两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岩系,即下火山岩系称为田 火山岩系称为版石群,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可进一步将余田 划分为水头迳组和菖蒲组,版石群划分为合水组和优胜组。余田群草蒲组玄武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0Ma;版石群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  相似文献   

10.
相山流纹英安斑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山火山杂岩位于北东向深断裂(永丰-抚州断裂带)和近南北向断裂带(宜黄-宁都断裂带)的交汇处。前人对其年代学已有过较为详尽的报道,但其定年方法多数精度不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SHRIMP测定了相山火山杂岩第一亚旋回中的流纹英安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并获得了一组很好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6.6±2.7Ma(MSWD=1.8)。结合前人报道的相山火山杂岩年龄、野外岩石组合以及对定年方法精度的对比,我们确认:相山火山杂岩中的流纹英安斑岩的形成时间应该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1.
赣南—粤北晚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和时代讨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巫建华  周维勋 《地质论评》2000,46(4):362-370
根据不整合和岩石组合特征,赣南-粤北晚中生代火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余田群、莲花寨群和版石群,再根据岩性岩相特征,结合火山旋回分析,余田群、莲花寨群和版石群均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组:余田群下部称水头迳组、上部称菖薄组,莲花塞群下部称上丁组、上部称鸡笼嶂组,版石群下部称合水组,上部称优胜组,菖薄组的同位素年龄为176~147.6Ma,峰值为170~160Ma,属中我世;鸡笼嶂组同位素年龄为154~1389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层发育程度和沉积特征,以萍乡-广丰深断裂和三南-寻乌深断裂为界,江西及广东北部中生代晚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地层区。根据不整合面和岩石组合特征,以群级岩石地层单位与火山旋回或沉积旋回相对应为原则,北区可划分出火把山群和圭峰群,中区可划分出武夷群、罗塘群或版石群和圭峰群,南区可划分出余田群、版石群或罗塘群。根据岩性岩相特征,以组级岩石地层单位与复合岩相或沉积岩相相对应为原则,余田群可划分为水头迳组和菖蒲组,武夷群划分为双峰岭组、鹅湖岭组和石溪组,版石群划分为合水组和优胜组,罗塘群划分为白埠组、周田组和邓家组,火把山群划分为丘家组、天台山组、冷水坞组和周家店组,圭峰群划分为河口组、塘边组和莲荷组。根据同位素年龄数据和化石资料,余田群的地质时代属中侏罗世;武夷群主体属晚侏罗世,顶部石溪组跨入早白垩世;罗塘群或版石群属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火把山群属早白垩世,圭峰群属晚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3.
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火山旋回的划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地层的接触关系、岩石组合、化石组合、同位素年龄及构造特征,赣南-粤北中生代晚期火山活动,可划分出余田、莲花寨、版石和南雄四个火山旋回。余田火山旋回发育于中侏罗世,由玄武岩-流纹岩组成“双峰式”岩石组合;莲花寨火山旋回发育于晚侏罗世,由流纹岩组成“单峰式”岩石组合;版石火山旋回发育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岩石组合较复杂,既有由流纹岩或玄武岩组成的“单峰式”岩石组合,也有由少量玄武岩和大量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赣南三百山盆地地层层序和岩石地层划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分歧的原因,提出前人建立的地层层序与野外新发现的地质事实不相吻合,三百山盆地不存在所谓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和推覆构造。依据地层层序律,将三百山盆地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砂岩层、长英质火山岩层、镁铁质火山岩层和砂砾岩层四套;通过地层对比,将第一套砂岩层划归上侏罗统武夷群双峰岭组、第二套长英质火山岩层划归上侏罗统武夷群鹅湖岭组、第三套铁镁质火山岩层和第四套砂砾岩层划归下白垩统罗塘群白埠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层发育程度和岩石组合特征,以萍乡-广丰深断裂和三南(全南、龙南、定南) -寻乌深断裂为界,可将江 西及广东北部侏罗系-白垩系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地层分区。根据不整合面和岩石组合特征,以群级岩石地层单 位与火山旋回或沉积旋回相对应为原则,北部地层分区可划分出林山群、火把山群和龟峰群;中部地层分区可划分出林山 群、武夷群、罗塘群和龟峰群;南部地层分区可划分出余田群、武夷群、兴宁群和南雄群。根据岩性岩相特征,以组级岩 石地层单位与沉积岩相或火山岩相组合相对应为原则,林山群可划分为水北组和罗坳组,余田群可划分为水头迳组、菖蒲 组和翰岗组,武夷群划分为双峰岭组、鹅湖岭组和石溪组,兴宁群划分为合水组和优胜组,罗塘群划分为白埠组、周田组 和邓家组,火把山群划分为丘家组、天台山组、冷水坞组和周家店组,龟峰群划分为河口组、塘边组和莲荷组,南雄群划 分为大凤组、主田组和浈水组。根据火山岩锆石U-Pb年龄数据和化石资料,余田群和林山群属相变关系,地质时代属早侏 罗世-中侏罗世早期。武夷群属早白垩世早期,火把山群属早白垩世中期,罗塘群属早白垩世晚期,兴宁群属早白垩世晚 期-晚白垩世早期,龟峰群和南雄群属相变关系,地质时代属晚白垩世中晚期。通过岩性岩相对比,结合火山岩锆石U-Pb 年龄数据,鹰潭冷水坑矿区的火山岩系属早白垩世早期武夷群,广东始兴-江西全南原武夷群火山岩系属晚奥陶世-早志 留世早期龙头寨群。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地层分布、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对近几年在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完成的区域地质调查图幅中存在的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火山岩地层划分混乱的问题进行了整理、提出了新的划分意见:将光华组修订为大兴安岭北部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时代为早白垩世;含有Nestoria动物群的大套酸性火山岩为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两大套酸性火山岩之间超覆于其他老地层之上的含Eosestheria动物群的中酸性火山岩为下白垩统龙江组;龙江组底部的不整合是该区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  相似文献   

17.
郎山组地层是西藏冈底斯带中最具代表性的白垩纪地层,其时代与形成环境对于认识藏南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近在西藏改则县洞错地区郎山组中新发现的火山岩夹层,对该火山岩(英安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值为(88.7±1.1)Ma,指示该区的郎山组地层应属于上白垩统,而非之前认为的下白垩统.进一步通过岩石化学分析发现,该火山岩具有与埃达克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LREE富集且有轻微的负Eu异常特征,表明冈底斯带北部地区在晚白垩世早期因新特提斯洋的北向俯冲作用曾发生显著的岩浆活动,导致增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郎山组地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对郎山组地层时代的重新认定结果以及其中火山岩夹层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为研究该区晚白垩世岩浆作用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表明需要重新认识藏南地区郎山组地层的区域地质与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美君  许文良  孟恩  王枫 《地质通报》2011,30(9):1321-1338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2期,分别是早白垩世早期(约144Ma)吉祥峰组流纹岩类和早白垩世晚期(约125Ma)上库力组流纹岩类与梅勒图组玄武岩类。早白垩世早期吉祥峰组流纹岩富硅、富碱、富钾(K2O/Na2O>1),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Th、U等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及Sr、P,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暗示其形成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显示双峰式岩石组合特征,基性端元富碱、高钾,富含轻稀土元素和Rb、Ba,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Y),类似于钾玄质玄武岩,酸性端元显示A型流纹岩的特征。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存在暗示其形成于陆内拉张的构造环境。结合区域上中生代火山岩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早白垩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白女羊盘地区白女羊盘组火山岩地层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于内蒙古白女羊盘地区的白女羊盘组为一套陆相火山喷发—沉积地层,其下部为玄武岩,中部为安山岩、粗面岩,上部为流纹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出露厚度大于426米。根据其下伏沉积地层中化石和孢粉资料及火山岩同位素测年资料,白女羊盘组火山岩的时代为早白垩世,其层位相当于下白垩统固阳组的上部层位。白女羊盘组火山岩的碱度与酸度变化较大,玄武岩与安山岩属碱性系列,流纹岩属钙碱性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