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沙障在固定流沙、促进植被恢复和改良土壤等生态建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毛乌素沙地设置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障6、8、10、11、12年的沙丘迎风坡(裸露沙丘地作为对照)开展了植被调查和土壤养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设障8年后的沙丘迎风坡0—30 cm深度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显著(P<0.05)高于流动沙丘,且设障10—11年沙丘迎风坡植被盖度、0—80 cm深度内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达到最大,但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明显的变化,所有样地间和3个深度层间的全磷、全钾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植被总盖度、0—80 cm深度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全氮含量相互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而且土壤pH值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线性降低。沙柳沙障固沙地的植被盖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相互之间存在趋同性,且布设10年的沙障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成效达到最大,之后表现出下降趋势。据此建议活体沙柳沙障在维持其固沙功效的前提下以10年为限需进行平茬处理。  相似文献   

2.
先以机械沙障固沙、再进行生物固沙,是常见的治沙模式。近年来传统材料沙障与新型材料沙障的固沙效果差异一直引人关注。用中子水分仪分别测定流沙、高密度聚乙烯(HDPE)蜂巢式沙障和半隐蔽草方格沙障内的土壤含水量,通过对比流沙和两种机械沙障铺设下的土壤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对降雨的响应关系以及在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下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评价其固沙效果。结果表明:(1)两种机械沙障对土壤水分都有较好的蓄积效果,且HDPE蜂巢式沙障蓄水量高于草方格沙障(P < 0.001);(2)在较长的干旱时间里,草方格沙障的土壤蓄水量变化比新型HDPE蜂巢式沙障滞后;(3) HDPE蜂巢式沙障和草方格沙障都有较好的保水效果,但HDPE蜂巢式沙障因高度持久的优势,保水效果更高;(4) HDPE蜂巢式沙障60~1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草方格沙障土壤含水量且固沙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从铺设中期开始HDPE蜂巢式沙障60~1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为7%的情况连续出现,有时部分土层会出现土壤含水量在8%以上的情况;(5) HDPE蜂巢式沙障对植物个体生长的间接作用比草方格沙障大。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沙害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分析青藏铁路错那湖段气候特征、地质地貌、植被、沙丘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段铁路沙害的类型与成因,并对近年来在青藏铁路错那湖段采用的固沙和阻沙工程防沙措施进行了评价。从工程性价比、风沙流成因和防护效果的综合角度出发,提出了采用尼龙网沙障、混凝土沙障、活动板挡沙栅栏、截沙沟等阻沙措施和卵(碎)石覆盖沙面、覆膜沙袋沙障等固沙措施以及植物措施相结合防沙措施的建议,这种防沙体系的结构配置对该地段铁路沙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青藏高原其他地区的铁路、公路防沙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北坝上沙漠化土地褐沙蒿,冷蒿土壤生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典范分析与聚类、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河北坝上沙漠化土地褐沙蒿(Artemisiaintramongolica),冷蒿(A.frigida)土壤生境的分类、排序及冷蒿、褐沙蒿生长分布与土壤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沿丘陵阴坡、平滩草地、丘陵顶部、丘陵阳坡、半阴坡砂质缓坡、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依次沙漠化逐渐严重的土壤退化梯度,随着土壤中0.05mm以下颗粒、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的减少,褐沙蒿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显著增加;冷蒿的生长分布不随土壤生境的变化而明显变化,而是与放牧强度有关。因此,褐沙蒿是本区土地沙漠化的指示植物,冷蒿是本区由于过牧引起的草场退化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5.
污泥沙障对流动沙区植被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制成成本低、吸水保湿性强和环境友好的污泥方格沙障、沙面上污泥平板沙障和沙面下污泥平板沙障,用于帮助恢复生态极端恶劣的流动沙区植被。调查撒播黄蒿(Artemisia scopara )种子后试验区沙丘植物的种类、覆盖度、生长状况等植被恢复指标。结果表明:污泥沙障处理下,人工播种的黄蒿、天然的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 )盖度、高度(除沙米)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裸沙区(对照)(p <0.05),雾滨藜(Bassia dasyphylla )、碱蓬(Suaeda glauca )和猪毛菜(Salsola ollina )的盖度、高度、多度、生物量(除雾滨藜)均高于对照;污泥方格沙障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沙面上污泥平板沙障区次之,沙面下污泥平板沙障及对照区较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为污泥方格沙障>沙面上污泥平板沙障>沙面下污泥平板沙障>对照;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污泥方格沙障>沙面下污泥平板沙障>沙面上污泥平板沙障>对照。综合考虑混合污泥成本、用量、植被恢复效果等诸因素,我们推荐采取污泥方格沙障治沙措施,使其在沙地植被恢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沙区飞播杨柴固沙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鄂尔多斯沙区飞播杨柴固沙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飞播技术以及飞播植被管理和利用的措施。结果是:①鄂尔多斯沙区飞播杨柴固沙技术是选择适宜的沙地类型;确定适宜与杨柴混播植物及播量是,杨柴6.75kg/hm2+籽蒿3.0kg/hm2+沙打旺(草木栖)1.5kg/hm2,适宜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②播后管理措施是及时防治鼠、兔、虫、病害,播区围封管护,对杨柴幼苗设置防蚀沙障,幼苗、根蘖苗移稠补稀,适时平茬更新。③飞播杨柴植被合理利用是选择缓起伏沙地建立采种地,作为打草场一年刈割1次为宜,杨柴枝叶加工后是舍饲家畜的饲料,播区植被盖度60%时,可在冬春季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修筑在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沿线沙物质细,起沙风频率高,风沙流输沙量大,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沙丘移动速度快。修筑沙漠公路要解决两个关键技术问题:一是加强沙基的稳定性;二是防治风沙危害。经过各学科专业人员的协作攻关,采用了振动压实路基和薄层砂砾+土工布路面结构方案;设置机械沙障为主,化学固沙、生物固沙结合的防沙体系,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线路选择布局合理也是沙漠筑路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8.
低覆盖度羽翼袋沙障防风积沙效应的风洞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羽翼袋沙障是按照底袋固定流沙和袋上的羽翼片在风中波动削弱风速而设计出来的组合沙障,已获得专利授权。本试验针对羽翼袋沙障,在4种风速条件下,模拟了风速流场和阻沙固沙效果。结果表明:(1)与袋状沙障(对照)相比,羽翼袋沙障防风效果平均增加了48%,且风速越大降低风速效果越明显,说明羽翼片的波动能够显著消弱风速。(2)与对照相比,羽翼袋沙障的输沙量分别降低81.44%(翼高10 cm)、88.92%(翼高20 cm)。(3)同样是直径10 cm的袋,翼高20 cm的羽翼袋沙障风蚀量比翼高10 cm的降低风速13.6%,减少风蚀量19%。羽翼袋沙障具备固沙与削弱风速的作用,显著提高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为防沙治沙开拓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库布齐沙漠北缘不同作物秸秆平铺式沙障的防风效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七星湖沙漠风景区沙丘上的芦苇秸秆、向日葵秸秆和玉米秸秆平铺式沙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各沙障障格内以及裸沙丘近地表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对比研究了各沙障的防风效益。结果表明,①3种沙障在10 cm高度处均具有明显的防风效能,且随着高度的增加,防风效能减小,从10 cm到100 cm高度,3种沙障的防风效能平均降幅达63%。②在沙丘迎风坡,芦苇秸秆沙障的防风效能和地表粗糙度分别是向日葵秸秆沙障的1.36倍和2.34倍,是玉米秸秆沙障的1.76倍和1.88倍;在沙丘坡顶和背风坡,玉米秸秆沙障的防风效能及地表粗糙度均显著高于另外两者(P<0.01)。③3种沙障的风速廓线均呈现出一种类似于“S”型的变化特征,而作为对照的裸沙丘风速廓线则服从典型指数函数分布。  相似文献   

10.
刘阳宣  张民力 《中国沙漠》1997,17(3):280-285
清绿线K170段铁路地处极端干旱区,植物固沙难度大,铁路沙害的治理宜采用机械措施综合防治体系。2年的防护效益观测证实,用草方格沙障固沙,20cm高度风速可比流沙区降低76.3%,层内输沙率仅为流沙区的0.28%;用砾石覆盖措施固沙,相应防护效果依次为19.09%和0.91%;各防护措施下的风沙流特征值Q6~20/Q0~6,都达到了>1的有效防护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王训明  陈广庭 《中国沙漠》1996,16(2):180-184
运用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半隐蔽式沙障区内外沙物质的粒度特征。指出了设置沙障后随时间的推移,障内沙物质平均粒径的Φ值将增大,分选程度变差,而偏度和峰态变化则不十分显著;累积概率曲线表现为四─六段式,含两组悬移组份;掩埋沙障的主要沙物质是跃移组份。此外,还分析了粒度分布与风沙运动的关系,为设置和维护机械沙障提供了粒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的起沙风与输沙强度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王训明  陈广庭 《中国沙漠》1997,17(2):168-172
塔里木沙漠公路绝大部分路段穿越流沙地段,风沙活动十分强烈,因此,机械防沙带的设置显得十分关键。由于起沙风的统计分析和输沙强度的定量计算是防沙工程设计中的最主要依据之一。该文在大量统计起沙风和野外实地观测的基础上,进行输沙强度的数值计算及分析后指出:由沙漠边缘向内部深入,起沙风更加东偏,输沙强度更大和更为集中。  相似文献   

13.
沙地适生灌木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炳辉 《中国沙漠》1998,18(4):394-398
为了提高沙区良种灌木繁殖与栽植的成活率、生长率和保存率,对山竹子、沙木蓼等灌木的育苗和栽植技术,进行了多年系统试验研究,提出适宜沙区的灌木繁殖与栽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地区沙源物质与现代沙漠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连友  刘志民 《中国沙漠》1997,17(4):377-382,T001
对雅鲁藏布江江当宽谷附近地表堆积物的粒度和矿物分析结果表明,沙丘沙的平均粒径,分选性,主粒组构成以及矿物成分与附近原物质具有一性和继承性。河流冲积物是最主要的沙源,其次是积物和基岩风化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北沙地埋藏土壤的成因和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东北沙地沙丘埋藏土壤的形成原因重新进行了探讨。新的观察和证据表明,中晚全新世沙丘埋藏土壤的形成主要是过去人类活动等非气候因子导致附近沙丘活化或沙漠化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所起的作用可能比原来认为的小得多;中晚全新世的埋藏土壤及其风沙层序列因而不能被用来指示过去气候变化,但可以被用来重建过去人类活动与沙地环境相互作用历史。  相似文献   

16.
最大可能输沙量的工程计算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凌裕泉 《中国沙漠》1997,17(4):362-368
输沙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和极其有用的工程参数。它是一个复合向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的非均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非定常性。文中把最大可能输沙量定义为输沙量的理论极限值,并根据最大可能输沙率的实验关系式,利用风的自计记录,计算了一个地区不同风向(16个方位),一年内最大可能输沙量的总和。按向量合成原理,计算了该地区的最大可能合成输沙量与合成输沙方向,其结果与该地区主体沙丘的平均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铁路沙害整治及其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徐峰 《中国沙漠》1994,14(2):69-74
概述了铁路沙害状况及沿线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对30多年来研究建立的5种铁路沙害防治体系结构模式进行了剖析,评价分析了每个防沙体系的不同结构和功能、体系的整体特征以及推广应用的主要条件;同时针对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的特点,提出了铁路沙害整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灾害熵浅析沙尘暴强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信息熵原理为基础,引入灾害熵概念,评价自然灾害的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根据各致灾因子的强弱,确定灾害事件的重要性因子,构建灾害信息量计算模型。并以新疆境内达坂城、精河、哈密、吐鲁番、鄯善等五个地区的多年沙尘暴灾害统计数据为研究实例,计算分析了灾害次数、灾害熵。经过分析得出:哈密地区的沙尘暴灾害不仅灾害强度最烈,致灾因子亦最为活跃。通过应用灾害熵及其相应的修正模式,可以定量的确定灾害的影响强度,定性地说明致灾因子的多寡。  相似文献   

19.
固沙林的经营基础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姜凤岐  曾德慧 《中国沙漠》1997,17(3):250-254
在分析固沙林经营目的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林种的防护成熟定义,用郁闭度(覆盖度)达到π4为成熟的主要特征,通过冠幅与胸径、胸径与年龄的关系确定防护成熟龄;此外以初始成熟龄和更新龄为时间界限将林分分成3个经营时期:郁闭前期、防护成熟期和更新期,并提出了各个时期相应的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广东沿海的晚更新世沙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尚仁 《地理科学》1995,15(3):281-2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