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书架     
《气象》2006,32(7):128-128
核电厂大气扩散试验研究刘万军等该书利用地面气象、低空探空、三维湍流及平衡球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拟建辽宁核电厂区的大气扩散规律。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了辽宁核电厂基本情况及大气扩散试验的总体设计方案;第二章介绍了厂区的气候概况;第三章分析了气象塔资料;第四、五章探讨了大气边界层风温廓线、海陆风及热内边界层的变化;第六、七、八、九章分别介绍了扩散参数特征、污染物输送特征、弥散因子的计算方法、热带气旋分析;第十章对全书进行了总结。16开本定价:35元青藏高原和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差异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刘屹岷等…  相似文献   

2.
大气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稀释最主要的因子是风和湍流,通常情况下,风速切变大,则湍流强,大气污染物的混合作用和湍流交换也大,这更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反之,风速甚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但尤其是在静风条件下,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迁移,故对静风和小风出现频率较高的区域,要特别重视静风和小风的变化。目前一般的处理静风方法有三:其一,利用静风扩散模式来研究;其二,是将静风资料略去;其三,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价和预测时,对大气扩散规律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是用观测平衡气球轨迹的方法计算扩散参数.本文对1989年冬季,在玛纳斯电厂用平衡气球轨迹法进行的大气湍流扩散试验资料作了分析计算,并与P-G(帕斯圭尔一吉福德)结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厂区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大气湍流扩散参数σ_y和σ_z,为研究和摸清该区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西安泾河站气象观测资料和西安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物质量浓度等,对2014—2016年春节期间西安市空气污染特征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夕夜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导致PM10和PM2.5质量浓度短时内骤增,但对SO2和NO2质量浓度影响不显著,春节期间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细颗粒物(PM2.5)造成。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在静稳天气下风速小,湍流弱,贴地逆温持续存在,大气扩散能力差,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强污染源和大气扩散能力差是春节期间出现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冷空气来临时,大气相对湿度降低,风速增大,湍流增强,大气扩散能力增强,加上降水的沉降作用,是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5.
湍流微气象观测的印痕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拓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蔡旭晖 《大气科学》2008,32(1):123-132
在地面与大气间湍流相互作用的研究工作中,印痕(footprint)与印痕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微气象学意义下印痕与印痕分析的理论、方法、历史和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的数学解析印痕模型和拉格朗日数值印痕模型。对印痕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问题进行了评述。文中明确指出了印痕概念的三维空间性质,探讨了将印痕分析从微气象学范畴拓展到中尺度范围的可能性, 及其在大气环境问题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气扩散研究中,K理论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但如何将扩散系数K表示为可测气象参数和时空坐标的函数,仍没有公认的办法。本文从Donaldson以二阶闭合方法导出的污染物湍流脉动通量方程出发,求出了污染物湍流脉动通量与平均浓度梯度间关系的完整形式,与K理论相比,得到了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7.
1 前言 大气稳定度可标明大气湍流的强弱,在研究大气扩散时,大气的稳定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速率、距离和范围受到大气稳定度的直接影响。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速率小,范围窄,最大浓度落地距离较远。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非  洪钟祥  雷孝恩 《大气科学》2003,27(4):712-728
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环境是大气科学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导了丰硕的成果.作者重点介绍最近十多年来在大气边界层探测、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大气湍流理论、城市和区域大气污染预测预报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为了生存和改善生存环境,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抗争了数万年,现代人类已不仅仅满足于生存环境,在具备了基本生存空间后,进而追求生活的质量,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环境,这其中也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所有研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称之为环境气象学。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许多现象都与气象具有密切的关系。广而言之,环境气象学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等大气边界层问题;酸雨、大气臭氧与紫外线辐射等大气化学问题;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0.
前言 大气污染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污染物污染空气的程度,除源强和地形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大气本身的扩散稀释能力,而决定这种能力的直接因子是风和湍流作用,前者主要是影响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和速率,后者是直接影响污染物的扩散速率。湍流又分机械湍流和热力湍流,机械湍流的强弱取决于风速和地面粗糙度;热力湍流的强弱就要看大气稳定度的状况了。大气层结稳定状  相似文献   

11.
大气稳定度可标明大气湍流的强弱,在研究大气扩散时,大气的稳定度是很重要的,因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速率、距离和范围受到大气稳定度的直接影响。当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速率小,范围窄,最大浓度落地距离较远。当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则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况。因此.有必要仔细分析研究大气稳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苏联许多城市普遍采用空气污染天气统计预报方法制作城市空气污染短期预报。开展此类预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通过预报,使我们有可能对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状况作出总的估计,以便估计污染的危险程度,从而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同时,有必要对每一种污染物造成的空气污染进行定量预报。目前,根据大气扩散模式,计算点源污染浓度的方法研究得比较多。但此类计算方法局限在有限的点源范围内使用,且密切依赖于污染源参数及排放物资料的准确性。上述资料,目前在大城市条件下还得不到。大气扩散与湍流参数的不可预报性,是目前这方法中不可克服的困难。鉴于高浓度污染与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因而有可能从气象角度来解决空气污染定量预报的问题。最近,有人尝试根据预报的气象参  相似文献   

13.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核心是云物理学,它涉及到中尺度和边界层气象学、天气预报、大气扩散和湍流、物理化学、气溶胶物理学、统计学和观测仪器等研究。这些学科的进展都会促进人工影响天气研究的发展,但最重  相似文献   

14.
该书主要阐述与大气污染有关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考虑到实际工作者的需要,对污染气象、大气扩散等理论作了一般叙述。着重阐明大气污染环境浓度和模式参数的估算以及大气污染控制方法最后介绍了污染气象观测和大气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强 《气象科技》1990,(4):89-92
一、大气湍流的探测大气边界层内的湍流运动对地气系统的动量、热量与水汽输送过程,以及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有着决定性影响.由于大气湍流运动有很宽的尺度谱,其时间、空间分布极为复杂,在探测技术上有很多难题.除正在发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声雷达是六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探测边界层大气的一种遥感设备。它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地、连续地、实时地遥测大气中要素的时空分布,这对于研究大气结构、大气湍流、大气扩散、空气污染、机场风切变等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郁竹 《气象》1979,5(9):33-35
空气污染与气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任何程度的空气污染都与稀释和扩散过程有关。 空气污染预报可分为空气污染气象预报(潜势预报)和空气污染浓度预报。前者预报的是导致未来不同程度污染的气象状况,借以了解未来的气象条件对大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是否有利,也即是预报空气污  相似文献   

18.
大气平流扩散的箱格预报模型与污染潜势指数预报   总被引:66,自引:8,他引: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对平流扩散方程积分的基础上, 建立了对初始浓度有记忆力, 并对非相邻地区的浓度有感受力的箱格预报模式, 该模式的框架可用于各种时、空间尺度或多尺度的空气污染预测、预报.文中还定义了物理意义明确的空气污染潜势指数PPI以反映大气通风扩散稀释和干、湿沉降清除大气污染物的总能力, 结合天气预报模式和箱格预报模式则可进行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给出了对源强和浓度监测要求灵活的空气污染指数PSI的预报公式和方法.在仅使用常规浓度监测资料的条件下, 检验了该文的基本方法, 其结果看来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在“杭州齿轮箱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我们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讨论了常年频率最大风向(NE风和SW风)、平均风速(2.8米/秒)情况及静风情况下该厂周围地区大气扩散规律及CO地面浓度分布。然而,由大气扩散理论知,微风(风速为0.5~1.5米/秒)情况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稀释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微风条件又常常与大气层结状态的比较稳定相伴随。因此,在这种气象条件下,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造成的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20.
在对合肥地区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利用CALPUFF模型模拟了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物SO2质量浓度场,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性,并根据模拟结果研究了不同排放源对合肥地区大气污染的贡献情况,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传递矩阵;通过综合考虑城市区域的大气扩散能力、污染源贡献和大气环境质量目标等,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测算了合肥市的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