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尽管国际公约和许多国家立法已将海上溢油事故导致的自然资源损失列入索赔范围,然而,在量化和货币化损害以及确定索赔和修复范围等方面尚未建立被广泛接受的计算方法。生境等价分析(Habitat Equivalency Analysis,HEA)和资源等价分析(Resource Equivalency Analysis,REA)是美国和欧盟应用于评估自然资源损害的理论方法,二者的关键假设是受损的生态服务损失和修复计划的服务收益应当相等。HEA结果依赖于生态服务价值标尺选择、服务价值水平、恢复曲线形状、修复计划时长以及贴现率等;REA结果受死亡生物数量和年龄组成的影响。HEA和REA的非货币形式结果补偿的并非生态环境,而是人类社会福祉。目前,一些货币化损失的方法已被提出,然而传统经济学家和生态经济学家之间存在争议。美国部分法庭承认HEA和REA方法,其结果为法庭索赔提供数据支持。如果将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结合考虑,将能够促进等价分析法的深入发展,推动索赔工作更加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是位于海陆结合部的复杂环境系统,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约18000km,涉及沿海11个省,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面临海岸带资源无序开发、水土污染、滨海湿地退化、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已成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国持续加大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并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政策措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主导的海岸带损害评估及修复计划已实施了近30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规范的损害评估和修复程序、数据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等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建议加快完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修复的技术方法体系和制度体系、有序开展海岸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加强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并构建统一的海岸带基础调查数据库、建立海岸带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2021,48(4):1305
正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战略,支撑自然资源部履行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职责,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了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计划。该计划总体目标是全面掌握全国水资源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开发利用、生态状况及动态变化,开展重点地区水平衡分析,评价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中的关键性支撑和制约作用。该计划2019年以来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分类是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基础,是自然资源部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迫切要求。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自然资源分类体系基础上,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自然资源的科学内涵,充分考虑我国有关自然资源的法律规定和政府管理职责,提出了地球圈层与自然资源分层分类关系基本框架方案,初步划分了10个自然资源一级类和相应的34个自然资源二级类,并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内涵和服务目标、地表基质分类及调查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其生态服务价值是基本农田生态服务功能的货币化表现形式,量化基本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不仅是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客观要求,也是基本农田保护的有力措施。本文通过梳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选择市场价值量估算法对上海市基本农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实证测算,测算得出2013年上海市基本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为39.06亿元,同时从空间维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可为上海市构建基本农田生态补偿路径提供参考,同时对构建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中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土整治修复需要更多生态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等风险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对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中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欧盟在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最后,文章提出了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到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的四项策略,包括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和管护-生态补偿-民生改善”策略、农业空间的“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绿色发展”策略、城乡生活空间的“多功能景观-绿色宜居空间营造”策略、国土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整治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4月17日,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了其开发的存储有关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研究的大量数据的工具。该工具是事件事后响应、自然资源损害评估科学、修复研究和墨西哥湾未来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漏油事件。在这场大规模污染事件发生后,NOAA与联邦政府和其他州政府科学家需要确定泄露的原油量,随即开展了对墨西哥湾自然资源损害的应对工作,并  相似文献   

8.
张哲  李兰英 《地质与资源》2001,10(2):119-125
为更灵活地迎接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美国地调局制订了2000-2005财年战略计划。在该计划中美国地调局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对美国自然资源(土地、水及生物资源)进行研究、监测和评价的科学机构.战略计划确定的两大任务目标是(1)自然灾害研究和(2)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从这个战略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研究的重点已从对自然现象的简单认识转向了灾害、环境和自然资源这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已从地表之下的岩石圈扩大到整个生物圈,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更加密切,地质学正成为一门更加实用的科学;为客户服务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客户的需求决定了我们研究的方向;科学成果的完成需要更广泛的合作;新技术的应用是目标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 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 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 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 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 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 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京召开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活动动员大会。会议提出,要在准确把握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入学习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在土地、矿产、水、森林、草地、湿地等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以及生态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生态系统服务是国际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表现出向生态系统服务机理和区域集成方法两大方向发展的趋势.开展陆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是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国际前沿,以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为对象,"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项目拟解决3个科学问题:①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服务功能的相互作用机理;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尺度特征与多尺度关联;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指标与模型.通过上述研究,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家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2.
Coastal and inland waters are continuing to declin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despite major efforts made to restore them. This is due in part to the inadequate role that ecological science has played in shaping restoration effort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fundamental ecological knowledge dealing with issues such as system dynamics, state changes, context-dependency of ecological response, and diversity is both under-used by managers and practitioners and under-developed by ecologists for use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 Some of the science that is being ‘used’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tested. Thus, restoration ecology as a science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s a practice are in need of reform. I identify five ways in which our ecological knowledge should be influencing restoration to a far greater extent than at present including a need to: shift the focus to restoration of proces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limiting factors instead of structures and single species, add ecological insurance to all projects, identify a probabilistic range of possible outcomes instead of a reference condition, expand the spatial scale of efforts, and apply hierarchical approaches to prioritization. Prominent examples of restoration methods or approaches that are commonly used despite little evidence to support their efficacy are highlighted such as the use of only structural enhancements to restore biodiversity. There are also major gap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that are of immediate need to policy makers, managers, and restoration practitioners including: predictive frameworks to guide the restoration of ecological processes,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ecological feedbacks that constrain ecosystem recovery and data to support decisions of where and how to implement restoration projects to achieve the largest gains. I encourage ecologists to respond to the demand for their scientific input so that restoration can shift from an engineering-driven process to a more sustainable enterprise that fully integrates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social science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More than ever, there is a need to integrate restoration ecology, as practic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 province that is largely, but not entirely the purview of practitioners. Success in some coast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s increasingly measured in the context of practioner skills and cultural goals rather than by the manifestation of underlying ecological principles and mechanisms in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in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s, restoration practices should attempt to balance human needs with those of extant biota in a consensus based combination of restoration ecolog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riteria. The goal is to devise plans at the appropriate scale that allow humans and other biota to share space and resource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landscape. No matter where restoration takes place, both ecological fidelity (in ecocentric terms) and human dimensions (in anthropocentric terms) must comprise the restoration design, but ultimately in proportion to human density in the landscape. Without this integration, compromise, and balance, restoration will not likely prosper in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相似文献   

14.
目前岩质边坡生态恢复问题在我国公路建设中研究较多,各种绿化方法不断涌现。这为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使岩质边坡环境状况大大改善。然而边坡生态防护应基于稳定性之上。如今多是边坡稳定性治理后,再采取生态绿化,而未将稳定性治理与生态绿化作为整体综合性设计。论文提出对边坡稳定性治理与生态恢复整体考虑、综合设计的观点,可为非稳定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虚拟水战略新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在我国干旱区的实践, 更新了对虚拟水战略的解释.首先, 辨析Allan虚拟水战略具有的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采用扩展的分析框架, 重新定义了虚拟水战略: 贫水地区为了实现水安全, 提高生活质量,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打通优化配置水资源(实体水+虚拟水)渠道的一个过程; 然后, 阐述了实施虚拟水战略的关键是要找到发展二、 三产业的具体途径--即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正反馈环.最后, 结合生态经济的实践, 论证了甘肃河西干旱区张掖市当前采取的生态经济之路就是在实施虚拟水战略.  相似文献   

16.
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植被关键技术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石漠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关键步骤。本文根据第一期石漠化治理工程的进展,分析了岩溶水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技术、土壤资源维持与质量提升技术、植被恢复与功能提升技术和水-土-植被耦合模式的研发进展和不足,对第二期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第二期石漠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应以“结构-过程-服务”为指导框架,加强岩土组构等地质环境背景、水土过程和石漠化过程以及关键服务功能维持和提升机理的基础研究,加强功能型植被、关键共性和个性技术研发以及关键技术的配套和优化,加大石漠化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的适用性评价和推广应用,完善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主体功能区评估和生态补偿,有效准确的治理石漠化,以促进西南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甘南大夏河流域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识别与诊断,对其生态问题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研究显示,矿山环境破坏、草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湿地萎缩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甘南大夏河流域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理念,划分了三个生态修复单元,确立了自然恢复、保护保育、辅助再生、生态重塑四种生态修复模式,提出了以水源涵养为核心的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重点布设与实施矿山生态修复、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评价系统等五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该研究可为甘南大夏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源 《地质与勘探》2022,58(6):1228-1235
矿产勘查活动往往会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如何评估这些影响是当前矿产勘查所面临的迫切问题之一。本研究以广东省金矿资源最为集中的粤西金矿带为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利用单位面积生态环境价值,结合植被恢复时间和矿产资源潜力,量化评估粤西金矿带内的四个主要已知矿区勘查活动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推测量化评估金矿带内其他具有类似成矿地质条件的预测单元勘查活动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表明:(1)粤西金矿带勘查活动生态环境影响成本较低,相对于其矿产资源潜力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而言,微乎其微;(2)广东省粤西金矿带下一步勘查工作方向仍应重点集中在金牛A类预测区、新洲A类预测区与高村A类预测区等资源潜力大、单位资源量生态环境成本低的区域;(3)本研究提出的勘查活动生态环境影响量化评估方法具有易操作、适用性广等特点,可用于其他地理环境下的勘查活动生态环境影响量化评估。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长江沿岸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的关键节点区域,如何快速、直观地获得区域内废弃矿山的分布和修复工程进展,成为长江经济带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以江苏长江干流两岸10?km范围为研究区,以2017—2020?年4?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ArcGIS平台人机交互解译和野外验证的方式,获取了研究区内露天废弃矿山分布情况、地质环境问题和生态修复情况等信息。结果表明:镇江市和南京市需修复面积较大,区内露天废弃矿山主要表现为矿山的采场和中转场地两类占地,涉及矿种以建筑石料用灰岩和建筑用砂矿为主;存在的主要矿山环境问题有地形地貌破坏、矿山地质灾害、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污染等;2018—2020 年研究区已修复面积和正在修复面积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 年10 月,研究区废弃矿山修复效果良好,修复面积占67.08%;主要生态修复措施有自然恢复、客土回填、土地平整、削坡、土地综合治理等。建议在进行修复治理工程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区原有地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查结果和建议可为同类型地区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