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体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界呈气态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形成、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对于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我国气体地球化学研究起步较晚,“六五”期间国家将煤成气开发研究列为攻关项目,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研究工作,同时气体地球化学研究也获得了相应发展,并对我国天然气勘探工作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用多因子综合指标明确肯定了不但存在煤成(型)气,而且确实存在一批煤型气的工业气藏,这就科学地证实了煤系地层不但可以形成天然气,而且可以经排烃、运移、聚集形成工业煤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05,32(10):16-16
2005年10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州组织召开了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技术专家组第二次会议。记者从本次会议获悉,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已经在南海北部陆坡圈定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圈定出钻探目标区,将于2006年实施钻探工作,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的实质突破。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来,我国水文测验工作有很大发展,测验设备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在高流速高含沙量条件下的测速、测深和测沙技术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影响着水文资料成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能适应水利水电建设和防洪斗争的需要。为此,水电部决定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技术列为1983~1985年科研重点攻关项目。为了落实这一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水电部水文局于今年5月10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设备科技攻关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单位、工厂、有关流域机构和省(区)水文部门的科技人员共30人。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没备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会议简讯     
《水文》1987,(2)
全国水库水文站网课题研究总结会在杭州召开全国水库水文站观测部署及有关水文规律研究课题总结会,于1986年12月29日至1987年1月5日在杭州召开。15个单位的4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研究课题是部水文局1981年下达的6项重点协作攻关项目之一,要求从理论及实践上探讨水库水文站能否作为基本水文站、其观测部署及其水文规律。会议认为,协作单位提交的总结报告基本上反映了协作组的工作成果,资料内容丰富,方法合理,分析正确,结论客观适当。这个报告及有关附件将由长办水文局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作进一步补充、修改,报部审批后,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5.
《海相油气地质》2005,10(3):36-36
塔里木盆地的石油会战始于1989年4月,之后国家组织了相应的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为内容的“八五”、“九五”的攻关项目。尤其在“九五”期间,共发现或探明13个大、中型油气田,27个工业性含油气构造。发现和探明了大型整装的克拉2气田,发现了库车坳陷的富天然气聚集带,为“西气东输”奠定了资源基础;探明了塔河、轮南、  相似文献   

6.
“地质调查中重大科技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 0 0 3年 7月 5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主办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领导及 80多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研讨会。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为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做好地质科技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 ,加强科技与调查的紧密结合 ,提高科技工作的针对性 ,挖掘和整合中国地质大学在地质调查领域的科技资源优势 ,按全球性、区域性、专题性研讨国内外地质调查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提出建议书 ,争取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攻关项目 ,为我国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7.
会议于1987年3月23—4月13日在无锡市召开。定向钻探技术是当今世界上钻探工程中的一项新技术,列为国家“六五”重点攻关项目。无锡探矿工具厂在科研单位的帮助下,研制成功 YL-54和 LF-54液动螺杆钻,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8.
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及其主要技术构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在研究大量国外献(含2000年6月日本东京“2000年西太平洋地球理会议”)资料的基础上,统计了迄今为止国际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成果,对涉及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调查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划分其为五个研究工作阶段和五个调查工作阶段,并对一些重要国家尤其是对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工作的现状作了简要介绍,通过分析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与产出状况的11个重特征,归纳总结了国际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综合评价的地球物理资料采集,处理及其解释,资源量计算,实物样品采集等三大主要技术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指出了高投入的前提下,坚持勘测方法的综合性,高技术性,创新性和有效性,将是取得了实质性成果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38-138
2004年11月27~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在兰州举行了以“非生物(无机)油气成因和资源前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科院、中石油、中石化和有关高校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组织得短小精干,会议气氛热烈,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戴金星院士做了题为“中国天然气发展趋势与地质理论”的报告,指出中国天然气工业从贫气国正走向产气大国,中国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多元论。  相似文献   

10.
主要根据第五届天然气水合物国际会议(ICGH5)的资料,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储运和环境响应研究的新进展.在勘探、开发方面,主要使用多维地震和核磁共振等方法来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天然气水合物声阻抗与沉积物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来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在储运方面,与传统的液化天然气方法相比,以天然气水合物丸粒形式储运天然气所需的费用和所消耗的总能量以及所释放出的CO2相对较少;在环境响应方面,对深海储存CO2以及CH4流体对海洋和大气影响的研究,为解决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介绍了各国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情况,并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国外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现状及我国水合物勘探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勤 《探矿工程》2010,37(10):1-8
概述了国外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的历史、工作过程及目前取得的进展。详细地介绍了我国陆地永久冻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器具、工艺方法、应用现状及钻探取样施工取得的成果,提出了我国未来陆地冻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工作任务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金昌 《地质通报》2005,24(7):i004
2003年12月8-10日在日本千叶市举行了名为“马里克国际研讨会——从马里克走向未来”(Mallik International Symposium-From Mallik to the Future)的国际天然气水合物会议。会议的目的是第1次全面展示2002年在加拿大北极地区马更些三角洲实施的天然气水合物生产调查井项目研究成果。会议由马里克开采实验调查井项目和日本石油公团主办,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协办。来自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印度、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英国、中国台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3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国有7人参加。会议内容包括大会交流、参展论文及点评、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首次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以来,青海木里三露天井田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近两年来,神华青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项目在三露天井田内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工作,是该区最新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工作部署安排,目前取得了系列重要新进展。新进展主要表现为:(1)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特征研究取得了新认识;(2)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取得了新认识;(3)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4)探索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等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方法,建立了钻探气测录井预判、地质标志识别、测井判识、室内鉴定等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判定技术手段;(5)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对其经济可采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综合认为,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目前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多年来,全世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迄今天然气探明的储量达9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油气总储量的45%。我国含油气盆地,含煤盆地星罗棋布,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日新月异。随着我国年青的找气队伍的成长壮大,以及天然气工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充实和提高。为了适应当前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需要,武汉地质学院石油地质教研室陈荣书副教授和袁炳存同志参阅了大量文  相似文献   

15.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新一轮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研究,以解决塔里木油气勘探中的技术难关为主攻方向,其主要内容包括塔里木盆地地层沉积、构造演化、控油规律和勘探靶区的选择与评价,深井钻探、固井、测试工艺和寻找非背斜油气藏的方法技术等.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1997~1998年)目标是评价并提供一批可进行勘探的大油气田目标区,力争发现若干大中型油气田或油气田群,新增一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第二阶段(1999~2000年),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塔里木盆地油气富集成藏规律和理论,提出21世纪初期在该盆地进一步勘探的…  相似文献   

16.
《探矿工程》2007,34(6):62-62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消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日前宣布正式启动,各项研究工作已经展开。2007年5月21日,科技部召开了项目启动仪式,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闫金主任出席了会议并讲话,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要科学严谨地工作,勇于创新,不怕失败,争取为国家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水合物的野外识别是其勘查工作和分析研究的工作基础。我国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工作程度低,且其赋存环境、产出形态和成藏机理等特 征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存在显著差异,由此也决定并急需寻找一套新的、系统的陆域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野外识别方法。通过对近两年青海煤炭地质局一0五勘探队在青海木里三露天地区实 施系列钻井中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方法的不断分析和总结,建立了以天然气水合物冰状、沸腾、渗水现象为直接识别标志和以气测录井、岩心解析为有效鉴别方法等为主的天然气水合物野外现 场识别方法。经过进一步验证表明,以天然气水合物典型物理化学特征为支撑,以研究区零星、分散产出和连续性、对比性差等对识别水合物不利特征为客观前提建立的天然气水合物野外现 场系统识别方法可靠性高、适用性更强更广。最后,对诸多围绕天然气水合物的异常标识、直接标志和技术方法以流程的方式梳理和总结了其识别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泥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温压条件入手,说明了制冷泥浆的重要性。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泥浆冷却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进而阐述了该套系统在中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科学钻探施工中的应用情况。试验证明:该套系统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并首次成功地在青藏高原木里盆地永冻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样品。  相似文献   

19.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被认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能,为此一些国家都已投入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研究工作中,而且最近几年对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研究工作空前活跃。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内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作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式与方法存在的弊端,指出了其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制约性,同时对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采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低温钻井液理论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葳  杨阳  徐会文 《探矿工程》2011,38(7):29-31,56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特定的低温与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中,低温钻井液是获得天然气水合物真实样品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低温钻井液应具有低的冰点、良好的抵制能力与良好的流动性。结合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的特点,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PAM、PHPA、PAC-141、Na-CMC与KHm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对钻井液的防塌能力和流动性的影响,得出了几种处理剂的耐低温能力大小的顺序为:PAC-141〈PHPA〈PAM〈Na-CMC〈KHm,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低温钻井液的配制与使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