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序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白山天池火山周边的11个钻孔资料揭示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喷发序列和岩浆演化过程.天池火山的喷发序列分为3个旋回:早期旋回喷发于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对应着周边地区的造高原喷发,天池火山熔岩盾主体开始形成,岩浆演化顺序是粗面玄武岩到粗面岩;中期旋回是早更新世的玄武岩浆演化到粗面岩和粗安岩(相当于小白山组);晚期旋回是从更新世到全新世,老房子小山组的玄武岩演化到白头山组粗面岩及碱流岩.在粗面质岩浆喷发过程中,有寄生火山的玄武质岩浆伴随喷发.全新世内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主体由碱流质火山碎屑堆积物构成,松散堆积物的钻孔堆积层序表明,天池火山在全新世至少发生过两期巨型造伊格尼姆岩喷发.  相似文献   

2.
焰山、高山--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群中的两座活火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阿尔山火山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地处大兴安岭中段西缘 ,地理坐标为 1 2 0°1 4′0 0″~ 1 2 1°1 0′0 0″E ,4 7°1 5′0 0″~ 4 7°4 5′0 0″N。火山构造单元上属大同 -大兴安岭新生代火山活动带 (黄镇国等 ,1 993)。火山活动具多期性 ,可分为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火山产物覆盖在侏罗纪火山 -侵入岩之上 ,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出露面积约 1 30 0 (km) 2 ,上新世为拉斑玄武岩 ,第四纪主要为碱性橄榄玄武岩。火山作用方式既有岩浆爆破式和溢流式 ,也有射气岩浆喷发。以往区域地质调查 ① ,② 和本次初步考察确定阿尔山火山群由 4…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科洛火山群火山地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洛火山群的新生代火山共有23座,坐落于科洛河两岸,火山岩面积约为350km2,岩性主要为碱性玄武岩.由于地处NE向断陷盆地这一特殊的构造位置,科洛地区的火山活动及展布主要受到区域基底断裂的制约.火山喷发形式总体为中心式,属斯通博利式火山.火山活动可划分为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3期.上新世在断陷盆地边缘形成了一系列NE向线性展布的中心式溢出型火山,其中部分火山因风化剥蚀而失去了原有的火山地貌特征,仅保留盾形熔岩台地.早更新世火山活动相对平静.中-晚更新世火山活动仍受到NE向基底断裂的控制,但喷发中心、喷发方式及喷发强度均发生改变,火山由碱玄质火山渣锥和熔岩流组成.进入全新世以后南山喷发,其火山结构保存完好,裸露的熔岩台地保留了较好的微地貌特征.该期火山亦由碱玄质火山渣锥和熔岩流构成.在科洛火山群的火山活动过程中,其熔岩流覆盖了早期沉积地层,并对盆地中的河流进行了改造,最终导致该区断陷盆地初始地貌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腾冲火山活动的时代和岩浆来源问题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47个腾冲火山岩样品的K-Ar年龄值域在0.09和17.84Ma之间。4条火山岩的40Ar/36Ar-40K/36A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93、0.81、0.31和0.13Ma。火山喷发的时代从中新世到更新世,喷发的高潮在晚更新世。腾冲火山目前还不是死火山,而腾冲及其邻区的热事件(侵入-热变质-喷发)又是连续发生的。20个样品的Rb和Sr含量、稳定Sr同位素初始比(0.70578-0.71437)以及其它地球化学资料还表明,这些火山岩是属于板块碰撞带生成的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火山岩的母岩浆来源于地幔的玄武岩浆,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过富含放射性成因Sr的地壳物质的强烈渐进混染。  相似文献   

5.
涠洲岛是北部湾内的一座火山岛,火山活动初步可以分为早-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2期。晚期南湾火山是典型的射气岩浆喷发成因的火山,文中报道了南湾火山的上、下2层火山碎屑岩中砂岩捕虏体的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提出南湾火山喷发时代为距今约3万年左右的晚更新世末期  相似文献   

6.
华北第四纪火山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层与同位素年代确定华北第四纪火山的时代为更新世 (Qp) ,距今 0 4Ma为火山活动高潮期。山西大同火山群东部火山为拉斑玄武岩 ,西部为碱性玄武岩 ;山东火山岩石碱性最强 ,为橄榄玄武岩 ,Sr同位素87Sr- 86Sr为 0 70 347~ 0 70 4 6 1,推测岩浆为地幔部分熔融的原始岩浆。对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矿物进行了大量的电子探针分析 ,计算出其平衡温度为 880~ 110 0℃ ,平衡压力为 0 8~ 2 0GPa。由此推导的上地幔地温线低于由第三纪玄武岩中包体推导的地温线。上地幔的差异应力为 13~ 31MPa ,并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应变速率为 7 78× 10 - 2 0 ~ 1 2 1× 10 - 14 s- 1,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研究结果表明 ,第四纪时期仍然存在上地幔底辟上涌 ,但其规模和活动强度均变弱  相似文献   

7.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期次划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琼北马鞍岭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性。据火山作用方式、火山形貌及风化程度、火山喷发产物与沉积地层以及火山机构之间的相互叠置关系 ,结合同位素年龄 ,可分为德义岭、道堂、杨花、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等 6期 ,其中德义岭期为中更新世 ,道堂和杨花期为晚更新世 ,雷虎岭、昌道和马鞍岭期属全新世。不同期次具有不同的火山活动方式、喷发强度及火山结构类型。德义岭期火山活动以溢流为主 ,火山锥为低缓的熔岩穹丘。杨花期为射气岩浆爆发作用形成的低平火山。雷虎岭与马鞍岭期主要形成由碎屑锥和熔岩流组成的夏威夷式火山 ,熔岩流构造类型以结壳熔岩为主  相似文献   

8.
琼北地区的火山活动以裂隙喷溢为主,晚更新世道堂期的射气岩浆喷发形成了众多的低平火山口,全新世雷虎岭期火山口主要分布于石山、永兴一带,沿NW向长流-仙沟断裂带分布。近2年在石山一带的射气岩浆喷发物中揭露出多条大规模的断裂,这些断裂带的单个断面虽然类似于地震活断层,但它们缺少断错地貌和断层方向的稳定性,一些断层组合成弧形。尽管这些断裂断面清晰,断距达4m,仍被认为是伴随火山喷发活动后期塌陷而形成的次级断层。此外,位于非火山岩分布区跨长流-仙沟断裂带的钻孔联合剖面探测表明,该断裂带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不活动。长流-仙沟断裂带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作为深部岩浆的上涌通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武夷地区前寒武系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等综合研究,从中元古代铁沙街岩组,周潭岩组到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万源组,洪山组,外管坑组,SiO2,K2O,K2O/Na2O等具有宵渐增大的趋势,而TiO2,Al2O,FeO,MgO,Na2O及SiO2/AlO3则逐渐减小;∑LREE/∑HREE增加,而∑REE总体具减小趋势,Sc,Ba,Ba,Rb,Cu,Cr等微量元素含量增大,而Ni,Th,U,Ta,Nb,Ga,Zr,Hf,V,Za,Co等则减少。本文利用地球化学参数判别本区前寒武系岩石形成构造环境为被动大陆地边缘。  相似文献   

10.
华南沿海基性麻粒岩捕虏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和下地壳组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华南沿海新生代火山岩中的麻粒岩捕虏体都是镁铁质的, 分为岩浆麻粒岩和堆晶麻粒岩. 前者具有与大陆火山弧玄武岩相似的不相容微量元素模式; 后者亏损K2O和P2O5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 华南麻粒岩捕虏体是晚中生代玄武质岩浆底侵于壳幔边界结晶-变质形成. Sr和Nd同位素特征显示麻粒岩母岩浆受到了陆壳物质混染, 它们的变化由AFC成岩模式控制. 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的变化主要受结晶分异控制. 捕虏体麻粒岩与研究区地表出露的晚中生代辉长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 它们很可能是同一时期相同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华南同时代花岗质岩浆的形成与这期强烈的基性岩浆活动有关. AFC模拟和现有资料显示, 华南下地壳主要由早中元古代变质岩和中生代底侵形成的基性麻粒岩构成.  相似文献   

11.
江西会昌周田盆地东侧双峰式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田盆地东侧,上、下白垩统过渡层位有一套火山岩系,沿石城-寻乌深断裂带分布。通过火山岩层位和火山旋回、火山岩岩石学、火山构造、岩石化学、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系统研究,认为下垩统版石组流纹岩属钙碱性系列,上白垩统茅店组玄武岩为碱性系列,由酸性→基性,中间缺失安山岩类过渡岩系,经岩石标准矿物计算得出,两者来自不同深度岩浆源区的大陆裂谷双峰式火山岩系,与该区相应的次火山岩演化一致。  相似文献   

12.
新疆哈密双井子地区早石炭世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井子地区位于星星峡--卡瓦布拉克地块、古生代岛弧东段北侧活动大陆边缘,分布着早石炭世裂陷盆地,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及其凝灰岩,与金矿成矿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基础上,着重对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认为,该区安山岩、流纹岩及其凝灰岩为高硅富或钠贫吕钙碱-钙性火山财系列,岩浆泊区来自中下地壳;玄武岩则为富钙碱性正常基性类型火山岩系列,岩浆源区来自下地壳,  相似文献   

13.
滇西保山地块大地构造上位于藏-滇-泰-马中间板块中段,西以怒江-瑞丽断裂为界,东以澜沧江-柯街-南汀河断裂为界.由于缺乏出露的新生代花岗质岩石,传统上认为,在喜马拉雅期该地块花岗质岩浆活动微弱.因此,双脉地晚始新世隐伏花岗岩的发现,改写了该地块无喜马拉雅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记录.对取自研究区ZK7-1和ZK0-1钻孔岩芯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1)双脉地隐伏花岗岩岩石类型为中粗粒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岩体以高SiO2低CaO为特征,总碱量(K2O+Na2O)为5.22%~8.03%,K2O/Na2O比率0.24~1.79;K,Rb,U,Th和Pb显示清晰正异常,Ba,Sr,Ti和Nb显示清晰负异常;具中等稀土元素含量(85~125μgg-1),中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4.77~7.22),以及中度负Eu异常(δEu=0.29~0.39),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2)利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上述两类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36.27±0.48)和(35.78±0.49)Ma,成岩年代为晚始新世.(3)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源岩来自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4)花岗岩样品w(CaO)/w(Na2O)和w(Al2O3)/w(TiO2)比值及其在w(CaO)/w(Na2O)-w(Al2O3)/w(TiO2)图上分布表明,其岩浆来自地壳富粘土质物质的部分熔融,其熔融温度约为900~950℃;依据锆浓度饱和温度计计算岩浆结晶温度775~795℃;在Hf-Rb-Ta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上,花岗岩样品分布于后碰撞构造环境.(5)在喜马拉雅后碰撞造山阶段,伴随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持续楔入,印支地块(或保山地块)向南东方向逃逸,作为地块西界的高黎贡断裂带发生大规模走滑剪切作用,并触发加厚地壳减压部分熔融形成过铝花岗质岩浆,然后冷凝结晶形成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的构造热演化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46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 深成岩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对不同阶段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进行分析 ,从而确立了该区构造岩浆演化的序列 :晚三叠世以含幔源包体的基性 超基性岩侵位为标志的初始幔隆 ,早 中侏罗世以辉绿岩岩墙群侵入为标志的中、上部地壳伸展 ,晚侏罗世强烈的粗面质火山岩喷发 ,早白垩世板内非造山性质的碱性 亚碱性花岗岩侵位 ,同时还形成了基性岩墙和玄武岩 .据此 ,可以认为中生代大兴安岭的隆升与幔隆背景下深部岩浆上涌密切相关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兴安岭造山模式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5.
在对腾冲火山区进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对区内3座全新世火山(黑空山、打莺山和马鞍山)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源区性质及其演化进行研究。对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这套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包括粗面玄武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安山岩和英安岩,从基性岩到酸性岩都有分布。这套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Ti不相容元素,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通过微量数据模拟认为,腾冲全新世火山岩为石榴石相地幔橄榄岩在低压条件下大比例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富钾矿物为金云母,不含角闪石。腾冲及其邻区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喷发主要受盆地内断裂控制,不受板块俯冲或者火山弧作用的控制。其活动产物为板内火山岩,表现出的岛弧火山岩特征是由于地幔源区受到古洋壳的俯冲板片的富集作用,富集作用发生在部分熔融作用之前。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富钾岩浆沿断裂上升进入地壳形成岩浆房,在岩浆房阶段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混染作用,有钛铁氧化物、磷灰石、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结晶分离。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火山的历史与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火山跨越中朝两国,在我国境内包括天池火山、望天鹅火山、图们江火山和龙岗火山,火山活动从上新世持续到近代,是我国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分布区。长白山火山的母岩浆是钾质粗面玄武岩,将长白山火山岩区称钾质粗面玄武岩省,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和混合作用主导了岩浆演化过程。天池火山之下地壳岩浆房和地幔岩浆房具双动式喷发特点,一方面来自地幔的钾质粗厨玄武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另一方面钾质粗面玄武岩浆持续补给地壳岩浆房,发生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混合作用,导致双峰式火山岩分布特征和触发千年大喷发。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东北亚大陆弧后引张是长白山火山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曲县城一带出露较好的黄河阶地剖面进行研究,认为河曲一带黄河三、四级阶地形成于中更新世时期,晚更新世早期形成二级阶地,全新世形成一级阶地。本区中更新世抬升速率为0.14mm/a,晚更新世抬升速率为0.18mm/a,全新世抬升速率为0.70mm/a,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抬升速率的突然加大,可能与黄河下游三门湖的贯通、区域侵蚀基准面突然降低、河流侵蚀加大有关。  相似文献   

18.
川西则木河断裂带强震复发周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金卫 《内陆地震》1990,4(2):107-115
本文从地震活动性和断层活动性两方面初步研究了川西则木河断裂带上地震的复发周期。通过古地震地貌现象的研究,发现则木河断裂北段西昌一带自晚更新世以来多次发生强震,其中全新世时期至少有4次。并得出晚更新世时期,强震在原地重复的周期为2000年,全新世时期为1800年,则木河断裂带滑动速率的研究表明,晚更新世时期断层滑动速率为4.5mm/a,全新世时期为4.9mm/a,以此估计则木河断裂带上晚更新世时期,强震重复的平均周期为965—1380年,全新世时期为885—1275年。  相似文献   

19.
燕山地区大红峪组火山岩古风化作用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红峪组火山岩,在成岩后受古风化作用影响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别是深风化带岩石后期K2O沉积的影响,造成从未风化到深风化 TAS图解,碱度系数,岩系指数及岩石类型等方面相应地发生变化,在TAS图解上,岩石向碱性增加,SiO2减少方向变化,碱度系数变在,岩系指数的变化使火山岩反映为从钙碱性到超碱性,岩石类型也出现不确定性,深化带岩石根据民分计算标准矿物时,出现白榴石,霞石等碱性矿物,而实际矿未见这一现象,也是后期K2O沉积影响的结果。排除古风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大红峪组火岩应力钾质的粗而岩和粗面玄武岩,属钙碱系列,粗面玄武岩为铝过饱和型,粗面岩为正常型。不存在明显的岩浆分离晶作用,其原始岩浆应以基性为主。同上述的原因,影响了对岩浆来源,构造环境的判断,推断其构造环境,是在总的海进条件下,出现多次的海退,伴有多次火山喷发活动,水动能比较大,气候干旱,封闭,半封闭闭的海盆中富含钾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略介绍了中国大陆4个火山(岩)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和16个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两个地质公园。文章还介绍了这些地质公园火山岩喷发时代、火山类型、大地构造环境和火山(岩)景观特征与分类。它们的喷发时代主要为更新世-全新世、中新世、始新世和白垩纪。四个时期的火山地质公园,在不同年代火山中均具代表性与典型性,为中国火山/火山岩研究提供了真实的材料。作者还针对火山地质公园建设现状提出加强科学研究与实施解说系统工程两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