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2007年8月2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承办,新疆煤田地质局协办的2007'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相似文献   

2.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0,(1):I0001-I0001
各位委员、各有关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地质专业委员会等专委会拟于8月联合召开2020年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地质保障学术论坛,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第1号通知)为交流推广近年来我国在煤与煤层气综合勘探、煤层气与煤系泥页岩气开发、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与水害防治以及绿色矿山生态建设等方面研究和应用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推进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进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与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防治水专家委  相似文献   

4.
<正>为交流推广近年来我国在煤与煤层气综合勘探、煤层气与煤系泥页岩气开发、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与水害防治以及绿色矿山生态建设等方面研究和应用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等成果,推进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进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商定于2015年9月在广东省珠海市联合组织召开本年度学术研讨会。另外,煤炭地质专业委员会还将于2015年10月承办中国地质  相似文献   

5.
王新(1963.2-),男,陕西西安人,工学学士,研究员,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现任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新同志多年来一直从事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针对鄂尔多斯侏罗纪煤田顶板突水机理与防治技术、华北型煤田底板带压开采条件探查与评价技术以及煤矿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于1996年7月2日至4日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召开了换届大会暨1996年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煤炭工业部生产司和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代表共56人。会议由第二届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世书同志主持。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煤科总院西安分院院长潘振武同志首先代表西安分院全体同志热烈欢迎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和学术会议在西安分院召开,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随后第二届委员会主任沈昌炽同志作了《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来宾、全体出席本届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年轻的同学们:我代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SEPM(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向本届会议的承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理工大学、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和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体与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6):18-18,26
由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技术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与实用新技术研讨会于11月20-26日在广西北海召开。会议主题为:煤矿灾害源探测、灾害机理、灾害防治理论、技术与方法。来自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生产一线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煤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胡省三到会并致词。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10月 5~ 17日 ,中国煤炭工业劳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暨技术交流大会在煤科总院西安分院召开。出席会议代表 5 7名 ,学会副理事长李学诚司长及分院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选举产生了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 ,主任 :李竞生 ;副主任 :郭励生、李兴华、高洪烈、武强 ;秘书长 :王成绪 ,任期 5年。有 13名代表在会上进行了技术交流 ,内容包括中国煤炭工业的前景、矿井防治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各矿防治水工作的技术经验中国煤炭工业劳动科技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换届暨技术交流大会召开$煤炭科学研…  相似文献   

10.
<正>(第1号通知)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矿业安全生产,2015年《中国煤炭地质》编辑部将联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第五届全国煤炭地质及勘查技术论坛"。现将论坛征文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文 《地质论评》1990,36(4):381-382
“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以下简称“大陆构造会议”)于1989年11月下旬在武汉召开。这次全国性构造地质学术会议由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偕同国科联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和湖北省石油学会联合筹备和组织的,目的是检阅80年代我国  相似文献   

12.
《高校地质学报》2017,23(4):760
正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沉积专委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于2017年10月28~30日在南京举办。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第十届沉积专委会副主任马永生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3.
华北煤田岩溶陷落柱(简称“陷落柱”)是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产物。80多年来,在中国华北煤田39个矿区煤矿开采过程中共揭露10 000多个陷落柱,因其导致的重大突水淹井事故20余起,研究岩溶陷落柱对系统认识中国矿山岩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防治岩溶水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总结了华北煤田陷落柱的发育特征、成因机理、突水机理、探查与防治方法,归纳出近年来华北南缘陷落柱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目前华北煤田生产过程中陷落柱研究与水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从陷落柱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小型隐伏陷落柱精细化探查与解译、陷落柱“动态监测—预测模型—突水机理”模式以及陷落柱水害防治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其今后研究趋势及水害防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三条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防治水学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全国从事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自愿参加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煤炭部劳保科技学会的组成部分。第2条防治水学会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总要求,在煤炭部劳保科技学会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国内外煤矿防治水学术交流;参加煤矿重大水灾抢险技术服务;提供煤矿防治水技术咨询和承担防治水可行性方案论证等,通过多种途径切实为煤矿安全生产建设服务。第3条防治水学会坚持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科…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探矿工程》2005,32(5):8-8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防治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深圳市地质局协办的“第七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术论坛暨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5年4月12~1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  相似文献   

16.
郭振明 《地质论评》1983,29(2):165-165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1月22—28日,在昆明云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召开了南方含煤沉积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分院副院  相似文献   

17.
杨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煤田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兼支社副主委(从1983年始),中国地质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杨起教授1939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地质系,194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至今,先后分别担任过煤田地质教研室和研究室主任及勘探系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晓生 《地质学刊》2008,32(4):344-344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如皋人。1942年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43年-1945年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后赴美留学,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1950年回国,历任中国矿业学院煤田地质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煤田地质勘探学术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煤炭部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发明奖委员会评审委员,中国煤炭学会泥炭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9.
<正> 该会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石油学会、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联合主办,暂定于1999年11—12月在安徽黄山举办,会期3天。会议主题为“复杂地质条件下运移机理与损耗作用”。会议将就以下方向和内容进行研讨:(1)复杂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1986,32(1):98-98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和黑龙江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黑龙江省中生代地层讨论会,于1985年9月1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乡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和华东区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共8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