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长制是新时代治水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创新制度,但是目前国内河流体系的信息统计和违法检测多采用人工调查和填写纸质记录表的方式,信息数据比较琐碎繁杂而且数据的实时性较差.为促进河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河长制数据管理的信息化,本文采用移动GIS、Android系统,设计研发了基于移动GIS的河长制数据管理系统,以服务区域、流域各级河长的业务管理工作,全面实现河道管理信息化,为河长制数据管理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系统可为工作人员分配、下发和管理实时任务,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个河段的具体信息,发现并上报疑似的违法行为,推进河长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镇海区河长制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区域内河道分级分区分段的管理思想,建设以河段为核心的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实践表明:镇海区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通过电脑Web端和手机APP两者联动工作,能有效规范河长巡河工作,便于发现、处理河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和工作的智慧管理,达到了实用、便捷、高效、实时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河长制是行政首长担任水系管理者的一项责任制度,通过实现6项具体任务来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和优化水管理的目标。测绘地理信息在理论手段、产品应用等方面可为实现河长制"六大任务"提供广泛的技术支持,对于实现河长制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河长制"河流水环境管理新模式为出发点,采用B/S架构,前端用Flex进行RIA开发,后端由ArcGIS Server提供GIS服务支持,使用超文本预处理器(PHP)脚本进行数据库交互与用户身份验证,将地形图、卫星图进行切片化处理加快地图浏览,通过ArcGIS提供的API在Flex中获取要素集并经后续处理实现多种查询方式,嵌入统计算法代码并结合图表展现形式实现数据的统计分析,开拓信息录入更新和发布渠道,利用多种事件派发和侦听机制来增强用户交互体验,结合管理需求完善河长的信息管理和考核评分过程。  相似文献   

5.
立足湖南省已开展的重要河湖遥感监测工作的经验,探讨了河湖"四乱"问题遥感监测体系的主要监测内容、业务支撑体系和业务运行流程,提出了一套集变化快速发现、任务交办跟踪、问题整改处置于一体的业务化运行监测体系.该监测体系与自然资源部门开展的卫星监测体系协同联动,能够及时精准发现各类"四乱"问题,降低各级河长实地巡查的工作量,促使河湖巡查不留死角,真正实现全省河湖巡查全覆盖,全面提高全省河湖监管信息化水平,也能够为国内其他省份河湖"四乱"问题遥感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鹏 《北京测绘》2021,35(8):1116-1121
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做好"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一项技术性工作.根据指导作业文件的要求,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测绘手段,优化"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发证管理流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技术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实现了"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从权籍调查到登记发证的全过程管理,为同行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社情民意不清晰、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服务管理不到位等基层社会治理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本文以移动GIS技术+云服务为支撑,研发了基于"云+端"的移动GIS民生速递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为辖区居民开辟了新的诉求渠道,建立了民生大数据库,从数据中获取社情民意,辅助政府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和《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测绘科技创新,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这一发展目标.本文立足于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面向航测生产与管理,提出了从数据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等方面构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布局模式,提出了数据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生产业务协同优化管理、生产技术一体化改造、生产技术装备集成等关键技术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城市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人工巡查耗时费力,难以及时、动态地进行监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行"两违"动态监测的新方法.基于国产高景卫星数据进行一月一周期的监测,发现并提取可疑图斑;结合行政区划、土地利用等数据进行图斑筛选;开发"两违"执法监测系统进行建库归档并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辅助执法队员开展外业核查和执法工作.在多个市、县开展了应用,能够快速、动态发现"两违"线索,辅助外业执法,为城市管理提供可行、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面向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集成,建立基于“3S”的国土资源数据获取、更新、管理、交换与应用的技术体系,通过应用示范研究,形成实用、可推广的技术流程和应用软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S”的技术体系,以其精确的空间定位、快速准确的数据获取、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满足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架构设计——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婷  吴掠桅  秦萧 《测绘通报》2017,(12):117-121
"多规合一"是党和国家近年来积极推进的改革措施,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是科学开展"多规合一"工作,促进部门规划数据共享共建、加强各规划编制过程衔接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当今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天地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政府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应当如何构建,如何有效衔接既有智慧城市成果,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在深入梳理国内典型城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数据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4个方面全面开展"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架构设计,以期为后续其他城市信息平台的建设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是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转变的有效措施,由于各县区河湖及水利工程体量巨大、涉及面广、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多样,该项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河湖划界当前存在的难题,探讨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和实景三维展示等现代化测绘技术手段解决该难题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遥感影像优势的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自然景观图集》的制作为例探讨了遥感影像在山脉、河湖湿地、森林、耕地、草地、沙漠戈壁、沙地及聚落等景观表达中的应用,有助于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为自然资源治理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近60年的发展演进中,理论和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领域扩大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体系结构、开发模式和服务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推动GISystem进一步向前发展,在综述GIS中之“S”的三种含义即System(系统)、Science(科学)和Service(服务)以及GIS近6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如何认识地理信息系统(GISystem)。首先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三个关键词(系统、信息、地理信息),据此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涵,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同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的关系,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源于又超越了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和地图数据库,并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装备的特性。(2)地理信息系统是怎样发展演进的。重点分析了由“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演进的社会需求背景、技术背景、学科背景,从应用领域、数据资源和功能的扩展及体系结构、开发模式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演进的主要表现。(3)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将走向何方。首先,讨论了正确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扩展的问题,认为应用领域的扩展不可能是“无边无际”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急需;在分析比较现有三种GISystem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认为采用“网格集成”与“弹性云”的“混合式”技术体制是GISystem服务模式的最佳选择;提出了基于“网格集成”与“弹性云”的“混合式”的时空大数据平台技术实现必须解决的6个关键技术问题和“时空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周慧  董宗然  陈澎 《地理空间信息》2012,(1):91-93,141,4
针对传统地籍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各个业务科室工作完整性欠缺、业务流转不顺畅等问题,分析了传统的三层体系架构和面向服务(SOA)的体系架构的优劣,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更好互操作性及可扩展性的新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以MapGIS K9作为开发平台,采用基于SOA的数据中心分层架构技术,开发了地籍管理流程插件、用户管理插件、通用编辑插件和空间分析插件等功能插件,设计了一个具有较好实用性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政府及各行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已经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高度。本文结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从信息安全建设目标、原则和体系架构三个方面,阐述了重庆市国土房管信息安全体系总体规划,并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制度五个方面,介绍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主要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库水源保护区土地巡查及移交过程中复杂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难度,本文以深圳市西丽水库为例,引入3S技术研究了水库水源保护区土地巡查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过程。首先在系统分析基础上设计了集成3S技术的体系结构,集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现了厘米级实时定位和毫米级变形监测,为水库土地巡查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集成高分遥感技术和无人机遥感技术(RS),实现水库土地巡查数据的快速和大范围更新;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管理等功能,实现水库各种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对水库土地巡查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与开发,结合移动端APP软件和客户端GIS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土地巡查路线和数据的更新显示与即时查询分析。该系统已在西丽水库进行了实地验证并投入使用,为水库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决策辅助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河流中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水系自动综合中河系数据模型建立的复杂性,利用ArcObject提供的组件在双线河和狭长湖泊间构建约束的Delaunay三角网,继而提取其骨架线,从而得到双线河和狭长湖泊的中轴线,之后进行拓扑关系的保持,有效地简化了水系数据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的空间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GIS技术的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盐湖资源开发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信息化的决策咨询平台。文章在分析盐湖资源循环利用管理需求的基础上,讨论了柴达木盐湖资源管理软件系统的构架和功能目标,分析了系统设计流程和实现技术。通过运用C#语言和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基于.NET框架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实现了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分布的三维场景浏览、盐湖企业及其生产经营状况的查询分析和盐湖资源开发的动态管理,为循环经济区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监测和绩效评价方法,有助于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果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监测和绩效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从关注区域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两方面出发,选择遥感数据获取的土地覆盖类型、植被长势、水质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整体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各生态要素的监测;从维护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出发,选择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承载力等指标,论述了遥感数据在辅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绩效评价中的作用。最后指出积极探索新的遥感数据挖掘方法,并结合遥感技术与传统的调查方法,有望形成更客观、更快速且具备可执行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监测及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