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五大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对外发布紧急地震信息的关键环节和出口。作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先行先试”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基于分布式服务架构开发平台,运用MQTT消息队列等技术,采用JAVA语言完成了四川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B系统)的设计与定制开发。目前,该系统已纳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紧急地震信息发布的核心业务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应用,解决了现有紧急地震信息发布系统单一运行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发布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干线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是一种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为了减轻地震对高速铁路造成的灾害,建设高速铁路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手段。详细介绍了较为成熟的日本新干线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发展历史、系统组成、紧急处置流程、报警方式、震源参数与紧急处置范围的确定方法,以及该系统在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中的紧急处置过程,旨在为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预警工程”)紧急地震信息对外服务要求,针对国家预警工程建设多算法多中心融合决策的主要技术难题,结合地震监测学科的技术发展现状和学科管理需求,地震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迫切需要一个用于地震预警、参数速报和烈度速报分系统产出一套全国统一结果的融合决策平台。在国家预警工程定制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融合决策平台,其作为国家预警工程数据处理系统与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之间的关键信息通道,负责汇集融合国、省两级多中心地震预警和速报分系统的多套处理算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多个处理结果的同一地震事件判断及其可靠性判定,基于多个策略的信息优选和融合决策处理,产出融合决策后唯一、可靠、及时和准确的预警和速报信息结果。该结果经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布平台对外发布,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和特定专业用户可以基于收到的地震预警和速报信息进行防灾避险或应急救援。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现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震是对高速列车安全运营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在目前地震预报技术还很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展地震预警技术是当前减轻或避免地震对高速铁路危害的重要措施。文中阐述了地震预警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铁路方面的应用。对国内外已有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介绍。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京沪高速铁路对地震预警系统的实际需求,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地震预警系统进行了探讨。主要针对高速铁路预警系统的报警阈值,监测点的布置,列车控制方式和预警系统的基本组成等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对我国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是预警“一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预警系统“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2021年5月21日漾濞6.4级地震、6月10日双柏5.1级地震和6月12日盈江5.0级地震中,云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产出的预警信息进行了有效发布,地震预警终端有效响应。本文借助这三次地震对云南地震预警发布系统运行质量、预警终端响应结果以及预警响应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满足时效性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预警终端接收到的预测烈度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已经具备一定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相似文献   

6.
日本地震预警系统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预警(EEW)或实时地震预警系统是指,几秒内检测到临近区域可能发生的强烈地震后,对本地提供预警信息的系统。地震预警的目标是,通过相应决策让人们能够在多种环境中保护自己,并减轻与地震相关的次生灾害。本文详细介绍了地震预警系统在日本的发展历程,指出预警信息已不再局限于向高级用户和公众用户进行发布,私人定制用户已成为预警信息发布的重要需求。未来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实时断层源成像识别技术,对改善预警系统并快速识别震源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力文  陈旭 《地震工程学报》2013,35(S1):178-184
地震预警是一种有效的减灾方式。面向公众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发布主体、发布对象、发布内容和发布方式等多方面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地震预警系统应用和信息发布策略,探讨提出了我国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主体的有效载体,与发布对象所对应的具体发布方式和发布内容等环节的操作方式,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震预警可以在强烈的地震动到达前为预警目标区的人们提供宝贵的紧急处置时间,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地震预警信息图标是地震预警信息的具体可视化呈现,能够直观地告知人们相应的灾害等级和紧急程度。目前,国内针对地震预警信息标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也尚未建立相应的地震预警信息图标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震预警的社会化、实用化进程,这也将影响地震预警信息的减灾效用。针对地震预警信息传播中的高度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对地震预警信息图形符号设计规范进行深入研究,强调设计学、符号学、传播学及灾害学的交叉融合,在福建省地方标准《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编制中设计了全国首个地震预警信息图形标志系统,为全国其它区域的预警信息发布标准的研究及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界定了地震预警政策的内涵,提出了出台地震预警政策的目标、指导原则,和研究地震预警政策的思路方法,总结了日本在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政策和做法,根据我国目前预警系统建设的现有条件、目前状况和国外地震预警实践,分析了预警系统建设和运用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初步构建了地震预警系统政策基本分类和框架,提出了在组织管理、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科技创新、宣传普及、社会应用、信息管理和发布、配套的财政投入等7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和看法,并指出了各类建议政策的出台时间路线图。为地震预警系统的政府主管部门在系统研发、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推广应用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对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目前我国建成的几条高速铁路地震监测及预警系统,都是在铁路沿线布置的台网,没有与当地地震台网实现地震信息共享,对于地震的精确定位以及强度估计存在一定的偏差。在高速列车快速制动后,如果能从地震台网获得相应的地震信息,对于制定高速列车恢复行车策略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在对国外和国内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建设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实际情况,提出了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快速制动及恢复行驶方案,以期对我国下一步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球系统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虽然目前国外已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分解产生的气体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循环转化过程,但国内基本上还没有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况且其中的很多问题尚不清楚.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提出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这个概念,并归纳总结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循环转化问题,希望能为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分析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在地球系统各圈层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而各个圈层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体系在地球系统中的循环转化过程都十分重要,这个体系可能是影响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Nagios监控系统在天津地震应急系统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agios等开源监控系统在地震行业中已应用多年,其运行稳定,监控效果良好,可扩展性强,是非常优秀的网络监控软件.本文利用天津市地震局统一建立的全局Nagios监控系统,对地震系统“十五”“十一五”期间建立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了全面监控管理,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业务应用系统等,并与值班系统联动,实现故障告警.采用此监控系统后,全面提升了天津市地震局应急指挥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形成了独立的监控配置文件与脚本,可对行业应急指挥系统进行统一监控.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家疃数字地震台为例,介绍了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系统的各种硬件单元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与特征。同时介绍了系统的频率响应、数据流和动态范围,并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期设备进行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4.
王挺 《华南地震》2010,30(Z1):138-144
地震发生时需要快速的将地震快速评估的结果传达给相关的地震应急人员,以便应急人员快速、合理的展开应急救援,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这一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的灾情彩信信息发送与接收系统,通过该系统来满足震时的信息传送需求,为震时应急救援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5.
16.
7年来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 UCSD)一直使用着近实时系统 ( NRTS) ,这个系统是该校用地震学合作研究会 ( IRIS)的经费开发的一个软件包 ,以通过因特网来采集 IRIS的全球地震台网 ( GSN)台站的数据。1 992年 9月 ,近实时系统首先使用于从基斯洛沃茨克小型台阵用遥测发射器向俄罗斯的奥布宁斯克数据采集中心传回数据 ,然后从那儿再传到圣地亚哥。从此 ,对这个软件进行了大修改并逐渐成熟 ,成为一个强大的系统 ,有能力从各种台站获得数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的国家地震信息中心 ( NEIC)及位于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国家海洋大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美国的“针对所有危险的统一公共警报系统”进行了概述。作为人类在警报响应领域研究方面的新认识,该系统以针对某一特定危险的警报系统为基础,使用了标准的术语和统一的协议,针对所有危险及时发布警报。它通过政府与工业界之间的全国性合作,使更多的人获得警报信息,采取正确行动,最终防止危险成为灾害。  相似文献   

18.
气枪震源在海洋地震勘探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近年来在陆域水体的应用越加广泛。目前,大容量气枪用于陆地的研究主要固定在某一处水库或者水域进行气枪震源试验,因此,发展易安装、拆卸、运输的可移动式气枪震源系统是有必要的。通过福建省地震局近年来的陆海联测工作,详细地介绍了移动式气枪震源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工作流程。移动式气枪震源系统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实用、自动化程度高、震源激发能量精度高、重复性好、探测距离大的震源激发系统,该系统的使用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技术装备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Low-angle normal faults accommodate a large part of continental post-orogenic extension. Besides the intrinsic rh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that may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shallow-dipping shear zones at the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the role of pre-existing low-angle structures such as large thrusts has been proposed by several authors. We explore this question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North Cycladic Detachment System (NCDS) that is composed of a series of distinct detachments cropping out on the islands of Andros, Tinos and Mykonos, separating the Cycladic Blueschists in the footwall from the Upper Cycladic Nappe in the hanging wall. We show that these extensional structures are part of a single large-scale structure (more than 200 km along strike) that reactivates the Vardar suture zone. It extends eastward on Ikaria and westward offshore Evia and Thessalia where it probably connects to recent shallow-dipping normal faults evidenced on published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The NCDS started its activity in the Oligocene concommitantly with the Aegean extension, and was still active in the Late Miocene. It has exhumed a series of metamorphic domes from southern Evia to Mykonos below low-angle detachment systems, made of low-angle normal faults and low-angle ductile shear zones.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and the faults were created with a low dip and they kept the same attitude throughout their exhumation. We identify three main detachments that are part of a continuum of extension on the NCDS : Tinos detachment, Livada detachment and Mykonos detachment. A fourth detachment (Vari detachment) is the reactivation of an Eocene exhumation-related structure. Deformation in the footwall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stretching and flattening. Using the spatial evolution observed along strike from Andros to Mykonos we construct a history of formation of the NCDS starting with the reactivation of former thrusts leading to the exhum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metamorphic domes. The Aegean example shows that reactivation of earlier shallow-dipping discontinuities can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continental post-orogenic extension.  相似文献   

20.
医学影像存储和通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PACS的发展和特点:DICOM3.0的现状;PACS的通讯和存储技术:并对PACS的效益进行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