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对石炭纪黑色岩系中的脉-网脉状和细脉-浸染状金矿床的交代作用分带和矿石分带进行了研究。列举了矿田内生分带的矿物指示剂和地球化学指示剂。成矿交代作用分带突出地表现出容矿岩石磁化率为负值或偏低值场。所揭示的规律性可用于隐伏矿床预测。  相似文献   

2.
南岭东段大金山钨锡多金属矿大坳矿段是典型的石英脉型矿床,含矿石英脉具有近地表以钨锡矿化为主,而深部以钼矿化为主的垂向分带规律,且在岩体与地层接触界面附近发育一组与接触面近平行的含钼石英脉。大坳矿段钨锡钼的矿化呈现出上钨锡下钼的分带规律。理论上黑钨矿、锡石通常为相对高温的矿物,一般应发育于相对靠近岩体的高温环境,而辉钼矿为相对低温的矿物,似乎应发育于相对远离岩体的低温环境,初步分析后认为,该矿段的逆向分带特征主要由钨、锡与钼之间不同的地球化学亲和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云南保山珑阳矿集区矿床分带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矿集区典型矿床具有明显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水平分带表现为矿化中心为铁矿,向外依次出现铜铁(局部)、铜、铅锌、金矿体(局部);垂直分带表现为地表及浅部为金或金铅锌矿体,向下依次出现铅锌、铜、铜铁(局部)、铁矿体。研究矿床分带特征,对该矿区开展进一步找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浆-热液型矿床水平分带即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在侵入近地表含水围岩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产生顺向分带[Ni、Ta、Hf、Th、REE、W、Sn、Mo、Bi等(内带和过渡带)→Cu、Pb、Zn等(中带)→Au、Ag、Hg、Sb等(外带)]的现象。主要从矿物溶解度、元素不相容程度、亲和性以及地球化学亲缘性等地球化学角度与电负性、晶格能和生成热等化学和晶体化学等角度详细分析和探讨了岩浆-热液型矿床元素分带的原因。认为:(1)元素的分带是内因和外因综合影响的结果,单纯的一种因素不能解释众多热液矿床中的元素分带现象,元素的化学内因是导致其分带的主要因素;(2)同时,在元素周期表中对岩浆-热液型矿床中常出现的(金属)元素进行了高温、中温、低温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  相似文献   

5.
关于德兴斑岩铜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梁祥济研究员商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金章东  朱金初 《地质论评》1998,44(5):464-469
斑岩体内成矿元素分布,品位变化,水平分带及同位素资料均表明德兴斑岩铜矿的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中酸性岩浆,矿区外围降低场的存在仅仅反映了(近)地表围岩成矿物质发生一定活化迁移,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很小部分的成矿金属,并受中酸性岩浆的驱动,最后参与流体混合和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额仁套勒盖银矿床卤素和Ag的研究,发现卤素在银矿床中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地表和近地表矿石相对富Cl和I,深部矿石相对富F;矿体中相对富Cl和I,近矿围岩中相对富F。卤素与Ag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矿石类型不同,卤素与Ag的关系也不同,F与Ag多为负相关,Cl与Ag,I与Ag多为正相关。表明卤素在银的活化、溶解、长距离迁移和沉淀富集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制约深部大陆地壳物质成分与构造作用的地质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反射研究在深部陆构造认识取得了重要突破。区域麻粒岩区常具有下地壳的一般特征,代表上部地壳与最下部地壳之间的过渡区,记录了板垫托作用过程。许多麻粒岩区在深部地壳经历长期近等压冷却,最终上隆至地表常由与麻粒岩相变质无关的构造事件造事件造成,指示下地壳具有稳定性。其中,板底垫托的镁铁质岩浆岩根带可能是其难以出露地表关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对地表出露的地壳剖面的研究揭示了陆壳具有垂向分带特征,下地壳以麻  相似文献   

8.
王继斌 《地质与勘探》2018,54(2):358-365
针对西藏多龙矿集区尕尔勤铜金矿床多光谱遥感蚀变分带矿物提取问题,在分析该区典型矿物波谱曲线的基础上,基于ASTER和L8_OLI多光谱数据采用MTMF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蚀变分带矿物信息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1)用MTMF方法可将Al-OH矿物细分为白云母和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2)尕尔勤铜金矿多光谱遥感地表蚀变分带矿物(组合)由内而外为:白云母→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绿帘石,分别对应于斑岩型铜金矿的绢英岩化带→绢英岩化+泥化带→青磐岩化带。多光谱遥感地表蚀变分带特征对该区斑岩型铜金矿地面勘查和部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遥感线索。  相似文献   

9.
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氧化还原过渡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智林 《铀矿地质》1998,14(3):180-184,186
本文通过地表化探剖面测量及化探异常特征的分析,对工作区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带,预测了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的有利成矿部位。  相似文献   

10.
外带型脉钨矿床在区域上受层位、构造和燕山期酸性侵入体控制,等距性分布;钨矿化具多期性和多阶段性。 脉钨矿床除具有形态分带特点之外,还具有矿物组合与围岩蚀变分带性;矿物标型特征分带性;石英包裹体成分与成矿温度分带性。 本文剖析了深部有矿与无矿的地表标志带内在的与微观的特征,提出了判别标志带成矿性的关键因素。据大量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兰屋顶地区成矿条件良好,具备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黑山金铜矿区zK001钻孔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矿化进行了矿物学、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研究.矿物学研究表明矿区由地表向深部,夕卡岩蚀变带由外带逐渐过渡为内夕卡岩带,再过渡为正常的闪长岩.以改良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为主,辅以重心法,确定此矿床元素综合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为①Cu Sb Zn Ag;②Au Ni As Co Zn Hg Bi.与矿床浅部以铜矿体为主,深部以铜金矿体为主的地质事实相符合,并与矿物学分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文献中未见有铂矿原生晕研究的报道,通过对大岩子矿区地表和不同中段坑道原生晕的研究,发现在铂-钯矿体周围有清晰的F、Sb、Cd、Hg、As、Ag、Au、Pd、Pt、Cu、Ni元素的原生晕,其中F、Sb、Cd、Hg、As为前缘指示元素,Au、Ag为近矿指示元素,Pt、Pd、Cu、Ni为成矿指示元素.元素的垂直分带序列为(地表至矿体):(F、Sb、Cd、Hg、As)-(Ag、Au)-(Pd、Pt)-(Cu、Ni).地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发现的Ⅲ号Pd、Pt异常带,具有多元素异常组合特征,判断为矿致异常,推测在该异常带下方可望找到隐伏矿体.坑道原生晕研究发现,在PD4中段出现浓集中心醒目、浓度分带清晰的F原生晕,推测在PD4中段下方可能存在新的盲矿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原生晕找盲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广泛收集和充分研究AQ铜矿三号矿体地表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基本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对该矿体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作了详细描述。矿体周围原生晕发育,由Pb、Zn、Ba、Mn、Co、Mo、Cn组成,元素垂直分带明显,通过分带指数计算,元素自地表至深处排列顺序依次为:Pb-Zn-Ba-Mn-Co-Mo-Cu。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地球化学找矿指标,对在矿体边部发现的地球化学异常及邻区两矿化点异常作了解释和评价,均具有实际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调研西凤山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q_6含金石英脉进行原生晕地球化学测量和异常建模评价工作。对该含金石英脉10项元素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地表Au原生晕强度大于钻孔和坑道Au原生晕强度;q_6主矿脉地表原生晕Au2极度清晰,且达到矿体原生晕规模;q_6矿脉地表原生晕横向分带总体呈对称分布,并指示了矿体具有向北陡倾的趋势,横向分带序列显示出主成矿元素具异常高强度与较大线规模等特点。该主矿脉中元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的研究,对该矿区进一步的矿体追索与工程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卤素在银成矿中的作用—以额仁磁勒盖大型银矿床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额仁套勒盖银矿床卤素和Ag的研究,发现卤素在银矿床中具有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带现象,地表和近地表矿石相对富C1和I,深部矿石相对富F;矿体中相对富C1和I,近矿围岩中相对富F。卤素与Ag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矿石类型不同,卤素与Ag的关系也不同,F与Ag多为负相关,C1与Ag,I与Ag多为正相关。表明卤素在银的活化、溶解、长距离迁移和沉淀富集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世新  杨毅恒 《世界地质》2010,29(3):383-391
红石金矿床是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中的代表性矿床之一。通过对其地表、已开采中段及部分钻孔的岩石系统采样分析和计算统计,研究了各指示元素在不同位置的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指示元素中Au、Ag密切相关,其他元素组合复杂多变,反映了成矿成晕的多期性、多阶段特点。结合实际勘查资料,采用多种计算方法,建立了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模式,即矿床轴向分带(自上而下)为Bi-Mo-Hg-Zn-Pb-Ag-As-Cu-Sb-Au。利用不同中段的7个分带评价值指标确定了矿体的叠加模型。  相似文献   

17.
烂泥塘矿床是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主矿体产于在地表以下300~500米,地表矿化带仅见脉状铜矿体和铜矿化体.为研究云南香格里拉烂泥塘斑岩铜矿床的原生晕异常结构,本文以异常结构模式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矿床地表和坑道岩矿石样品开展了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和水平分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烂泥塘铜矿床地球化学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17,(3):504-508
四川壤塘金木达—南木达地区地处我国川西北"金三角"金成矿带,该带发育多处大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前人对该带金的成矿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研等究较较多,但对微量元素的分带却没有研究。该文依据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对Au、As、Sb、Hg、Cu、Pb、Zn、Ag、Bi等的含量特征、相关性及水平分带序列进行了研究表明,带内As、Sb可作为金矿的上部位元素,异常区微量元素分带表现为矿体上部逆向分带、矿体中上部正向分带相互叠加,表明区内具有隐伏矿体,地表或浅部矿体剥蚀程度较低,对区内深部找矿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垂直分带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体及其原生晕的地球化学分带现象,近年来在热液矿床研究方面引起了地质、地球化学工作者的重视.过去,人们往往只涉及到深部矿体在地表的微弱反映,而又只能根据这些反映进行研究区的远景评价.目前,已从纯理论性的探讨过渡到积极利用垂直分带的研究成果来解决实际问题.垂直分带规律的应用,使我们全面地向解决隐伏矿体的找矿方面更进了一步,同时在苏联的若干金属矿区发现了几十个够工业品位的矿  相似文献   

20.
四川壤塘金木达—南木达地区地处我国川西北"金三角"金成矿带,该带发育多处大中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前人对该带金的成矿地质、构造及成矿规律研等究较较多,但对微量元素的分带却没有研究。该文依据区内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对Au、As、Sb、Hg、Cu、Pb、Zn、Ag、Bi等的含量特征、相关性及水平分带序列进行了研究表明,带内As、Sb可作为金矿的上部位元素,异常区微量元素分带表现为矿体上部逆向分带、矿体中上部正向分带相互叠加,表明区内具有隐伏矿体,地表或浅部矿体剥蚀程度较低,对区内深部找矿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