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在边防、通信、公路等已得到广泛应用,能否将这一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地震无人值守台站,山东省在龙口地震台已做先期试点,通过一年试运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满足地震无人值守台站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风光互补电源系统已经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该绿色、环保的能源供给方式用于近海小平台,将解决海洋平台能源供给难题。采用最大功率跟踪技术和磷酸铁锂电池等新型材料和前沿技术,研制风光互补电源系统,可满足地震无人值守台站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震前兆手段之一的电子磁测仪CZM-2只能直流供电的情况,设计了一种专用交流供电的辅助设备,为台站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隔离装置隔离外部交流供电线路,通过蓄电池的切换实现直流隔离两种隔离措施的直流电源系统,旨在解决地震台站的电源避雷问题,保护台站设备免受雷击静电破坏.  相似文献   

5.
烈度计台站在地震预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烈度计台站的远程监控是保证观测数据稳定可靠的前提。针对现有监控系统无法对台站供电、网络、设备状态等信息进行智能监控的问题,设计烈度计台站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台站供电、网络、I/O开关量、烈度计状态等信息的采集及远程控制等功能,并在天津烈度计台网进行部署,提高了故障排查及维护效率,保证了烈度计台站数据的连续率。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套基于GSM通信技术的地震台站智能监控装置,实现以下功能:直流电电压值测量、图片拍摄、台站异常告警(供电、温度、红外)和远程重启设备。该装置在地震台站的应用,可以对台站故障、异常情况实时发现、及时解决,提升地震台智能化管理水平。以上海测震台站竹园台为测试点,该装置将太阳能和市电完美结合,打破单一供电模式,使台站更环保、稳定、持续,提升台站设备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7.
根据测震台站供电技术系统的实际问题,分析了由于UPS供电导致部分测震台站信号畸变的原理,给出处理类似问题的参考意见,对提高测震台站数据可用性将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自2007年完成建设并开始运行,其中牡丹江地震台新增形变、火山测震台网等观测项目,密山台新增测震,大地电场等观测项目。台站运行期间,地震专业仪器设备出现设备故障及损坏情况,经过对台站技术系统的分析,判断牡丹江地震台和密山地震台由农电局供电的交流供电系统存在问题,本文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  相似文献   

9.
在"十一五"新丰江数字地震台网的台站加密建设过程中,以AVR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设计了一套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隔离式直流电源,用于地震台站的设备供电,介绍了隔离式直流电源的系统特性、主要功能、系统架构及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该直流电源的隔离原理和功能实现,解决了野外仪器易受雷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利用Android平台,采用PHP语言开发天津流动测震台网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流动设备、人员、台站、库存信息的管理,通过手持终端程序完成流动台架设所需的台站定位、方位确定、台站信息上传等工作。利用该系统解决了流动观测设备管理不规范、流动台站信息传输不及时等问题,切实提高了流动测震台网的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地震观测中实际发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测震台站设备的供电组合方式多种多样,采样率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混杂进了一些干扰信号。文章论述了使用同一套测震设备,在高采样率下不同供电方式对地震波形的记录影响情况。试验表明,供电方式和屏蔽措施的改变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供电设备输出耦合到仪器记录中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2.
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智能化观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保证地震观测台站的正常运行,解决当前台站动行观测系统存在的抗干扰性不高、观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不一致,资源利用不足及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套集设备管理、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采集、信息通讯、信息管理与应用为一体的地震观测无人值守台站信息智能化观测系统。考虑到地震观测台站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分析台站运行状态观测系统应具备的功能;为了实现实时监测、及时抢修以及远程操控,采用具有双通道可切换的12 V稳压直流电源和UPS作为观测系统供电设备,采用有线、无线双线路备份的方式集成网络通信系统,并实现人机交互设计;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包括用户管理、值班工作管理、台站设备管理、台站运行状态观测、故障预警以及故障派单及抢修等系统软件部分,完成系统设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能够在网络中断时继续保持信息传输连续率,工作效率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没有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3.
上海测震、地球物理台站运行中,因电源系统和雷电而导致的故障占了较大比例。为提升台站运行质量而研发的隔离电源系统,可有效地将市电与台站设备间进行物理隔离,杜绝了雷击通过交流电供电途径的串入。该系统研制成功后,在上海测震台站试运行,其间发现了系统的一些缺陷,技术人员进行多次改进,提升了系统的整体性能。该系统已在多个测震、地球物理台站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雷、防浪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雷电危害是影响地震台站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台站进行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介绍冬奥会保障项目地电阻率台站改造中避雷系统的设计,并重点分析研究地电阻率台站架空线路防雷、地埋线路防雷等关键技术点出现的问题,探讨地电阻率台站综合防雷系统在接地网、供电、综合布线等方面的整体设计,最后设计完成宝昌台防雷技术系统。在此基础上,完成项目全部8个台站的避雷系统方案设计,全面提升冬奥会项目台站的防雷实效。通过计算,在项目深化研究中得到一些新的技术成果:(1)地电阻率台站应尽量将供电及测量线路进行埋地;(2)埋地供电及测量线路应避开接地体10 m以上;(3)仍采用架空线路的台站可以安装相应电流值的信号防雷器。研究成果可供今后全国台站防雷系统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解决天津市部分台站无法接入交流供电的问题,对部分台供电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复合式供电模式,避免农忙或雷雨季节停电问题,以提升台网整体数据传输连续率。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太阳能供电系统解决天津市部分台站无法接入交流供电的问题,对部分台供电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复合式供电模式,避免农忙或雷雨季节停电问题,以提升台网整体数据传输连续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福建省龙岩地区部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采用交流供电,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对这些台站的通信设备改造为直流电源供电。实践证明,改造后消除了采用直流逆变器对观测资料的干扰,减少了直流逆变功耗,有效提高了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通信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连通率。  相似文献   

18.
地震观测台站远程测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远程测控系统,监测无人职守地震观测台站设备的工作状态,室内商业供电状态、室内温湿度的监测,室内安全布防及报警;在区域遥测台网中心发现观测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专线网络处理简单的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已损坏的辅助设备等。  相似文献   

19.
李强  杨林 《山西地震》2012,(3):31-33
介绍了重庆地震台网台站技术系统,该系统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供电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传输单元。重点介绍了各单元的设备构成、采用的技术手段、功能实现以及在整个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C#和SQL Server 2012设计出一套山西测震台网台站及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由用户管理、台站基本信息、台站维护记录、设备维护记录和报表统计等功能模块组成,能够根据需要对台站及设备进行统计查询,上报台站及设备故障维护记录,导出所需报表。维护人员可以利用研发的系统及时维护台站及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