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布尔莎七参数转换模型对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中的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间坐标的转换进行了实例演算。介绍了布尔莎七参数转换函数模型、坐标转换方法及公共点的选取和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2.
李华平  张红梅  章捷 《安徽地质》2009,19(4):311-313
在工程测量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关于两个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转换,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该文通过宁安城际铁路工程实例,运用Powercoor转换软件,快速计算实现铁路系统北京54坐标与芜湖当地坐标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54坐标与西安80坐标转换原理进行了论述.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列举了两个坐标转换实例.对“辽宁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深度研究,获得了全省1/5万各图幅的北京54与西安80坐标转换改正值.对全省坐标转换改正值进行分析,提出了常用的七参数布尔莎模型以及三参数坐标转换适应范围.阐述了利用MapGIS软件进行北京54坐标与西安80坐标转换步骤.  相似文献   

4.
手持GPS坐标系转换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导航型手持GPS目前在中小比例地质调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坐标系之间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将手持机的WGS84坐标系转换为我国应用的BJ54或西安80坐标系。坐标转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测量定位的精度,传统的坐标转换计算所需要的起算资料不易收集,计算过程过于繁琐,非专业人员难以掌握。本文根据收集的三角点BJ54坐标(或西安80坐标),和现场测定的过渡坐标,求出各参数在本工作地区的变化率,建立参数方程,反向求出适合于当地的各项改正参数,方法简便易行,为手持GPS定位的坐标转换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红 《安徽地质》2016,26(4):302-305
通过结合安徽省宿州市现行的坐标系统和测绘成果的现状,论述了2000国家坐标系建立和转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利用平面四参数和三维七参数转换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选点方案,对转换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实现了宿州市现有测绘成果坐标转换为2000国家坐标系的目标,对后续项目实施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GPS测量中坐标系变换与基准变换:同一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不同基准面下的坐标转换;GPS数据坐标转换实现。  相似文献   

7.
屈益  刘小林  刘畅  童展飞 《陕西地质》2010,28(2):104-110
文中就矿山测量不同坐标系统资料转换方法及数学模型进行探讨,提出符合转换精度要求的转换方法及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地质勘探线剖面三维坐标与剖面图二维坐标相互转换方法及其实现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实例进行了验证。主要作法是,根据剖面图的特性选择勘探线剖面地表迹线与勘探基线所在垂直面的交点为转换计算基准点(B),以勘探线剖面内过基准点(B)的水平直线(L)为旋转轴,将勘探线剖面旋转至水平位置;再以基准点(B)为旋转点,将勘探线剖面在水平面内旋转至水平直线(L)成东西向,建立剖面内空间要素旋转前后的关系式,实现三维坐标向二维坐标转换。按相反的操作过程,已知转换后剖面图上点的二维坐标,可以计算出剖面上对应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实现二维坐标向三维坐标转换。  相似文献   

9.
Global Mapper支持多种格式的光栅、高程、矢量数据的读取与输出,并内置多种坐标投影方式。尝试挖掘其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多种投影模式的功能,快速实现测绘图形数据的转换。通过设置当前工作空间的坐标投影模式,然后打开任何其支持的、含有坐标投影信息的数据,所有数据均自动转换成当前的投影模式,最后将文件输出(另存为)为所需的格式,即可快速完成数据转换。转换的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格式的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数据转换、相同格式但不同坐标投影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卫星影像配准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常用正射影像图坐标转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仿射变换来模拟复杂、计算量大的影像图坐标转换,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转换速度,具体阐述了转换基本思路、九点法误差控制方法和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11.
12.
为简单且快速地查看地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地质数据属性信息的分布特征,用VC++6.0实现了常用的基于几何坐标法的多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即平行坐标法和圆形平行坐标法。这两个方法融合了直方图和等值线图各自的优点,可以同时查看数据的频数分布及其对应的坐标,还可以通过多个坐标轴显示数据,拓宽了一个图所能承载的数据信息,因此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图形总体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该方法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Mandamah地区铜金矿床钻孔数据的应用中,通过折线密度可以看出Au、Cu、Pb和Zn等元素都有高值突出,即高值附近折线密度稀疏,而大量数据聚集在低值附近,即低值附近折线分布密度高。  相似文献   

13.
山区大倾角地层地震资料处理的困难来源于动校正量、静校正量的非线性耦合,以及偏移量大造成的CMP道集围绕真实面元位置的发散。就几何地震而言,这三个因素是以非线性方式耦合在一起的。在讨论偏移、动校正、静校正耦合方式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坐标变换法结合某区实际资料,研究了如何用常规处理软件系统来处理山区大倾角地层地震资料的问题。这一实例对于促进复杂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应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Possible changes of mineralization area seem to be a transformation of hypergeometric distribution of a model within possible maximum boundaries of the ore body. As a model of subboundary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investigated area, normally distributed random values can be used as variation limits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dimensions of subboundary zones of uncertainty.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oundaries of stratified deposits is suggested (applying polar coordinates).  相似文献   

15.
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变形数据主要由岩体内部变形和收敛变形两部分构成。寻找满足高精度位移测量的收敛变形观测方法已成为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据采集的重要研究方向。修正了传统的数码相机摄影测量基于图像坐标变换的计算思路,改善了试验中5×5小模板作业方式,采用大模板标准点布设方案和标志点相邻坐标数据点的选择方法,有效地减小了镜头畸变对标准点、标志点的影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直接线性变换原理进行了图像间的坐标识别和试验阶段测量观测点的坐标比较,实现了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的收敛变形观测。将数码相机数字近景摄影方法应用于某大型分岔隧道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徐庆安 《安徽地质》2012,(4):314-317
在地质勘探现场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地理坐标和投影坐标转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理坐标和投影坐标原理的简要分析,根据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下投影坐标转换成地理坐标的高斯反算公式,分析算法原理、设计算法流程,编制程序,并用MAPGIS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该程序能较好、有效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组合震源理论,提出了起伏地表情况下地震波场定向照明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地表起伏形态和给定的照明方向进行坐标系变换,在新坐标系中计算组合震源的激发延时并模拟起伏地表定向的地震波场,从而得出地震波场源-检定向照明度。简单的二维起伏速度模型和起伏的Marmousi模型数值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通过坐标变换进行地震波场定向照明分析在地表起伏的勘探区域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可以用来分析地下复杂构造对照明能量分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坐标转换参数的解算模型,介绍几种常见的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及其参数个数与精度;探讨选择坐标转换参数的条件及转换参数的应用,从而阐明转换参数对GPS技术的推广和全球资料的统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