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保护地质遗迹建设地质公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遗迹是指地质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它包括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剖面和地质构造形式,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有特殊价值的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有特殊意义的水体资源和典型的地质灾害遗迹等。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  相似文献   

2.
地质遗迹的利用和保护是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湖南省平江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是集丹霞地貌、地质构造、水体景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目前学术界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区域有关地质资料,通过实地考察对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分类,并对其旅游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漫长的地质演化及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构造位置,使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发育典型、造型丰富、类型齐全,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和美学价值,同时还具有研究地质、地貌变化等方面的科研价值。研究对于丰富丹霞地貌的地质研究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主要地质遗迹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主要地质遗迹划分为标准地质剖面、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地质构造形迹、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特大型矿床、地质灾害遗迹等6大类。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太古宇重要地质遗迹点的岩性、形成年龄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山东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标准地质剖面、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地质灾害遗迹等4大类。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济南华山地质公园是集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景观等众多地质遗迹类型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园区内地质遗迹尤以岩浆岩侵入接触剖面、构造形迹、奇石而闻名.区内地质遗迹可分为五大类、八类、九个亚类,具有较高的科普和游览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火山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采矿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江苏的地学工作在中外地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域内地质遗迹十分丰富。2000年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全省开展了地质遗迹调查工作,登记在册了近百处地质遗迹。江苏地质遗迹的特点是具有华北与华南两大板块的衔接性和过渡性。归纳了江苏省域内地质剖面、古生物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灾害遗迹景观、地学人文景观与典型的矿产产地等7个大类、19个类型的地质遗迹。重点介绍了19处具有代表性的各类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7.
在对武冈云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深入考察、详细的分类和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云山地质公园主要的地质遗迹类型为构造形迹、流水侵蚀遗迹和岩溶地质遗迹。有种类丰富,形成的时间涵盖多地质历史时期等特征,极具观赏性、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岱崮地貌群景观以及长江以北最大地下峡谷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且从超基性金伯利岩到酸性花岗岩的岩石地貌类型丰富。同时,地质公园旅游种类众多,且地质旅游资源较为集中,适合开展地质旅游。通过介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和主要地质遗迹景区,并运用了综合评价法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主要地质遗迹景区的地形与地质资源较为独特,地质遗迹景观较为丰富,但文化资源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景区的相关设施与交通建设尚可,但相对不完善,有待提高。目前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适度,但保护的力度有所欠缺,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地质科普教育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宣传,应更加突出科普教育意义,体现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通过地质旅游资源评估,对该区域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认识,激发游客和学者对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热情,实现地质遗迹价值,推动景区的地质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遗迹资源特点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蒙山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由9大园区组成,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大型地质公园。园区内既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剖面、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又有恐龙足迹化石、地质灾害遗迹,同时还是金刚石的典型产地。该文在对区内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内容及保护措施,对该区地质遗迹合理保护开发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地质现象。地质遗迹依据学科和成因、管理和保护、科学价值和观赏性等因素划分为三个大类、十三个类和四十六个亚类。三个大类为基础地质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地质灾害类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大类分六类二十一亚类。六类地貌景观类地质遗迹分别为:岩土体地貌遗迹、水体地貌遗迹、火山地貌遗  相似文献   

11.
茅兰沟地质公园地处小兴安岭北坡,保留着完好的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拥有典型的水体地貌类地质遗迹和北方森林景观,是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的不同生态类型相综合的自然景观类型,具有重要的旅游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7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执行局专家卡洛斯(葡萄牙)和托马斯·里德科斯尔(捷克)来到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考察,对地质公园建设进行中期评估。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中央造山系秦岭造山带东段,是古生代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汇聚、俯冲拼接,中生代陆陆碰撞造山的关键部位和地质遗迹保存较为系统、完整的区域。主要地质遗迹有华北板块大陆边缘沟弧盆构造体制典型岩地层剖面、大陆造山带地质构造遗迹、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构造花岗岩地貌景观、构造岩溶地貌景观和揭示现代地壳运动节律、河流溯源侵蚀作用的潭水体景观等。公园总体主要包括栾川、嵩县、西峡、内乡、南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标准地质公园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公园的概念及相关背景。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地质公园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地质公园分四级,即: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市级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4.
《华北国土资源》2012,(5):42-42
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辽宁接壤,西与唐山毗邻,面积650平方公里.秦皇岛国家地质公园以柳江盆地的古生物化石、地层遗迹、岩溶地貌和花岗岩地质地貌为特色.其核心部分一一柳江盆地,有240平方公里,包含了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面积小而内容丰富,为国内罕见.其内三套地层及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均为自然露头,地层完整,界限清楚,岩类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构造发育,被公认为"天然地质博物馆".不同规模的褶皱、不同级别的断裂以及揉皱、牵引、裂隙、岩脉充填等宏观、微观构造发育,形迹清晰.多种类型的构造形迹对研究区域地壳运动发展史及其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提供了一幅幅典型的构造图版.  相似文献   

15.
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是由国土资源部2005年批准的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包括冰洞、芦芽山、高山湖群和宁化4个景区.主要景观有43处,其中地质遗迹景观36处,世界级地质遗迹1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0处.宁武冰洞是世界上已知在中纬度高山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冰体最多,并存有地质时期古冰的冰洞;芦芽山景区以冰川遗迹为主,主要景观有芦芽山、小芦芽山、马仑草原、荷叶坪、情人谷头等;高山天池群是我国三大高山天池之一,由天池、元池等多个大小不同的湖面组成,水量常年变化不大,水质良好,宛如璀璨明珠散布于大地;宁化景区内有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等5个华北地区岩石地层单位的正层型剖面分布,有如一部凝固在岩石上的地质史书,对华北地区乃至国内及世界地层对比,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非常丰富,总面积2.43 km2,是以典型三山子组地层剖面、丰富构造形迹、泉水景观和洞穴类地质遗迹为主的小型地质公园。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的野外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分析,总结了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成因并对其评价,必将促进该区地质遗迹合理开发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7.
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资源、地质遗迹和国家建设地质公园的标准等方面,论证了华山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指出建立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可扩展华山旅游景观内涵,提升华山旅游活动的科技含量和风景区经济效益,保护华山地质遗迹和改善旅游环境。分析认为华山完全具备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条件,应尽快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8.
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是指以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由国家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由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的地质公园。从以上的定义来看,对国家地质公园内涵的把握,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地质公园”这一名词的含义,即其由“地质”和“公园”两部分组成。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一词的内涵,指的是它所特含的“地质遗迹”内容,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国家公园,从而使地质公园具有特别意义的科研价值和科普宣传价值。而国家地质公园中“公园”的特征,指的是国家地质公园具有一定的范围,需占用一定的土地面积,同时又要承担社会角色并具有经济作用和美学观赏价值。作为广义公园的一种,国家地质公园表现为具有可以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等一般功能外,更体现出它自身科研、科普功能,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它又是土地利用和地质资源利用的一种新形式,更是边远贫困山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国家地质公园的基本概念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既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文化娱乐的场所,又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和地质科学研究与普及的基地。  相似文献   

20.
山西陵川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是2009年8月经国土资源部审定的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公园位于晋城市陵川县境内,包括王莽岭和黄围—门河2个园区。主要地质遗迹景观90处,其中国家级地质遗迹33处,省级地质遗迹31处,地方级地质遗迹26处。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地貌、地质构造、古生物和水体景观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