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国家1∶500 00地形数据库更新工程中,应用软件提供了汉字转拼音的工具,但转换效果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本文通过对软件交换文件和项目设计的分析,利用程序实现新增地名与变更地名的拼音字段自动填写.并应用于安徽实验图中,取得了较满意的转换效果,同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基于汉字模糊音的地名查询方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GIS地名查询一般都是以输入准确中文作为查询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用户说不清楚地名的准确中文;有时用户由于中文输入法操作不熟练而在中文输入上浪费了许多时问。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字模糊音的地名查询方法,即以汉字拼音首字母作为该汉字的模糊音,给定查询条件时以模糊音代替原来中文输入,实现地名查询。设计了实现该方法的两个可行方案,并作了分析比较。采用地名模糊音方案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对于增强地名查询功能、提高地名查询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GIS地名查询一般都是以输入准确中文作为查询条件,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用户说不清楚地名的准确中文;有时用户由于中文输入法操作不熟练而在中文输入上浪费了许多时间。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字模糊音的地名查询方法,即以汉字拼音首字母作为该汉字的模糊音,给定查询条件时以模糊音代替原来中文输入,实现地名查询。设计了实现该方法的两个可行方案,并作了分析比较。采用地名模糊音方案实现了该方法。该方法对于增强地名查询功能、提高地名查询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图上当地名罗马化时,通名部分从拼音还是用外文意译各有所见。本文主张拼音,但倾向于用外文意译的主要依据为文件的规定和涉外工作中见过的地名不宜变动。所谓文件规定,试论已指出其中的矛盾。为此就四个国界条约附图作了统计,在约10个当地民族语言中的80余个通名都按原语拼音。虽对汉语的山、河两个通名有33次用英文意译,但有412次却从拼音。界线上和我侧带有通名的地名有2400起,其中采用拼音的高达94%,只有6%用英文意译。此外,汉字译法混乱,有时音译,有时意译,有时音意双译,而在罗马化时完全按原语拼音,符合“名从主人”原则。为此地图上通名采用拼音,正和涉外文件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地图》1989,(4)
地名一般分专名和通名两部分。在对外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我国地图上,地名如何用罗马字母拼写,专名部分采用拼音意见已经一致。通名部分依据“名从主人”原则和联合国地名会议通过的国际标准化要求,多数同志主张和专名一样,采取拼音,有的同志则要求用外文意译,以便外语读者易懂易记。辩论多年,各执一词,未得解决。为了弥合不同的主张,建议仿照欧美成例,除通名采取拼音,另附释义表外,图上的说明性文字用多种文字对照,以利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地名普查外业采集核查工作中,存在地名定位困难、采集表携带不便、采集数据精度低、数据整理繁琐等诸多缺点。本文设计研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终端外业采集核查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地名外业采集核查,为地名普查外业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调绘核查方式。该系统在贵阳市地名普查中已正式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的地名数据日益增多及不同部门的数据差异所造成的地名检索效率低下问题,该文分析了平台中地名的表达特征,设计了面向地名信息的多级索引库组织方式,提出了地名特征词典的构建方法,设计并开发原型系统,实现了基于Lucene和地名特征词的检索框架。实验表明:多级索引通过基础索引、特征索引、分类索引三者联动的方式降低了地名检索的复杂度,具有较高的检索效率和准确度,应用于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合济宁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及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项目介绍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方法,并利用先进的自主开发软件程序完成了数据编辑、入库等工作,解决了数据转换、入库数据丢失和错漏的问题,实现了无损转换和无缝衔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其他地区开展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和建库工作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文地名识别是命名实体识别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的关键。传统的地名识别主要基于词性或地名要素特征,特征类型有限。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特征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挖掘中文地名在自然语言中的特点,设计了类型、路径、距离和数量四种句法特征,基于地名要素特征、词性特征、句法特征三种复合特征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了中文地名的训练和识别。通过实验对比复合特征在中文地名识别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中文地名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尤其是对于复杂地名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浅述地名数据转换的背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地名转换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地名数据库已于2008年9月建成,对地名数据库的维护更新及应用服务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中维护更新又是应用服务的前提。建立了地名数据库维护更新机制,形成了地名数据库维护更新作业流程,给出了地名维护更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对今后的地名数据库维护更新及应用服务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文地名识别是命名实体识别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扩展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来源的关键。传统的地名识别主要基于地名元素或词性特征进行识别,特征来源单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句法特征的中文地名识别方法,挖掘中文地名在自然语言中的句法信息,设计了短语结构和依存关系两类句法特征,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实现了中文地名的训练和识别。实验表明,句法特征能够有效提高中文地名识别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尤其是对于复杂地名的识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述地名数据转换的背景、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地名转换软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地理编码系统中地名地址分词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林曼  吴升 《测绘科学》2010,35(2):46-48
对中文分词有关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地理编码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双字哈希和数组的三层组合分词词典数据结构,以及逐次增字的最大正向分词算法。并通过构建和遍历地名通名词典,识别地名地址中未登录词。测试表明,本文算法速度和效果较好,解决了地理信息系统中中文分词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地名数据库的建设主要靠传统测绘手段完成,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随着地理数据服务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在格式、尺度、范围、内容、现势性等方面具有差异性的免费地名数据库。本文提出了一种整合多开源网络地名数据库形成统一格式、多尺度、内容完备、现势性强的矢量地名库的方法。首先通过OGR和数据访问API构建不同文件格式的网络地名库的矢量格式转换模型,然后对多网络地名库进行矢量转换,最后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分类映射等处理过程建立矢量地名数据库。本文以香港地区的Geonames,GNS,OSM地名数据库整合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建设数字郴州地名地址数据库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了地名类别划分要求和方法以及主要特色,详细介绍了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流程,在地名属性项中设计不同的比例尺和等级,方便快捷提取不同的地名,探索了构建数字城市地名地址数据库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益文 《北京测绘》2023,(11):1557-1560
在加快推动超大规模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背景下,结合上海市持续优化精细化治理实践经验,现有地名地址库存在数据来源广、更新周期长、手动处理流程复杂等问题,通过研究现有地名地址库数据处理入库更新升级方案,利用GeoScene ArcPy空间函数库构建地名地址库模型处理工具箱实现智能化数据处理,结合空间数据转换处理系统(FME)强大空间数据加载、转换能力,实现地名地址库数据快速智能化处理、入库和更新。实践证明,基于ArcPy和FME技术可快速构建地名地址数据模型处理工具箱和入库更新模板,实现地名地址数据库智能化更新。  相似文献   

18.
王琴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10):208-210,214
针对英文版地图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标准不统一与不规范的现状,本文探讨了出现问题的根源,根据国内与国际相关法律法规,指出了中国境内已被淘汰的威妥玛拼音法与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拼写法及英文意译等乱象,点明了地图编制工作中汉语拼音拼写的易错点,明确了现行地名专名与通名罗马字母拼写均采用汉语拼音拼写法,确定了其拼写所依据的标准,使人们对用罗马字体拼写中国地名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为从事地图制图与审核工作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也能为地名管理与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标准地名图集》是湖北省第一部以标准地名为主题的专题地图集,汇集了最新的行政区划、地名普查、行政区域界线和基础地理信息成果,详细表示了各类标准地名的分布.从图集内容和结构编排、内容设计特点、编制技术创新、版式与装帧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图集的设计和编制情况,探讨了标准地名图集的设计思想以及智慧制图技术,为今后标准地名图...  相似文献   

20.
《测绘》2017,(2)
本文针对地名数据多格式、多尺度、多时态、多侧重点等多源化现状,探讨了多源地名数据的整合流程,包括格式转换、组织重构、重复点剔除等,目标在于实现地名数据的整合及去冗余,提高地名数据认知度和利用率,促进地名标准制定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