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1999年的狮子座流星雨观测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概要介绍了在此期间目视观测,雷达观测,航空观测,气球观测,卫星安全检测星撞击月球和月球钠尾观测方面取得的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2.
本对36颗不同质量、不同演化阶段的年轻星体进行了J,H,K波段测光,并结合其它光学、近红外、IRAS、亚毫米、毫米波段的观测结果,计算了它们的红外色指数、能谱分布指数、红外光度等参量,得到近红外和远红外双色图,比较了不同类别源的参量分布。最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低质量主序前星的辐射模型,对一些源进行了计算并分析其星周状况。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学太阳塔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和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佑然  方成 《天文学报》1994,35(2):176-184,T001
本文介绍南京大学太阳塔的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给出了该系统的一些性能测试结果,作为应用该系统的实例,文中给出了根据该系统观测的二维光谱资料,经处理得到的一个Ha耀斑在线心和不同偏带处单色像的变化过程,该耀斑的亮度场轮廓图和速度场轮廓图。  相似文献   

4.
在乌鲁木齐天文站25米天线上进行的脉冲星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连生 《天文学进展》1997,15(2):169-172
1996年1月,由北京天文台、北京大学、乌鲁木齐天文站组成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乌鲁木齐天文站25m天线的脉冲星观测系统,取得了一些脉冲星的观测结果。共成功地观测了8颗脉冲星,得到4颗脉冲星的轮廓图;还观测到PS1133+16的反常模式。乌鲁木齐天文站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脉冲星观测基地。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天文用近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的发展历程,阐述了IRFPA的结构,重点介绍了InSb,HgCdTe和PtSi三种近红外探测器阵列,结合目前在筹建的红外太阳塔计划,对其各项性能指标作了详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论述了利用GPS卫星的射电与光学定位实现参考系连接的基本方法,并对参考系连接的精度作了分析,探讨了中国VLBI网利用GPS卫星进行参考系连接的可能性。章认为以VLBI、CCD技术为观测手段,利用GPS卫星可使射电参考系与恒星参考系在0.″01甚至更高的精度上得到连接。  相似文献   

7.
Observe是用于制订甚大阵(the Very Large Array,VLA)观测件的软件。随着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的全面推进,利用VLA进行观测研究的中国天学家逐渐增多,Lbserve软件的使用也日前广泛,简要介绍了Observe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并结合2000年12月的观测件(AH721)的制订过程,给出了注意事项,供今后的VLA观测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天文台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组用φ6米射电望远镜在6厘米波段观测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所取得的资料处理过程,郑重于局部源的证认。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丽江高美古二期选址在踏勘和筛选工作的基础上,对3^#点和6^#点的视宁度进行了对比观测。通过对1999年2月6日-1999年12月31日2个点共4756组同时段观测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得到:3^#点的视宁度平均值为11.2623cm,6^#点的视宁度平均值为11.5952cm。经F分布检验和t分布检验假设成立,作出3^#和6^#点的视宁度无显著性差异的推断,与初期用衍射环观测视宁度的结果一致,进一步说明了高美古整个山头的视宁度都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10.
体文叙述了测定天球参考架零点位置的意义和途径,通过比较,认为小行星是最合适的观测对象,并且在分析了过去用小行星观测测定天球参考架零点位置的误差较大的原因后,提出了用低纬子午环高精度也测定小行星瞬时位置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30颗左右射电星的光学和射电位置,在坐标和自行系统、参考星表及位置历元统一的基础上,得到了光学系统与射电系统间的转动参数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吴月芳  张华伟 《天文学报》1994,35(3):288-304
本文给出了39个不同类型的恒星脉泽源的近红外测光结果,以所获的的J、H、K波段流量密度,结合IRAS分光测量数据及低分辨光谱指数等资料,得出了各类源在不同波段的双色图上的分布特点,计算了光谱斜率和红外光度,同时从红外及射电辐射得出了中心星质量损失率及质量损失历经时间,并对不同源的各类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在AGB上的演化,中心星质量损失率不断增加,脉泽源的红外特性和包层结构呈系统变化,进  相似文献   

13.
本利用一个相对VLBI观测的新工具,通过使用多个高斯分量模拟所得到的数据,估计了在5GHz和1.6GHz之间频率切模的效率。基于对所获得的结果图的分析,得到有关频率切模技术的结论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太阳的观测磁图所涉及的磁场位形,以及磁场观测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恒星黑子的观测方法和结果作了综合评述。介绍了恒星黑子温度的多色测光测定方法;黑子大小,温度和分布情况的测光畸变波黑子模型解,和高信噪比谱线轮廓多普勒成像方法;以及黑子寿命观测统计方法等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对已取得的有关恒星黑子的观测分析结果作了概括,与太阳典型黑子情况作了对比,并对恒星黑子的巨黑子,极区黑子以及长寿命黑子特殊性作了讨论,对需要进一步观测研究的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行星际空烁为主,综述了通过电波传播的观测来研究太阳风的方法及近30年的观测结果。概述了这种方法的优缺点,基本假设和基础理论,讨论了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太阳风电子密度谱,太阳风三维结构以及与太阳活动周的关系,特别是肯定了闪烁测量在研究太阳风加速区问题中的作用。并且结合当前的国际日地物理计划指出了90年代的研究重点。最后,简述了北京天文台密云站射电天文设备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可能性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ROSAT巡和定点观测结果的对比出发,发现了几个低银纬的巡天源表中的X射线源在定点观测中没有出现。本计算了在这些位置的定点观测中出现点源的流强上限,发现比巡天源表中这些源的流强值低很多,这表明它们的流强变化很大,可能是X射线双星系统中的一类-X射线暂现源。  相似文献   

18.
1989年6月,对两颗射电源(3C345和3C454.3)作了327MHz VLBI观测。本文给出两颗源的模型拟合参数,并就结构作了分析和讨论。VLBI数据的相关处理和分析是在上海天文台VLBI系统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吴光节 《天文学进展》2001,19(4):457-469
对近20年来狮子座流星雨的预报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1998年Tempel-Tuttle彗星的回归,再度带来了狮子座流星雨的观测热,也大大促进了对狮子座流星雨预报工作的研究与验证。有的研究在时间预报准确度方面已显示出其模型的优越性,有的在流星雨的强度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准确度。指出了两大类不同的方法实际上是在三维空间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将不同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可能会使流星雨的预报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20.
太阳磁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近几年国际上太阳磁场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包括耀斑与磁切和电流的关系,电流螺度和磁螺度,磁场拓扑性,三维磁场外推,色球磁场研究,日冕磁场研究,内网络磁元,磁流和振荡,极区磁场观测以及色球磁元观测等方面内容,同时也介绍了怀柔太阳观测站最近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YOHKOH高分辨率的太阳X射线数据,SOHO的多波段大尺度观测,TRACE的高分辨太阳过渡区资料,为研究太阳磁场从内部到距离几十太阳半径处的大范围演化提供了依据,高效的空间资料结合长期的地面资料,将是正派推动太阳磁场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