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根据我国M—1型航电仪的实际参数,计算了导电导磁球体在脉冲偶极场激发下产生的电磁响应,并且绘制出可供野外解释人员实际应用的解释列线图。 M—1型航电仪属于时间域吊舱式航电系统。其特点是由绕在机翼、机尾端点的发射线圈发射一系列正负交替的脉冲磁场,在脉冲间歇期间,由拖吊在飞机后下方的  相似文献   

2.
大井坡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是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支持下确定的我国首个航空地球物理(航磁、航重和航电)综合试验场.综合试验场的选址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困难的工作,因为综合试验场要求同时满足航磁、航重和航空电磁等多种测量系统检验条件.因此,综合试验场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基本原则:要求试验场及周围人文环境干扰少;地形有一定起伏;地质内容丰富,最好有已知铁矿点(或小型铁矿床);航磁、航重、航电异常明显等.根据这些原则,采取“先选区后选场、区中选场”的方法,在综合分析对比地形、地质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并实地考察后,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四子王旗试验区,对四子王旗试验区作进一步详细工作后,在试验区东北角大井坡地区确定了大井坡航空地球物理试验场的范围和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航空物探技术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郭良德 《物探与化探》2000,24(5):340-345
本文综述了西方国家航空物探技术的发展动态,介绍了最新航空磁力仪、伽马能谱仪,以及最新航磁、航电、航重测量系统、数据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4.
谢尔塔拉铁锌矿床是在验证M_(72-85)航磁异常时发现的.在该矿区除进行了航磁与航电测量外,还进行了地面磁法、重力测量、低频定源电磁法、激电剖面与测深、电测井以及三分最磁测井等物探工作.这些工作在圈定矿体、确定矿体空间形态和赋存位置以及估算储量等方面都起了不同程度的作用.本文只着重介绍重力法所获得的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南地区航磁数据进行化极、垂导和延拓等处理,研究西南地区航磁区域特征,确定采用航磁化极上延20 km等值线图作为西南地区航磁区域异常,对西南地区区域航磁异常划分了13个分区。结合地质、重力、天然地震和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推断解释,将西南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9个二级构造单元,22个三级构造单元,并重点对6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地质、矿产和航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异常带、雅鲁藏布江异常带、三江异常带等串珠状磁异常与该成矿带的矿产地位置吻合较好,证明航磁异常在找磁性矿产方面效果显著。通过航磁异常上延10 km与地震震中点位对比分析,证明航磁反映深部断裂构造特征明显,能明显反映出西南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6.
郭志宏 《城市地质》1997,9(2):14-22
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本文尝试将双极子等效源技术应用到伟纬度地区的航磁化极中,首次对南海低纬度地区的一片航磁△T数据场进行了化极实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解决低纬度地区的航磁化极问题做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低纬度火山岩区航磁数据化极处理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当前,在航磁数据处理工作中,化向磁极的处理比较普遍地得到应用,在某些地区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 采用化极这一计算方法,目的是想消除地磁场倾斜磁化的影响,使化极后的磁异常特征能和磁性体之间建立更直观的联系,简化定量解释工作.但几年来,大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化向磁  相似文献   

8.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 1402-2010)对航磁软补偿质量给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但没有明确航磁软补偿质量的评价方法,笔者在借鉴航磁自动数字补偿仪DSC-1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提出利用补前磁总场和补后磁总场进行事后评价的方法,并编制了软件,为软补偿质量的统一评价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连浩特—东乌旗地区1∶5万高精度航空物探勘查(磁、电、放)发现的一大批有找矿意义的航磁、航电和航放异常,结合化探、地质等资料,深入研究了高精度航空物探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成矿规律,圈定出找矿远景区和重点找矿靶区。为充分发挥航空物探异常潜能,对部分异常进行了相应的地面查证工作。认为高精度航空物探资料对寻找铁矿和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产效果比较明显,这对地面找矿具有指导意义,将促进该地区矿产勘查的进度和有效突破。  相似文献   

10.
发展了磁偶层位势理论,证明沿任意方向磁化的磁偶层位势函数(1)在全空间有意义;(2)在曲面S上连续并有确定的极限;(3)当U(P)|_s、M~0(Q)给定时,M(Q)有唯一解,在此基础上,结合磁化方向与磁场分量方向互换定理,建立变磁化方向化磁极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航磁ΔT异常解释中存在由于倾斜磁化而引起的异常形态变化问题,特别是在低纬度地区,当编图范围南北跨度很大时,即使相同磁性体,在南部和北部引起的异常特征也有明显差异,给磁异常解释带来麻烦。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简述了分带变倾角化极磁场图在大范围航磁ΔT解释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墙状岩体模型可以简便地分析磁异常。在这种模型中,场源埋深约为1.25S,这里的S是在最陡侧面测量的S-S长度。墙状岩体的倾角可以用θ来计算,θ为复合磁角,可以用异常的最大幅值和最小幅值的比值求出。在存在剩磁的情况下,只有在总磁化强度的方向已知或假定了的时候,墙状岩体的倾角δ才能从θ中求出,如果倾角已知,磁化方向可以求出。按照关系式κ=0.3A/T,可以用异常的总幅值A和感应磁埸强度T来计算埸源的最小磁化率衬度值k。用这种方法已经解释了许多航磁异常。本文列举了几个磁异常以说明这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利用航磁数据圈定磁性地质体边界的方法主要有航磁ΔT化极法、航磁ΔT化极垂向一阶导数法、总梯度模法和斜导数法等4种。云南宣威-贵州赫章地区火山岩分布面积广泛,下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具有强磁性,而其他地层岩石磁性很低;为了圈定研究区内磁性地质体的目的,利用该区1∶5万航磁测量数据,阐述了ΔT化极法、化极垂向一阶导数法、斜导数法和总梯度模法等4种数据处理方法的地质应用效果,认为应根据有效磁化方向与地磁场方向是否一致来选用不同的航磁数据处理方法,以达到有效圈定地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引言 航磁资料数据处理是从航磁资料获取尽可能多的地质信息的手段。诸如为了消除地表局部磁性体的干扰,区分局部场和区域场而采用的向上延拓;为了区分复杂场,了解场源分布的向下延拓;为了区分同级相互干扰的异常,圈定磁性体边界的垂向导数计算;以及为了排除斜磁化影响,简化异常解释的化磁极运算等等,都已为广大物探和地质工作者所熟悉和应用,并在航磁资料的地质解释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视磁化率换算则  相似文献   

15.
以东乌旗地区1∶20万重、磁数据为基础,针对一定深度地质构造的研究需要,提取了局部重力异常和航磁化极上延异常。对二者进行重磁异常对应分析,圈定13个重磁正相关异常,13个负相关异常。统计得出区内矿产地重磁相关系数值R主要在-0.4~0.4之间。分析认为区内正相关异常主要由高磁高密度侵入岩体引起,负相关异常主要对应区内古生界隆起等,推断结果与已知地质资料吻合。为当地基础性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深部地球物理信息;也为重磁综合异常信息提取工作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S型与I型花岗岩体在河北省境内广泛分布,前者含矿性不好,后者与成矿关系密切,普遍矿化。通过分析河北省高精度航磁资料,总结对比了S型与I型花岗岩体的航磁异常特征,并分析了它们磁性差异的原因,以便于在航磁资料的研究中圈定这两类花岗质岩体,区分矿与非矿异常,间接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磁测发现的大量非矿弱磁异常,不符合“单个磁性体均匀磁化”的简单模型。现在通用的各种定量解释方法,对这些复杂磁异常就不适用了。而目前尚未研制出适合复杂磁异常特点的定量解释方法,因此本章着重介绍复杂磁异常的定性研究方法。下面提出的各种定量解释方法,只是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才能应用,并通过定量计算为定性解释服务。8.1利用航、地磁差异研究复杂磁异常8.1.1充分利用现有航、地磁资料进行磁异常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建国40余年来,第一代航空磁测覆盖面积达200余万平方公里(含海域12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航磁异常数据是航磁工作的最终重要成果之一,是通过解释评价工作对航磁测量数据进行的定性分析。目前工作中最终成果均以项目为单位通过制图、成图工作形成成果图件,为满足图面表达需求,要对同一数据层依照不同属性进行多次渲染,叠加显示。为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信息化服务,航空物探数据通过Oracle数据库进行统一存储管理,笔者通过深入研究航磁异常数据表达需求,结合Oracle数据库管理方式,设计了航磁异常数据的自动渲染流程,并使用C#语言进行基于ArcEngine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航磁异常点数据自动渲染功能,经验证,渲染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规范,提供标准化的API接口,可供后续开发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新疆可可托海航磁调查方法及主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强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及应用项目,在新疆可可托海进行1:5万航磁调查工作,获取了高质量的航空磁测数据45 992.6 km测线; 完成研究区及周边岩性、物性测量工作,获得该区域各类重要岩石磁性参数; 形成了一套信息丰富、覆盖面积广的航磁系列图件,填补了研究区大部分地区航磁资料空白,为普查找矿和研究区域地质构造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通过航磁筛选出重点异常进行地面查证,发现磁铁富矿1处、铜矿化蚀变带2条、重要找矿线索12处,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0.
航空磁测在寻找与磁性矿物有关的金属矿床勘查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应用。为快速有效地找寻隐伏及深部矿体,以动力三角翼飞行器为载体,依靠其灵活轻便、经济、高效等特点,配备先进的AARC510航空磁测系统,在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开展1∶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试验。本文介绍了应用该航磁系统进行高精度航磁测试的试验情况,验证了动力滑翔机低空飞行、高精度测控等关键性能,取得较可靠的高精度航磁资料,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航磁测量系统在覆盖区开展矿产勘查工作是有效的,适宜于开展大比例尺的航磁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