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山西省繁峙县宏达铁矿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明晰了五台群柏枝岩组是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的赋存特点,探讨了条带状磁铁石英岩标志层和区域构造特征及环境古地理与沉积旋回都是指示深部隐伏矿体成矿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通过岩心观察,将克拉玛依油田三叠系克下组砾岩分为杂基支撑角砾岩(砾石成分同基岩)、弱胶结砾岩(严格意义上未胶结成岩)、泥质杂基支撑砾岩、砂砾质支撑砾岩和分选极好的细砾岩几种类型。通过岩心岩石特征与现代洪积扇沉积物特征对比,确定了每一类砾岩的形成环境。克下组沉积早期,气候干旱,洪积扇为干旱型,可与现代扎伊尔山山麓洪积扇(堆)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沉积后期气候变得潮湿,洪积扇类型逐渐转变为以河流作用为主,可与阜康市白杨河洪积扇沉积物特征相类比。克下组洪积扇在垂向上为向扎伊尔山后退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3.
色日绒地区冰海杂砾岩产于砂泥质为主的陆缘碎屑岩段中,累计出露厚度约325 m。岩石学及沉积学特征指示其沉积于滨海—上部浅海环境;顶部的化石生物组合指示此段岩层沉积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冷水型海洋环境。岩层中的坠石结构、压裂面以及与其同层位产出的冷水型生物群为冰海杂砾岩的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指示其形成于冰川作用下,是由冰筏搬运的海相沉积。通过资料综合收集、对比,确定了冰海杂砾岩形成的古构造及古地理、古气候控制条件。根据古构造位置及古地理特征,大致总结出了以该地区为代表的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的沉积及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井和岩心分析,将塔里木东河1油藏东河砂岩段从下到上划分为前滨-上临滨-下临滨相带,并进一步划分出11个准层序。经岩相学分析,将砂岩段低渗层分为钙质胶结低渗层、杂基充填低渗层和混合低渗层。钙质胶结低渗层主要分布在准层序内部,以方解石胶结砂岩为主,受成岩作用控制;杂基充填低渗层主要分布在准层序边界处,多为海侵背景下的滞后沉积产物;混合低渗层在准层序内部及边界均有分布,但数量很少,无明显规律性,砂粒间主要由杂基和方解石胶结物混合充填,充填物含量低。结合测压资料认为,发育在准层序边界处的杂基低渗层保留了更多的初始沉积特征,易形成横向连续性好的低渗层,是注气开发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祥探8井华力西末期风化壳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原油具有饱和烃含量高,芳烃、非烃、沥青质含量低和全油C同位素轻的特点,生物标志化合物藿烷系列具有C30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相对较高等特点,指示生烃母质类型好,沉积环境为高含盐的还原环境,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与祥探9井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一致,指示与石炭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曹洁  魏仙样  严小鳙  李玉宏  魏建设 《地质通报》2012,31(10):1639-1644
根据对祥探8井华力西末期风化壳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原油具有饱和烃含量高,芳烃、非烃、沥青质含量低和全油C同位素轻的特点,生物标志化合物藿烷系列具有C30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相对较高等特点,指示生烃母质类型好,沉积环境为高含盐的还原环境,烃源岩演化程度较高。与祥探9井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一致,指示与石炭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栾绍堃 《沉积学报》1985,3(3):125-129
含煤沉积岩系中,陆源碎屑沉积岩占绝大多数。“杂基”或“基质”是否参加或如何参加陆源碎屑沉积岩的分类与命名,是沉积岩工作者十分关心,经常讨论的问题。部分学者主张杂基在陆源碎屑沉积岩中影响分类与命名,部分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本文根据笔者在西北地区几个煤田沉积岩工作中的资料,以青海木里侏罗纪煤田河流环境含煤沉积岩系中,杂基混入特征为例,试谈一孔之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磷块岩的胶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磷块岩胶结物有泥质、硅质、磷质和碳酸盐质4种,共形成19种胶结结构,其中尤以磷泥晶环边结构、等厚纤状环边结构、似重力式结构、磷质纤状环边叠加云质亮晶充填结构特征突出,具有指示沉积成岩环境的意义。4种类型的胶结物在剖面和平面上的演变与水体深度和沉积成岩环境有关,而胶结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既是磷块岩的环境指示,又反映微生物的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9.
许保良  阎国翰 《岩石学报》1996,12(1):145-155
河北雾灵山碱性花岗质杂岩主要由似斑状碱长正长岩、碱长正长斑岩、碱性石英正长岩和碱性石英正长班岩组成,是华北地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代表。本文系统报道了它的地质学、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讨论了它的成因类型归属和所代表的大地构造环境问题。这些资料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白垩纪早期,是一个剥蚀程度较小、定位于浅成环境的硅饱和碱性-过碱性岩杂岩体,属裂谷-类裂谷A型花岗岩类,它的出现表明华北地区早白垩纪时期曾处于板内裂谷-类裂谷的引张环境。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海北部的莫克兰增生楔是阿拉伯板块以低速、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的主动陆缘构造,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依据2019年中国在莫克兰增生楔海域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资料、浅地层剖面及多波束测深数据,并结合以往的调查成果,探讨莫克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浅表层识别标志。地震识别标志主要有似海底反射层(BSR)和振幅空白带2种标志,地形地貌标志包括海底麻坑、海底滑塌、丘状体、泥火山、冷泉系统等,水体标志主要为羽状流。在水深1000 m和2900 m的站位已分别钻获水合物样品。莫克兰增生楔丰富的水合物识别标志可能与低速、低角度的俯冲地质背景有关,使该区水合物存在指示兼具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的特征。综合研究区的异常标志分布特征,推测增生楔中部和西部的背斜脊及其附近区域是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冉崇英 《沉积学报》1986,4(2):81-82
云南东川昆阳群落雪组中的藻叠层石按其总的立体形态可分为层状、柱状和球状三类,各类再依据其形态变化细节又分为若干型(表1)。一些研究者认为藻叠层石的形态变化与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即其形态类别具有指示沉积相环境意义。根据东川落雪组的沉积特征,笔者对藻叠层石的形成环境有如下认识:层纹型通常形成于闭塞的潮间带上部且延伸至潮上带碳酸盐泥坪。本区一部分层纹型叠层石产于红色白云岩中,并见石膏晶体伴生,显示是超咸化水域,有暴露标志。  相似文献   

12.
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早期的构造环境仍存在较多争论,选择西秦岭将其那梁杂岩体进行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分析,以期对该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其那梁杂岩体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组成,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40.0±1.5) Ma,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属于早印支期。将其那梁杂岩体具有富钾(K2O=3.09%~3.54%)、富碱(K2O+Na2O=6.44%~7.20%)和过铝质(A/CNK=1.05~1.56)特征,Mg#值(54~67)较高,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类。将其那梁杂岩体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8.19~14.63),呈右倾特征,显示无或弱负Eu异常(δEu=0.87~1.03),具有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和富集Ba、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将其那梁杂岩体主要源于下地壳高钾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且有幔源物质参与其中。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将其那梁杂岩体形成于火山弧构造环境,可能与中—晚三叠世阿尼玛卿—勉略洋向北俯冲有关,反映了中—晚三叠世西秦岭地区具有活动大陆边缘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对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铁矿废弃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关系,在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大型土壤动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大型土壤动物种类、数量变化标志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阶段先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化指示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质量;蚁科与腹足纲是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14.
芬兰科密铬铁矿床是欧洲规模最大的铬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古元古代层状超镁铁质杂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杂岩体内的铬铁矿床具典型的层状堆积特征,矿层延伸稳定。由于Cr/Fe值较低,该矿床矿石品位在世界同类矿床中属偏低水平。同位素年代学证据表明,其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2.44 Ga),是由卡累利阿造山作用诱发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并与新太古代基底岩层发生混染作用形成的。科密铬铁矿床属于层状铬铁矿床,其地质特征与中国目前已发现的豆荚状或似层状铬铁矿床存在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5.
云南西畴县嘎机铅锌矿处于都龙复式花岗岩基向北侧伏的地带,铅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该铅锌矿具有层控-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特征。中寒武统田蓬组(∈2t)碳酸盐岩-碎屑岩互层组合、背斜构造、隐伏花岗岩体脊状凸出部位、矽卡岩化围岩蚀变和物、化探异常等是本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新发现的丹凤县回头山晶质石墨矿位于北秦岭复合岛弧杂岩带之东部,成矿区划为北秦岭Au-Cu-Mo-Sb-石墨-蓝晶石-红柱石-金红石成矿带。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和中元古界峡河岩群寨根岩组中,目前圈定晶质石墨矿体4条,初步估算晶质石墨矿物量达中型规模。在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石类型、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开展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归纳总结区域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回头山晶质石墨矿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展布,全区固定碳含量2.57%~11.51%,平均值为5.90%。矿石类型可分为大理岩型、片岩型和片麻岩型三种,是区域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和玉红 《云南地质》2014,33(3):384-386
四家寨金矿是康定杂岩内典型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化)石英脉呈似层状,透镜状充填于构造破碎带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关系密切,脆-韧性剪切带是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色日绒地区冰海杂砾岩产于砂泥质为主的陆缘碎屑岩段中,累积出露厚度325m,沉积于浅海环境。该段顶部化石生物组合指示其沉积于早二叠世阿丁斯克期的冷水型海洋环境。岩层地质构造特征,与同层位产出的冷水型生物群为冰海杂砾岩的成因提供了证据,指示其形成于冰川作用下,由冰筏搬运的海相沉积。通过收集资料对比,确定其在近似冰期南半球15°~35°的古纬度范围内,环境平均水温0~10℃。在陆内裂谷或被动陆缘裂谷形成的广阔岛块、谷槽相间的构造古地理格局下,冰筏携带基底砾石,在赤道洋流作用等因素影响下,在消融以后,下落至色日绒地区浅海环境中,与砂泥质、砂质基质一同沉积形成冰海杂砾岩层。  相似文献   

19.
吕大炜  张奥聪  张之辉  高远  王东东  刘海燕  徐锦程  王洛静  田兴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14-2022082014
古土壤是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重要记录者,通过古土壤记录的信息,可以定性和定量重建深时古环境和古气候,为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的各种地质事件提供依据。前人大多对特定区域展开古土壤研究,对全球性古土壤数据的整理和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古土壤的干湿情况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作用,我们按照植物根迹、根系结构与根化石、黏土矿物以及古土壤的结构构造等依据,将前人报道的古生代(410~255 Ma)古土壤分为干旱古土壤和湿润古土壤两种类型。将古土壤干湿特征与其他气候敏感性沉积物进行对照,显示为干旱古土壤分布与钙质结核以及蒸发岩等指示干旱气候带的敏感性沉积物分布一致,湿润古土壤分布与高岭石、煤以及铝土矿等指示湿润气候带的敏感性沉积物分布一致。干旱古土壤大都分布在晚古生代中低纬度干旱地区;湿润古土壤大都分布在晚古生代赤道附近及中纬度湿润地区。通过以上分析认为,古土壤干湿特征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气候敏感指标指示古气候环境,进而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古土壤是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重要记录者,通过古土壤记录的信息,可以定性和定量重建深时古环境和古气候,为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的各种地质事件提供依据。前人大多对特定区域展开古土壤研究,对全球性古土壤数据的整理和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古土壤的干湿情况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作用,我们按照植物根迹、根系结构与根化石、黏土矿物以及古土壤的结构构造等依据,将前人报道的古生代(410~255 Ma)古土壤分为干旱古土壤和湿润古土壤两种类型。将古土壤干湿特征与其他气候敏感性沉积物进行对照,显示为干旱古土壤分布与钙质结核以及蒸发岩等指示干旱气候带的敏感性沉积物分布一致,湿润古土壤分布与高岭石、煤以及铝土矿等指示湿润气候带的敏感性沉积物分布一致。干旱古土壤大都分布在晚古生代中低纬度干旱地区;湿润古土壤大都分布在晚古生代赤道附近及中纬度湿润地区。通过以上分析认为,古土壤干湿特征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气候敏感指标指示古气候环境,进而作为划分气候带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