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防灾减灾学报》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创刊于1985年,原名《东北地震研究》,于2010年正式更名为《防灾减灾学报》。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地震局主办、地震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地震科学技术双月刊《地震科学研究》自1985年起将改为学术性季刊《中国地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季度末月出版,每期80页,定价0.80元,邮局刊号6-73,国外发行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办理。《中国地震》将全面反映中国地震科技工作的成果和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繁荣中国地震科学事业服务。主要刊登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震和工程抗震文献题录》(1986—1990)将于1992年4月由地震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7-5028-0560-5/P·372)。自我国地震和抗震防灾第一部大型回溯性文献检索工具书——《中国地震科技文献题录大全》(1900—1985)出版以来(江苏省地震局编纂,1988年地震出版社),受到广大地震和抗震防灾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满足国内科技工作者对地震  相似文献   

4.
应读者要求,现将我省公元512年至1985年Ms≥4地震整理编目,供参阅。公元512年至1979年的目录选自顾功叙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1980年至85年的目录选自山西省地震局编《山西地震目录》。1900年以后的地震为仪器记录的地震。整理过程中改正了部分舛误。补遗中所列为《中国地震目录》中未收入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刘万忠 《地震工程学报》1992,14(S1):179-182
编纂《甘肃省志·地震志》的任务是甘肃省政府于1985年正式下达的,同年7月我局组成地震志编委会,开始编,12月提出了篇目(讨论稿),1986年各撰稿人(均为兼职)按各自篇章的分工,开始收集资料,1987年进入撰写起草阶段,至1989年10月陆续完成初稿。  相似文献   

6.
武衡 《地震学报》1989,11(4):437-437
我国地震学家谢毓寿和历史学家蔡美彪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是一部既有学术意义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该著所收集的地震史料,起自公元前约23世纪,止于1980年,时间跨度达四千余年。这部《汇编》,由全国地震、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天文、档案、图书、出版等各界近千人,历经五年的辛勤劳动,于1987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震研究》2007,23(1):84-84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  相似文献   

8.
1988年第二季度全球地震活动比第一季度又有降低。两次较大地震都发生在美洲西海岸地震带。亚欧带仍保持平静。估计亚欧带东段仍将有活动,然后转向西段。1986—1987年深震频数远大于浅震。1985—1987年,全球地震活动是一个小峰值。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震研究》2007,23(3):80-80
《东北地震研究》创刊于1985年,是由辽宁省地震局、吉林省地震局和黑龙江省地震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发行。  相似文献   

10.
历史地震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为各国学者所公认。苏联学者于1977年出版了质量较高的《新编苏联强震目录》。日、美、英、印、菲等国的学者在历史地震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1983年召开的欧洲历史地震活动性专题讨论会,提出了从发掘史料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一套处理宏观地震资料的方法的建议。我国的地震史料在质和量方面都居世界前列。1956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50年代后期,在李善邦教授主持下,编出了《中国地震目录》,1971年和1983年又经两次修订。1976年唐山地震后,组织有关领域一千余人编纂更为详备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五卷,从1983年至1987年陆续出版。近年,我国学者正在大力开展地震史料的地震学分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1.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87年是我国地震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时段的第三年,处于向强震高潮活动过渡的阶段。在前两年地震活动增强的背景下,1987年地震活动有所减弱,从其地震时、空、强分布来看,1987年震情有如下的主要特点: (1)地震活动水平相对前两年有明显减弱。1985年新疆乌恰发生一次7.4级地震,1986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5,(6)
<正>专家简介:石元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农学通报》主编。。1949年毕业于湖北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清华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著有《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盐渍土的水盐运动》《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3.
1987年第三季度的全球地震活动有所回升,但水平仍不高。从前三个季度来看,1987年的地震活动水平低于1986年。自1985年3月智利地震以来,美洲西海岸地震带和大洋岛弧带一直是全球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格局至今没有基本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震学会会讯》第26期(仿皮面、含2006年3月~2007年2月月历)将同2006年第2期《国际地震动态》一并于2006年2月底前寄送到每一位会员手中。特此通知。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通知$中国地震学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全世界死亡千人以上的地震,以公元前70年中国山东诸城昌乐地震为最早,震级7,死亡6000人。到1985年底为止,全世界共发生死亡千人以上地震335次,共死亡6807896人。具体资料见《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6期、1982年2期和1985年《地学基本数据手册》(海洋出版社),本文不再重复。我国发生死亡千人以上地震83次,占全世界同类地震的24.77%;死亡2693460人,占全世界的39.56%。这两个比例极高,从灾害学角度,我国才是名符其实的“地震之国”。多少年发生一次死亡一万人以上的地震,或者死亡十万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震研究》编辑委员会于1987年2月20日在沈阳召开了第二次编辑委员会议.北京和东北三省的编委、编辑部人员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东北地震监测研究中心白俊德书记.岳明生主任和有关处室领导应邀到会,并对会议表示祝贺.会议由赵文峰主编主持.徐心同副主编汇报了《东北地震研究》两年来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公布了《东北地震研究》经省委宣传部批准从1987年公开发行.与会编委就进一步办好《东北地震研究》对前两年的出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对本刊的性质、宗旨、内容、形式、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讨沦研究.对刊物如何能受广大地震科技人员欢迎,使其发挥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会议开的紧凑,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目地.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大同地震的前兆特征及孕震过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1976年和林格尔6.3级地震之后,晋冀蒙交界地区M_L≥4地震有一个由西向东总体迁移的过程,小震活动自1985年以后形成空区,1987年以后形成条带。最早的前兆异常开始于1985年前后,并分布在空区内。以一批断层位移异常为标志的中期异常开始于1987年5、6月份,还有少数地下水位及地电阻率异常,全部分布在空区外围。短期异常开始于1989年3月,以地下水动态、水化、地磁异常为最多,兼有测震、地形变异常,其中地磁异常主要分布在空区的内部及其边缘地区,其它异常沿山西构造带和燕山构造带延伸较远。本文根据地震活动及前兆异带演化的阶段性推测了大同地震的孕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西部片区编图验收会于1983年3月23日在成都省军区招待所召开,历时七天,并于3月29日结束。《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是国家地震局1980—1985年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自82年5月第一次工作会议以来,在各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经参加工作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基本上完成了各省(区)地震构造图的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地震预报实验场工作,加强地震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编辑室联合组织的《地震实验场与地震预报译文集》将于1987年年底前出版。该专集由《世界地震译丛》编辑部编辑,组织选译了美、苏、日、希腊和土耳其等国的地震  相似文献   

20.
《陕甘宁青四省(区)强地震目录》将于1985年3月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目录根据大量历史文献及地震监测资料,整理辑录了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82年陕、甘、宁、青四省(区)4(3)/(4)级以上的强震442次。各次地震均按地震年月、震中位置、地震强度及地震简况等注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