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岩石物性是联系地球物理和地质解译的纽带,翔实的物性资料是可靠的地质解释的基础(林子瑜,2013)。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江西相山地区岩石电性特征,在相山火山盆地开展了系统地岩石电性参数统计及调查研究。相山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岩性变化大,加之构造破碎、热液蚀变叠加影响,各地质单元物性存在很大的变异性。如果不能正确地对所测定样本进行地质上区分甄别,辩证地分析各地质单元的地质产状和相关地质作用所带来的物性变异,就势必会影  相似文献   

2.
概括以往的花岗岩成因研究的指导思想,都以“求同”思维为出发点,本文则试图在“求异”中,对花岗岩的岩石演化系列、主导岩性、演化度、成矿阶段以及形成环境动力学进行论述。 1.岩石系列与主导岩性:华南花岗岩多以复式岩体产出,并存在规律性的演化。王联魁等曾将其划为华南浅源成因(系列Ⅰ)与深源成因(系列Ⅱ)两个岩石系列。但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岩体中,出现的岩石系列完整程度是不相同的,并且其主导岩性也不同。如同属  相似文献   

3.
为重力调查、地震勘探以及地质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笔者通过收集、整理区域物探、矿区物探等前人工作中已获得的物性数据以建立河南省岩石物性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对河南省33 070个岩石密度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给出了全省全岩、各岩石大类、类、亚类的密度统计值,并发现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可供在河南省境内开展相关地质调查工作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在W盆地珠海组岩石物性研究中,采用参数交汇法,利用四口井(W9-3-1、W9-1-1、W9-1-2和W9-6-1)所测定的纵横波速度、密度、Vp/Vs、λρ和μρ等参数进行多井交汇处理,形成了表征珠海组地质特征的敏感参数:相对高的横波速度、低密度、低λρ高μρ,建立起识别珠海组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模式。珠海组岩性预测是由砂泥岩区分、岩性边界及在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岩性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岩性预测中,密度与λρ交汇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效地区分出珠海组二段和三段的砂岩泥岩及圈定出岩性边界,并建立测井岩性与地震岩性之间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地震岩性预测的可靠性。珠海组储层预测是由有利储层与非储层的区分、储层边界的圈定及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储层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储预测中,密度与λρ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地将地珠海组二段和三段最有利储层和非储区分开来及圈定出储层边界,并建立测井储层与地震储层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测井储层"标定"地震储层。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建立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识别模式,定量解释了地震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储层,提高了预测效果,并扩展了岩性物性参数的应用,促进了岩石物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岩石物理学是研究岩石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理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在W盆地珠海组岩石物性研究中,采用参数交汇法,利用四口井(W9-3-1、W9-1-1、W9-1-2和W9-6-1)所测定的纵横波速度、密度、Vp/Vs、λρ和μρ等参数进行多井交汇处理,形成了表征珠海组地质特征的敏感参数:相对高的横波速度、低密度、低λρ高μρ,建立起识别珠海组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岩石物性参数模式。珠海组岩性预测是由砂泥岩区分、岩性边界及在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岩性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岩性预测中,密度与λρ交汇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效地区分出珠海组二段和三段的砂岩泥岩及圈定出岩性边界,并建立测井岩性与地震岩性之间的映射关系,提高了地震岩性预测的可靠性。珠海组储层预测是由有利储层与非储层的区分、储层边界的圈定及井控下地震反演属性体的地震储层预测组成。在珠海组储预测中,密度与λρ和Vp/Vs与λρ交汇分别最有地将地珠海组二段和三段最有利储层和非储区分开来及圈定出储层边界,并建立测井储层与地震储层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了测井储层"标定"地震储层。利用岩石物性参数建立有利岩性和有利储层的识别模式,定量解释了地震反演结果,精细刻画了储层,提高了预测效果,并扩展了岩性物性参数的应用,促进了岩石物性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岩矿物性的研究中,为了能有效顺利的开展工作,往往需要了解工作区域内岩石矿物之间的物性差异,包括岩石之间的电性差异、磁性差异、密度差异等。对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不仅是物探工作中地球物理场及地质解译的基础,也是对岩石形成时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的反映。此次研究发现,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岩石物理性质方面有较强的差异,尤其是电阻率、磁化率、密度差异较大,可以进行电法、磁法、重力等方法勘探。了解了该区域的物性特征,可以辅助指导该区域的电法、电磁法、重磁法等勘探方法。在对岩石物性数据采集后,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分析研究区岩石物性分布情况以及岩石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相关剖面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结果对比,发现两者近地表电阻率特征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这也验证了岩石物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为在该区以后的物探测量及地质解释等方面能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区域岩石物性调查,给出了区域岩石的密度、磁性、电性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划分了密度界面,明确了磁性基底的客观存在,构思了岩石层序地球物理模型,提出了不同时代花岗岩的磁性变化特征,建立了隐伏在岗岩的重力低预测模式.在区域构造填图、隐伏花岗岩填图、小盆地油气田构造研究、固定矿产成矿带预测以及某些基础地质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宋小庆  江明  彭钦  熊沛文 《地质学报》2019,93(8):2092-2103
岩石热物性是地表、地球内部温度分布及热传递研究不可缺少的参数,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均尚未开展过系统性、区域性的岩石热物性参数研究工作。为给贵州及相邻区域开展地热、油气成藏以及岩土工程等研究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次采集了贵州主要地层的14种岩类,共计433件岩石样品,并进行热导率、比热容及热扩散率的测试,分析了不同岩石的热物性参数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贵州地区岩石热导率的实测平均值在1. 516±0. 264~5. 066±0. 521W/(m·K)之间,比热容的实测平均值在0. 272±0. 042~0. 603±0. 096kJ/(kg·℃)之间,热扩散系数的实测平均值在0. 752±0. 331~2. 854±0. 368mm2/s之间。区内岩石热物性与其矿物成分、结构、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其中,岩石年龄越老,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越高;岩石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与高热导率矿物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比热容则相反;随着岩石中矿物颗粒粒度的增大,岩石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也随之增加,而比热容与矿物颗粒粒度的关系则不明显;含水量对岩石的热物性影响较大,饱水条件下岩石的热导率比干燥条件下的热导率增加幅度在2%~17%,热扩散系数增加的幅度集中在1%~16%,而比热容则减少,减少幅度在3. 08%~21. 79%。  相似文献   

9.
为配合新疆和田南部地区1∶5万航磁调查工作,掌握该区岩石磁性特征,填补这一地区缺少岩石磁化率资料空白,2013—2015年在该地区开展了区域性岩石磁化率调查工作,完成331处物性点测量,获得有效体积磁化率数据10 256个,采集岩石样品270块。对实测资料进行了详细地分类统计,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区岩石磁化率主要受岩石中矿物成分、结构以及岩石时空分布影响。中、酸性侵入岩磁化率主要由岩石中黑云母的含量决定,黑云母对中、酸性侵入岩磁化率的贡献要高于其他超顺磁性矿物的贡献。对于相同岩性的岩石磁化率具有沿深大断裂分布的磁化率值高,沿次级断裂分布的磁化率值相对低的空间分布特点和早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磁化率高于晚古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时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为航磁资料解释、地质找矿、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心观测、岩石薄片、物性分析等资料,综合分析火山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及储集性能.通过研究储层物性与储层岩性、类型的关系,总结出火山岩储层主要控制因素.结合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进行火山岩储集层的综合评价.根据凸起火山岩储集层平面展布特征,为本区该类储层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扬玉 《物探与化探》1986,10(6):446-452
本文通过对云南西南部两个1:5万图幅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和岩石测量三种区域化探方法的试验,从找矿、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得出了三种化探方法找矿效果相近的结论,但水系沉积物测量以其异常衬度高、野外采样工作量小、样品分析费用少而明显优于土壤测量。在试验中得到的另一发现是低密度(每平方公里约2个样)的岩石测量在发现异常信息和了解微量元素分布区域性变化规律方面有好的效果。岩石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化探方法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及其在区域化探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的新概念。对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进行分类和建立判别标志并分别命以定义。指出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推断解释中,以发掘各类特征要素的地质意义做为指导思路,达到获取更多地质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金、银矿产普查中应用化探的找矿效果和方法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文章主要简介了1980~1985年期间化探方法找金、银矿产所取得的找矿成果,新发现59处矿床和矿产地。指出了在中国的地理一地质条件下,寻找金、银矿必须首先开展小比例尺的区域化探,以便尽快缩小找矿靶区,圈出成矿远景区,然后进行普、详查工作,才能很快取得重大找矿成果,同时也会缩短找矿周期和节约经费。还讨论了开展区域、普查和详查化探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在1:20万区域化探和1:5万普查化探阶段主要应选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大比例尺详查中主要选用土壤测量或岩石测量。讨论了在普、详查中进行组合样品的问题。同时也指出承担金、银矿化探普查的野外队必须掌握痕量金分析方法和技术及形成生产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省内花岗岩带上采集了数千块标本,测得其物性参数。为预测岩体含矿性,研究了这些物性参数与岩体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特点;利用判别分析、相关分析,对省内花岗岩性质作了分类;作者还利用物性参数在两个沉积岩地区进行了划分地层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数据表明,利用区域物性资料直接解决某些地质问题是有前景的。  相似文献   

15.
傅家灿 《物探与化探》1995,19(6):430-438
本文介绍了鄂东南金属矿区-阳新岩体西北段立体地质填图中的物探工作方法及其地质找矿成果.物探与地质密切配合,运用重力、磁测、电测深等综合方法,在研究岩体结构和形态,圈定控矿构造,成矿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立体地质图形象地显示了阳新岩体的空间地质特征.找矿靶区验证结果表明,物探在立体地质填图中应用效果好,成矿预测准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部署在重要成矿区带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在全国陆续展开,这对提高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进一步圈定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要求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地面磁测、自然重砂测量和遥感异常提取。本文以甘青交界的浪力克一牛头山一带1:5万区域矿产调查中水系沉积物测量实际资料为依据,探讨了浪力克铜矿区及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认为Cu、Pb、Zn、Au、Ag异常分布与含铜火山岩系分布一致,异常规模显示该矿外围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在“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一文中,作者等曾就矿床成矿系列这个概念形成的过程、提出的依据、包含的内容、在矿床学和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地位、它的可能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等等,作了一定的论述,给它下了一个初步的定义;并以较多的篇幅,对在一定时期内,那些成矿物质(元素)富集成为矿床的作用直接同岩浆活动有关的十二个成矿系列的实例,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叙述和分析,或就有关问题作了一些讨论。因限于资料搜集或研究程度的局限性,对于与沉积(成岩)作用有关的、以及(受)变质和变成矿床中建立的成矿系列有关问题,只分别提出了简略的意见,并分析了个别系列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在反倾层状边坡内,开挖边坡并修筑隧道洞口后,出现岩体从隧道掌子面整体挤出和洞顶塌方现象,并导致边坡出现后缘拉裂、坡体内出现多处裂缝和岩块崩塌等坡体失稳迹象。通过对该边坡失稳和隧道塌方的勘察和机制分析,确定该坡体的变形破坏模式,提出针对性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乌兰盖盆地属于松辽外围中新生代火山岩覆盖区,利用重力、磁力和大地电磁测深等非地震物探方法调查潜在沉积盆地分布和构造格架,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依据。在充分研究盆地岩石地层物性特征的基础上,根据重、磁、电各方法的优势,采用互约束反演技术,开展综合研究,解释推断了盆地白垩系巴彦花群、侏罗系地层的分布形态及构造格架,指出乌兰盖断陷盆地具有很好的找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20.
探地雷达在滑坡和岩溶地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世坤  祁明松 《地球科学》1993,18(3):329-3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