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视界”与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可否被观测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3):227-238
对于“我们能否观测到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这个问题,目前大多数宇宙学家将回答:“不能,因为这些星系处在我们的视界之外”,这里的思想是,相对论宇宙学中的速度必须由相对论多普勒红移公式来定义,然而在宇宙学中,红移是“宇宙学”的而非“多产勒”的,并且有一个速度的独立定义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从六十年代初发现类星体以来,关于类星体的红移性质一直存在着两种看法。持宇宙学观点的人认为:类星体的红移是由于类星体的距离十分遥远,因而以极大的速度离去所造成的;而持非宇宙学观点的人则认为:类星体与较近的星系有物理上的联系,它们的红移与距离无关。尽管红移的宇宙  相似文献   

3.
红移、中心黑洞质量和吸积率是活动星系核演化的重要参数.利用反响映射法计算了172个类星体和Seyfert星系样本的中心黑洞质量,并分析了中心黑洞的质量、红移、爱丁顿吸积率的分布,进而验证了从类星体过渡到Seyfert星系的演化.  相似文献   

4.
对于具有吸收线红移大于发射线红移的吸收体,如果吸收体具有比较大的多普勒速度,吸收体有可能是正在向类星体中心移动.在SDSS J101108 +553407的光谱中认证了3个Lyα吸收体,其吸收线红移均大于发射线红移,吸收线红移分别是:3.3442、3.3496和3.3553,对应的多普勒速度分别是401 km/s、773 km/s和1166 km/s.这3个吸收体的运动情况和起源均不相同:具有最大多普勒红移的一个吸收体,可能起源于类星体物质外流的回落,而另外两个吸收体很可能起源于绕天体中心转动的云团,并且这些云团位于寄主星系中.  相似文献   

5.
在此工作中,分析了一个类星体样本的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类红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主要结论:a)反常吸收线红移的主要部分是宇宙学红移;b)吸收体相对于类星体的运动是弱的;c)结果表明产生这些反常吸收线红移的吸收体位于类星体寄主星系或者类星体内部并且朝着类星体运动。  相似文献   

6.
对有光变资料的34个类星体及9个活动星系统计了它们的平均光变速率与红移的关系,发现平均光变速率有随红移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而活动星系的平均光变速率比类星体要大.从宇宙演化的角度来看,类星体的光变随着宇宙时愈演愈烈,最后与活动星系相接.  相似文献   

7.
天文信箱     
西安读者赵刚问,室女星系团中的星系相对于银河系的分离速度达到1000千米秒,相应辐射波长伸长03%,即z=0.003。若z=1,或z更大时,能否说明该星系以超光速几倍或十几倍远离我们而去呢?答:回答是否定的。按经典的多普勒效应,红移z与退行视线速度vr和光速C的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8.
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S.Djorgovski及其同事发展的新技术,显著地增加了能被观测到的星系的距离。他们认出一个位于武仙座、前所未知的24.5等的星系,此星系具有Z=3.218的超记录红移(红移量Z定义为光波波长的红移量与它在实验室的静止波长之比)。这远远超过了以前保持的Z=1.819的星系记录,并且表明,新发现的星系正以89%的光速远离我们。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有射电子源结构类星体的红移、视星等关系进行了统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最大子源间距D是个重要的参量,可以用它进行“标准烛光”分类。 2.由于红移,视星等及D之间存在着相关系数较高的回归关系,所以,这种类星体的红移可能主要是宇宙学的。 3.红移与距离的关系是r∝z-0.19z~2,在z>1时与哈勃线性关系有明显偏差。 4.对于射电星系,这个红移距离关系所给出的视星等红移关系也比哈勃关系为好。 5.随着子源间距的增大,类星体的光学光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最邻近间距试验对类星体与亮星系的成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射电类星体,特别是太红移的射电类星体,与亮星系明显成协.  相似文献   

11.
收集了142个射电类星体(28个射电宁静类星体、114个射电噪类星体)、43个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82个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和80个Seyfert星系的样本,基于Logistic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红移和热光度、黑洞质量、5 GHz射电光度、爱丁顿吸积率、核主导参数R的关系进行研究,拟合出相应的演化曲线,得到如下结论:(1)射电类星体的演化是从射电噪类星体(RLQ)演化到射电宁静类星体(RQQ),当演化到一定阶段射电类星体过渡到Seyfert星系;(2)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CDQ)和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LDQ)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随红移演化.  相似文献   

12.
以Kang等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为基础,研究星系和中心大质量黑洞的共同形成和演化.假设类星体的活动性由星系并合引起,通过引入黑洞吸积率,确定了红移区间0z4.5的类星体的热光度函数,并分别从爱丁顿比率、黑洞质量函数和两点相关函数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限制,模型预言的光度函数能在整个红移、整个光度范围内与观测相符合.结果显示,常数爱丁顿比率不能很好地描述黑洞吸积,爱丁顿比率需要在一定红移范围内随红移增加;星系主并合是触发类星体活动性的有效机制,而次并合只对低光度和中等光度的类星体有影响,对高光度类星体影响很小;在z=1.0处,极高光度的类星休比其他类星体具有更强的成团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收集了90个活动星系核样本,研究黑洞质量与核球质量的关系,分析黑洞质量及核球质量比与宇宙学红移的关系,进而研究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关系,结果表明:(1)在Seyfert星系中黑洞质量与核球质量无明显相关,类星体中则呈线性相关;(2)活动星系核演化序列由类星体演化到Seyfert星系。  相似文献   

14.
时间、距离、速度、红移基本物理概念的演变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天文学报》2004,45(3):288-300
为了尝试回答“我们能否观测到退行速度超过光速的星系”这一问题,重新考察了在牛顿物理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中的时伺、距离、速度和红移等概念.揭开了一些错误观念的实质,发现只要摆脱狭义相对论先入为主的束缚,上述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强调了宇宙学并不是纯粹的广义相对论,而是该理论在服从宇宙学原理的条件下的一个特例,其中一系列基本物理概念都因此得到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自对类星体红移解释发生激烈争论以来,近7、8年新的观测证据、统计分析和理论解释,都是有利于宇宙学红移解释的。它们包括: a)与类星体红移相等但光学光度弱得很多的成协星系的系统观测和结果; b)引力透镜事例的发现和解释; c)标准烛光化后获得的视星等-红移关系; d)标准宇宙模型下解释了类星体发射线红移分布; e)射电子源间最大角径θ与红移图上上包络线的存在; f)理论上给出了可能的产能机制和传能过程,并获得新的观测证据。但是与类星体红移不等的星系成协事例,仍有待深入观测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搜集了457个活动星系核样本,根据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实质是指宇宙时标上的变化,讨论了红移量与活动星系核演化的关系,最终证明了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分为两个序列:(1)从类星体到Seyfert星系之间的演化;(2)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BL Lac天体—射电星系(RG)的演化。  相似文献   

17.
分析类星体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的特征。我们从Hewitt和Burbidge ( 1 993 )的星表中选择了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都同时提供的类星体 ,得到了包含 4 0 1个对象的样本。这是至今对类星体红移研究的最大样本。我们从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图发现绝大多数 ( 93 .6% )对象的吸收线红移都小于相应的发射线红移。这个结论人们在 2 0世纪 70年代已经从很小的类星体样本 (样本大小 50左右 )中得到。本文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它表明类星体红移确实是距离的指示器。这跟宇宙学对类星体红移的解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三组具有代表性的类星体观测资料:(1)类星体第二总表,(2)赤纬-40°天区类星体,(3)室女座星系团区类星体。分析的内容包括:类星体红移和星等的大尺度分布,类星体在局部天区内的空间分布,类星体与场星系以及与星系团中亮星系的成协性。 得到的初步结果是:(1)类星体就整体来说其红移和星等在各种尺度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2)在局部天区内这种不均匀性表现得更为显著;(3)类星体与场星系的普遍成协性不明显;(4)类星体与星系团中亮星系普遍成协的可能性是统计显著的;(5)类星体在演化上应该具有不同的起源。就其本质来说很可能是宇宙论性和非宇宙论性两者兼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利用最新的类星体星表和Uppsala星系表的资料,对于类星体与星系的成协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两点交叉相关函数统计方法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类星体在天球上完全随机分布而言,平均说来在每一个类星体附近10.0范围内星系数目大约超出0.153±0.011个。同时有迹象表明,随着类星体的红移值或视星等数值的增大,这种成协现象也趋于加强。此外,最邻近间距试验也进一步支持了类星体与星系成协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类星体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的特征。我们从Hewitt和Burbidge(1993)的星表中选择了吸收线红称和发射线红移都同时提供的类星体,得到了包含401个对象的样本。这是至今对类星体红移研究的最大样本。我们从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图发现绝大多数(93.6%)对象的吸收线红移都小于相应的发射线红移。这个结论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从很小的类星体样本(样本大小50左右)中得到。本文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它表明类星体红移确实是距离的指示器。这跟宇宙学对类星体红移的解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