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厚平面图測量中,冰孔位置的測定是其中一个主要項目,在北方山区性冰花較多的河流,一般布设冰孔10~20个以上,所以冰孔号联系在測量速度上成了一个关鍵,由于联系方法不妥当,需要跑几百公尺去要一个冰孔号,这样往往会躭誤很長时間。为此,  相似文献   

2.
冬季在施测流量时,穿鑿冰孔是一件費时又費力的事情,特別是在冰很厚的时候更为不便,在我國用冰穿穿鑿冰孔时(冰厚为1~1.5公尺),往往需要30分鐘至1小时,而在苏联使用冰鑽,鑽一个冰孔(冰厚也为1~1.5公尺),只需1~3  相似文献   

3.
我站給太原某工程处代观測几十个鑽孔,每到冬季,鑽孔的水就要結冰,在观測水位和測流量时,需把冰溶化才能观测,溶冰吋要費很多时間、人力、物力;后來我們使用一种吹壺來使冰溶化,吹壺的原理与气灯、气爐一样,是用煤油來燃燒的,这样此用木柴溶冰大大縮短了时間(每个冰孔縮短至30分钟),但煤油消耗很多,仍旧  相似文献   

4.
讀了本刊1957年第22期发表的陈揚所写“对开展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观測工作的几点意見”一文后,感到該文确反映了当前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观測中存在的問題。为了进一步研究鑽孔簡易水文觀測工作,作者根据本身的工作休会,提出下列意見。一、钻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测目的及其资料应用問题簡易水文地質觀测的目的是利用探矿鑽孔來获得一定的水文地質資料。如鑽孔各含水层的近似稳定水位及有关地区的水井、河流水位的测量;鑽孔冲洗液消耗量;岩层裂隙率的測定;鑽孔自然噴水量的觀側;鑽具突落等。根據这些原始資料加以整理綜合,結合當地的地質条件,可以說明許多問題。例如  相似文献   

5.
一、最大冰厚的估算在结冰河流上設計水利工程樞紐时,必須考虑由于冰所产生的各种冰压力,各計算因式中均需要最大冰厚的数据,但因观測系列不长难以在观测资料中确定其最大值,因此需从另一途徑来推求?竦谋浠诤艽蟪潭壬鲜芷鴾氐挠跋?并有一定函数关系(見  相似文献   

6.
大家知道,冰厚的增長或遞减不僅是从下而上,同时也从表面到底面。在遇到必需由表面对冰的結冻与融化作精确估算时,作者曾使用下面提到的方法,進行过宨T的观測。在進行观測冰厚的断面上冻固水尺(分划为2公分),使其露出冰的表面0.5公尺。为避免急烈的溶解,水尺塗上白漆一層≌鄣氖帚q  相似文献   

7.
为了站点上的工作,我們建議一种非常簡便的設备,这种設备可使不破坏冰盖而在一点上系統的测量冰厚(图1)。为此,要利用一根比測量地点預計冰厚長一些的金屬(或木質)管子1。管中穿过一根带有撑架的木質測冰尺2。尺的上端做成栓塞狀和手柄狀。管子上套有一个木質托架3,尺子借該托架以固定在冰里。  相似文献   

8.
《水文》1959,(12)
第一部分冰情勘測工作的簡結解放前、冰情勘測工作几乎处在空白状态,那时只有少数測站測量冰厚并記載极簡单的冰情現象。解放后,随着建設事业的发展,設立了大批測站,冰情勘測工作也逐漸开展起来。在这次座談会上反映出几年来冰情勘測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第一項成就是全面开展了工作,建全了測驗項目,为經济建設提供了丰富的資料。1955年,我們学习苏联先进經驗,制訂了“水文測站暫行規范”,全国普遍按規范进行了冰情目測、冰  相似文献   

9.
水文地質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测定觀測孔中的水位。現在所通用的測水器在使用時頗不方便,而且測得的結果也不太準確。最適於測定鑽孔水  相似文献   

10.
脈錫矿体一般极不規則,为了探清其产狀范圍,或为延續地面鑽孔繼續下鑽,必須在坑內进行鑽孔定位測量工作。地表和坑內的鑽孔都分佈在統一的具有一定方位和間距的勘探網線上。这些勘探線有的位于坑道近傍,且其方向大致和坑道方向平行。要測定这些網線上的鑽孔,使其适位于預定的位置上(按設計图放样)。必须开拓短小的支岔巷道和鑽窩,然后才能准确地測定鑽孔位置安放鑽机,进行鑽进。但为节省开拓工程,所开支岔巷道中線應适为鑽孔至其近傍坑道中線之垂線,因此必須事前作些解析計算工作,將解算結果,标註在坑道图上,再往现場整置仪器指导开掘,測定孔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各勘探隊對於磁鐵礦測定方位角工作,除个别的使用電测仪測量外,其餘大都採用定向鑽桿測方位角。雖然這種方法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些缺點,但在未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來解决磁鐵礦中測定方位角的問題以前,定向鑽桿測方位角的方法,是值得繼續改進應用的。為此,願將我們使用此一方法的實際體會提出来,供大家參考。一、定向鑽桿的製作首先把沒有扭捲和沒有彎曲的良好鑽桿,在地平面上連接起來,進行地面定向工作,使定向鑽桿上的母綫保持筆直,以保證測得結果的正確。其方法是先在地面上每隔2公尺釘上一個水平樁,墊放一根200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在測量鑽孔弯曲的方法上,多使用鲍良可夫、2型以及氢氟酸等測斜仪。前两种由于以磁針作用測量鑽孔方位角,故只适用于无磁性感扰的鑽孔。而后一种虽能用于有磁性感扰的鑽孔,但其誤差大,操作复杂化费时間長,在使用上还不是很理想的。为此,我們試制了定盤測斜仪,它的构造和作  相似文献   

13.
我队在优質高产运动中,要求每鑽50米測量鑽孔傾斜度一次,但在测斜(尤其在深孔时),化費很多时間。如利用不提鑽测斜法,則要重做測斜器接头等。为能利用现有的测斜器(接头),而达到不提鑽測斜的目的,笔者设計了一种装置,經过使用完全合乎要求,材料只需一小截废岩心管即可。空心接头是用废岩心管改制的,如图1所示,上部烧紅卡小,內车与测斜器結合的方絲扣,接上测斜器,肩部鑽5—6个φ12的小孔,用以通水及投卡塞物。下部两头車岩心管絲扣,空心接头上部接—0.5—0.6米的短岩心管,短岩心管上接取粉管接头。空心接头下部接鑽进用之岩心管,如图2所示。測斜管倒装于短岩心管內。  相似文献   

14.
辽宁煤田155勘探队于1958年底,全队KA—2M—30)米、KAM—500米和B—3千米三种个同类型的鑽机全部实现了自动化。鑽机自动化的实現,标誌着鑽探工作已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过去那种艰苦的、繁重的体力劳动,終于为机械化、自动化所代替,同时,它也导致鑽探工作劳动组織的重大改革,並带动鑽探各項技术工作掀起革命,給地質勘探工作大跃进創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实现鑽机自动化后有五大好处:①用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了鑽探工作繁重的体力劳动。②擰卸鑽具速度平均比人力擰卸可提高效率3~4倍,每台鑽机一年  相似文献   

15.
鋼砂鑽进效率的提高取決于許多的瓚进因素,如压力、水量、轉数,鑽头水口形状,投砂量和投砂方法等。但是在过去鋼砂鑽进中对于投砂量和投砂方法問題,还沒有引起特别的注意。因此多使用一次投矽法,鑽进一次投砂法虽有它的优点,但与多次补給法的鑽进效率比较,还是值得討論的。实踐証明,在其他因素(压力、水量、轉数、鑽头水口形状)不变的情況下,在同一岩石中进行长期观察測驗証明,多次补給法鑽进,要比一次投砂法效率高,回次进尺多及回次进尺时間多,为了进一步說明这一問題我們特作了測驗。 測驗是在7級黄龙矽質石灰岩中进行的。採用  相似文献   

16.
《水文》1959,(8)
通常我們說某某河流是多少公里长,仅仅是指干流长度,不包括支流在內的。世界上河流的长度相差很大,小的只有几公里,大的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决定河流长度唯一办法是实地測量。把測量結果繪成地图,再在地图上把河流的长度量出来。但是我們常常在不同的书本上遇到同一条河流长度数字不一样,原来測量河流长度的工作也是相当复杂的。在通常的情况下,我們要量一条河流的长度并不到野外去測量,  相似文献   

17.
冰与锥体作用破碎周期及破碎长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渤海加锥石油平台的现场测量中, 发现了明显的冰激锥体结构振动现象.基于现场实验测量数据, 对冰破碎周期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破碎周期的分布为对数正态或者正态分布.假定冰的一次破碎过程对应一次冰力变化, 则冰力周期与破碎周期具有相同的分布.结合同步测量的冰速、冰厚资料, 分析了冰厚、冰速与冰板破碎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 冰的破碎长度约是冰厚的7倍, 冰速对破碎长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文》1958,(1)
河流結冰,封冻和融冰的复雜过程,造成了冰期水文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特殊变化,只有掌握了冰情的变化过程,才能对冰期水文資料進行正确的整理和分析。我們为了進一步掌握这些資料,除經常結合水位观測進行观测和記載断面上的冰情外,同时每隔一定时间,在整个測騐河段上進行一次全面的冰情測繪。关于冰情圖的測繪方法,我們基本上是按照“規范”要求作的,結合黄河具体情况,我們还  相似文献   

19.
我队所施工的鑽孔大部分是斜孔,在测斜工作中曾进行多次研究改革,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均取得了一些較成功的經驗。最初采取硫酸銅特地側斜方法,效果也很好,但不能連續鑽进,特别在深井作业时,需要时間更长,影响进尺。同时操作麻煩,加重了体力消耗,造成各班互相推拖,不能预期測斜。56年改为四孔接手氢氟酸不提鑽測斜方法,虽然解决了  相似文献   

20.
短期水文气象资料估算哈尔滨至同江冰厚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估算松花江干流哈尔滨至同江段相距660 km的河冰厚度分布,用松花江干流短期实测水文和气象资料,在静态水域斯蒂芬冰厚计算公式基础上,引入水流流速的动能效应。假设河流内水流量相等,建立流速同河流宽度的简单关系,估算了一些调查断面的冰下平均流速;用地表温度资料,对干流域内缺少气象资料的调查断面,在证明结冰期间属于同一天气系统的前提下,用距离平方反比法进行空间插值。最后获得松花江干流河冰厚度统计关系式。用计算的哈尔滨至同江河冰厚度与有限的实测数据比较,发现该方法能够体现人为调节流速对冰生长速率的影响,对计算长距离河冰厚度具有一定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