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南海内陆架晚第四纪沉积演化S.ChulPark等朝鲜南海大陆架为一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其中心陆架在深海和底部特征的基础上可被分为窄的内陆架和宽的中部陆架,内陆架区(深<5sm)是晚第四纪沉积的沉积中心,沉积物主要来自部分河流.大量来自...  相似文献   

2.
中-晚第四纪东太平洋隆起区(南纬21°)古海洋条件E.B.等本文根据微古和氧同位素资料对东太平洋海隆21°区中-上第四系含金属碳酸盐沉积物进行了详细的气候地层划分,计算了平均沉积速率,恢复了表层水温的变化;并根据最敏感的指示剂——有孔虫碎屑含量计算了...  相似文献   

3.
河北平原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河北平原为新生代的沉降盆地,其中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大、发育完整、保存良好,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地层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4.
第四纪地质研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纪地质的研究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重要基础工作.一些大的第四纪沉积盆地、第四纪沉积物的分布和结构、新构造运动的性质等,决定着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规律.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及形成后的表生地质作用,对沉积物的岩性、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等一系列工程地质特性有着重要影响.现代物理地质现象的发生发展,是以区域的第四纪古地质环境为背景的.第四纪地质研究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的意义愈加深远.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旋回、接触关系、孢粉和微体古生物等资料,对大小凌河地区的第四纪地层进行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及其特征,并分析晚第四纪以来的海相地层与海侵特征。  相似文献   

6.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第四纪晚期沉积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志峰 《台湾海峡》1996,15(3):223-228
本文利用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第四纪晚期沉积物的沉积速率,研究了沉积速率随环境和年代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指出第四纪晚近时期沉积物沉积速率上升的趋势和原因,说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是引起学积物沉积速率与日俱增的重要原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对沿南极半岛太平洋边缘的冰川海洋沉积作用进行的研究表明,目前该区域的入海冰川形成的沉积物很少。这与限制融水向峡湾入口输入的副极地气候至极地气候区域有关,但南设得兰群岛除外。与更温暖的阿拉斯加和智利峡湾相比,这里发现的沉积物很薄,多数峡湾的地震反射剖面支持了这种解释。然而,这种假说只是根据南极沿海地区零星的地震覆盖区得出的。因此,就象PalmerDeep地区的内陆架证实的那样,地震资料不能满足第四纪沉积物序列的分辨率。这里,我们提供了南极南Gerlache海峡和Andvord海湾中进行的高分辨率地…  相似文献   

8.
第四纪地质涉及地球史上最后1.81Ma,对其地质过程的研究是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第四纪未固结沉积物提供的砂、砾石等建筑材料,耗量极大,被认为是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矿物资源。第四纪沉积物的重要价值还在于:①大约70%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平原和洪积平原;②绝大多数土木工程(建筑、桥梁、公路、港口等)坐落在第四纪未固结沉积层之上;③农林业生产主要在第四纪沉积层和土壤上得以发展;④第四纪沉积常常形成大的含水层,为工业和民用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然而,在很长一个时期,第四纪地质被绝大多数巴西地质学家所忽视。1971年,巴西地质…  相似文献   

9.
ODP145航次从近北极的北太平洋取得的重叠液压活塞岩心使得该地区首次有了晚上新世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太平洋最北端的上新生代深海沉积物以快速堆积的硅质软泥和硅质粉砂粘土为主。沉积物中作为物理风化和侵蚀尺度的大量陆源组分在2.6Ma之前突然增加...  相似文献   

10.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分布在西太平洋、东太平洋、东南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区。本研究对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珀顿断裂带(Clarion-Clipperton Fracture Zone,简称CC区)的两个站位富稀土沉积物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收集了太平洋92个站位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数据,依据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物组成,将太平洋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分为富Al型、富Fe型、富Ba型等三个类型。富Al型富稀土沉积物广泛布在西太平洋地区,沉积物类型以沸石黏土为主,全岩Al2O3平均含量可达14.9%。富Fe型富稀土沉积物位于东太平洋海隆附近的东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区域,沉积物中TFe2O3平均含量高达18.8%,部分样品呈现明显的Eu正异常,热液活动可能为稀土元素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稀土元素及载体矿物。富Ba型富稀土沉积物主要分布于东太平洋CC区,沉积物类型主要是(含)硅质黏土,Ba平均含量可达8 092×10-6。高Ba含量指示了沉积物形成时期所在海域可能具有很高的初级生...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太平洋柱样430的古地磁测量结果并结合柱样的岩性、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资料,讨论了钻孔所在海域的沉积史。结果表明,中新世中期至上新世早期(约距今1500—340万年)和晚第四纪末(约距今4万年)以采存在明显的沉积间断。在上新世晚期末至第四纪早期(约距今240—90万年)之间的沉积物中可能存在沉积间断。上述有关时期内出现的深海底侵蚀和沉积间断与地史时期南极底层环流形成和增强有关。作者认为古地磁应作为研究太平洋沉积间断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东太平洋洋脊含金属沉积物中的自然铝在地质环境中,自然金属通常只在老的火山岩和热液矿石中发现.自然金属在远洋沉积物中极少见.这是因为这样的沉淀物通常是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但是,最近在中一新生代海洋沉积物中发现了自然金属和合金(虽然稀少).它0]仅产生在...  相似文献   

13.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沟纹藻属(LiriogrammaKolbe)在我国是1个新记录的属。该属最先由Kolbe(1954)在西太平洋赤道区(2°52'S,89°50'W,水深3225m)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1种,订名L.petterssonii。之后,又在1955年从大西洋(0°7'N,18°12'E;0°8'N,16°19'E)和太平洋(6°44'N,129°28'W;2°52'S,89°5'W)的柱状样沉积物中找到另1种,订名L.hustedtii。笔者在南海第四纪的一个柱状样,距今约120ka(晚更新世)至11ka(全新世)的沉积物里找到了迄今该属已记录的2个种。此外,还记录了新组合的种:Liriogrammasarcophagu(Wallich)nov.comb.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化学分析资料,研究各种元素和沉积磷酸盐在不同沉积时期分布、迁移和累积的规律。各种元素平均含量为:Rb 195.5ppm,K 24800ppm,Ga 32.6ppm,Ba 456ppm,B 67.3ppm,Sr 90.8ppm,Cr 107.8ppm,V 107.2ppm,Ni 42.5ppm,Co 18.9ppm;沉积磷酸盐的Ca/Ca中Fe组分介于0.10—0.87之间,平均值为0.40。并讨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水——沉积物系统氢氧同位素与海洋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太平洋水、孔隙水和沉积物等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太平洋不同地区和不同水层所处环境的差异,导致氢氧同位素的组成也不同,海水、孔隙水和沉积物的同位素组成有较大差别。同位素组成表明,大洋底层水反映了南极表层水流的特征,并且受到冰冻效应的影响,故太平洋底层水的来源主要是贫^18O和贫氘的富氧南极流。底层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中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底部处于富氧环境中,这种环境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发育和繁殖  相似文献   

16.
综合论述了晚第四纪以来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洋古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晚第四纪以来,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海洋古生产力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尺度波动特征,冰期条件下海洋古生产力增加,而间冰期条件下古生产力较低。在综合考虑影响北太平洋古生产力变化的各种因素后,初步认为:冰期气候条件下,亚洲粉尘携带的浮游生物生长所必需养分的增加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可能是导致本区冰期时古生产力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方  李祖光 《台湾海峡》1993,12(4):385-392
本文对海坛岛风沙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坛岛风沙沉积物主要是由海岸带基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及闽江南下沿岸流所携带的泥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堆积于海滩上,而后在强劲的NNE向向岸盛行风作用下,海滩沙向陆搬运堆积而成的。风成沙的主要粒级为中沙,平均粒径为1.73Ф;分选较好,标准差的平均值为0.68,偏差多近于对称,偏态平均值为-0.02;峰态窄,峰态平均值为1.21。其搬运方式单  相似文献   

18.
几个不同产地铁锰结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1872—1876年间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从大洋底打捞到铁锰结核之后,美国、西德、法国、日本、苏联、加拿大、比利时、荷兰、挪威、瑞典、新西兰等国出于对后备资源的关切,也先后对各大洋的铁锰结核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此同时,许多外国学者对铁锰结核的形态、内部特征、矿物和化学成分及其成因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78—1979年间我国首次由《向阳红09》号调查船从中太平洋西部海底打捞到部分锰结核样品,并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进行了研究.笔者自1981年以来,先后收集到六个不同产地的八个铁锰结核样品.它们分别采自太平洋、大西洋、冲绳海槽、日本陆地第四纪沉积物中和我国胶县与峻山县第四纪沉积物中.为了对这些不同产地的结核进行比较,以及进一步探索它们的形成机制,运用光片、薄片鉴定,化学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太平洋北部沉积物 ̄(87)Sr/ ̄(86)Sr比值具有亚洲大陆特征B.Peucker-Ehrenbrink等由于Sr和Nd同位素组成不易被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改造,所以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记录了源区信息,我们测量了来自太平洋各个区域的152个...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太平洋中部5个长柱状岩心古地磁样品的测量分析,对区内早中新世以来的松散沉积层进行了磁性地层的划分对比,确定了各孔研究深度内沉积层的时代,认识到太平洋中部新世以来主要有两个沉积时期和两个沉积间断时期。第一沉积期分别到早中新世末或中中新世初停止沉积,为主沉积期,沉积了岩心的大部分。从晚上新世或第四纪初开始沉积到第四纪中晚期停止沉积的是第二沉积期,从早中新世末或中中新世初至早上新世或第四纪初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