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总结了威西岩盐矿开发中诱发地震活动的特点:产盐量与地震活动有一定相关性;震中集中在威西岩盐矿开发区;震源浅、震中烈度偏高,常伴有地声。提出:在威西岩盐矿区建立高质量的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加强对水溶采盐与地震活动关系的深入研究;开展水溶采盐引起地质环境变化的探测与研究;制定合理的开发措施并组织实施;做好矿区及周边地区的抗震设防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罗城地区的地质构造与注水采盐诱发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犍为县罗城地区(北纬29°17''-29°27'',东经103°55''-104°10'')位于威西盐矿厚度带上,历史上没有地震记载。四川省五通桥盐厂分别于1967年和1976年在罗城地区上了第一、二期基本建设工程,运用钻井注水采盐工艺对威西盐矿的岩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罗城地区的地质构造与注水采盐诱发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四川省犍为县罗城地区(北纬29°17′—29°27′,东经103°55′—104°10′)位于威西盐矿厚度带上,历史上没有地震记载。四川省五通桥盐厂分别于1967年和1976年在罗城地区上了第一、二期基本建设工程,运用钻井注水采盐工艺对威西盐矿的岩盐进行开发利用。1972年10月又在罗城地区修建了一座面积为2.7km~2,蓄水2000万m~3的新店水库。从1970年起,罗  相似文献   

4.
人工诱发地震现象已经有很久的历史.水库蓄水、采矿、地热开发、从地下提取液体或气体,或将液体注入地球内部都可能诱发地震.大量地震监测数据与科学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地震剧增主要与页岩油气开采的废水回注量相关;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地震剧增主要与页岩油气开采水力压裂的工作量相关;而荷兰罗宁根天然气田的传统天然气开采也同样诱发了较强的地震活动.在中国四川盆地的页岩油气开发区域,地震活动近几年也大幅度增强,但目前监测与科研工作较少,对某些地震成因尚有争议.目前研究诱发地震问题已成为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一门专业学科.推断诱发地震,除了分析时空分布与工业活动的相关性之外,本文综述了该领域基于地震学、地质动力学、构造地质学的多种分析方法.如何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减少诱发地震的灾害影响成为当前相关各界极为关注的科研问题,本文介绍了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的控制诱发地震的管理系统、基于地震大数据的诱发地震概率预测方法,以及基于地球物理与地质信息的综合诱发地震风险评估方法,并对我国控制诱发地震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诱发地震及其灾害风险已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和废水回注等新型工业活动顺利实施的重要威胁。应力降是反映地震破裂前后断层上平均应力差的物理量,对诱发地震中应力降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揭示诱发地震的震源特征、高频地震动特征、构造背景和地震危险性。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20年来工业开采诱发地震中应力降的相关研究进展,分别从计算所用理论方法、获得的平均应力降数值、影响应力降数值的主客观因素、围绕应力降的重要科学讨论等方面做了归纳分析。介绍了直接进行谱拟合、经验格林函数(EGF)、谱叠加和广义反演3种适用性的计算方法,通过案例考察了工业开采诱发地震的应力降平均值,分析影响应力降测定数值的主客观因素,并总结应力降空间分布依赖性、与震源机制类型相依性、自相似性、深度依赖性等4个主要科学问题。同时,阐述了诱发地震应力降的测定可靠性仍未突破、主要科学问题存在广泛争议、在新型工业开采活动中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等现状。本文的总结分析可为从事新型能源开发、地震安全监管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库诱发地震,是人类开发利用水力资源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相继发现若干诱发破坏性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严重损失的震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我国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理论蕴藏量居世界首位,但开发利用程度甚低。开展水库地震研究,是经济而安全地开发水力资源,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同时,对地震成因乃至控  相似文献   

7.
注水采盐与犍为罗城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威西盐矿是1967年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在犍为罗城一带打井找油的过程中发现的,属岩盐矿藏。该盐矿位于威远构造以西(103°50′—104°20′E,29°20′—29°50′N),主要分布在犍为县东北部,井研县境和荣县西部。南北长35km,东西宽25km,展布面积716.7km~2,总储量为174.6亿吨。该岩盐矿体以单斜层状产于中生代三叠系雷口坡组第三段下部的碳酸盐岩和硬石膏岩中,盐体倾角3°—7°,埋藏深度800—1800m,盐体厚度15—20m,最厚达44.5m。  相似文献   

8.
对水库诱发地震的两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重点论述了水库诱发地震所具有的2个突出特点:①诱发地震的强度和频度均高于当地天然地震的正常水平,世界上已经发生的4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甚至发生在历史地震活动的空白区;②岩溶地区水库可能因库水位的快速上升而使溶洞中封闭部分气体产生气爆型水库诱发地震,但气爆型地震震级(ML)仅为0.6,气爆震源只发生在浅地表处。三峡工程一期、二期蓄水诱发的地震群,其中ML0.6级以上地震占74%,ML1.0级以上地震占36%,震源深度在5—16km范围者占48%。ML2.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显示为四象限分布,显示系水库诱发的构造地震。这对我国西部大规模水电开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川长宁地区注水诱发地震的孔隙压力扩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些年,注水诱发地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诸如大型水库蓄水、地热能开发、天然气和矿山开采、地下流体注入等工业活动均可能诱发地震。注水诱发地震与天然地震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形成机理的差异,为此学者们一直致力于两者的流体触发机制研究。结合钻孔注水试验结果及理论推导,国外学者提出了评价流体触发地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总结分析攀钢、攀矿昔格达层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滑坡进行了地震稳定性计算,给出了经不同方法治理后的滑坡的地震稳定系数;同时采用“因子迭加”方法对究研区进行边坡稳定性区划,划分出相对的稳定区、欠稳定区和不稳定区,为抗震减灾和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胡平  胡毓良 《地震地质》1989,11(1):115-124
气爆可能为水库诱发地震的一种成因。本文讨论了气爆机理。通过弹性理论分析和能量计算,讨论了它产生的条件,估计了其一般震级。 岩溶区的一些中小水库曾出现过气爆现象。但曾被作为典型气爆成因的乌江渡水库诱发地震却不属于气爆型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非线性物理学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的发展;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实验研究等.指出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对9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影响.展望了跨世纪的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必将在大陆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Reservoir-forming features of abiotic origin gas in Songliao Basi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crustal block of the Songliao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upper, middle and low Earth’s crust according to density. There is an about 3-km-thick low density interval between the upper crust and the middle crust. This interval may be a magma chamber accumulated in crust by “fluid phase” which is precipitated and separated from upper mantle meltmass. The abiogenetic natural gas, other gaseous mass and hydrothermal fluids are provided to the Songliao rifted basin through crustal faults and natural earthquakes. This is a basic condition to form an abiogenetic gas reservoir in the Songliao Basin. On both flanks of the upper crust (or named basin basement) fault there are structural traps in and above the basement and unconformity surface or lateral extended sand, which contains communicated pores, as migration pathway and natural gas reservoir; up to gas reservoirs there is shale as enclosed cap rock, and the suitable arrangement of these conditions is the basic features of abiogenetic gas reservoir.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4.
The migrating and enriching of fault gas during dynamic load-unload process are important indexes to evaluate the stress state and tectonic activity of underground medium. The Hutubi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provides a natural experiment sit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as geochemistry and the stress-strain status. In this paper, the soil gas concentrations of Rn, CO2, Hg and H2 during the gas injection in the Hutubi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gas contents and changing trend are close to the background value in the non-reservoir area and fault zone, which may reveal the weak activity of the fault.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soil gas H2 and Hg are observed in the gas storage area, where H2 maximum reaches 5.551×10-4 and Hg maximum reaches 53ng/m3. Moreover, the abnormal soil gas H2 and Hg measurement locations are more consistent.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soil gas Hg, H2, Rn, and CO2may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gas generation and response mechanisms.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il gas H2 and Hg are 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press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acks in the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and they can reveal gas injection's effect on fault activity.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basis for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gas injection and withdrawal in Hutubi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on fault activity.  相似文献   

15.
以物理模型为指导开展中尺度地震预测试验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震源物理的研究进展表明:地震预测工程不仅是高科技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以正确的物理模型作为指导。地震预测试验场的研究可以从气象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山地震和瓦斯突出的研究中获得许多启示。在今后的十年中,要注意流体,特别是超临界流体在地震成因中的作用。地震试验场应有明确物理思路,形成多种物理方法的实质性格局,改变自由进出、过于分散的情况。建议除在京津、川滇等建立构造地震预测研究试验场外,还可以利用矿山、火山作为中尺度地震试验场。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工程周边地区的采矿诱发地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毓良  杨清源 《地震地质》1998,20(4):62-360
地震观测和实地调查表明,长江三峡工程周缘广泛存在采矿诱发地震。采矿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于矿山采空区的出现使浅部地壳差应力增大岩体失稳而产生的,它们不同于天然地震。水库蓄水前应对这些地震的背景进行详细研究。在进行区域地震震情分析和预报、区域应力场及活动断裂研究时应严格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7.
震灾保险研究融会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和相互渗透,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联系震灾保险的社会属性,分析并指出这一险种的非强制性质;保护应用的权益与责任;对社会不规范投保行为的制约;正确理解“与国际惯例接轨”、地震系统的协作模式、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等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以启示人们把握研究的大方向,从而加快我国该项研究的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19.
井水位的振荡与地震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弹性理论和渗流理论研究了井水位振荡试验,给出了一种计算水井含水层频率特性参数(固有振动周期和阻尼系数)的新方法,对5口水井进行了SLUG试验,计算水井含水层的固有振动周期和阻尼系数,分析了水井对地震波响应的规律和内在联系。水井含水层系统对地震波的响应主要取决于水井含水层系统的固有振动周期和振动的阻尼系数,固有振动周期越是接近地震波-瑞利波的振动周期20s振动的阻尼系数越小,它对地震波的响应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