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浙江气象影视视频素材积累和再利用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如何把视频数据库的管理方式引入气象影视领域,建立浙江气象影视视频资料数据库,从而提高气象影视资料的检索速度和影视制作的整体运行效率,弥补气象影视资料数字化管理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气象影视视频数据库基于内容的检索方法,分析了现有状况及发展趋势,介绍了视频分割的步骤、建立低层数据特征相似度测量的方法、用相关反馈来缩小底层特征和高层语义之间的距离。讨论其在气象影视视频数据库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现在保存了大量的历史珍贵影视素材,为了提高其利用价值,内蒙古气象服务中心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把这些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进行数字化整理,文章通过构建数据库系统,把数字化处理后的影视素材存储到数据库中。为了便于查询素材,利用VisualC#和数据库编程,开发了气象影视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素材的查询、检索、共享和新素材入库等功能,此系统可以提高素材的检索速度和影视制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气象影视资料数字化归档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影视资料量大、内容丰富的特点,采用分层式视频资料编目结构,建立气象影视资料数据库,并结合影视素材使用需求,开发了气象影视资料数字化归档管理系统,此系统可以提高气象影视资料的检索速度和影视制作的整体运行效率,并弥补气象影视资料数字化管理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分析广西气象影视新闻采制工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新媒体时代新闻采制流程的变化和特点,为适应广西气象影视新闻发展形势和要求,在气象影视新闻采制体系、气象影视采制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广西县级气象影视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广西气象影视中心2009年6-9月开展的公众气象服务调研评估工作所获得的相关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对广西县级气象影视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集约化效益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集约化发展、多级气象影视部门合作共赢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气象影视产业的现状、内外环境作了肤浅分析,归结了广西气象影视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内部优势劣势的诸多因子,结合实际,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三化”策略:“机构独立化、管理市场化、营销差异化”,并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拓展广西气象影视服务新道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广西气象影视产业目前经营的现状、模式等方面,结合公众对广西气象部门服务工作的评价.来分析广西电视气象节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提出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节目质量的改进建议,在“三网融合”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找到电视气象节目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沈萍月  马琰钢 《气象科技》2013,41(2):274-277
“全球眼”(Global Eyes)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网络的数字化图形图像远程传输和处理系统,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基于Google Maps设计,实现了“全球眼”气象视频监控系统,以B/S方式灵活地实现了“全球眼”气象视频监控.系统将视频监控技术与Google Maps结合起来,为气象服务提供了一套丰富直观的具体实况视频图像素材库,在气象网站、气象影视、多媒体气象电子显示屏等气象服务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在气象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对防灾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气象服务提供了实时的视频图像以及稳定、可信和有效的气象分析数据,也大大增强了防台防汛等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磁盘阵列等相关设备,对河南省气象影视中心保存的视音频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方法,以及利用SQL数据库技术和ASP.NET编程语言,实现气象影视素材的数字化采集、信息标引编目、存储及管理、检索及共享等功能,建立河南省气象影视素材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3G/4G、wifi、卫星通道、无人机航拍连接等无线网络环境下设计的移动端气象影视直播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此系统包括基于智能手机的视频直播拍摄回传系统和便携式移动直播机,支持用户借助视频实时直播应用手机客户端或便携式移动直播机进行视频直播,并且可以在电视、手机、互联网等多媒体渠道实现对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现场同步播出。最后通过实际测试应用验证了移动端气象影视直播系统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气象影视设备视频接口的浅析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气象影视制作中,通过分析影视设备中各种类型的视频接口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找到合理利用各类接口,减小视频传输损耗,最终达到优化视频图像输出的最佳效果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彭鸣仕 《广西气象》2006,27(A01):109-111
对广西气象影视产业的现状、内外环境作了肤浅分析,归结了广西气象影视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和挑战、内部优势劣势的诸多因子,结合实际,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三化”策略:“机构独立化、管理市场化、营销差异化”,并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和磁盘阵列等相关设备,对河南省气象影视中心保存的视音频素材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方法,以及利用SQL数据库技术和ASP.NET编程语言,实现气象影视素材的数字化采集、信息标引编目、存储及管理、检索及共享等功能,建立河南省气象影视素材存储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陈设广  封大辉  卢文俊 《广西气象》2013,(4):98-100,105
为了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强广西各级气象部门的沟通,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气象服务,通过探讨广西天气视频会商系统现状、不足、发展需求,提出更优化的广西“区—市—县”三级网络高清视频会商系统的设计、建设方案,以期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全区气象预报水平和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应急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气象影视拓展广告制作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广西气象影视设备、人力等资源优势能否在广告设计、策划与制作方面进行深挖掘,特此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玉梅 《气象》2002,28(S1):94-96
影视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影视中心内部的Intranet网,设计开发影视中心的网站并构建一套完整的气象影视数据库系统,把中心内的历史解说词资料、气象知识话题、常用图片、卫星雷达图、广告资料、视音频素材、办公文档、合同资料等整理分类存档。用户采用最直观的网页浏览式来操作数据库,以实现各类资料的智能查询,办公和广告业务的统计管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本单位气象影视的现有资源进行升级改造,在投入极少资金配置硬件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地市级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自主设计开发炫影系统,建立地市级集约化气象影视制作平台。炫影系统采用节目模块化制作流程,通过气象符号叠加、特效模板组合、节目模块拼接等,可轻松地完成多套节目的同时制作。公用模块部分程序设计,采用内存虚拟盘作为暂存,对视频编码进行优化,高效率使用内存,极大提高了共享数据的访问速度。在视频采集的设计上采用独特的蓝溢出抑制功能,强化了彩色校正级别,通过模糊技术来处理可能因为细节丢失而发生的蓝溢出。炫影系统还提供视频和图形特技统一的三维设计空间,引入模板物件和透视模块层的概念,实现模板编辑三维创意交互。在节目网络传输方面采用虚拟专用网,使气象影视真正实现主动式光网传输。"集中制作、末端分发"的地市级电视气象节目集约化模式的运行,从整体上提高了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促进了气象影视节目的品牌形成。通过对集约化气象影视制作平台的研究,地市级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覆盖面得到了极大提高,气象灾害预警更加及时准确,社会公众的防灾避险能力得到加强。该系统平台的研究也适用气象灾害现场电视节目应急制作发布,也为今后建设高标准集约化气象影视网络制作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以制作科普视频《揭秘广西桂林临桂区“3·21”17级大风》为例探讨了突发气象灾害科普视频的制作思路和创新要点。通过运用图形和动画对分钟级的精细化实况数据、雷达回波图进行可视化展现,可使气象科普视频通俗易懂,可看性和趣味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气象影视中心位于巨江之滨,首府南宁民族大道中段的广西气象台业务大楼中。现在人们每天从电视上、广播里看到、听到的有关广西天气预报的节目都是在这里制作而成的。尤其是两年前才推出的由气象小姐主持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更是一改过去天气预报节目的单调和枯燥,给广大的电视观众带来了一种亲切、活泼、轻松、清新的氛围。然而,当你在一种美的享受中领略广西的阳光、雨露、风、霜、雪、雨的时候,你可曾想到在幕后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在这短短的两年里,在那漫长的730个日日夜夜,只有气象影视中心的全体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