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图市场日益繁荣,地图应用更加深入广泛。与此同时,一些存在错绘我国国界线和漏绘我国重要岛屿等问题的地图屡禁不止,特别是在新闻媒体报道、报刊杂志、广告、互联网等方面使用"问题地图"的现象更为突出,损害了国家主权和利  相似文献   

2.
梁宇  陈会仙  石磊  吴佳桐 《北京测绘》2021,35(8):991-996
为有效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地理信息安全,防止"问题地图"的产生,结合公开地图表示的各类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以地图学的视角将公开地图的表示要点进行分类解析.首先,根据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将公开地图表示要点分类,并且解析各地理要素的常见表现形式以及在公开地图中的表示要点;之后,针对减少"问题地图"的发生频率、提升地图技术审查工作效率,提出完善标准地图服务系统等建议.本文有助于在公开地图中正确表示国家版图,减少"问题地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地图制图过程着手综述了影响地图精度的各种误差因素,它们主要包括:地图资料的误差,地图投影的误差,不同比例尺所引起的误差,地图内容转绘的误差,制图综合的误差,出版准备和出版过程带来的误差,纸张变形产生的误差等。  相似文献   

4.
以传统地图中要素表达要求为依据,分析了GIS中要素表达所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提出了通过图层顺序控制、程序算法、符号分层绘制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了GIS可视化质量。  相似文献   

5.
包维铅 《地图》1992,(2):52-54
在地图编制过程中,无论是普通地图还是专题地图都有大量的底图要素与专题内容需要等大、缩小或放大转绘。通常采用的转绘方法有照相法、光学投影法、缩放仪法和网格法等,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在编图实践中根据复印机操作简便、复印图像清晰均匀等特点,用它复印转绘了数百幅地图,感到这样复印转绘地图内容、编绘比例尺较小的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特别是图集、图册,有可以加快编图速度、节省转绘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缩短制图周期等优点,是地图编制工作中值得推广和应用的地图转绘方法。  相似文献   

6.
绘编投影仪系我所试制的新产品,已投入小批量生产。仪器带有暗室,可对图象进行微量纠正。适用于不同比例尺地图(工程图、机械图)的转绘、拼接、修编、缩放与转绘。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地图技术美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现代地图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时代地图制图技术美的含义和地图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并在技术美创新理念指导下,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来改进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图制图与调绘相配合关系到精准制图新工艺的创新、发展,对地图编制、地图使用起到促进作用。细化调绘方向,将制图工作与调绘工作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地图的精准度,成为制图工艺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地图技术美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现代地图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时代地图制图技术美的含义和地图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并在技术美创新理念指导下,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来改进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读初级中学地理课本时,对其中的地图插图进行了如下的统计:《中国地图》上册,计有23幅地图插图,其中有17幅未绘经、纬线,为总数的73.9%;《中国地理》下册,计有49幅地图插图,其中有32幅未绘经、纬线,为总数的65.3%;《世界地理》上册,计有40幅地图插图,其中有22幅未绘经、纬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中国"问题地图"审核依赖人工目视判别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端到端的小样本场景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尺度特征融合自适应"问题地图"检测方法。通过对数据集进行实时增强,克服了卷积神经网络需要大量训练样本的问题。通过融合多个不同尺度下的地图,实现了多尺度下的"问题地图"显著错误区域的智能检测。利用版图错误区域属性对区域建议网络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精度。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现有的"问题地图"检测方法,所提方法的准确率提高8倍,为大规模"问题地图"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图依附于一定的基质(在印刷时代,不妨称之为承印物)来显示空间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这就是地图载体。在地图的发展史上,分别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地图载体,不同的地图载体决定了地图不同的表现形式。地图史学家王庸在研究我国地图起源时认为“地图的起源很早,可能在人类发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地图了。”在地图产生的萌芽时期,人  相似文献   

13.
浅议地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宏 《地图》1999,(1):5-8
地图是人类智慧的伟大创造,它是由社会实践产生的,又以自身的不断发展而服务于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信息科学、模型理论、系统理论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及其向地图制图学的渗透,吸引着人们对地图的概念、表现形式、功能等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与探讨。其中,将地图看作所表示现象的模型(即用简化或概括的可视形式表示客观实际某些方面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地图的实质。用模型法研究地图,对深刻认识地图的功能及其在地理科学中的作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仪就以下几方面对地图模型作初步探讨。一、地图摸型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一号02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绘一号02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资源普查、地图测绘等诸多领域的科学试验任务。卫星获取的遥感信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两幅地图“地形图”和“驻军图”。这两幅地图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图,内容丰富,表示了水系、地貌、居民地、道路四大要素。地图有一定比例尺,采用了三种颜色而为世界地图学界所震惊。两幅绘在帛上的地图是西汉初期我国南方两个诸侯国长沙国和南粤国发生军事冲突而产生的。两汉的数学、天文学已达到很高水平,勾股弦定理已在实际测量中得到应用。测角器“司南”、测距仪“矩”等测量工具已经出现并广泛用于测量海岛的高远、方邑大小、河宽、山高、谷深等方面。对两幅汉代地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技术条件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孙果清 《地图》2012,(3):130-131
《台湾田园番社定界图》纸本长卷,纵48厘米、横670厘米,系我国现存的清乾隆年间彩色绘本的台湾舆图之一. 《台湾田园番社定界图》内容丰富,绘画精细,为当年绘画台湾的其它地理图所不及.制图人采用了中国古代地图传统的地形地物形象画法与山水写意相结合的绘图方法,是一幅地图与绘画相结合的杰作.该图遵循"陆在上、海在下"的原则,故方位为"上东下西、右南左北".  相似文献   

17.
通用地图标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图标绘指在地图背景上标绘各种具有空间特征的事、物的分布状态或行动部署,通用地图标绘系统指在计算机辅助下可实现在多种地图背景下标绘多种行业标号的信息系统。从分析用户需求入手,给出了该类系统的功能设置与界面风格、数据组织与关键算法等设计思想,详细阐述了具体的软件结构,软件实现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8.
孙果清 《地图》2006,(2):51-51
《金陵新志》十五卷,系元代张铉编纂,原书现存台湾,北京国家图书馆存有胶卷。该书雕版墨印,初刻印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共有地图二十一幅,其中有六幅地图为宋《景定建康志》中的地图,十五幅为元人所绘。今选三幅有代表性的地图推荐给大家。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基础测绘外业调绘核查工作中,存在纸质地图携带不便、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繁重、定位困难、采集数据不精确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基础测绘外业调绘核查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外业调绘核查技术,为外业工作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调绘核查方式。该系统在黑龙江省基础测绘绥化区试点中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馈效果。  相似文献   

20.
时空地图与视觉变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空地图是显示随时间变化所历过程的地图,既可能是静态的也可能是动态的。本文分析了时空地图的表现形式,对其视觉变量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视觉变量应当由6个静态变量和3个动态变量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