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整个地质工作中,探矿工程所占人员最多,投资最大,施工时间最长。探矿工程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组织管理工作,即采用先进的探矿技术和不断完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堰塞湖泄洪(LLOF)现象在喜马拉雅山流域很常见,这是由于滑坡作用形成的湖泊溃决所致。根据绘制的Satluj和Spiti河沿岸的活动滑坡和古滑坡图,发现第四纪时期一些河流被围堵而且在某些位置还发生了决堤。本文记载了2000年和2005年期间,横跨喜马拉雅山脉的Satluj和Paree Chu河沿岸的堰塞湖溃决引发的LLOF。Satiuj和Paree Chu河都流经中国西藏地区,对印度Himachal Pradesh的Kinnaur区的河道和基础设施均有影响。结果表明,这些LLOF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与第四纪物质的处理以及与该区域内观察到的不同地貌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GIS的军事标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剑波  陈宇等 《地球科学》2002,27(3):301-305
军事领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信息的安全性和空间数据的多样性是应用开发的重要问题。在全球信息化日趋高速发展和逐步成熟的今天,军队信息化建设也必须与GIS技术紧密结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较系统地研究了GIS技术在军事标图绘制中的应用和集成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方法和实现系统。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以MAPGIS为开发平台的军事标绘系统的实用功能和特点。首先分析了军事信息系统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要求,并且评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然后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军事标图系统的总体设计,根据军事标绘对象的数据特征,设计符合要求的应用系统提出了面向对象和无缝交互工具等的设计思想。对军标对象数据模型和操作模型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说明,并将这些模型在系统中进行了实现。最后介绍了军事标图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探讨了今后GIS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经过约25个世纪的时间,人们观察到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并收集和记录了有关的资料,有的工作是专门的人员完成的:有的是由于偶然的机会或者由间接的原因形成的。最近120年以来,这方面的资料得到了系统的收集;近30年来,这项工作和深入地研究与地震发生的物理化学现象相结合,成了地震预报应用研究的一项工作。引入时间、空间的概念,重新建立了详细记录地震、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地震前兆的研究中,对起促进作用和阻力作用的科学上和经济上的限定因素已经有所考虑及评论。  相似文献   

5.
赵成刚  韦昌富  蔡国庆 《岩土力学》2011,32(12):3521-354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力学所要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范围越来越广,问题本身也越来越深入和复杂。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为了分析和处理这些问题,经典土力学需要拓宽和深入发展,它应该包含一些新的现象和新的变量以及相应的新理论。论述了土力学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即①没有严格、统一和完备的土力学理论;②对更具一般意义的非饱和土的行为的研究不够充分,现有的认识也不完善;③没有在多种环境作用下土的统一和完备的多场耦合理论。还论及了其他一些超出经典土力学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工作流技术是目前流行的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基于工作流技术构建管理系统,更侧重于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的了解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形成的管理系统有更好的柔韧性和可维护性。介绍了工作流系统的概念、组成,实现方法,并以设计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和实施说明了系统的分析和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道德  侯渭 《地球化学》1989,(3):217-222
对新近陨落的武安和老城镇陨石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测定了稀有气体的浓度和宇宙线暴露年龄。对武安陨石进行了微量元素的仪器中子活化分析。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确定武安和老城镇陨石分别为H_5和H_6型普通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8.
钻进工业的技术发展和竞争,促使从事钻探工作的厂商和技术人员致力于钻进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探讨和研究,使得近代的钻探设备日臻完善,推广应用多工艺的钻进方法。如:潜孔式、液动式、气动式冲击回转,双管和多管反循环钻进,无岩心钻进等工艺在钻进工业上取到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效益,其中作为钻进技术中的主要工艺金刚石钻进,发展得更为迅速,其技术水平向更高阶段迈进。当前高技术水平金刚石钻进工艺,主要包括:长行程钻机,绳索取心钻具,定向钻进及孔内测试仪器和其他配套技术的使用,尤其是含金刚石的超硬材料的出现和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9.
热流的折射和再分配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陆地大地热流的测量大多在1-2公里深的钻孔中进行,测量结果除受地形变化、气候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构造形态变化的影响。一般隆起区的浅部热流和地温梯度高于拗陷区的热流和地温梯度。有时在隆起的最高部位的地表热流值可高于平均热流值的30%-40%,从而形成局部的异常区。隆起区的地表热流值和地温梯度值高于拗陷区的原因是由于在热流扰动区内,热流产生折射和再分配的结果。为此,我们采用数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构造形态和岩层热导率条件下,热流折射和再分配对区域热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亚主要河流的河道,一直受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期间的主要构造事件和各山脉的差异性隆升的控制。此外河道本身通常决定侵蚀和沉积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在新生代期间,特别是中新世以后,天山、印度Kusk、帕米尔、昆仑、Karakorum和北西向的喜马拉雅山伴随地壳的加厚和差异性的剥蚀而不断隆升。虽然在晚新生代的隆起过程中,每个山脉均显示了各自的演化史。与此同时,与之相邻的塔里木和塔吉克盆地及喜马拉雅山前渊盆地沉降,堆积了厚层的碎屑沉积。然而这些盆地的沉积作用过去和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火成岩中鈾的含量、矿物学和分佈情况,以及控制整个地壳运动的地質和地球化学因素等方面討論了铀矿床的成因間题。鈾矿的广泛产出和地球化学环境的多样性是与在不同Eh和Ph条件下UO_2~( )和U~( 4)离子的活动性有关的。鈾在岩浆溶液和火成岩中以及在与火成岩形成有关的各种地质作用中的各种性狀愈来愈清楚了。陆成沉积物中的鈾可能有許多来源。它的矿化位置受成岩作用、岩相、构造、化学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控制。文中还探討了地下水的化学,硫化氢及其动水积聚,鉛和硫同位素資料。石油形成过程中和硫酸盐細菌还原时所产生的硫化氢是鈾沉积的一个因素。另外还查明了鈾和沉积的,构造的特点及油气聚集之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荆襄磷矿优质磷块岩的形成与藻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辉能  朱士兴 《地质科学》1996,31(2):176-185
中国荆襄磷矿共有4个含矿层,自下而上分别为ph1、ph2、ph3和ph4,ph1是该区主要由磷质叠层石构成的最高品位的磷块岩。它不仅具有特征的化学成分和丰富的藻类化石,而巨其中的磷质主要富集在叠层石柱体、富藻层和藻化石中,磷的含量分别达到36.90%、38.10%和40.02%,而在叠层石柱间和富屑层中仅为3.22%和1.32%.这些资料表明,高品位磷块岩的凝聚和富集,主要是由古代生活在清水潮坪中的藻类生物代谢活动造成的生物和生物化学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3.
单元的思维与多元的世界大凡一个新的学说问世之后,该学说的创始人及其追随者总是试图无限扩大其空间上和时间上的适用范围,使它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殊不知任何学说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的限制,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地质科学史...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曾在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和遥感地质应用(GARS)中设置了若干个有关遥感的课题。IGCP和GARS都是国际地学合作计划。IGCP推动有关基础和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地质原理的研究。GARS通过组织国际问研究课题和高级培训,强调遥感资料的应用,尤其适合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5.
麦饭石是普通花岗岩类岩石的一种,因其形似麦饭而得此美名。主要成份为 SiO_2和 AL_2O_3,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原素。因其有吸附和溶出两火特性,所以对改良水质、净化饮用水具有特殊的意义。麦饭石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咐大肠杆菌和其它有害物质;吸附水中细菌和有害重金属离子,净化水质。其净化过程是通过离子交换、胶体的吸附和难溶氢氧化物的沉  相似文献   

16.
呼叫中心系统是综合利用先进的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和物资流程优化处理和管理,集中实现沟通、服务和生产指挥的系统.介绍了呼叫中心系统的历史、发展过程、意义等,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的研究工作.论述了呼叫中心的基本原理,以及本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和相关技术,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本系统结合实际需求,采用板卡实现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解决了呼叫中心在电话防伪识别系统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通过实践运行该电话防伪识别系统,证实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地面沉降研究的新进展与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刘毅 《地学前缘》2001,8(2):273-278
通过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历史概述 ,介绍了多方面的地面沉降原因。由于地下支撑物的移动导致地面标高损失是目前对地面沉降概念或原理的最新概括和总结。文章从监测技术、信息系统、图件编制、预测计算、损失评估和防治措施等方面概括了中国近年来地面沉降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同时提出淤泥质软土沉降问题、深部土层沉降问题、工程性沉降问题、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的严重性和系统性问题、地面沉降引起的全国性防汛能力降低问题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InSAR)探测技术是中国当前地面沉降研究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指出 ,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 2 1世纪上半叶 ,中国东部的地面沉降问题将更大、更多、更复杂 ,需要认真规划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太古宙的多期变质岩构成了波罗的地盾东部元古宙地层的褶皱基底,占据了被现令侵蚀面切割的70%地区。太古宇是由不同时代的数个岩石群构成的(在2600-3500Ma时限范围内)其中包括有白海系、科拉系、卡罗里达系基底杂岩和拉宾杂岩。白海系和科拉系主要是由片麻岩(铝质、斜长石和含闪岩的)和闪岩构成,总厚为5—7公里。在扎曼德拉(Zaimandra)、平克尔—贾维(Pinkel-jarvi)等地麻粒岩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仁广  方世明 《地质通报》2007,26(2):223-230
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数据库和基础地理、地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管理规划等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便于管理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保护和建设的信息,为制定国家、区域或省市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点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以主题式关系数据库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以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管理为核心,实现数据库与GIS的有效集成;并用C/S与B/S相结合的方式,使系统在局域网和广域网都能安全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地球的节律与大陆动力学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地球的节律可能是地质作用在地球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既有不同的类别,又有时限不同的级别。节律具有突发性和旋回性或周期性,总的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球节律可能最终受到天文因素背景的控制。节律现象因受到地区性因素以及一些非线性因素的叠加和干扰,形成不同程度的耦合和偏离,表现十分复杂。文中讨论了较长周期的沉积旋回周期和构造岩浆旋回周期。大陆地质是地球动力学的信息库。文中讨论了陆壳形成、大陆在地史中的聚散演变;讨论了联合古陆和超级大陆的周期,也涉及板块运动、大陆聚散及其受深部过程的控制和驱动力问题;最后论述了地球阶段性有限膨胀的可能性及其初步检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