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永果 《地质与勘探》2011,47(6):1903-1-11-1113
春都斑岩铜矿床地处著名的印支期中甸-义敦岛弧成矿带南端。矿区出露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岩体,成矿岩体为印支晚期的花岗闪长斑岩。围绕成矿岩体,围岩蚀变强烈,蚀变分带明显,由中心向外,依次出现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硅化黑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绢云母化及泥化带。区内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类型决定矿化程度,蚀变...  相似文献   

2.
铁格隆矿田位于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矿集区西北部。2012~2013年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在铁格隆矿田长5.5 km、宽3 km范围内探获2个超大型铜金矿床——荣那和拿若矿床,新增铜金属量640.27万吨,伴生金金属量136.14吨,伴生银金属量1780.09吨。文章重点研究了荣那和拿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矿体空间结构、三维勘查模型等。研究表明,两矿床的赋矿地层均为中侏罗统色哇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但两矿床又有不同:1荣那矿床的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体系中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控制了铜金矿体的分布,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2拿若矿床东北侧为斑岩型高品位铜金矿体,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西南侧为隐爆角砾岩型低品位铜金矿体,青磐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文章还介绍了近两年在该矿田找矿取得的实践经验:通过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和蚀变矿物解译,结合物化探数据的二次开发,查明地质时空分布特征,建立矿床蚀变模型,进一步对资源进行动态评价,指导了成矿预测,提高了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3.
戴屋金矿床位于大瑶山成矿带,其矿化主岩是寒武系浅变质细碎屑岩和板岩。岩石具较高的Au、As、Ag、Sb、Hg含量。区内广泛发育酸性斑岩类(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岩石。斑岩类岩石经历了明显的热液蚀变作用,主要的蚀变作用是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绢云母化。蚀变花岗斑岩内存在Cu、Au、As(Ag)矿化。赋存于变质岩内的金矿化体分为石英脉型矿体和硅化砂岩型矿体。石英脉型矿体受近EW向褶皱和NEE、NWW向断裂控制,硅化砂岩型矿体具层(岩)控特点,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体类型表明,该矿床类似于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富克山铜钼矿是黑龙江省近年来的重大找矿成果之一.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典型斑岩矿化特征.该矿床致矿斑岩为闪长玢岩,该岩性的侵位导致其自身及围岩中的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和晚期绿泥石-黄铁矿三期蚀变.矿化主要赋存在与黄铁绢英岩化相关的伟晶岩和花岗闪长岩中.蚀变矿化与致矿闪长玢岩枝的空间分布特征指示矿区南西向深部可能存在大规模致矿岩体.白云母族矿物Pos2200和绿泥石的Pos2250峰位值研究发现,二者受原岩成分影响较大,不宜作为下一步找矿的勘查指标.白云母族IC值(伊利石结晶度)和绿泥石中MnO则主要受到温度的控制,是寻找热液矿化中心的有力工具.该项研究表明,蚀变矿化特征与SWIR分析结合将对矿床勘查起到较为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窝东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羌塘地体南缘,多龙铜金矿集区东侧。该矿床尚未开展矿化蚀变时限、成矿作用中元素迁移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为确定矿床的蚀变矿化作用时限,本文对东窝东矿床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中的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40)Ar-~(39)Ar坪年龄为122.20±0.84 Ma,该年龄与已有的斑岩体侵位时代(122 Ma)一致,说明东窝东矿床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与斑岩体侵位有密切联系。此外,对比分析地表弱蚀变和钻孔中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运用"等浓度线(isocon)方程"及其推导方程,探讨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的不同元素的带入、带出特点及元素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高场强元素质量基本守恒;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迁移量较大,但总体上稀土元素的迁移程度较弱;主要的成矿元素Cu、Pb、Zn为带入元素。东窝东矿床含矿斑岩侵位时代和热液蚀变时限均与多龙矿集区内多不杂、波龙、铁格隆南等多个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一致,说明东窝东矿床和多龙矿集区内的多个矿床受控于同一构造-岩浆成矿背景,东窝东矿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产于云英闪长斑岩中。矿体围岩蚀变十分强烈,且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中心向外侧依次出现钾化-硅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再到青磐岩化带。该矿床具有典型的钙碱系列斑岩型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7.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床地质与蚀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祝向平 《地质与勘探》2012,48(2):199-206
[摘 要]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不杂矿床内发育三期花岗闪长斑岩,侵入到侏罗系曲色组变砂岩中,北东向断层是多不杂矿床的主要控岩断层。多不杂矿床由内向外发育钾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钾化主要发育于第一期花岗闪长斑岩出露区域,绢英岩化环绕钾化带发育,并叠加在钾化带之上,青磐岩化在矿床西侧的玄武安山岩和南侧的火山角砾岩中呈团块状发育。多不杂矿床的的铜矿化以黄铜矿矿化为主,金矿化与铜矿化密切共生。黄铜矿化主要发育于第一期花岗闪长斑岩及其与变砂岩接触带内,第一期花岗闪长斑岩为多不杂矿床的成矿斑岩。  相似文献   

8.
叶锡芳 《地质与勘探》2014,50(2):257-268
文章通过对东准噶尔蒙西矿床蚀变、矿化和元素分带特征的研究,厘定了蚀变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两期矿化蚀变所对应的斑岩体,初步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型。结果显示蒙西斑岩铜矿区蚀变与成矿具双系统叠加结构:地表和浅部的钾化和铜钼矿化与花岗斑岩密切共生。矿区大面积绢英岩化-黄铁矿化-青磐岩化、深部发育的钾化磁铁矿化,及从上往下的Ag、Pb-Zn与Au垂向分带的矿化与深部发育的闪长玢岩有关。地表和浅部花岗斑岩及其伴生的钾化、铜钼矿化是花岗斑岩铜钼矿化蚀变系统的根部与残留,而闪长玢岩成矿系统以铜金矿化为特征。基于新建立的成矿模型与已有的勘探成果,推测深部存在隐伏的Cu-Au矿体。  相似文献   

9.
土屋斑岩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大南湖-头苏泉岛弧中.矿区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企鹅山群火山-沉积岩.文章提出矿区出露的火山-沉积岩以及浅成侵入岩为一火山-侵入杂岩体,发育2个旋回4个岩相:第一旋回包括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爆发相集块角砾熔岩和爆发-沉积相凝灰岩;第二旋回包括次火山相闪长玢岩和玄武玢岩.斜长花岗斑岩侵入到火山机构断裂系中.矿体赋存于斜长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中.斜长花岗斑岩为成矿斑岩,次火山岩相闪长玢岩为容矿岩石,火山岩为围岩.土屋斑岩铜矿床可分为前成矿期和主成矿期.前成矿期形成于火山活动的晚期,发育青磐岩化;主成矿期形成于斜长花岗斑岩侵位时期,发育钾硅酸盐蚀变、绿泥石-绢云母蚀变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及与之有关的矿化,形成了土屋斑岩型矿化的主体.矿化阶段包括钾硅酸盐阶段、绿泥石-绢云母阶段和黄铁绢英岩化阶段等.  相似文献   

10.
哈拉河银铜铅锌矿为内蒙古扎兰屯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矿床,斑岩体为钙碱性花岗闪长斑岩。围绕侵入岩体,围岩蚀变强烈。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关系的研究是斑岩矿床成矿过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围岩蚀变类型、蚀变矿物组合以及蚀变类型与矿化体品位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哈拉河矿区内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分带比较明显,由深至浅依次为钾长石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区内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类型决定矿化类型和矿化强度,银矿化主要发育青磐岩化带内,铜铅锌矿化主要产在绢英岩化带内。  相似文献   

11.
多宝山斑岩铜(钼)矿床气液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宝山矿床受北西向压扭性帚状构造带控制,矿化富集地段是几组构造裂隙交汇部位.矿带与矿体主要赋存于片理化和压碎蚀变的花岗闪长岩内,小部分产于蚀变安山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内.根据矿物组合特点,矿区蚀变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可分为四个蚀变带,即硅化-钾钠硅化核-石英核、钾长石-黑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盘岩化带.硅是蚀变带中活动强烈的元素,但只在伴有含钾矿物时才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安徽铜陵桂花冲斑岩铜矿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花冲铜矿为安徽铜陵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斑岩体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的花岗闪长斑岩。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是斑岩型矿床成矿过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蚀变带岩石开展元素地球化学成分的迁移研究,是分析热液交代蚀变过程的基础。桂花冲铜矿区内围岩蚀变作用比较强烈,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分带比较明显,由内向外依次为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矿体主要产于绢英岩化带内。矿化蚀变自早至晚划分为钾长石、石英-绢云母、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4个阶段。蚀变带物质组分迁移结果表明,在蚀变过程中,岩石的主量元素除TiO2、MnO、MgO外,其他元素迁移量发生了明显改变;微量元素除Sr和Cu外,迁移量变化较小,稀土元素在矿化强的部位亏损,在矿化弱的地带富集。岩体及蚀变带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一致,说明岩体与蚀变岩石经历了相同来源流体的交代蚀变,是岩浆流体连续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五子骑龙矿床——被改造的斑岩铜矿上部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五子骑龙矿床产于紫金山矿田的一个早白垩世火山管道旁侧。火山管道中充填的英安斑岩向深部逐渐相变为花岗闪长斑岩。由于后期断裂的破坏,该花岗闪长斑岩及其矿化系统被上冲到与五子骑龙矿床相邻的中寮矿床近地表位置,从而形成斑岩型铜矿床-中寮矿床。五子骑龙矿床中,环绕英安斑岩发育明矾石化、迪开石化、埃洛石化和红柱石化蚀变,这些蚀变是改造并叠加早期绢英岩化蚀变的结果。其铜矿石中的铜蓝、硫砷铜矿和蓝辉铜矿,也经常交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塘铜矿的斑岩型矿化特征及其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兴海县赛什塘铜矿床中局部具斑岩型矿化的特征,该矿区中酸性侵入岩发育并具明显的多期次和多类型.该类铜矿化发生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末期的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斜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爆破角砾岩中,围岩蚀变强烈且具分带性.加强对蚀变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斜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爆破角砾岩发育地段的找矿工作,有望实现本区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胶西北新城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潮  黄涛  刘向东  刘育  赵海  王旭东 《岩石学报》2016,32(8):2433-2450
新城金矿床是胶西北金矿集区中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矿体受控于NE-NNE向焦家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系统,主要赋存于断裂下盘(黄铁)绢英岩与红化花岗岩体中。焦家断裂下盘分带性明显,自主断裂面向外依此发育主断裂面和断层泥、挤压片理带、构造透镜体带、密集节理带和稀疏节理带。其中,主断裂面和断层泥发育粘土化蚀变;挤压片理带发育面状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其内赋存黄铁绢英岩型矿体;构造透镜体带发育脉型(黄铁)绢英岩化、面状绢英岩化和硅化蚀变,其次级断裂内赋存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节理带(包括密集节理带和稀疏节理带)主要发育成红化和细脉型(黄铁)绢英岩化,沿节理面赋存细脉型矿体。碳酸盐化蚀变叠加于上述热液蚀变之上。焦家断裂带表现为以水平为主的蚀变-矿化特征,(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与金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论文在厘定断裂构造分带与蚀变-矿化分带空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蚀变岩与新鲜新城花岗岩体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及其机制。选取TiO_2作为不活动组分,质量平衡计算表明,成矿前新城花岗岩体发生红化作用时,带入组分有Fe_2O_3、K_2O、Al_2O_3以及少量Au、Ag、Cu、Pb、Zn、Sb和Bi等,而被带出组分有SiO_2、CaO和Na_2O等;成矿期红化花岗岩体蚀变为(黄铁)绢英岩过程中,明显带入组分有SiO_2、Fe_2O_3、FeO、Al_2O_3、Mg O、K_2O、Au、Ag、As、Cu、Pb、Zn、Sb和Bi等,而被带出组分为Na_2O。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表明,红化和(黄铁)绢英岩化热液蚀变作用影响REE迁移。REE分别在红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中带入和带出;Eu在红化过程中呈显著带入,表现为显著Eu正异常(δ_(Eu)=1.34),而在(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中活化带出,表现出Eu负异常(0.89~0.95)。成矿期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时,Eu从氧化态Eu~(3+)转变为Eu~(2+),进入流体被带走,造成Eu负异常。金主要以Au(HS)~-_2形式在变质流体中运移。成矿流体沿片理面运移时,在挤压片理带发生黄铁绢英岩化蚀变,硫化作用使得流体还原硫活度降低,导致Au(HS)~-_2络合物失稳沉淀并赋存于黄铁矿和石英等矿物裂隙或晶格中,形成黄铁绢英岩型矿化;在构造透镜体带,成矿流体沿次级断裂面和碎裂岩裂隙发生蚀变形成脉型(黄铁)绢英岩,成矿元素在次级断裂面/裂隙内沉淀并形成石英硫化物脉型矿化;在节理带,成矿流体压力瞬时降低导致流体发生不混溶现象,使得Au(HS)~-_2络合物失稳沉淀并充填节理中形成细脉型矿化。  相似文献   

16.
新疆延东斑岩铜矿床火山机构、容矿岩石及热液蚀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延东斑岩铜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大南湖岛弧中。延东矿区出露地层是石炭纪企鹅山组火山-沉积岩,我们研究提出延东矿区出露的火山-沉积岩以及浅成侵入岩为石炭纪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产物,并将其划分成两个旋回五个岩相:第一旋回包括溢流相(玄武岩和安山岩)、爆发相(集块角砾熔岩)和爆发-沉积相(凝灰岩);第二旋回包括次火山相(闪长玢岩和闪长岩)和浅成侵入相(斜长花岗斑岩)。容矿岩石是次火山相的闪长玢岩和闪长岩以及浅成侵入相的斜长花岗斑岩。闪长玢岩发育中性斑岩蚀变系统,包括内部的绢云母-绿泥石蚀变带和绿泥石-绢云母蚀变带和外围的青磐岩化带,其中绢云母-绿泥石蚀变带控制本区部分富矿体的形成和分布;斜长花岗斑岩发育酸性斑岩蚀变系统,从中心向外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带、强绢云母化带和弱绢云母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控制本区部分富矿体的形成和分布。这两个蚀变系统以钾硅酸盐化蚀变不发育和绢云母化广泛发育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沙坪沟钼矿床蚀变及其分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坪沟钼矿床蚀变类型有硅化、钠化、钾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硬石膏化、萤石化等,与成矿有关的主要蚀变为硅化、钠化、云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发生在钼成矿之后;由下到上,由高温到低温将蚀变划分为三个带,即钾化、钠化、云英岩化综合带、绢英岩化带、黄铁绢英岩化带;工业矿体主要分布在钾化、钠化、云英岩化综合带中,绢英岩化带主要构成矿体顶板及分布部分低品位矿体,黄铁绢英岩化带主要分布于基本无矿体的地表及地下浅部。  相似文献   

18.
广西平南县罗平钨矿床位于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中部六岑金矿田内,矿体赋存在加里东期花岗斑岩脉中及其外接触带附近。矿石岩性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斑岩和硅化、黄铁矿化变质砂岩,有用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少量黄铜矿、辉钼矿,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蚀变范围广,总体上呈面状分布。钨矿控矿条件主要有凭祥-大黎深大断裂、加里东期岩浆岩及寒武纪地层,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岩,部分来自地层。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结合矿化特征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加里东期斑岩型钨矿床。加里东期花岗斑岩体及其接触带石英细(网)脉发育地段、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W-、Mo-Bi-Cu化探异常组合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地球物理资料表明该区深部找矿空间大,地球化学资料亦表明该区找矿前景好,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推测该矿床具有寻找大中型以上规模钨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刘卫东 《云南地质》2014,(2):194-200
普朗斑岩铜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重要印支期铜矿床.含矿岩体为普朗复式斑岩体,由全岩铜矿化的石英二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及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其中矿化较好者主要与石英二长斑岩关系密切.矿区蚀变矿物有伊利石、镁绿泥石、多水高岭石、硬石膏、蒙脱石、黑云母、铁镁绿泥石、白云母、阳起石、金云母、方解石等,蚀变类型主要有钾长石化、黑云母化、钠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钠黝帘石化、泥化.并且由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核—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的面型蚀变特征.其中硅化钾化、绢英岩化蚀变带与铜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安徽马头斑岩型钼铜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体和粉砂岩在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讨。马头矿床元素质量迁移计算结果表明,在钼铜矿化蚀变过程中常量元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带入带出,迁移规律明显。在花岗闪长斑岩中,从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到青磐岩化带,均为带入的常量元素有K2O、CaO、SiO2、H2O+,而Na2O明显带出,说明矿化与去钠化、钾长石化等蚀变密切相关。在粉砂岩中,蚀变岩明显带出的有Na2O、CaO、MgO、Fe2O3、H2O+等,而且黄铁辉钼矿化粉砂岩在常量元素的迁移程度远比青磐岩化粉砂岩大。马头矿床成矿系统质量变化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和粉砂岩系统的质量变化整体上表现为净带入与净带出,且净带出量大于净带入量,因此马头矿床成矿系统总体上是净带出的,即马头矿床钼铜矿化产出在元素总体负异常体系中。该项研究成果为揭示矿化蚀变过程中元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并且可能成为深部成矿潜力定量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