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绢英岩矿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陶瓷原料。矿区主要出露一套中震旦统并轻微变质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岩组:下部为巡检司组,主要由燧石条带灰岩和硅质灰岩组成,其中夹有石英岩、粘土质板岩透镜体;中部为龙家园组,主要由厚层白云岩、自云质灰岩及百英岩组成。上部为高山河组,由巨厚层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组成。与下伏岩层呈断层接触。矿区地层大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倾向北北东或北东,倾角30—40°。矿区断裂构造发育。  相似文献   

2.
<正>金宝山铂钯矿床是一超大型铜镍硫铂钯矿床,位于弥渡县德苴镇,地理坐标北纬25°00′24″,东经100°45′45″。地处哀牢山构造带北东侧北北西向构造带中。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下泥盆统康廊组(S1-2k),以灰岩、泥灰岩、白云岩、长石砂岩为主;上三叠统云南驿组(T3y),中部以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为主,顶部以泥质板岩夹砂质、粉砂质板岩为主;上新统三营组(N2s),以砾岩、砂岩、角砾状  相似文献   

3.
羌塘盆地隆鄂尼-鄂斯玛古油藏带中侏罗统布曲组含油白云岩带主要由潮坪相及潮下浅滩相颗粒灰岩和藻纹层白云岩、颗粒白云岩组成。藻纹层白云岩与颗粒灰岩组成旋回性沉积,发育藻纹层构造、鸟眼构造;含油白云岩带之间为潟湖相暗色微泥晶灰岩、泥质灰岩、介壳灰岩。采用优势相原则,横向对比分析编制隆起剥蚀区、潮坪相带、潟湖相带和潮下浅滩相带古地理展布,以及研究区生油岩与储集层及油气藏的空间分布,预测覆盖区可能存在残存油气藏分布区。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台北缘亮甲山组地层中发育有六种碳酸盐米级旋四层序;a型和b型属潮下型,其下部单元为钙质泥岩(a型)及薄层泥晶灰岩(b型).上部单元为颗粒泥晶灰岩(a与b相同);c-f型属环潮坪型,它们的上部单元均为薄层泥晶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其下部岩石单元:c型为厚层及块状颗粒泥晶灰岩,d型为局部白云石化颗粒泥晶灰岩,e型为白云岩化颗粒泥晶灰岩,f型为中厚层含少量颗粒的泥晶结晶白云岩。从a型到f型正好构成一个米级旋回层序的环境变化谱系。根据米级旋回层序的有序垂直叠加形式,可以建立亮甲山组地层构成的复合海平面变化旋四层序:1个三级旋四层序包含3个四级旋四层序,13-15个五级旋四层序,60余个左右的米级旋四层序.通过这项研究表明,在浅水地层中进行露头旋四层序研究时,米级旋回层序是基本工作单元,其有序垂直叠加形式是识别长周期旋四层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由甘肃省地矿局第3地质队发现并普查探勘的甘肃省评定砷-金矿床的总结报告,最近已通过评审。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也是甘肃省发现的第1个独立的岩金矿床。评定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亚带白龙江复背斜北翼褶断带次级向斜翼部。含矿地层为中泥盆统下吾那组黑灰色泥质粉砂质板岩和泥质灰岩、灰岩,夹少量凝灰质板岩。区内北西向走向断裂及其派生的近东西向断裂控制了矿田和矿体的分布。区内见少量花岗闪长岩脉。硅化、碳酸盐化、粘土化、黄铁矿化和雌、雄黄矿化同金矿化关系密切。金矿岩石为角砾状次生石英岩、角砾状和碎裂状凝灰质板岩及少量泥灰岩、花岗闪长岩等。矿体呈透镜  相似文献   

6.
北京西山及邻区下古生界白云石化与层序地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阳  章雨旭 《地球学报》2000,21(1):78-85
近十年来 ,笔者在对北京西山及邻区下古生界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过程中 ,对白云石化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和层序地层意义进行了探讨 ,获得了如下新认识 :①根据泥质条带灰岩、泥晶灰岩和颗粒灰岩中白云石化发生的规律 ,证实粘土矿物 (泥质混入物 )的存在对白云石化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②北京西山下寒武统昌平组下部“疙瘩状”灰岩的形成与白云石化有关 ;③寒武纪和奥陶纪广泛发育的“生物扰动灰岩”已受到强烈的白云石化改造 ;④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中“砾屑状”鱼而粒灰岩的砾状构造和断续条带状构造并非原生沉积构造 ,有些“砾屑”是准同生白云石化的结果。根据白云石的形成条件 ,笔者认为 :①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的厚层藻纹层灰岩 -生物扰动灰岩 -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旋回中 ,白云岩是这类副层序的顶面 ;②三山子白云岩 (上部 )是寒武纪末期高水位体系域晚期的产物 ,而人们将其与三山子白云岩对比置于北京 -涞源 -浑源一带的微晶丘为低水位体系域的沉积 ,即寒武纪末期的海水仅退出了三山子白云岩分布区 ,而没有退出微晶丘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徐州铜山吴桥—睢宁张圩一带主要出露一套新元古代地层 ,包括贾园组、赵圩组、倪园组和九顶山组 ,贾园组未见底、九顶山组未见顶。贾园组主要为灰色薄—中厚层细砂质、粉砂质泥质微晶灰岩 ,赵圩组主要为中厚层微晶灰岩 ,倪园组主要为薄层—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和灰岩 ,九顶山组主要为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岩层受推覆构造运动影响强烈变形 ,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 ,文中运用平衡地质剖面方法 ,对二朗山—宋湾剖面进行了平衡后得出该区造山运动缩短量为 3 .0 km ,缩短率为 15 %。  相似文献   

8.
1984年,区域地质调查队201分队在修编1/20万商南幅中,于山阳县以东原划中寒武统岳家坪组下部紫红色、杂色泥质白云岩中采到了下寒武统顶部带化石。化石经马润华工程师鉴定,为中华雷氏虫(Redtichia Chinensis)。它的发现,为该区地层划分提供了依据。其下为原下寒武统水沟口组((?)_1Sg),它平行不整合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之上,主要为灰色、黑色薄层硅质岩、硅质板岩夹少许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含炭薄层灰岩和炭质板岩。灰岩含三叶虫化石,炭质板岩含海绵骨针。该组层位稳定,厚20—60米,是含钒、钼、铀等矿产的含矿层。  相似文献   

9.
试论华北板块寒武纪地层的穿时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北板块寒武系馒头组和毛庄组,徐庄组和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分别以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及页岩、鲕粒灰岩和竹叶状灰岩为特征,依次形成于Xi湖--塞卜哈、鲕滩和滩外斜坡环境。若按传统的时代划分,必然得出互相矛盾的古地理解释。按Walther相律,应有大量的柴红色泥质白云岩和页岩,鲕粒灰岩与竹叶状灰岩是同时形成的,无论泥质白云岩和页岩,鲕粒灰岩还是竹叶状灰岩都是随着海侵、相迁移而一个地区,一个地区依次形成,并且它们都是穿时的。  相似文献   

10.
西和县位于秦岭山脉西段和甘肃省东南部。该区的泥盆纪地层最初由叶连俊、关士聪(1944)命名为西汉水系(1959年全国第一次地层会议更改为西汉水群),根据所含化石,时代大致定为中泥盆世。近年来,甘肃有色冶金勘探公司在进行矿产普查的同时,将洞山地区的泥盆纪地层命名为洞山组,并分为四个岩性段,第一、二段主要岩性为绿色板岩、钙质板岩、中厚层砂岩、砂质板岩夹泥质条带灰岩,第三段为灰色中至巨厚层祜结灰岩及泥粒灰岩,  相似文献   

11.
Jadh.  PB 刘永江 《世界地质》1991,10(1):117-118
斑状灰岩、石英岩和泥质岩的旋回沉积序列出露于Yadwad-Lokapur-Bagalkot地区,被命名为“Bagalkot群”(Jayaprakash等,1987),这一序列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形成幅度高波长短的背斜和向斜,褶皱轴均呈西-北西-东-南东到东-西向展布。尽管非强干岩石单元的比例超过了强干岩石单元,但这些单元的岩性强度差并不很大。在中型褶皱中,均匀的轴向和由正弦波状到很紧闭状褶皱样式的显著变化常常可以在灰岩,偶尔也在石英岩中见到。石英岩常常呈玻璃状,细粒结构,表面上无任何变形迹象,但是这些石英岩的详细  相似文献   

12.
北京西山下苇甸地区寒武系为典型的华北型地层,常见的岩石类型为亮晶鲕粒灰岩、亮晶内碎屑灰岩、泥晶鲕粒灰岩、泥晶内碎屑灰岩、泥晶-微晶灰岩、晶粒灰岩、白云岩、粉砂岩及钙质泥岩。该区碳酸盐岩中的颗粒主要为鲕粒、内碎屑及生物碎屑,所见生物碎屑以三叶虫、介形虫、海百合茎等为主。昌平组以角砾灰岩、核形石灰岩、豹皮灰岩以及白云岩为主,形成于潮坪-潟湖环境;馒头组和毛庄组以紫红色泥岩为主,沉积于萨勃哈及潮坪环境;徐庄组和张夏组以厚-巨厚层状鲕粒灰岩夹条带状灰岩及粉砂岩为主,沉积于高能浅滩环境;崮山组以泥质条带灰岩夹鲕粒灰岩为主,沉积于滩外中缓坡环境;长山组和凤山组以泥质条带灰岩和砾屑灰岩为主,形成于中缓坡-外缓坡环境。总体上,下苇甸剖面碳酸盐岩发育匀斜缓坡沉积模式。研究区在寒武纪经历了昌平组沉积期到长山组沉积期的逐渐海侵过程及凤山组沉积期的逐渐海退过程。伴随着海平面的升降,该剖面形成了整体处于二级海侵背景下的11个三级海侵-海退旋回序列。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初,美人维里斯于中国调查地质时,在五台山区首先创立“滹沱系”一词,用以代表滹沱河两岸受轻微变质的岩系。以后由于葛利普的错误认识,又将滹沱系废弃而代之以震旦系。近年来由于多次的野外实际观察,又证明了五台山区滹沱系的确存在。整个滹沱系地层包括巨厚的砾岩(王曰伦称为冰碛岩)、石英岩、板岩,及“东冶灰岩”。厚约1000公尺左右的“东冶灰岩”实际上皆为白云岩,而过去一直都认为是含SiO_2较高的灰岩,并与北京附近的“南口灰岩”对  相似文献   

14.
通过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在滇中易门地区新厘定出一套古元古界地层易门群,可细分为6个组级单元。在易门群亮山组灰黑色碳泥质板岩中首次发现保存较好的宏体多细胞生物化石,在易门群永靖哨组深灰色泥质灰岩中发现数枚毫米级结构清晰的多细胞生物化石;在中元古界昆阳群美党组灰紫色泥质板岩中发现长约20cm的宏体多细胞化石。通过镜下分析、电子探针及电镜扫描的研究,化石成分主要为C、O、P元素。本次发现填补了云南境内早前寒纪地层无生物化石记录的空白,对地球早期环境演化与生命进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丕孚 《地层学杂志》1993,17(1):40-45,51
<正> 苏皖北部晚前寒武纪地层是指凤阳群不整合面之上,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面之下的一套地层。这套地层在没有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之前,前人的地质工作主要是在淮南,所建立起来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是正确的,如徐嘉炜(1959)所确定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及其划分(自下而上为下震旦统八公山统下部石英岩,它不整合在前震旦纪角闪片岩为主变质岩系上,其上为刘老碑页岩,再上为上部石英岩和上震旦统四顶山统泥质灰岩及泥灰岩层,其上是矽质灰岩,并被寒武系下统猴家山组平行不整合覆盖)是比较完善的。  相似文献   

16.
郝尔宏 《化工矿产地质》2005,27(3):129-138,149
山东省泰安朱家庄自然硫矿床,赋存于鲁西断隆古近纪汶东陆相盆地。自然硫矿层在汶口组二段上亚段,泥质灰岩-含泥灰岩-含云灰岩-石膏岩韵律层中的白云岩-石膏岩层段发育。自然硫以胶态、晶态、土态3种形态产出,可划分为顺层型、准顺层型、斑杂型及不顺层型4大类10余种矿石类型。从矿区去膏化作用普遍、自然硫与石膏-硬石膏分别富集轻-重同位素的特征、油气显示明显及地下水主要径流方向自然硫矿化最强等各种证据,表明该矿属生物后生成因的矿床。  相似文献   

17.
再谈宁镇地区老虎洞组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老虎洞组原称老虎洞白云岩,取名于南京东南郊大连山的老虎洞。1959年,夏邦栋认为黄龙组底部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与上覆的粗结晶灰岩在很多地方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其间夹有一层砾岩。砾石的成分为下伏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这层砾岩在宁镇山脉南部广泛发育。他建议把这套白云岩从黄龙组单独分出,取名老虎洞白云岩,其层位可能  相似文献   

18.
<正>芦子园铅锌矿矿区主要出露地层有上寒武统保山组(3b)含钙质绢云板岩、质粉砂岩夹结晶灰岩,沙河厂组(3s)大理岩夹板岩、绿泥石英片岩。两翼地层为奥陶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段和第三段。含矿层主为大理岩与板岩(片岩)互层,层间破碎带是铅-锌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沙河厂组为一套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板岩  相似文献   

19.
寻甸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该区灯影组三段发育了一套以白云岩夹粉砂岩泥岩为主的沉积岩层。通过对摩洛河剖面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该区灯影组三段可分为三个岩性段:下部以细粒石英砂岩、泥岩为主;中部以砂屑白云岩为主,夹少量石英细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上部以泥晶灰岩、泥质灰岩夹钙质泥岩钙质粉砂岩为主。岩层中主要发育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并且认为研究区灯影组三段地层发育在碳酸盐台地一陆表海环境中,从底到顶可识别出潮坪浅滩相、瀉湖相和开阔台地相的沉积。总体上为海退一海侵的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20.
志留系竹溪组主要由黄绿色、浅灰色泥岩、泥质板岩组成,夹有生屑灰岩及礁灰岩,主要分布在湖北竹溪、陕西平利一带。自建立以来,其地质时代一直存在争议。在竹溪县城北新胜剖面竹溪组采集了腕足类、三叶虫、珊瑚以及牙形类等化石,各类化石组合均显示竹溪组中下部地层的地质时代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中、晚期。同时开展了稳定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在竹溪组顶部礁灰岩段可见一个较为显著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漂移幅度达+4.5‰,碳同位素峰值可达6‰。然而,因顶部灰岩缺乏有效的化石证据,其精确时代及其全球对比意义尚待今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