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潘希军 《探矿工程》2020,47(10):72-76
广州市良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细砂层,预应力锚索锚点位置处于粉细砂层中时,锚索施工易发生涌水涌砂现象而引发基坑事故。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跟管钻进干钻成孔、墙后孔口设置止浆袋及墙后注浆的处理措施,减少了锚索施工过程中涌水涌砂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因涌水涌砂水土流失造成基坑外地面下沉而引发的基坑事故。  相似文献   

2.
"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被应用在了迪庆变电站滑坡山体的工程治理中.本文在分析滑坡体地层结构、岩性和地形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工程设计、工艺和施工方案.工程效果表明,在破碎岩土区,"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治理滑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某高层建筑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基坑边坡土层没有完全封闭、边坡顶部和底部裸露,致使雨水从坡顶排水沟下部渗到边坡面层内,经雨水浸泡后的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大量土块失稳落下,喷射混凝土面层内形成了大片空洞,锚索的预应力损失,最终导致整个面层坠下,造成塌方事故。采用二分法改进的极限分析有限元法对该基坑边坡进行模拟,得到了基坑边坡的安全系数和滑动面,用二分法对土体强度参数进行折减,提高了极限分析有限元法的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4.
某深基坑工程边坡变形失稳致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支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变形沉降增大、边坡有失稳滑移的危险状况,采用场地水文地质特性调查、边坡支护方案模拟计算与施工监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场地中对施工扰动敏感性强的原状粉土和粉细砂层的沉降是导致基坑边坡失稳的主因,采用土层锚拉加固方案取代对地层扰动较大的注浆排险方案,确保了基坑安全开挖和边坡的最终稳定。  相似文献   

5.
许磊  陈宝义  龙翔 《探矿工程》2016,43(9):75-78,84
深基坑工程支护体系施工存在较多难点,在复杂地层下施工,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相适应的施工方案。在太原万达广场B2区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现场遭遇流砂地层后,常规锚索支护出现施工难点,改用扩大头锚索工艺后有效控制了涌水、涌砂现象,最终常规锚索与扩大头锚索结合使用效果显著,确保了支护结构的安全,减少了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降低了基坑支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双液注浆技术在杭州市天城广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建忠  何家趾 《探矿工程》2012,39(7):46-48,81
针对杭州市天城广场工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接缝处局部出现渗漏水的情况,为确保基坑开挖及周边建筑物的运作安全,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对该部位出现的渗漏进行技术处理。分析了渗漏的原因,介绍了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工艺及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小湾水电站大坝坝趾6000kN级大吨位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主要就钻孔工艺、编索、安装、注浆、张拉等工序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对排渣困难、掉块卡钻、降摩减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梁贵占  覃磊  何承俊 《地下水》2010,32(1):149-150,166
龙头石电站高边坡锚固技术,采用了国内外成熟的锚固技术——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对边坡进行锚固,确保了高边坡的安全稳定。通过近三年考验,高边坡未出现过滑坡、失稳现象,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工序施工重点,着重剖析锚索钻孔跟管钻进、张拉工艺,这两道工序直接制约锚索施工的质量与锚固效果。并通过与普通拉力型锚索的性能比较,提出了在施工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唐旭  黄海  黄世雄 《探矿工程》2011,38(11):80-72
通过在海南石碌铁矿采场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实例,探讨在堆积体预应力锚索防腐及注浆工艺的施工方法。为今后在堆积体锚索防腐及注浆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铁施工中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扰动,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甚至引起基坑失稳。以某地铁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借助FLAC3D,建立了基坑开挖计算模型。现场实测与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吻合,采用的计算模型可以近似模拟实际开挖过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研究了围护桩刚度、锚索倾角及锚索位置对围护体系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保证城市深基坑开挖周边环境及围护结构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涛 《探矿工程》2013,40(11):76-80
以天津地铁三号线水上北路站一吴家窑站盾构区间左线施工为背景,针对盾构施工区间遇到的大坡度并小半径曲线且连续穿越建(构)筑群盾构施工的综合难题,利用施工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数据,采用归纳总结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地面建筑物沉降与地质、推力、注浆、纠偏等参数的关系,得出了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主要为曲线和纠偏时的超挖、推进速度、注浆参数及注浆方法,总结了控制地面建筑物沉降的管理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劈裂注浆抬升既有管道效果分析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锋  张顶立  王臣  房倩  李兵 《岩土力学》2010,31(3):932-938
地铁车站施工中常穿越大量的市政管道,由于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损失和地表沉降,地下管道将会发生变形,往往影响地铁施工,注浆是对地下管道进行沉降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以北京地铁黄庄站下穿热力管道抬升注浆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分析了新建车站开挖引起超大管道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在抬升区注浆单元施加膨胀压力可以较好模拟注浆抬升既有管道的效果;采用应变软化模型,可以有效模拟土体材料的弹塑性力学行为,反映注浆完成后浆脉的固结和周围土体的湿陷作用。对比注浆抬升模拟计算和沉降监测结果,验证了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模拟劈裂注浆抬升管道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模拟分析注浆抬升管道的影响因素,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为劈裂注浆抬升地下管道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何长明  罗恒  李亮  邹金锋 《岩土力学》2006,27(Z1):755-758
结合南昌某建筑基坑,介绍了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点的布设、观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等,并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并以施工监测的结果指导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由于基坑开挖后地下水丰富,坑内局部出现涌水、涌砂,导致电梯井等加深部位不能开挖到位。在基坑外部排水能力有限等情况下,提出了在电梯井的四周用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井底用旋喷桩封底的方法。实践表明:在旋喷桩施工完成后1 d即可垂直开挖电梯井,并没有渗水,取得了良好地加固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娟 《探矿工程》2014,41(4):82-84
盾构是城市地铁最为有效的施工手段,在施工掘进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掘进过程中的同步注浆,通过设置合理的同步注浆参数,可以有效降低对地表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同步注浆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提高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水平,所得的结论可以应用于依托工程,并可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青岛土岩组合地区富水砂层特点,对比分析超前深孔注浆和帷幕注浆加固技术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的施工关键技术,通过现场监测及开挖取样对比分析其在土岩组合地层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富水砂层位于隧道拱顶范围内,采用超前深孔注浆,注浆效果较难控制,拱顶离砂层越近,注浆效果越难把握,隧道渗漏水问题越严重;施工容易对地层产生隆起,且隧道内渗漏水较多;当砂层位于拱顶以上采用帷幕注浆,跟踪监测表明,洞内变形、地表沉降能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表现出了更好的适用性,值得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土岩组合富水砂层段,开挖采用松动爆破,使加固地层中重新形成部分漏水通道。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区在基坑开挖时常常引起桩基破坏等工程问题,特别是在沿海、沿江等软土地区发生较多。以江苏一个沿江电厂为工程实例,通过对桩基位移和桩身裂缝的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基坑开挖时桩基发生移位、倾斜甚至断桩的真实原因。通过桩基取心试验、超声波试验和开挖验证找到了产生桩身缺陷的原因。此外还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桩基出现质量问题时,可采取补强注浆的方法进行补救和处理,实践证明提出的处理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锦屏一级水电站煌斑岩脉化学复合灌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抗力体发育有f2、f5、f8、f42-9断层、煌斑岩脉及深部裂缝等软弱带,需采用相应的工程方法对这些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化学复合灌浆是在水泥灌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基础处理方法,从化学浆材的选择、灌浆参数的确定、灌浆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了化学复合灌浆在左岸抗力体煌斑岩脉加固处理中的试验情况。根据试验结果对试验区煌斑岩脉的可灌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岩心观察、岩体透水率、岩体声波和孔内变形模量等资料的对比分析对灌浆效果进行了检测评价,评价表明化学复合灌浆对煌斑岩脉的加固处理效果明显。最后根据本次灌浆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胡国超  刘施蕊 《探矿工程》2013,40(10):64-67,73
沈阳华晨宝马新工厂主办公楼工程周边有邻近建筑物,其深基坑工程为坑中坑形式,基坑开挖深度为10.4m,局部开挖深度6.05、7.4m。为了控制变形,采用排桩+旋喷桩止水帷幕作为挡土结构及坑内管井降水方式。通过对支护方案的选择和现场施工结果的分析,为基坑周边存在邻近建筑物、基坑上部存在独立基础的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Zheng  Yang  Wu  Ke  Sun  Jie  Chen  Rong  Li  Yameng  Yang  Shifeng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21,39(7):4765-4780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 passing through the existing structure at an ultra-close distance, the existing structure will produce obvious deforma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ing upper structure at different positions, especiall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upper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unnel construction. In this study, the double-line tunnels of Qingdao Metro Line 4 passing under the Cuobuling station were taken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and a detailed 3D nu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the on-sit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cluding grouting hardening, stress release of the excavated rock mass, grouting pressure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f tunnel excavation on the ground settlement was compared with or without a station structure, and the result was fitted with an empirical formula. Finally,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tation structure due to the excavation of the double-line tunnel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were as follows: (1) In the presence of the station structure, the excavation of the tunnel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face settlement. (2) The settlement of the sidewall caused by the excavation of the left-line tunnel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ight-line tunnel, and the settlement at the junction of the sidewall and the bottom plate was smaller than that at other positions of the sidewall. (3) Compared with the roof and middle slabs, the floor of the station was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of tunnel excavation. Overall,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similar double-line tunnels through existing stations.

  相似文献   

20.
郝峰 《探矿工程》2009,36(9):52-55
根据高压旋喷桩复合土钉墙研究现状,提出了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Plaxis8.2选择理由,论述了土体本构模型选择原则,支护结构材料模型选择原则,参数取值原则,分步计算过程原则。重点给出了高压旋喷桩、土钉、砼面层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代表性的示例研究了高压旋喷桩贡献作用规律。最后通过基坑支护实例,介绍了该程序在高压旋喷桩复合土钉墙设计方面的应用和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