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来开发应用的新型墙体材料陶粒是传统粘土实心砖的主要取代产品。吉林省德惠杨树陶粒页岩的发现与勘查,填补了省内该类矿产资源的空白。本文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质量、产品质量、阐述了开发、应用该资源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史致元  杨志光 《吉林地质》2002,21(1):99-103
近来开发应用的新型墙体材料陶粒是传统粘土实心砖的主要取代产品,吉林省德惠杨树陶粒页岩的发现现勘查,填实了省内该类矿产资源的空白,本文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质量,产品质量、阐述了开发,应用该资源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农安县花园陶粒页岩矿床区域地质概况、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矿石特征等。通过分析陶粒页岩的形成条件、矿石结构、矿物化学组成特点并结合区域白垩纪沉积环境特征对矿床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影响陶粒页岩烧胀性能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胀性能是衡量陶粒页岩矿石质量的重要因素,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决定了陶粒页岩烧胀性能,因此分析矿石的物质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詹柏松 《福建地质》1989,8(2):110-116
页岩陶粒具质轻高强可作轻骨料而适用于高层建筑,并且具有吸音、保温隔热特性而用于多功能的现代化建筑。适用生产陶粒的页岩(泥岩)应是在浅海相弱还原环境下沉积的砂泥质碎屑岩,我省二叠系下统文笔山页岩是寻找此类矿产的主要对象。页岩膨胀机理主要受有机碳和铁氧化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气效应制约,页岩陶粒按制作工艺分为普通型和圆球型两种。  相似文献   

6.
九台-长春凸起带陶粒页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工艺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吉林省九台—长春凸起带中生代白垩系下统青山口组层位中的陶粒页岩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对陶粒页岩工艺性能的测试,认为该陶粒页岩是很好的新型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农安县徐家排陶粒页岩矿层长,厚度大,资源丰富,经济潜力巨大。矿石以泥质结构为主,并且主要呈块状构造,矿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及粘土矿物组成。陶粒页岩矿主要存在于下白垩统青山口组中、下部地层中,浅灰绿色含粉砂泥岩及青灰色泥岩为该类岩石即为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陶粒页岩的开发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主要矿石自然类型为白垩系下统嫩江组、青山口组泥岩、粉砂质泥岩,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床主要分布于农安—德惠一带松花江西岸的切割台地,均以零星开采为主,矿石质量各有差异,本文通过对这一带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展望该区陶粒页岩矿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肖明开 《江西地质》1994,8(3):180-189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物质组分、工业利用的质量要求几个方面对凤凰山陶粒板岩矿床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研究表明,凤凰山陶粒板岩虽经历了区域性变质作用,其中的粘土矿物也已变质为绢云母、绿泥石,但其工艺性能仍可以与陶粒页岩矿石相美,不失为上乘超轻陶粒原料。  相似文献   

10.
页岩气储集空间与储层矿物特征关系密切,以四川盆地东缘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测试结果,结合低温氮气吸附法和高分辨率成像技术,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页岩孔容预测方程,并分析孔隙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马溪组中部和底部页岩组分含量差异较大,生物成因的自生石英发育是龙马溪组底部石英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页岩纳米级孔隙以2~5 nm为主,对孔容贡献率介于64.2%~70.1%;建立的页岩组分含量与孔容的预测模型高度显著。脆性矿物孔、黏土矿物片间孔及其粒内孔是富黏土矿物页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孔隙呈微缝状,小于2 nm孔隙不发育;有机质含量是富有机质页岩孔容大小的主控因素,有机质孔的面孔率介于8.8%~12.5%;有机质含量及成熟度是小于2 nm微孔发育的主控因素,大于50 nm孔隙的发育则受控于黏土矿物、石英及长石含量。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的地区,页岩气赋存层位主要为下古生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有机质泥页岩。依据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利用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分析研究区泥页岩沉积学特征与岩石学特征、页岩气聚集条件,并预测区内页岩气有利区。结果表明,区内暗色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总有机碳含量大于2%,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热演化程度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说明该区泥页岩具有很好的生烃潜力;区内页岩气层上覆厚层泥页岩与下伏岩层灰岩对页岩气具有较好的保存效果;泥页岩含气量较高,平均为1.39,cm3/t。采用综合信息叠合法,可预测研究区页岩气发育有利区位于城口—巫溪一带与石柱—涪陵—武隆—彭水—南川—綦江一带。  相似文献   

12.
宁夏固原炭山地区存在大量与煤伴生的油页岩资源,油页岩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延安组中下部各含煤层系中。本文采集钻孔所获延安组油页岩岩心样品,通过低温干馏、主量元素测定以及钻井录井等方法对炭山地区油页岩特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油页岩测井识别依据,恢复了油页岩沉积环境。研究表明:炭山地区油页岩主要以黑色、灰黑色、深灰色为主,质地较轻,密度小,硬度小,断口参差状、贝壳状,具油脂光泽、沥青光泽,块状层理发育;油页岩含油率为3.60%~9.00%,灰分质量分数为42.50%~79.05%,全硫质量分数为0.07%~1.37%,发热量为11.01 kJ/g(平均值),属中品质、硅质灰分、低硫且与煤伴生的油页岩;油页岩中w(SiO2)变化较大,为53.89%~65.55%,w(Al2O3)为17.45%~23.29%,w(K2O)明显高于w(Na2O),w(Fe2O3+MgO)为12.75%~21.98%,表明油页岩中含有较多的含钾矿物和镁铁成分;另外,Al2O3/(CaO+Na2O)值为3.09~21.12,揭示油页岩稳定组分含量较高。炭山地区油页岩测井曲线特征明显区别于煤层和泥岩,油页岩长距伽马、声波时差和密度介于煤层与泥岩之间,而电阻率明显低于煤层和泥岩。炭山地区油页岩化学蚀变指数为74.87~84.35,Sr/Ba值为0.33~0.83,平均为0.61,Th/U值为1.00~3.50,表明本地区油页岩沉积环境为温暖、温润的缺氧、贫氧的陆相淡水湖泊环境和沼泽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李萧  王丙贤 《地质与资源》2020,29(2):152-160
渝东南地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以彭水地区彭页1井龙马溪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钻井资料、全岩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核磁共振与氮气吸附等实验,对页岩岩矿特征、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与含气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彭页1井龙马溪组泥页岩厚度约80 m,脆性矿物含量高,以石英为主,约占48%,其次为长石与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占29%,以伊利石为主,占黏土矿物总量的65%,与美国Barnett页岩矿物成分及含量相近,有利于后期压裂.该井区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I2型,TOC为1%~3%,平均1.84%,成熟度2.5%~4.4%.储集空间多为纳米级—微米级孔隙,有机质孔和粒间孔为主,可见粒内溶蚀孔、微裂隙、黏土矿物层间孔和少量晶间孔,平均孔隙度2.43%,孔径以微小孔为主,介于2~80 nm,渗透率主要集中在0.005~0.01 mD,含气性中等—偏低,解析气量平均1.15 m3/t,饱和吸附量(VL)平均2.56 m3/t,均低于Barnett页岩和焦页1井的含气量,有机质丰度、储层孔隙度是该区页岩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其次还受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的下扬子地区,其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下扬子地区与龙马溪组层位相当的高家边组,由于地表风化程度较强和出露情况较差等因素,其黑色页岩的分布范围和沉积厚度不甚清楚,直接影响了对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勘探潜力的评价和预测。为此本次研究选择在江苏省南京汤山和句容仑山两地实施黑色页岩浅井钻探。基于5口钻井的岩芯提取,从黑色页岩厚度、地化、岩矿和生物地层学等多个方面揭示了下扬子地区五峰组—高家边组黑色页岩基本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黑色页岩与上扬子焦石坝地区有很好的对比性,至少有4个笔石化石带相互一致。五峰组—高家边组黑色笔石页岩厚度在汤山地区大于80.5 m,仑山地区至少39.5 m,有机质丰度较高,多数TOC含量1.2%~4%,显示了较强的生烃能力。镜质体反射率(Ro)主要在1.5%~2.6%之间,热演化程度以高—过成熟为主,进入生气阶段。黑色页岩有机质以干酪根Ⅰ、Ⅱ1型为主。因此,认为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黑色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5.
黑白相间纹层状页岩是沉积岩中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种岩石类型。采用X射线荧光岩心扫描仪对泌阳凹陷5号页岩层中纹层状页岩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湖相纹层中一些指标,如Sr、CaO、K2O、SiO2、TiO2、Fe2O3、Al2O3、Cu含量在纹层中表现出明显规律性变化,即白色纹层中Sr和CaO含量明显高于黑色纹层,而K2O、SiO2、TiO2、Fe2O3、Al2O3、Cu含量明显低于黑色纹层。硼元素以及古氧化还原和古气候指标表明纹层状页岩主要发育在半干旱-干旱的半咸化-咸化分层水体。镜下鉴定揭示,黑色条纹主要为高有机质泥质沉积物,白色条纹主要为方解石、石英以及白云石等矿物,黑白纹层的物质成分组成与陆源供给和水体咸化后自身形成的矿物密切相关。黑白纹层中元素差异变化揭示了不同矿物组成的差异,也揭示出陆相湖盆季节性韵律变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采样、化学分析、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贵州织金地区黑色页岩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研究区矿样化学成分以SiO_2和Al_2O_3为主,且具有高K低Na的特征。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研究区黑色页岩主要矿物组成有石英、粘土矿物、白云石及黄铁矿等。织金黑色页岩中Pb、Ni、U、V、Cr等金属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为153.2×10~(-6)~224.89×10~(-6),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同时从多金属层、页岩气、页岩提钾及近底部含磷铀矿资源等方面讨论了织金黑色页岩资源化利用。织金黑色页岩多金属层含有Mo、V、Ni、Ag及U等多金属元素,具综合利用价值;其中有机碳含量达到页岩气开发大于2%的条件,可进一步开展研究;页岩中伊利石含量较多,可提取黑色页岩中的钾制备含钾复合肥;黑色页岩底部与磷矿层接触带产出磷铀矿,主要为胶状磷铀矿,接触带可作为铀矿找矿的标志层。  相似文献   

17.
The pores in shales are mainly of nanometer-scale, and their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shale ga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organic-rich Lower Silurian black shale from four wells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and their TOC,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and pore character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Low pressure N2 and CO2 adsorption were conducted at 77.35 K and 273.15 K, respectively, and the pore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odified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Dubinin-Radushkevich (DR), t-plot, Barrett-Joyner-Halenda (BJH)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s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structure and shale gas sorption capacity was discus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Lower Silurian shale has high TOC content of 0.92%–4.96%, high quartz content of 30.6%–69.5%, and high clays content of 24.1%–51.2%. The total specific surface area varies from 7.56 m2/g to 25.86 m2/g. Both the total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quartz content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TOC content. (2) Shale samples with higher TOC content have more micropores, which results in more complex nanopore structure. Micropore volumes/surface areas and non-micropore surface areas all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TOC content. (3) A combination of N2 and CO2 adsorption provides the most suitable detection range (~0.3–60 nm) and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for nano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4) The TOC content is the key factor to control the gas 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Lower Silurian shale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相似文献   

18.
从野外地表露头、井下岩心及典型剖面等基础资料出发,以富有机质页岩形成地质背景及其展布特征-页岩气成藏条件-有利区预测为主线,对重庆及周缘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分析,并采用综合信息叠合法对该区有利区进行预测。指出研究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两套富有机质页岩普遍发育,分布广,厚度大,埋藏适中,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含量高,具有充足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并且等温吸附模拟和现场解析实验也表明,这两套页岩均具有较强的气体吸附、较好的含气性能;多口井钻遇黑色页岩段气显异常普遍,也为页岩气的存在提供证据。总之,该区与美国东部典型页岩气盆地有诸多地质可比性,具有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是页岩气勘探研究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9.
对抚顺油页岩样品的容重测定、工业分析、低温干馏、元素分析、发热量测定、灰分成分分析及灰熔点测定,可知油页岩容重为1.4~2.7 t/m3、含油率为1.17%~20.70%、发热量为0.45~11.18 MJ/kg。油页岩的颜色多为浅褐-深褐色,条痕为褐色,颜色越深含油率越高。低温干馏时,温度控制在510℃,焦油率最高。油页岩有机质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无机物主要由Si、Al、Fe、Ca、Mg等元素组成,其伴生元素主要为Ti、Zr、Ge和Ga;油页岩灰分主要由SiO2、Al2O3、Fe2O3、CaO、MgO和SO3组成,其中SiO2的含量最高,Al2O3、Fe2O3次之。  相似文献   

20.
滇黔北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藏赋存条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页岩气区域地质调查和钻探成果表明,滇黔北坳陷属于改造残留型构造坳陷,海相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单层厚度达50m以上.评价区页岩的厚度、埋深、TOC、含气性、力学性质、物性和矿物成分等评价参数与北美已商业开发页岩气田的具有一定相似性,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是现实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