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你们觉得唐山大地震很突然,其实,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本世纪以来,我国发生过的8级以上地震就有9次,7至7.9级的有10余次!”安局长一边说,一边给我们摊开了一张“中国地震分布图”.图上那些密密的大小圆圈,记录着这片古老大地曾发生过的一次次震动.标志唐山地震的橙黄色小圆圈,若不是留意查找,一点儿也不起眼.“全球有两大地震带.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一个是欧亚(从喜马拉雅山到地中海)地震带.我们正好处于这两大地震带的交汇点,因此地震就特别多.”安局长补充说,我国发生的地震不但次数  相似文献   

2.
说老山前线英雄是“祖国的卫士”,没有任何异议;说地震工作者是“人民的卫士”,恐怕会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千万人幸免于难,人们对地震工作者示表由衷感谢.而唐山地震未能预报,地震工作者几乎为千夫所指.“理解万岁!”前线英雄心底的呼喊,在地震工作者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们多么渴望人民的理解呵!  相似文献   

3.
说老山前线英雄是“祖国的卫士”,没有任何异议;说地震工作者是“人民的卫士”,恐怕会有截然不同的意见.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千万人幸免于难,人们对地震工作者表示由衷感谢;而唐山地震未能预报,地震工作者几乎为千夫所指.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所说的“欧亚带”不包含有我国大陆。利用“欧亚带”强震的频度低(N<1次/年)可以预报我国大陆高潮期的开始(对应率为3/4),又可以利用我国大陆地震高潮期的开始预报“欧亚带”地震活动的增强(对应率为4/4),所以我国大陆强震和“欧亚带”强震之间是互有影响的,有一个大区域应力场把它们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7月15日下午3时53分,在市地震局计算机房里.突然,地震触发器亮起了三只红灯.陪同我们参观的副局长叶世元的表情倏然严肃起来:“请注意,如果再亮一个红灯,就表明有地震发生了.”话音刚落,第四只红灯亮了.几乎是同一时间,地震触发器发出了“嘟、嘟、嘟、嘟”的报警声.老叶说:“这表明发生了一次地震.”“震区在哪里?”我们急切地问.“别急,请到这边来.”老叶将我们带到磁盘  相似文献   

6.
本市不少群众今晨议论纷纷:今天的大雨与地震有关系吗?记者上午向市地震局作了询问.市地震局办公室负责人说:从历史上看,有的地区在临震前有降大雨等气候异常现象,但这并不等于说:降大雨就是地震前兆.今天上午的大雨,同上海的近期震情没有直接关系.近来社会上有一种传说:“6月20日左右上海要发生大地震”.这是全无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聚焦于“洞察”号(InSight)的SEIS项目,介绍它的主要科研目标,以及已有的初步探测与解释成果.作者试图就“洞察”号能在什么程度上实现对火星内部结构探测的科研目标作出评论.评论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它能够基本回答的问题,部分回答的问题,及基本上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基于到目前为止的观测事实,可以说SEIS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洞察”号着陆点附近的浅地表结构会有精细的描述;对火星壳层的局部结构会有相当的了解.有可能会对火星上部幔层结构提供一些比以前更为严密的约束.但是,到目前为止SEIS数据对人类加深对于火星核结构了解的贡献应该是相对有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能量足够大的震源来产生传播于整个火星的波动场.  相似文献   

8.
与地震预报     
马胜云 《地球》2009,(5):37-43
1924年3月10日,我国已故的卓越科学家李四光教授曾在《太平洋》第四卷第六期上发表了“辟美博士造谣并浅说地震”一文。文章说:“地震发生之原因,至今其说不一。……;又有为地盘构造变更激烈之处为地震发源之地者。从理想上推测,此说似最为近是,争诸事实,此说亦觉信有可凭。……”  相似文献   

9.
1989年5月23日,在新西兰西南部海底发生一次强烈地震。该震至少是12年来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仅6个小时,地震学家们就已绘制出了引起这次地震的断层破裂的图像。哈佛大学的杰旺斯基(Adam M.Dzi-wonski)说:“这是地震学新纪元开端的特点,”“我们不但能够近乎实时地确定地震的位置(这项工作已进行很长时间了),而且还能近乎实时地确定地震的成因和类型。”这次地震发生在距新西兰约500英里的麦夸里海岭,震级为里氏8.2—8.3。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情报中心的普雷斯格雷夫(BruceW.Presgrave)说:“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10.
2000年7月14日10:24UT一个X5.6级的耀斑暴发生在太阳中心子午线附近(AR 9077), 同时伴随着一个朝向地球的CME事件及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SEP)事件. 这次耀斑暴发及CME事件引起了地球磁层、电离层及高层大气的强烈扰动. 中国“风云二号(B)”卫星上的高能粒子探测器(EPD)观测到SEP事件期间, 同步轨道区高能质子、相对论电子有非常剧烈的增加. SEP期间, 高能质子对相对论电子通量的探测造成严重的污染. 结合“风云二号(B)”卫星上的高能粒子探测器(EPD)的特性, 建立了一种从相对论电子通量探测中“清除”高能质子“污染”的方法, 并对相对论电子通量的探测数据实施“清洁”处理. “纯净的”相对论电子通量探测结果显示, 当行星际磁场南向时, 上游太阳风中的高能电子使同步轨道区相对论电子通量有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上海在近期内将发生破坏性地震.”这是记者昨天访问上海地震局时,局长王明球、副局长叶世元、总工程师张奕麟要求通过报纸向广大群众作出的明确回答.最近,群众中关于上海最近将发生地震的传说很多,许多人精神紧张,莫衷一是.昨天,当记者为此走访地震局时,王明球局长说:“我们的回答是有科学依据的.这和我们今年6月16日在贵报刊登的一篇文章的科学依据是一致的.”这时叶副局长插上来说:“我们用科学解释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依据.第一个依据是,上海的地理位置不处于主要的地质构造断裂带上.”他指着墙上构造图表告诉记者,地震容易发生的地带是地壳板块交错、拐弯容易释放的区域.世界上有两条大断裂带.一条是,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勘察加——日本列岛——菲律宾——新西兰,叫做“环太平洋地震  相似文献   

12.
一发生地震,莱助教的电话就会响个不停,“请问,这里发生地震的背景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这次地震?”“这次地震的特点是什么?”她在一一回答着这些问题. 1 震源机制图 莱助教 说到震源机制就是逆断层了.  相似文献   

13.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象台及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实验室一些地震学家和地壳构造物理学家的分析,迫切需要对南加州境内的圣安德烈斯断层系进行广泛研究。虽然围绕着圣安德烈斯断层系哪一地段下次可能发生地震的问题争议很大,但雷利(C.B.Raleigh),西赫(K.Sieh),赛克斯(L.R.Sykes)和安德森(D.L.Anderson)在报告中说,“…可以设想,南加州的整个断层会立刻发生破裂。”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S.S.A.)1978年8月第68卷4期登载一则关于“美国地震学会奖章第三次授奖的通告”。通告说,“美国地震学会奖章是根据学会1975年年度选举的章程和附则中的第12条设立的。这个奖章表彰在地震学或地震工程学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1977年第三次授奖给予英格·莱曼(Inge Lehmann)。”现将奥利弗(JackOliver)写的《嘉奖致辞》和莱曼本人的《获奖答辞》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多么难忘的一九七五年三月七日那一天啊! 那是海城大震之后不久。那天上午,我们接到通知,说有中央首长要来地震台参观视察,大家都非常兴奋.我们地震台,远离北京城区,地处偏僻乡村。中央首长要来视察,“谁来啊?”“哪位首长?”当听说是华国锋同志,大家都高兴得拍手跳跃。 “华国锋同志现在分工亲自主管咱们地震工作啦。” “华国锋同志不是刚从海城回来吗?够劳累的了,怎么不休息休息啊!”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专家们在一次“地震危险”学术会议上说,地震时最安全的地方可能是地下。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地震台台长博尔特(Bruce Bolt)博士说:“如果呆在地下15英尺深的地方,地震效应将减少一半。如果在地下30英尺深的地方,其效应将只有地面上的四分之一左右。”  相似文献   

17.
当层状介质中存在低速层的时候,实际提取到的Rayleigh波频散曲线往往会发生“之”字形回折.已有研究表明,“之”字形回折与各模式的激发能量有关.特别的,“之”字形回折的“起跳点”(发生“之”字形回折的点)与介质参数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应用中它反映了介质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一关系是怎样的还没有人进行详细研究.本文计算了三...  相似文献   

18.
地震学家们正期待着苏联政府批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警报系统,以减少象去年12月袭击了亚美尼亚那样的地震所造成的破坏。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震预报研究项目负责人索博列夫(Gennady Sobolev)说:“我们知道如何建立一个预报、警报系统。”但是,他在会见政府日报——苏维埃俄罗斯报记者时说:“由于我们没有足够的仪器设备进行充分的地震监测,因此,我们的短期预测网很不完善。”索博列夫估计,在易震区建立监测台网需要花费3亿卢布(3亿英镑)。苏联有1/4以上的地区处于高地震危险之中。索博列夫说,受影响的地区主要在远东和  相似文献   

19.
如果问一个最近的孩子下次大地再开始摇动时,应该怎么办——他可能知道得比你还多,这得感谢学校。洛杉矶联合校区的紧急事务服务办公室主任库里利奇(Jerry Kurilich)说:“我们认为孩子们比任何人准备得都更好一些”。从一年级开始,洛杉矶儿童们便参加学校每月举行的地震演习,在演习中他们进行“跳窗和躲避”训练。洛杉矶市区第9街区小学4年级的教师菲尼斯(Blair Finis)说:“对学生们来说这是一种自动反应”。事实上,当学校要经历真正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0月,我到了大同地震现场。雁北地区一位朋友很焦急地询问我:“您能否透点信儿,下一步到底有没有地震?”我说,很抱歉,一是不知道,因为我没参加预报讨论;二是既使知道了,也不能说,因为有纪律约束。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的界线问题。“地震预测”的英文是Earthquake prediction。预测,是专业人员或专家对地震发展趋势和对可能发震的时空强所发表的意见。显然,这种预测意见只能在地震系统内部交流,带有探索性,允许学术争论。这种争论有时达到白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